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上《科學》第一章第五節科學探究第1課時學案 班級 姓名【學習目標】1、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一般方法;2、理解提出問題對科學探究的意義,理解猜測和假設在科學探究中的作用,理解科學探究需要收集、處理信息和相關技術,初步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重點: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一般方法。4、難點: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課前預習】蚯蚓是大家都熟悉的小動物,蚯蚓身體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沒有骨骼,在體表覆蓋一層具有色素的薄角質層。目前已知蚯蚓有200多種,1837年被生物學家達爾文稱之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蚯蚓在中藥里叫地龍,《本草綱目》稱之為具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預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作用。小明同學對蚯蚓的生存環境產生了興趣,他翻找了不同校園的不同區域,得到了如下信息:組別 地 點 蚯蚓數量1 水泥路面上 無2 橡膠操場上 無3 干燥大石塊下 極少4 潮濕大石塊下 較多5 潮濕腐敗樹葉下 很多根據以上所給的信息,小明同學想研究的問題是 。從小明所得到的信息表,我們能得出的結論是 。對于蚯蚓的研究你還能提出其他問題嗎? 。【學習過程】檢查、匯報課前預習結果,進入新課??茖W探究貫穿于科學學習的整個過程,那么怎樣進行科學探究呢?其實你在預習部分已經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做了個科學探究,接下來讓我們進步學習科學探究過程。首先我們來看看科學家室怎樣探究的,教材導讀:科學家是如何進行探究的?閱讀教材P26---29內容。讀完天花和牛痘的探究過程以后歸納填空1、琴納醫生發現和提出的問題是: 。2、琴納醫生建立的猜想和假設是: 。3、琴納醫生制定的探究計劃是: 。4、琴納醫生收集到的事實和證據是: 。5、琴納醫生的檢驗和評價(結論)是: 。6、琴納醫生最后的合作與交流是:琴納向全世界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人類從此獲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辦法————種牛痘學習了科學家的探究故事,你能大致的總結一下,探究的一般過程嗎?課堂練習 1當你感冒到醫院看病時,醫生通常問你是否頭痛、咳嗽、鼻塞,然后給你測量體溫。醫生采取這些行動的目的是為了( )A.提出問題 B.提出猜想 C.獲取事實與證據 D.交流與評價課堂練習2 下列不屬于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的過程是( )A、根據問題提出假設 B.收集證據,檢驗假設是否正確C、收集的證據得出結論 D.先找合適的工具初步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以后,接下來我們嘗試一下自己獨立完成一個探究,首先看一段材料:腳印的探究2003年9月,在山西懷仁縣發生了一樁無頭案:城外的玉米地里,發現一具女尸,這個婦女是被謀殺。兇手是誰呢 在現場上留下一行腳印。公安局請來了“腳印專家”來破案。 “腳印專家”仔細觀察了腳印,作出了如下判斷: “這個罪犯是個25歲左右的男人,身高1米7,不胖不瘦。從腳印的走向來看,他朝南窯村走去。” 公安人員按照“腳印專家”的判斷,從南窯村查出13個25歲左右,身高1米7,不胖不瘦的男青年。然后在這13個青年中逐一分析,其中有一個青年嫌疑最大。經過進一步調查取證,證明這個男青年確實就是罪犯。1.提出你探究的問題 。2.根據你的問題建立假設 。科學研究的結果(參考)科學家們測量了許多人的身高和腳印長度之后,得出了從腳印長度推算身高的公式:身高(厘米)=腳印長度(厘米)×6.8763.根據已知給的信息,你要收集哪些數據 。可能用到的測量工具有哪些? 。你能對你收集到的這些數據做一個比較合理的處理嗎?4.得出結論5.評價與交流,通過對數據處理,分析得出結論后,我們又如何去檢驗結論是不是正確呢?課堂練習 3探究自行車漏氣的原因:小明準備騎自行車外出時發現車胎癟了,他感到很奇怪,昨天還是好好的,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呢?他用自己對自行車了解的常識和經驗想到,也許是車胎破了,也許是氣門嘴的螺絲松了,或者是氣門嘴里的小橡皮管壞了……究竟上述哪一種是正確的呢?小明開始尋找證據,他仔細查看了外胎,沒有發現有破的痕跡,他又查看氣門嘴的螺絲,也沒有發現松動,后來他把螺帽卸下,取出氣門芯,發現小橡皮管也是好的。他給車胎打氣,仔細查看和傾聽,一會兒車胎又癟了,他想,也許是內胎的某個地方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孔。后來,他請修車的師傅把內胎取出,把充氣的內胎放到水里,只見氣泡從內胎表面的某處不停地往上冒,小明非常高興,自行車車胎漏氣的原因終于找到了。你能說說小明是怎樣進行探究的嗎?⑴提出問題 。⑵寫出2個建立假設:可能是① 。可能是② 。(3)得出結論: 。課堂練習 4 黑盒里面是什么?1.黑盒里面是什么?這屬于科學探究步驟中的 。2.A說可能是鐵塊、B說可能是木塊。。。這是 。3.小明同學準備借助下列方法來進行判斷,這屬于 。4.小明搖了搖知道了它的大小,掂了掂知道了它的重量,用磁鐵吸了吸知道了它能被磁鐵吸引,翻了翻知道了它的形狀,小明這樣做的目的 。5.小明最后確定黑盒里面是一枚一元硬幣,這是 。6.與其他同學交流之后,小明發現說它是一枚一元硬幣不是很準確,還有其他可能,由此你有什么體會?四、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七上《科學》第一章第五節科學探究第1課時學案 班級 姓名(一)、基礎題1.把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進行排序:建立猜測和假設獲取事實與證據 提出問題 合作交流 制訂計劃得出結論,正確的步驟應該是: (用數字表示)2.中醫給病人看病時講究“望、聞、問、切”,其主要目的是為了 ( )A、提出問題:病人得的是什么??? B、建立假設:病人得的可能什么病C、獲取相關的事實與依據 D、為了積累更多的臨床經驗地 點 潮蟲只數水泥路上 0水槽邊的石頭下 24種花的濕花盆底下 18干草地中 23. 小明在校園里澆花時發現了一只潮蟲,他和同學們對潮蟲的生活環境發生了興趣, 一起去尋找探索,他們記錄了發現潮蟲的各處環境和潮蟲的數(如表所示)。根據調查結果,可推測適宜潮蟲生存的環境條件是: ( )A、陽光充足B、高溫干燥C、陰暗潮濕 D、空氣新鮮4.某同學以“綠豆種子的萌發與哪些因素有關”為課題進行實驗探究。提出問題:綠豆種子萌發與哪些因素有關?已有信息:干燥的綠豆種子不能發芽,完全浸沒在水中的綠豆種子也不能發芽,潮濕的種子在合適的溫度下能發芽,發霉腐爛的種子不能發芽。請你根據以上信息作出合理假設。至少寫出三個假設:假設一: 。假設二: 。假設三: 。(二)、提高題1.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過去一直開紅色的花,現在卻開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認為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此批盆栽經過一段時間補充水分后,還是開紫色的花。這說明實驗結果與原來的假設是不相符的,最好的處理方法是 ( )A修改假設,重新實驗 B修改實驗過程,使之與假設相符C、修改結果,使之與假設相符 D.實驗不成功,停止探究2..小明家昨晚買了一條鯽魚養在院子的臉盆里。第二天早上,小明發現魚不見了。為知道魚失蹤的原因,小明問媽媽魚是不是被殺掉了,媽媽說沒有;小明查看臉盆周圍的地面,也沒發現魚跳出來痕跡;小明爸爸想起來,昨夜聽到家里狗和貓的叫聲,小明過去查看,發現狗被鎖著,而臉盆周圍的桌面上有貓爪印,并且在不遠的鄰居家的墻腳下找到了被吃剩的魚尾巴,小明恍然大悟。根據上述材料回答:(1)寫出小明探究的問題(2)寫出小明對魚失蹤原因的另外3種猜測如:①魚被媽殺掉了 ②③ ④(3)寫出小明獲取對應的事實和證據:如:①小明媽說沒殺魚 ②③ ④寫出小明最后得出的結論:參考答案:【課前預習】 1、蚯蚓喜歡生活在哪些環境中2、蚯蚓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3、蚯蚓以什么食物為生 如何辨別蚯蚓的雌雄個體?等課堂練習 1、C 2、D 3、(1)自行車車胎為什么變癟了?(2)氣門嘴的螺絲松 氣門嘴里的小橡皮管壞了(3)自行車車胎漏氣的原因是內胎漏氣了4 (1)提出問題 (2)建立假設 (3)設計實驗方案 進行實驗(4)獲取事實與證據 (5)得出結論作業部分 1、③①⑤②⑥④ 2、C 3、C 4、(1)種子不發芽可能是種子腐爛的結果 (2)種子不發芽可能是沒有充足的空氣 (3)種子不發芽可能沒有適宜的溫度(4)種子不發芽可能是充足的水分等提高篇 1、A 2、(1) 臉盆里的鯽魚哪里去了?(2)② 可能是鯽魚從臉盤里跳出來了,③可能鯽魚是被狗偷吃了 ④可能是被貓吃了(3)②小明查看臉盆周圍的地面,也沒發現魚跳出來痕跡;③小明過去查看,發現狗被鎖著。④臉盆周圍的桌面上有貓爪印,并且在不遠的鄰居家的墻腳下找到了被吃剩 的魚尾巴。(4)臉盤里的鯽魚被貓吃了調查號1 2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