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新課講解本課小結隨堂即練新課引入學習目標第5課 “一國兩制”與統一大業1.理解“一國兩制”的含義,及其歷史意義。2.認識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學習目標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 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合: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 叫我一聲—— 母親!母親! 我要回來, 母親!母親!七子之歌新課引入(一)解讀“一國兩制”:1、“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及含義:2、”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香港、澳門回歸新課講解1.“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從尊重歷史和現實的實際出發提出者:鄧小平目的:時間:20世紀80年代實現祖國的統一、繁榮、穩定、富強背景:20世紀80年代前后,推進祖國的完全統一提上議事日程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祖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一國兩制的含義:一個中國一國兩制的前提(基礎原則):一國兩制的意義:為解決香港、澳門和臺灣問題找到途徑,也極大地促進了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有利于港澳臺地區穩定與繁榮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2.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香港、澳門的回歸(1)香港、澳門問題的形成:(2)回歸的過程:(3)回歸的意義:(4)香港、澳門回歸的原因:(5)香港、澳門的發展:3、香港問題的由來香港就是香港島,九龍,新界的總稱。 (1)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2)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3)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英國通過三個不平等條約霸占香港達150多年之久。(1)1984.12月中英簽署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4、香港回歸的過程(2)1997.7.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英國在香港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結束。第一任:董建華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管理香港行政事務的長官)現任:梁振英第三任:曾蔭權香港選出,國務院任命澳門被葡萄牙強占的過程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曬水浸貨物,強行進入澳門1557年,葡萄牙通過賄賂明朝官員,取得在澳門的定居權19世紀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島和路環島(1)1987.4月,中葡簽署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2)1999.12.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5、澳門回歸過程澳門特別行政區長官:首任:何厚鏵現任:崔世安香港、澳門享有高度自治權香港連續第二年以100分榮登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榜首;香港已經連續18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香港連續6年蟬聯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評選的“潛在競爭力排名”榜首回歸后的香港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6、香港、澳門回歸的意義:是中國人民洗雪百年國恥的盛事,也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進程中的重要一步。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澳門回歸,標志著在中國國土上徹底結束了外國列強的占領。(1)最重要的決定性的條件: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2)現實可行的途徑: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7、香港、澳門回歸的原因:8、香港、澳門的發展:(1)治理方針:“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2)發展道路:回歸后的香港、澳門走上同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道路(3)主要表現:A:2006年,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一五計劃”首次把香港、澳門納入國家發展的藍圖B:今天的香港、澳門,經濟更加繁榮,民主有序發展,社會保持穩定,展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就已經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了嗎?臺灣問題仍未解決!今逢盛世倍思親遍尋中華少一人(三)早日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1、臺灣問題的形成2、解決臺灣問題的阻力:3、解決臺灣問題的有利因素:4、在臺灣問題上,政府和青少年分別應該怎么做?解決臺灣問題的原則(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或實現祖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前提或原則):一個中國原則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一國兩制1.三國時孫權派衛溫到達夷洲。2.隋煬帝三次派人去流求。3.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列島和臺灣。4.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收復臺灣。5.1885年清朝在臺灣設省。6.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割臺灣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7.1945年抗戰勝利臺灣回歸祖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證據:臺灣問題的由來1949年,國民黨敗逃臺灣,人為造成臺灣與大陸的分離。香港、澳門和臺灣問題有什么不同?香港和澳門是分別被英國、葡萄牙殖民者以武力占領的,實質是主權問題。(回歸)臺灣是1949年國民黨敗逃臺灣,人為造成臺灣與大陸分離的,實質是中國內政問題。(統一)解決臺灣問題遇到重重阻力,你們知道有哪些阻力嗎?1、臺灣島內分裂勢力2、某些外國反華勢力否定一個中國原則,妄圖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臺獨言行的危害:1、阻礙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損害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2、危及臺海地區亞太地區的和平。3、既不利于大陸的現代化建設,也不利于臺灣的穩定、繁榮和發展。臺獨言行的實質是:島內分裂勢力和某些外國反華勢力解決臺灣問題的阻力:3、你們認為讓“我”和“母親”、“新娘”、“大陸”團聚的最好辦法是什么?想一想:1、“一灣淺淺的海峽”指的是什么海峽?鄉愁 ——余光中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臺灣海峽。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強烈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愿望。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臺灣民眾反對臺灣獨立2008年7月4日,大陸居民首次組團赴臺灣旅游。7月4日,臺北桃園機場,臺灣方面為南航班機進行“噴水歡迎式”。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加強汶川大地震 - 臺灣各界高度關注汶川震情 捐款捐物共度難關,其中,臺塑集團捐款1億元人民幣,臺灣鴻海集團捐款6000萬元人民幣,大潤發捐款7000萬人民幣……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加強2008年12月15日,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三通)全面啟動,宣告兩岸大三通時代正式來臨。實現大三通的意義:1、使兩岸人民彼此的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聯系更密切2、政治上:有利于兩岸實現和平統一3、經濟、文化上:有利于加強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影響:將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增添新的動力,拓展兩岸民眾共同利益,強化兩岸關系發展的良好勢頭,形成兩岸之間全方位、多領域的大交流、大合作與大發展。臺灣水果零關稅進入祖國大陸市場兩岸經濟交往2005年4、5月的連戰、宋楚瑜、郁慕明的大陸之行。兩岸政治交流的加強2008年5月28日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訪問大陸2008年4月12日,胡錦濤在海南省博鰲會見蕭萬長先生率領的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代表團一行。兩岸政治交流的加強我們基本上認為雙方的關系應該不是兩個中國,而是在海峽兩岸的雙方處于一種特別的關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1、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中國經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最重要)2、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3、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的成功實踐有助于臺灣同胞加深對“一國兩制”內涵的了解,對最終解決臺灣問題產生積極影響,促進中國的完全統一早日實現4、兩岸直接三通的開啟加強了兩岸經濟文化交流5、《反分裂國家法》的頒布為實現國家統一提供了法律依據解決臺灣問題的有利因素: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就指日可待了嗎?你認為在臺灣問題上,中國政府應從哪些方面努力?(1)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反對臺獨。(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3)積極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加強國防軍事現代化,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青少年在祖國統一大業中能做什么?(1)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掌握現代化建設所需的本領。(2)堅決擁護祖國統一,大力宣傳“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3)同一切破壞祖國統一的言行作斗爭。1. 李紅老師講課中用到下列關鍵詞:“天才構想”“和平統一”“制度創新”。據此推斷她講述的內容應該是(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B.“對外改革,對外開放”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一個國家,兩種制度”2.“紫荊怒放雪百年恥辱,白蓮盛開還萬眾尊嚴。”香港、澳門的回歸洗雪了港澳分別被英葡長期侵占的歷史恥辱。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后,成為了中國的( )A.經濟特區 B.特別行政區C.民族區域自治區 D.直轄市DB隨堂即練3.(2017 江蘇蘇州)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指出:“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骨肉兄弟。兩岸是割舍不斷的命運共同體。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關鍵是( )A.實現直接“三通” B.堅持“一個中國”原則C.加強經濟密切合作 D.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