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國家NEW2021/ 09家的意味第7課 親情之愛01.生命的居所03.課堂小結CONTENTS02.中國人的“家”04.習題鞏固Topic. 01生命的居所探究與分享家,是某個地方有我成長和居住的房子。探究與分享家,是某個地方有我成長和居住的房子。探究與分享家,是某個地方有我成長和居住的房子。家的含義: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探究與分享【宀部】宀(拼音:mián),漢語非通用字。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房屋的側視形,本義即房屋,引申為覆蓋。【豕部】豕(拼音:shǐ)是漢語通用規范二級漢字,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本義是豬。豕是漢字部首之一。依據材料請你分析家有哪些功能?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家庭有哪些功能?探究與分享小貓還有家嗎?為什么?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個地域,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探究與分享1.家的作用(P72-73)(1)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我們的成長也離不開家庭的哺育和支持。(2)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個地域,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親情。Topic . 02中國人的“家”探究與分享每年農歷十二月底,中國將工廠停工,學校停課,商店關門,股市無法交易,本地居民急于將手中的貨幣兌換成食物,外地居民攜帶大量貨物追隨人流奔向四面八方,更多的家庭則將會在墻上貼上自己的訴求,孩子們成群結隊地出門討錢……透過外國人描繪的中國年景象,你如何看待國人回家過年這一行為?在中華文化中,家有著深厚的意味,豐富的內涵。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探究與分享家規:是指一個家庭的行為規范,一般是由一個家族傳承下來的教育、規范子孫后代的準則。家訓: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風: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家規、家訓是它的承載形式。中國人的“家”家的豐富內涵(P74):在中華文化中,家有著深厚的意味,豐富的內涵。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探究與分享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著作《爾雅》中指出:“善事父母為孝”。漢代賈誼的《新書》界定為“子愛利親謂之孝”。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的解釋:“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許慎認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體,和“子”字組合而成的一個會意字。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與“善事父母”之義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對父母慈愛的一種回報。10月14日,由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北京市老齡協會主辦的2021年度北京市“孝順榜樣”評選命名活動,經基層推薦、大眾點贊、專家評審等環節,確定10名擬命名人員,其事跡材料14日起在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北京市老齡協會微信公眾號“樂享銀齡”上面向社會公示,公示時間為2021年10月14日至10月20日。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中華人民類和國民法典》規定: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成車于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于子女已經死亡或者予女無力瞻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瞻養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探究與分享孝親敬長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3.孝親敬長的原因?(P74)(1)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2)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律義務。(3)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我們的成長也離不開家庭的哺育和支持。二、中國人的“家”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先秦《蓼莪》探究與分享說說你在生活中有哪些孝親敬長的行為?譯文:爹爹呀你生下我,媽媽呀你喂養我。你們護我疼愛我,養我長大培育我,想我不愿離開我,出入家門懷抱我。想報爹媽大恩德,老天降禍難預測!4.如何孝親敬長?(P74-75)(1)盡孝在當下。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2)尊敬,尊敬雙親長輩,聽取他們的意見和教導。理性地與他們溝通。(3)傾聽,與雙親長輩保持親近融洽的關系,傾聽他門的心聲。(4)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動表達感恩之情。認真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了解他們的喜好,體諒他們的辛勞,主動承擔家務等。二、中國人的“家”Topic . 03課堂小結家的意味親屬生活組織生活的共同體、避風港為何盡孝生命的居所身心的寄居之所中國熱的“家”心靈的港灣如何盡孝Topic . 04習題鞏固1.諾貝爾是位偉大的發明家,但他無論工作多忙,他總忘不了按時給父母寄去充足的生活費,周到地為他們安排旅游、休養活動,買許多禮品給父母祝壽。諾貝爾的做法告訴我們①孝敬父母是每個子女都應做到的,也是能夠做到的②只要給父母錢,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敬③李敬父母是全人類共同崇尚的美德④我們要多關心父母、體貼父母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A2.家和萬事興,下列同學的做法有利于構建和諧家庭的是①王明與父母商定暑期帶爺爺奶奶一起去參觀港珠澳大橋②劉紅父親在外地工作,她十分體諒媽媽,經常主動做家務③張寧父母禁止他在家玩網游,他砸壞電腦被父親暴打致傷④李華反感父母要他周日參加課外輔導班,屢次與父母發生沖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3.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鏡子,反映著家風和父母的素養,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父母要起模范作用。父母的日常言行,對培養孩子的人格有最強的說服力。這說明父母要A.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B.將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施加給子女C.幫助未成年子女做好人生規劃D.以健康的思想品行教育未成年子女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1家的意味.pptx 國家.mp4 小貓的家.mp4 過年.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