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起點和終點小學一年級 科學一、聚焦天津市秋季學期基礎教育精品課程資源一場爭吵誰跳得遠?起點終點誰跳得遠?我跳得遠二、探索天津市秋季學期基礎教育精品課程資源試玩紙蛙確定紙蛙的起跳線起點?終點?從起點到終點的長度,我們稱它為距離。確定紙蛙的起點和終點紙帶的制作方法選取最遠距離起點終點3終點2終點1最遠距離記錄紙蛙跳遠的距離三、研討天津市秋季學期基礎教育精品課程資源一只紙蛙跳出的最遠距離兩只紙蛙跳遠距離的比較多只紙蛙跳遠距離的比較完成學生手冊保留數據結果四、拓展天津市秋季學期基礎教育精品課程資源長跑冠軍——經典紙飛機的折疊方法紙飛機比賽的起點和終點籃球場上的起點和終點三分線罰球線五、結束語天津市秋季學期基礎教育精品課程資源天津市秋季學期基礎教育精品課程資源起點 終點距離起點和終點六、下節課材料準備天津市秋季學期基礎教育精品課程資源一條紙帶,一把剪刀,一支油性筆,一個膠棒。43ua a畫起跳線◎②剛量紙帶的制作方法A組組且組組組組組組hiedian he zhong dian起點和終點wo de ke tang huhuo dong我的課堂活動記錄hi dai ke dul zhezhi wa tioo yuon bi sdi紙蛙跳遠比賽。紙帶可對折!動H號BIHBANG SPORTS2別人羨的馬平該3OlSat IR B BIGBA是孩的越隱線Rong shou lai ce liang3用手來測量D《起點和終點》教學設計【教材簡析】在本單元第1課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比較恐龍模型的大小,有了初步確定起點與終點的意識。為了公平比較與準確測量,我們必須給每一次的比較與測量確定起點和終點。學生在生活中會有一些確定起點和終點的經歷,比如體育活動中的跳高、跳遠、賽跑等。本課將通過紙蛙跳遠比賽的探究活動,要求學生學會確定起點與終點,通過研討讓學生理解確定起點和終點的重要性。聚焦環節:怎樣知道誰跳的更遠?教材通過圖片創設了跳遠比賽的情境,引發學生思考“怎樣知道誰跳得更遠”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答案,梳理學生與此知識相關的前概念,應用這些在生活中的零散內容,從而聚焦到起點與終點的內容上來。探索環節:教科書設計的紙蛙跳遠比賽,是為了讓學生經歷一次公平的比賽,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比賽是如何做到公平的。教科書巧妙的采用在紙帶上做標記來表征紙蛙跳遠的距離。引導學生在紙帶的一端畫紙蛙的起跳點,再根據紙蛙跳遠的長度在紙帶上畫出紙蛙的位移終點標記,完成表征紙蛙跳躍的起點與終點的活動。學生將認識到起點和終點間紙帶的長度就代表紙蛙跳躍移動的距離,從而幫助他們完成從長度到距離的概念轉變。另外,用紙帶表征紙蛙跳遠的距離,可以很好地呈現紙蛙三次跳遠的結果,便于展示、比較和交流。研討環節:通過對哪只紙蛙跳得最遠?你是怎么知道的?這兩個問題的解答,將探索環節的比賽結果進行比較。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改變他們有關長度的表述,例如,如果一個學生說他(或她)的紙帶比另一個學生的長,可鼓勵這個學生使用“距離”一詞,即可以說:“我的紙帶更長,表明我的紙蛙跳的距離更遠。”拓展環節:在學生活動手冊中,安排了紙飛機飛行比賽的拓展活動,這個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在一個新情境中進一步體驗公平測量的意義。在這個環節,仍然應用紙蛙比賽的規則就不適用了,于是根據紙飛機比賽的規則,我們要重新定義起點與終點,明確在不同的情境下,要重新來進行起點和終點的位置,再次復習上面的內容。同時會發現幾厘米的紙蛙跳,會變成幾米甚至幾十米的距離長度,那用筆畫線,將不再適用,也是學生將課堂知識遷移到真實情景,解決真實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如何比較出誰飛得更遠,就是學生需要再次思考應用的一個環節。引導學生發現可以用確定起點和終點的方法,通過測量,記錄的數據來表示更長的距離。【學生分析】通過本單元第1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建立比較長度的意識,本課比較紙蛙跳遠的距離,不再是一個物體的首尾長度,而是一個物體位移的距離。在探究活動中,首先讓學生聯系自己生活中的跳遠比賽情景,從生活中的前概念入手,理解公平比賽的要求。通過紙蛙跳遠的比賽,讓學生思考:終點究竟是在紙蛙的頭部畫線,還是在尾部畫線?甚至有學生可能會要求其他同學與自己的標記方法一致,這些都指向比較與測量中的公平與準確問題。學生在活動中,反復確定起點和終點的標準,知道了起點是共同的起始線,終點是位移后標記的終止線。當自己的紙蛙多次跳躍的距離進行比較遠近,或是與同伴、與小組的紙蛙跳躍距離遠近相比較不便時,表征距離的紙帶應運而生。“比較”進階到“比量”,為“測量”做準備。【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共同的起始線是公平比較的基礎。確定起點和終點是測量的基本要素。2.紙蛙跳遠的距離可以用起跳點和落地點來標識。科學探究目標1.學習標記起點和終點的方法。2.嘗試以圖表的形式記錄和組織信息。 科學態度目標1.發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測量的認同感。2.認同以圖表形式組織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3.愿意傾聽他人的意見,樂于講述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探究證據。認同客觀地記錄紙蛙跳遠距離比獲得比賽勝利更重要。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1.意識到比較和測量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2.認識到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解決問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掌握標記起點和終點的方法,學習用紙帶測量。 教學難點:嘗試以圖表的形式記錄和組織信息。【教學準備】學生準備:一張正方形紙、一只紙蛙、一條紙帶、一支彩筆、膠水、剪刀、學生活動手冊教師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聚焦:誰跳得遠?1.情境導入:一場跳遠比賽引起的爭吵微課:跳遠比賽的一場爭吵2.評判誰跳得遠?微課:相對跳方向起點不同,不能比出誰跳的更遠。思考:怎樣比賽才能公平比出誰跳的遠?3.揭示課題我們要讓兩名同學從同一個地方出發,這個地方,我們稱它為起點。他們腳落地的地方就叫做終點。確定好起點和終點對于比較和測量來說非常的重要。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從生活中體會、認識到在跳遠比賽中,確定和標記起點和終點對比較來說是十分關鍵的,是公平比較的基礎。二、探索:紙蛙跳遠比賽(一)體驗紙蛙跳遠。微課播放紙蛙跳遠的方法。學生進行紙蛙跳練習,嘗試如何用適當的力量,讓紙蛙跳得最遠。(二)紙蛙跳遠比賽。1.確定起點和終點畫一條起跳線,作為紙蛙跳遠比賽的起點,紙蛙的落地點作為終點。2.公平比賽的要求作為一場公平的比賽,還有哪些需要大家注意的思考的內容?提示:紙蛙是站在起點前還是起點后起跳?是以紙蛙的哪部位作為終點呢?3.觀看真實的跳遠比賽觀看一個真實的跳遠過程,總結出紙蛙跳遠比賽的規則。通過視頻,我們看到了跳遠的選手要站在起點線后面,不能過線,最靠近起點線的部位作為終點線,從起跳線到終點線的長度,我們稱它為距離。4.紙蛙跳遠比賽的規則起跳前,紙蛙的頭要對齊起點線,紙蛙的尾部要對齊終點線。現在讓我們跟隨視頻一起來確定紙蛙的起點和終點吧。5.不同紙蛙跳遠的距離該怎樣進行記錄和比較呢?為了方便比較,要統一標準。我們可以做一個紙帶,在紙帶上標注出不同紙蛙跳遠的起點和終點,就可以確定紙蛙跳遠的距離了,每個紙帶記錄著一只紙蛙跳的距離,方便進行比較。6.制作測量紙帶看視頻學習制作紙帶。7.補充規則在真實的比賽中,為了獲得運動員的穩定成績,跳遠比賽中都是讓運動員跳三次,選取三次中的最好成績和別人比較,所以我們的紙蛙跳遠比賽也可以跳三次,取最好的一次成績比較。8.學習如何用測量紙帶觀看微課學習9.操作實踐設計意圖:根據在聚焦環節了解到的起點和終點的知識,進行應用,并逐漸豐富規則,從而理解起點與終點在公平比賽中的重要性,選擇紙帶進行記錄,讓學生初步接觸簡單的測量。三、研討:怎樣比較哪只紙蛙跳得遠?1.選出一只紙蛙最遠的跳遠距離2.兩只紙蛙跳遠距離的比較3.多只紙蛙跳遠距離的比較4.完成學生活動手冊設計意圖:通過研討怎樣比較哪只紙蛙跳的遠,來進行一只紙蛙,兩只紙蛙以及多只紙蛙跳遠的距離比較,熟練運用起點終點的知識,多次運用紙帶,為后面的課程打下基礎。四、拓展:生活中的起點和終點1.折疊紙飛機2.紙飛機比賽規則——如何確定起點終點3.籃球比賽的規則4.起點和終點位置的確定有很多種形式,都要根據現實情況來確定設計意圖:通過參加相似的比賽活動來驗證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起點和終點的重要性,能否利用起點和終點設計公平比賽。同時認識到不同的情境中,起點和終點的確定是不一樣的。五、結束語今天我們學會了通過標記起點和終點,才能得到物體運動后的距離,使比較公平、準確。可以用來比賽跑步;可以用來比誰翻跟斗遠;可以用來比哪個同學高;可以用來賽車.......不論進行那些比較,都要確定好起點和終點。六、下節課準備材料一條紙帶,一把剪刀,一支油性筆,一個膠棒。【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11起點和終點》教學設計.docx 1《2.2起點和終點》視頻:一場爭吵.mp4 2《1.11起點和終點》ppt.pptx 2《2.2起點和終點》視頻:相對跳.mp4 3《2.2起點和終點》視頻:跳遠比賽.mp4 4《2.2起點和終點》視頻:試玩紙蛙 (2).mp4 5《2.2起點和終點》視頻:跳遠比賽規則認定.mp4 6《2.2起點和終點》視頻:紙蛙的起點與終點.mp4 7《2.2起點和終點》視頻:測量紙帶的方法.mp4 8《2.2起點和終點》視頻:標記紙帶.mp4 9《2.2起點和終點》視頻:紙飛機的折法.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