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1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階段性檢測(二)姓名: 分數: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某些西方資產階級史學家稱鴉片戰爭是“通商戰爭”,認為這場戰爭是英國為維護正常貿易而進行的。這種觀點…………………………………………………………………………………………………( )A.掩蓋了戰爭的侵略性質 B.指出了戰爭的目的C.概括了戰爭的本質 D.科學評價了鴉片戰爭2.有人在評價領事裁判權時說:“它直接觸發了近代中國訴訟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種部門法傳入中國,從而開闊了中國人的法律視野,導致了近代中國訴訟法律觀念和思想的深刻變化。”材料表明領事裁判權……………………………………………………………………………………………………( )A.沒有損害中國的主權 B.是一項符合時代需要的法律規定C.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司法與國際接軌 D.使清政府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3.有學者認為:“《天朝田畝制度》只是個無名氏的紙上作業太平軍后來所實行的,還是最簡單的老辦法——‘照舊完糧納稅’。”這說明《天朝田畝制度》……………………………………………………( )A.未反映農民階級的現實愿望 B.具有空想色彩難以施行C.順應了近代化的發展要求 D.沒有起到任何作用4.洋務運動是晚清時期統治集團求強求富的自救運動,洋務派創辦了大量近代軍事和民用企業。下列屬于洋務派創辦的民用企業的是……………………………………………………………………………( )A.安慶內軍械所 B.江南機器制造總局C.福州船政局 D.輪船招商局5.史學家把甲午中日戰爭后中國的民族危機形容為“引狼入室”,其中以西方列強加緊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擴大資本輸出尤為突出。這反映在《馬關條約》中的………………………………………………( )A.增設通商口岸 B.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C.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D.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6.唐德剛在《從晚清到民國》一書中寫道:“在近代中國現代化運動接力賽中,康有為是第一個接棒跑第二段的短跑健將。”下列屬于康有為宣傳的主要內容的是…………………………………………( )A.自強求富 B.變法維新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學7.清末一位小商販說:“在北京東交民巷這地界,我們這些個賣瓜、賣菜的不能隨便出入了,更不要說居住了,說什么皇上把這地界劃給洋人。”這一情景的出現是因為清政府被迫簽訂了……………(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8.某同學在搜集和整理“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的材料時,找到一部被評價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律文獻,這部法律文獻應是…………………………………………( )A.《中華民國約法》 B.《資政新篇》C.《天朝田畝制度》 D.《中華民國臨時約法》9.“七月的大會確定以實現無產級專政為黨的基本任務……決定建立嚴密的戰斗的工人政黨。”“七月的大會”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A.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B.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C.拉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 D.制定了中國共產黨的最低革命綱領10.1922年,陳獨秀起草《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指出:“加給中國人民(無論是資產階級、工人或農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資本帝國主義和軍閥官僚的封建勢力。”此宣言………………( )A.開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B.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C.標志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D.首次提出了中國共產黨的最終奮斗目標11.圖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間關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選項表述正確的有…………………………………( )① ② ③ ④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遠親不如近鄰”。從社會關系建立的基礎來看,“遠親”和“近鄰”之間的關系分別屬于………( )①血緣關系 ②地緣關系 ③業緣關系 ④親近關系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13.開學初,學校組織七年級新生進行了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這些活動有利于學生……………( )①主動認識社會,融入社會生活 ②關注社會變化,體驗社會生活③不斷豐富知識,逐步提高能力 ④克服學習障礙,提高學習成績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14.下列名言中強調要尊重他人的有……………………………………………………………………( )①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長③敬人者,人恒敬之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11月11日天貓都會舉辦網絡促銷活動,伴隨著營業額和參與品牌的大幅度增長,也有不少買家掉進了虛假宣傳、維權艱難等網絡陷阱,據此回答15—16題15.上述材料說明…………………………………………………………………………………………( )①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②網絡上存在著虛假信息③消費者缺乏依法維權意識 ④部分網絡商家缺乏誠信意識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6.針對這些網絡陷阱,社會各界應該…………………………………………………………………( )①消費者要掌握消費知識,提高辨別真假能力②企業做到誠信經營,依法經營③相關部門要嚴格執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④消費者要堅決抵制網購,自覺遠離消費騙局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7.2020年5月,東莞市人民法院宣判一起新冠疫情期間銷售假口罩案,以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分別判處被告人鄭某武、韋某盛有期徒刑一年五個月和一年四個月,并處罰金8萬元和45000元。 關于鄭某武、韋某盛的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缺乏規則意識,任意妄為 ②遵守規則,會限制我們的自由③他的行為危害他人生命健康,也擾亂社會秩序 ④從犯罪的本質特征看,他的行為具有刑事違法性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18.村民老張因不滿W鎮政府強制拆遷行為,依法將該鎮政府告上法院。人民法院審理后,判決鎮政府拆遷行為違法。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老張提起的訴訟屬于行政訴訟 ②維護公民合法權益,訴訟是最權威的手段③打官司雖不光彩,但非常有效 ④與政府打官司,法院總會維護弱者的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19.著名作家約翰遜說過:“禮貌像只氣墊,里面什么也沒有,卻能奇妙減少顛簸”。這句話告訴我們( )A.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 B.禮儀有時候沒什么大作用C.文明有禮是個人素質的外在表現 D.文明有禮有助于人們友好交往20.在現代社會,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堅持底線思維,要求我們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下列選項符合底線思維要求的是……………………………………………………………………………………( )A.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B.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C.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D.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共60分)21.(1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從民族的歷史看,鴉片戰爭的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致命傷。失敗以后還不明了失敗的理由,力圖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直到咸豐末年,英法聯軍攻進了北京,然后有少數人覺悟了,知道非學西洋不可。所以我們說,中華民族喪失了二十年的寶貴光陰。材料二:“百日維新”雖然失敗了,但它畢竟觸動了傳統的中國政治體制,為現代國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嘗試。……也正因為如此,史學界才會把戊戌變法視作近代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起點。材料三:2011年10月10日《南方都市報》社論指出:辛亥革命從君主走向民主,首先是為中國的連綿歷史劃下了一道至關重要的分水嶺。辛亥革命關于造共和賦民權的理想與熱望,才尤顯真切與赤誠,才尤顯珍貴與高度。材料四: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革命成功將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漸漸有點廢然思返,覺得社會文化是整套的,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度,決計不可能,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悟。(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在19世紀60年代“少數人覺悟了”的歷史事件。(2分)(2)根據材料二,說明把“戊戌變法視作近代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起點”的主要依據。(2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4分)(4)材料四中的“舊心理”和“新制度”分別指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為了根治“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先進的知識分子掀起了什么運動。(6分)(5)綜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國近代化探索歷程呈現的特點。(2分)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材料一: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軌跡像一個元寶形,開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此我們繪制了下圖。材料二:(1)圖1中A段“開始是下降”和“降到谷底”分別源于什么歷史事件?(4分)(2)指出圖3所代表的事件發生在圖1的哪一段,并根據圖3說說該事件的性質。(4分)(3)說說圖4所代表的事件的歷史意義?(4分)(4)結合圖5、圖6,分析所示內容為圖4所代表的事件做了哪些準備工作?(4分)23. 閱讀漫畫《霸座男》,回答問題。(15分)(1)從自由與規則的角度,對漫畫中“霸座男”的行為進行評析。(5分)(2)規則是一面鏡子,照出每個人的文明素養。以高鐵霸座男為戒,談談我們應如何遵守規則。(4分)(3)霸座男被鐵路部門列入守信”黑名單” ,在-定期限內限制其乘坐火車。根據他的結局,從個人角度談談誠信的重要性及對我們踐行誠信的啟示。(6分)24.我們在學校、社會生活中通常總會遇到各種事情或問題。閱讀下列三個情境,回答問題。(13分)情境二:放學的時候,小張和小王同學騎飛車、闖紅燈,在馬路上追逐打鬧,被交警及時阻攔,并批評教育。 (1)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從兩種不同分類方法分析情境二中同學的行為屬于什么違法行為。(5分)情境一:中學生小嘉原來是一個好學生,自從認識了一些社會青年后,就以校園“小霸王”的稱號出名了,欺凌同學、隨意曠課,受到了學校處分;后因與社會青年發生利益矛盾,受到社會青年欺凌,他采取以暴制暴,結果被公安機關治安拘留。 (2)請你從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談談未成年人應如何預防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4分)情境三:小夢(化名)是一名初一新生,本來性格開朗活潑的她,卻迎來了一場惡夢。原來,朋友圈里瘋傳著一些圖文并茂的所謂“證據”,指認小夢是渣女。為了盡快還自己清白,小夢聯系了發這篇文章的公眾號管理員,并要求其刪帖。對方(詐騙團伙)爽快地答應了,但提出了一個要求,支付2200元的刪帖費。 (3)我們該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4分)2021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階段性檢測(二)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B D B B D D A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A A B B C A A D 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共60分)21.(1)洋務運動。(2分)(2)戊戌變法觸動了傳統的中國政治體制。(2分)(3)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②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4分)(4)“舊心理”:封建文化(或封建思想、封建道德、封建禮教)。(2分)“新制度”:資本主義制度。(2分)新文化運動。(2分)(5)特點:向西方學習經歷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過程(或由淺入深,由表及里)。(2分)22. (1)鴉片戰爭(2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分)(2)B(2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2分)(3)①是中國開天辟地的大事;②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③是適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任意2點得4分)(4)①圖一先進知識分子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開始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奠定思想基礎;②圖二工人隊伍和工人運動不斷壯大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階級基礎。(4分)23. (1)錯誤的(1分) 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1分)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1分)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1分)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1分)圖中男子沒有處理自由與規則的關系,損害了他人合法權利,影響社會秩序。(2)①需要他律和自律(2分)②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2分)(3)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2分) 啟示:①要樹立誠信意識;②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③大力弘揚誠信文化,共同營造以誠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良好風尚。(4分)24. (1)①騎飛車、闖紅燈、在馬路上追逐打鬧違反了交通法規(2分),屬于行政違法行為(1分)。②被交警及時阻攔,并未造成嚴重后果,對社會的危害相對輕微(2分),屬于一般違法行為(1分)。(不結合材料扣2分)(2)①提高道德修養,文明交往,學會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理解寬容他人;(2分)②認清犯罪危害,杜絕不良行為,樹立法治觀念,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③當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要有維權意識,懂得通過法定程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分)(3)①提高自身網絡素養,傳播網絡正能量,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自我完善;②但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③學會辨析網絡信息,提高警惕,防止被騙;④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不制造、傳播謠言,做一名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任選2點4分)圖1圖5圖6圖3圖4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