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微課七上4.5節熔化與凝固學案一、知識點1.物質從 的過程叫熔化;物質從 的過程叫凝固。2.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 。3.晶體與非晶體本質區別就是在熔化過程中有無 。常見的非晶體有:玻璃、塑料、塑膠、豬油、瀝青、松香、石蠟、4. 晶體和非晶體熔化規律:晶體熔化時 ;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 。晶體和非晶體熔化時都要 。5.讀懂晶體熔化圖,b℃是該晶體的熔點;(1)當溫度低于b℃時,即,AB段,晶體是 , 熱量溫度 。(2)當溫度等于b℃時,即,BC段,晶體________, 熱量但溫度 。B點全部是固態,準備熔化;C點全部液態,再吸熱就升溫。(3)當溫度高于b℃時,即,CD段,晶體是 ,吸收熱量溫度 。6.同一種晶體在相同條件下的 與熔點相同。二、學一學例1:如圖所示為海波的熔化圖像,根據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海波開始熔化到全部熔化用時6minB.48℃時的海波是液態C.海波在CD段是氣態D.海波在BC段溫度不變,不需要加熱解析:A.根據圖像可知,海波6min時開始熔化, 12min時熔化結束,那么熔化用的時間為: 12min- 6min=6min ,故A正確;B.48℃時海波的溫度保持不變,那么這就是海波的熔點。如果熔化剛剛開始,那么海波為固態;如果熔化已經結束,那么海波為液態;如果熔化正在進行,那么海波為固液混合態,故B錯誤;C.海波在AB段為固態, BC段為固波混合態, CD段為液態,故C錯誤;D.海波在BC段溫度不變,正在熔化,仍然需要不斷加熱,故D錯誤。故選A。例2:“勝哥”從冰箱冷凍室拿出冰棍,當舌頭剛貼緊冰棍時,發現舌頭被“凍”在冰棍上了,這是因為“勝哥”舌頭上的水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那么下圖中與其對應的圖像是 。解析: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根據晶體凝固時的溫度變化規律分析判斷。冰棍的溫度很低, “勝哥”舌頭上的水因放熱由液態變成固態發生凝固現象,因此被凍住。要確定圖像就先得搞清凝固的過程,液體在凝固前,不斷放熱,溫度下降;當溫度達到凝固點后,溫度保持不變;當完全凝固后,溫度繼續下降,D符合。故答案為:凝固 D 。三、練一練1.“勝哥”用微課讓同學們學習了熔化的相關知識點后讓同學們根據表中幾種物質的熔點說一說。同學們分別提出了幾種看法,其中正確的是---( )A.固態酒精與甲苯不是晶體 B. 鎢在3410℃可以是液體C.純金掉在鋼水中不會熔化 D.水銀溫度計能測低于-40℃的氣溫2.凍豆腐做菜味道鮮美,原因在于內部有許多小孔,這些小孔的成因是---( )A.豆腐自身凍縮而成 B.豆腐自身膨脹而成C.外界的冰雪扎進豆腐而成的 D.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3.寒冷的冬天,小科發現路旁一只小狗的舌頭被凍在窨井蓋上。愛動腦的小科很快就知道了它的原理,那么下列物態變化與此相同的是---( )A.干手器干手 B. 冰上結晶 C. 濕餐布粘蝦 D. 葉上沾露水4.如圖所示的熱現象中, 屬于熔化現象的是---( )A.冬天樹葉上結霜 B.夏天小草上凝露珠 C.壺嘴上方冒白氣 D.初春冰雪消融5.“勝哥”將裝有碎冰的試管插入裝有冰粒的燒杯中間,然后用酒精燈給燒杯加熱,當燒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時,試管中的冰---( )A.沒有熔化B.熔化一半C.熔化小于一半D.熔化超過一半6. 寒假到了,“勝哥”帶小科到中國的北極——漠河游玩,如圖是在-28℃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時拍攝的照片。他發現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會迅速結冰,就像玻璃球一樣。下列對這一現象所包含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情況的判斷,正確的是---( )A.這是凝固現象,會放熱 B.這是凝固現象,會吸熱C.這是熔化現象,會吸熱 D.這是熔化現象,會放熱7.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溫度T隨加熱時間t變化的熔化曲線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物質是晶體,乙物質是非晶體B.甲物質的熔點為210℃C.乙物質在B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D.乙物質在BC段溫度不變,不吸熱8.用兩套完全相同(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在標準大氣壓下分別對試管中裝有少量質量相等的固體M和N進行加熱。M和N的溫度---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在35分鐘內N物質始終是固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M、N肯定都是晶體B. M肯定是晶體, N肯定是非晶體C. M肯定是晶體,熔化過程用了35分鐘D.若N是晶體,其熔點不低于100℃9.在0℃的環境中,把一塊0℃的冰投入到一杯0℃的水中,將會發生的現象是---( )A.冰全部熔化 B.只有冰部分熔化 C.冰和水質量不變 D.只有水部分凝固10.質量相同的0℃冰比0℃水冷卻效果好,這是因為冰 (填寫物態變化的名稱)時吸收熱量,此過程中冰的溫度 (選填"升高” "降低”或“保持不變" )。如圖所示是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根據圖象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6min時,該物質處 態。11.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現象叫做 。在這個過程中,物質的溫度 ,這個溫度叫做這種液體的 。12.冬天暴雪過后, 公路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冰是 現象,小科從電視上看到部隊官兵在高速路面上灑一些鹽,于是問“勝哥”:“為何要往路面上灑鹽啊?”“勝哥”:“你想想,是在什么情況下灑的鹽?想達到什么效果?”小科想了一想:“是不是想辦法除冰啊?”對了,!哦,我明白了這是因為加鹽后,水的凝固點會 ,從而讓冰雪熔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