資源簡介 (共51張PPT)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促進民族團結學習目標知識目標:知道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了解我國的民族政策、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新中國成立后形成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明確國家為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所作的努力。能力目標:為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貢獻力量,從而增進民族團結,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正確認識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樹立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的意識。重點: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難點:國家為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所采取的措施。1.我國的民族概況、分布特點?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制度和新型民族關系分別是什么?3.為什么要維護民族團結?4.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促進共同繁榮?5.我國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采取了哪些措施?6.青少年應如何維護民族團結?自學導航請同學們在5分鐘之內閱讀完教材P90-96頁的內容,思考以下問題新知導入民族 拼音 民族 拼音 民族 拼音 民族 拼音阿昌族 ā chāng zú 鄂溫克族 è wēn kè zú 傈僳族 lì sù zú 水族 shuǐ zú白族 bái zú 高山族 gāo shān zú 珞巴族 luò bā zú 塔吉克族 tǎ jí kè zú保安族 bǎo ān zú 仡佬族 gě lǎo zú 滿族 mǎn zú 塔塔爾族 tǎ tǎ ěr zú布朗族 bù lǎng zú 哈尼族 hā ní zú 毛南族 máo nán zú 土家族 tǔ jiā zú布依族 bù yī zú 哈薩克族 hā sà kè zú 門巴族 mén bā zú 土族 tǔ zú朝鮮族 cháo xiǎn zú 漢族 hàn zú 蒙古族 měng gǔ zú 佤族 wǎ zú達斡爾族 dá wò ěr zú 赫哲族 hè zhé zú 苗族 miáo zú 維吾爾族 wéi wú ěr zú傣族 dǎi zú 回族 huí zú 仫佬族 mù lǎo zú 烏孜別克族 wū zī bié kè zú德昂族 dé áng zú 基諾族 jī nuò zú 納西族 nà xī zú 錫伯族 xī bó zú東鄉族 dōng xiāng zú 京族 jīng zú 怒族 nù zú 瑤族 yáo zú侗族 dòng zú 景頗族 jǐng pō zú 普米族 pǔ mǐ zú 彝族 yí zú獨龍族 dú lóng zú 柯爾克孜族 kē ěr kè zī zú 羌族 qiāng zú 裕固族 yù gù zú俄羅斯族 é luó sī zú 拉祜族 lā hù zú 撒拉族 sā lā zú 藏族 zàng zú鄂倫春族 è lún chūn zú 黎族 lí zú 畬族 shē zú 壯族 zhuàng zú56個民族拼音表(按拼音順序排列)7.1 促進民族團結高山族和滿族朝鮮族和布依族苗族和壯族第五套人民幣(背面)侗族和瑤族維族和彝族藏族和回族漢族和蒙古族采用藏、蒙、維、壯四種少數民族文字新知講解一、民族大家庭你知道她們分別屬于哪個少數民族嗎?傣族潑水節彝族白族阿昌族維吾爾族朝鮮族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蒙古族那達慕大會苗族民族知識競賽探究一 我國民族概況提示: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斷深化,呈現出大流動、大融居的新特點。閱讀P91頁“相關鏈接”: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中華文化、捍衛祖國統一、推動歷史進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漸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字基本統一、觀念基本相同的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在形成和發展的歷程中不斷融合,由多元到一體、由松散到緊密,最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大格局。思考:結合材料和左圖,說說我國民族分布特點?漢族人口遍布全國各地,少數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地區。新知講解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中華文化、捍衛祖國統一、推動、歷史進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漸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字基本統一、觀念基本相同的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在形成和發展的歷程中不斷融合,由多元到一體、由松散到緊密,最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大格局。從以上材料中,結合我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說說看你認為我國各族人民結成了怎樣的民族情誼?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課堂筆記1、我國的民族現狀(P91)①概況: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中華民族大家庭。②分布特點: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斷深化,呈現出大流動、大融居的新特點。③各族人民的關系: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結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格局: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大格局。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政治基礎前提條件前提條件物質保證物質保證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什么?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材料一: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共有2980名,其中少數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總數的14.70%,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56個民族代表齊聚北京,共商國是,共謀發展。材料二:近代以來,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國難,團結御侮,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壯歌。材料三: 盛夏7月,烏魯木齊市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得此消息,十省市精銳核酸檢測人員迅速集結,第一時間趕赴烏魯木齊市搭建核酸檢測實驗室投入核酸檢測工作之中。不辭辛苦,無私奉獻,為烏魯木齊市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測一測新知講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 )政治制度基本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重要內容。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統一的祖國大家庭里,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以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為基礎,建立相應的自治機關,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3.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策)易錯提醒:我國在各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不是“居住”的地方。舊知回顧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前提≠高度自治≠完全自治≠獨立自治地方人大、人民政府≠居住知識回顧:意義:①有利于把國家的集中統一和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結合起來。②有力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知講解國家幫助西藏發展建設的過程體現了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新型民主關系?2015年國務院發表《西藏發展白皮書》(節選)為幫助西藏擺脫貧窮落后狀態,加快發展步伐,中央政府舉全國之力支援西藏建設,以優惠的政策和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不斷為西藏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60多年來,中央財政不斷加大對西藏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1952-2013年,中央政府對西藏的各項財政補助達5446億元,占西藏地方公共財政支出的95%。從1994年開始,中央實施對口支援西藏的政策,安排60個中央國家機關、18個省市和17家中央企業對口支援西藏。20年來,先后有七批5965名優秀干部進藏工作,實施援藏項目7615個,投入援藏資金260億元,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和基礎設施建設,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4、新型民族關系請靖州苗族小朋友演唱本民族歌曲受邀參加百人合攏宴新知講解5.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現: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由此段資料,我們能夠總結出,各民族在我國社會生活中擁有什么樣的權利和地位?各民族在我國都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同樣的法定義務。民族平等原則新知講解在江孜保衛戰中,藏族士兵們浴血奮戰,體現了什么?新知講解在面對外族入侵時,藏族同胞們與其它民族一樣,永不屈服、奮起反抗在江孜保衛戰中,藏族士兵們浴血奮戰,體現了什么?近代以來,我國各族人民并肩抵御外敵。由此可以看出各民族都致力于什么?都致力于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1)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遷徙、貿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特別是近代以來,國家積貧積弱,人民飽受欺凌,但中國人民沒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奮起抗爭,以百折不撓的精神,打敗了侵略者,贏得了民族獨立。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處、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民族團結的重要性6.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這三個圖片共同反映了什么問題?②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新知講解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里氏7.1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各地救援力量第一時間向災區集結。河南省鄭州市17名漢族青年當天就踏上奔赴災區的路途。 青海省湟中縣大才鄉的回族同胞組織了一支農民工救援隊趕赴災區,自籌資金購買2箱藥品、100箱方便面、4頂帳篷分發給受災的各族同胞。四川省茂縣的羌族村民湊錢租了一輛大貨車,帶著村民捐贈的帳蓬、彩條布、棉衣棉被和食物駛向玉樹災區。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維吾爾族醫生和同事一到災區,立即對傷員進行會診、治療。河南蒙古族自治縣的“老兵志愿者”到達災區后一直忙著始運傷員,運運物資,救助災民。全國各族人民的關懷和支援下,一個美麗的新玉樹在青藏高原重新屹立。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團結奮戰,守望相助的力量不斷向武漢等重點疫區匯聚: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16個市州,廣西果蔬、內蒙古的牛羊肉等民族地區農產品馳援湖北……危難關頭,荊楚大地上演了一幕幕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血肉深情活劇。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實施方案》,在對口支援機制下,每年從內地學校選派一批優秀教師赴西藏、新疆支教,帶動和培訓當地教師,幫助西藏、新疆整體提升教育發展水平。閱讀材料,思考我國在處理民族關系上,堅持了哪些原則?民族團結③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 (作用)①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重要性)②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歷史淵源)③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作用)④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義務)6.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新知講解二、家和萬事興分析數據,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為什么要促進民族地區的發展?1、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屋脊”上的通訊青藏公路少數民族中小學校①有利于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②有利于增進民族團結,是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新知講解習總書記慰問藏族民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新知講解 在祖國西南的一個彝族山村,過去,村民的溫飽都成問題,幾乎家家住茅草房。現在,危房改造、生態家園建設全覆蓋,一幢幢嶄新的房屋拔地而起。以前,該村的百草坪土地貧瘠,種一坡,收一籮。現在,該村依靠國家對民族地區的扶持政策,依托得天獨厚的草場優勢,靠畜牧業、旅游業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百草坪成了民族風情旅游的好去處。 新疆素有“瓜果之鄉”的美稱,阿克蘇蘋果不僅譽滿全疆,而且聞名全國。在政府推動下,當地建立了各種形式的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不但在內地設立直銷店,發展“農超對接”平臺,而且搭建了網絡銷售平臺,推行電商銷售新模式,不斷拓寬銷售渠道。阿克蘇蘋果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戶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2. ★如何實現民族地區的共同繁榮①經濟方面: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①加大對欠發達民族地區的扶貧支持力度。②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③實施興邊富民行動。④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西氣東輸青藏鐵路西電東送新知講解近年來,新疆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進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領域惠民工程。持續實施南疆3年(2018年至2020年)10萬人轉移就業計劃,已實現深度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7.5萬人;通過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帶動就業、有組織轉移就業、創業帶動就業,2016年至2018年,新疆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40.08萬人次,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830.5萬人次;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實行南疆城鄉一體學前3年免費教育;落實全民免費健康體檢,大病保險全覆蓋,農村貧困人口15種大病集中救治和慢性病簽約服務全覆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城鄉困難群眾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持續提高。開展“西藏班”教育模式新疆全面實施十二年義務教育廣西城鄉居民醫保就醫服務將實現“一卡通”廣西就業提供一站式服務2、國家怎樣加快民族地區發展?(措施)②民生方面: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相關鏈接劉三姐是傳說中的壯族民間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涌,被譽為“歌仙”。“如今廣西成歌海,都是三姐親口傳。”壯族民間認為流傳了一千多年的歌圩就是劉三姐傳歌形成的。“三月三”是壯族地區最大的歌圩日,又稱“歌仙節”,相傳就是為了紀念劉三姐。劉三姐歌謠以歌代言,反映了壯族人民的情感表達方式,見證了壯族的文化發展歷程,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劉三姐歌謠傳承比較完整,種類豐富多彩,傳播地域廣泛,在全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深遠影響。2006年,劉三姐歌謠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大型彩調歌舞劇《劉三姐》全球公益巡演新知講解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的開展,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有什么意義?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新知講解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的開展,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有什么意義?有利于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使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2、國家怎樣加快民族地區發展?(措施)③文化方面:必要性:沒有各民族文化的發展,就沒有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措施: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節火把節藏戲2、國家怎樣加快民族地區發展?(措施)④政策方面: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準則。(補充P95)歸納小結:黨和國家如何促進民族地區發展?政策方面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形成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經濟方面 加大扶貧支持力度,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民生方面 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文化方面 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共筑民族團結共同體“同心掬得滿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家和萬事興3.青少年應如何維護民族團結?①增強維護民族團結意識,積極宣傳、自覺擁護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②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堅決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關心少數民族同學。拓展提高活動主題活動目的活動步驟開展少數民族文化調查,體驗民族魂、中國夢。了解少數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團結,激發愛國情感。1、分小組,選擇一個少數民族,了解其文化發展的某一方面。2、分析歸納,撰寫調查報告。3、推選一名同學介紹所調查民族文化發展狀況。“走進少數民族”文化調查活動活動要求選取材料要典型、具體、真實、感人。7.1 促進民族團結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大家庭家和萬事興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新型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為什么加快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1.經濟社會:國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2.民生: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初步基本醫療保障制度。3.文化: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促民族交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文化措施歸納總結1.202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紀念日。70年來,西藏發生了巨大變化,生活在西藏的廣大人民,從貧窮走向小康,從毫無人身自由到享有一切平等權利,從沒有任何保障的奴隸成為國家的主人、西藏的主人和自己命運的主人。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②世界各國的支持和西藏人民艱苦奮斗③中央和地方對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力支持④發展了新型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A課堂練習2.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要認真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推動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共同繁榮。小康路上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這是因為( )①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必然要求②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使各民族融為一體③各族人民都是國家的主人,平等享有各方面的權利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A3.新疆奎屯市是徐州市的對口援疆地區,與徐州同為“一帶一路”重要城市。徐州與奎屯加強合作有利于( )①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②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③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共同繁榮 ④縮小兩地差距,實現共同富裕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課堂練習A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李克強總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所做的 政府工作報 告 中講到:中華民族是一個和睦相處、團結溫暖的大家庭. 我們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 繼續加強對民族地區、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的支持.組織好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根基更加堅實、紐帶更加牢固.(1) 你認為怎樣才能“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根基更加堅實” (8分)(2)為了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根基更加堅實,說說你將怎樣做.(4分)答:①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②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③積極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④ 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 加快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答:青少年要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義務,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語言文字; 努力學習, 將來為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宣傳國家的民族政策, 并堅決同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爭。課堂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1《促進民族團結》 課件.pptx 從壯麗70年解讀三個“為什么”.mp4 星光璀璨:王雅潔唱《中華民族唱起來》,太好聽了.mp4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mp4 第1視點|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mp4 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式文藝晚會在京隆重舉行.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