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文化生活第三課復習學案一、主干知識為什么要重視民族節日、文化遺產 為什么要維護文化的多樣性?文化為什么呈現出多樣性?怎樣對待文化的多樣性?(1)為什么要維護文化的多樣性?①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標志。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②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③各民族間經濟的政治的歷史的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文化具有多樣性。④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⑤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繁榮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2)文化為什么具有多樣性?各民族間經濟的政治的歷史的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文化具有多樣性。(3)怎樣對待文化的多樣性①態度:②原則③做使者:④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要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吸收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⑤反對文化霸權主義⑥通過商業活動、教育等多種文化傳播活動,借助于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大中傳媒,進行文化傳播。⑦堅持正確方向,反對錯誤方向,反對文化為什么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文化是民族的,因為(2)文化是世界的,因為(3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民族文化、繁榮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文化傳播的途徑有哪些?5、文化傳播的手段:(1)傳媒的發展階段(2)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什么為標志的?(3)大眾傳媒含義大眾傳媒對文化傳播的作用:6、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①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發展和進步,②促進世界文化的發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①有利于促進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促進本民族文化的發展;有利于世界各種文化互相借鑒,取長補短,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②有利于擴大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提高我國的文化競爭力,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③有利于加強交流國家人民之間的友誼和互相了解,發展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關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建設和諧世界。7、怎樣對待中外文化交流?①態度、原則、做使者、②通過商業活動、教育等多種文化傳播活動,借助于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大中傳媒,進行文化傳播。③在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的過程中,要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反對文化霸權主義④正確處理外來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堅持正確方向,反對錯誤傾向,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封閉主義等。二、注意問題1、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1)、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對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和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都具有重要作用。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2)、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認同感的重要體現形式,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3)、中華文化孕育了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中。因此,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新時期弘揚民族精神的要求,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4)、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因此,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拯救中華文明,守護精神家園顯得十分重要。2、近年來,面對洋節日的沖擊,我國將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結合材料說明如何正確對待民族傳統節日?(1)、民族節日,蘊含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是什么)(2)、重視民族傳統節日,有利于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榮,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有利于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什么)(3)、民族傳統節日的發展要隨時代的發展而創新,要取其精華,取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對于傳統民族節日中的精華,應保持和發揚,而對其不適合時代發展要求的,要移風易俗,加以改造和剔除。(怎么辦)(4)、對于外來節日,要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學習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要從國情出發。(怎么辦)3、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首先是什么?為什么 【課堂探究】1、(2010廣東高考文科綜合)在菲律賓馬克坦約上航海家麥哲倫遇難的地方,有一座紀念亭,亭中立有一塊有石座銅碑。碑的正面有這樣的文字:“費爾南多·麥哲倫,1521年4月27日,費爾南多·麥哲倫死于此地。他在與馬克坦島酋長拉普拉普的戰士們交戰中受傷身亡。麥哲倫船隊的一艘船——維多利亞號,在埃爾卡諾的指揮下,于1521年5月1日升機驅離宿務港,并于1522年9約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環球航海就這樣完成了。” 這塊碑的背面,則刻著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戰士們央這里打走了西班牙入侵者,殺死了他們的首領———費爾南多·麥哲倫。由此,拉普拉普成為擊退歐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賓人。” 從這座奇特的紀念碑,說明文化遺址保護的文化意義。 2.(2011天津,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根據圖表左列信息,將下列右側需要填寫的內容,依次寫在答題卡上。我國促進文化發展的政策 體現的文化生活知識(各寫一點即可)①增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公共博物館、圖書館、紀念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向社會開放 ①②加強對國家重大文化遺產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②③積極開拓國際文化市場,增強中華文化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③3、(2012江蘇)(3)端午節即將到來,請你設計一個有助于吸引中學生了解其文化內涵的主題活動,并從《文化生活》角度說明活動的意義。4、[2012·北京卷]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實施“走出去”戰略成為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重大舉措。作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主體,企業在對外直接投資中要面對東道國語言、風俗習慣、價值觀、宗教信仰等文化差異帶來的挑戰。運用文化生活中的相關知識,談談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應對上述挑戰應有的正確態度。【課后拓展】1.[2012·北京卷] 隨著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北京越來越多的中餐館開始提供英文菜單,但一些菜單的譯法鬧出不少笑話。近來有關部門出版了《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一書,將2 158道中餐菜名翻譯成外國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稱。此舉有助于( )A.豐富中華飲食文化的內涵 B.促進中西飲食文化的傳播C.展現中華飲食文化的魅力 D.減少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2.[2012·江蘇卷] 電影《泰坦尼克號》和歌劇《羅密歐和朱麗葉》因歌頌純真的愛情而為世人所熟知,我國的愛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劇的形式在紐約上演,也為美國觀眾所欣賞。這些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都深深打動世界各地的人們。這說明(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在實踐中產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③矛盾的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尊重文化多樣性就是要承認文化的同一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12·山東卷] 中國巨大的發展潛力形成了全球“漢語熱”現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學院,更是讓中國的語言文化在全世界煥發出生機。這說明( )①文化交流能夠增強文化影響力 ②文化對經濟有積極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2012·天津卷] 由我國著名藝術家楊麗萍領銜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亞演出,引起轟動。這個蘊含現代文化觀念、充滿美麗安寧意境、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歌舞劇,在澳大利亞觀眾中產生了認同感和親切感。該劇引發澳大利亞觀眾共鳴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構成的 B.中華文化與澳大利亞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C.不同國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懷 D.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認可5、[2012·豐臺區期末] 圖書漂流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的歐洲,讀書人將自己讀完的書隨意放在公共場所,撿拾這本書的人可取走閱讀,讀完后再將其放回公共場所,讓下一位讀者閱讀,繼續進行圖書漂流。圖書漂流活動( )A.是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 B.超越時空對文化傳播的局限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D.促進了文化傳播與交流6、[2012·西城區期末] 在“入世十周年”的座談會上,一位企業家講了這樣一個小尷尬:為了增進與客戶的感情,感恩節這一天,他給世界各地的客戶都發郵件表示感謝,沒想到回復的特別少,一位希臘的客戶干脆直接告訴他,他們根本不過感恩節。由此可見( )A.商業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 B.應當認同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D.經濟往來離不開對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 第三課參考答案 1、參考答案:文化遺址是一個國家和歷史文化的重要標志,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遺址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遺址對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文化遺址對于還原和客觀評價歷史具有史實證據的價值。2、【解析】本題以表格的形式綜合考查了發展文化事業的意義、文化對人的影響、文化遺產、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等知識,意在考察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把握每項政策的關鍵詞,然后與教材的相關知識建立正確的聯系。【答案】①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是保障人民基本權益的主要途徑(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大力發展文化事業;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文化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②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文化遺產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展現世界文化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③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3、以重讀《離騷》追思屈原為主題的閱讀節意義:①促進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②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4、[答案] 尊重文化多樣性,對外直接投資企業應尊重東道國的文化。跨越文化差異,博采眾長,取長補短,促進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解析] 本題從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應如何對待文化差異帶來的挑戰,可以從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如何對待文化的交流、借鑒、融合等幾個方面來回答。【課后拓展】1.C [解析] 本題考查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的知識點。提供英文菜單,可以使外國人更好地了解中華飲食文化,A與題意無關,C符合題意。中餐菜名翻譯成英文名稱有利于中華飲食文化的傳播,與西方飲食文化及其傳播無關,B錯誤排除。D表述錯誤,排除。2.A [解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文化的多樣性。中外的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都深深打動世界各地的人們,體現了在實踐中產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也說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①②應選。題干沒有體現矛盾的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③不選。④錯誤,尊重文化多樣性不等于承認文化的同一性。3.D [解析] 本題以全球“漢語熱”為背景,考查對文化交流與傳播、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認識。我國通過舉辦孔子學院這一途徑,傳播了中華文化,讓中國的語言文化在全世界煥發生機,①④符合題意。通過上述材料還可以看出,中國的語言文化得到世界的認可,③符合題意。中國的巨大發展潛力形成了全球“漢語熱”現象體現了經濟對文化的決定作用,②不符合題意。故選D項。4.C [解析] 本題是考查有關尊重文化多樣性的相關知識點。《云南映象》引發澳大利亞觀眾共鳴,根本原因是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有普遍的規律。A、B強調的是文化的差異,D說法太絕對。故選答案C。5、D [解析] 圖書漂流活動傳遞著知識,促進了文化傳播與交流。A錯誤,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B錯誤,大眾傳媒能夠最大限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C與題意無關。6、D [解析] 題中企業家出現尷尬是因為他對別國文化的不了解,不知道有些國家根本就不過感恩節,由此可見,經濟往來離不開對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D正確。材料沒涉及文化多樣性的作用,也不是在講文化交流的途徑,也沒涉及是否認同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由此可見,A、B、C本身觀點雖然正確,但與材料表述的題意不符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