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第六課 建設美麗中國6.2共筑生命家園教學目標①樹立正確的自然觀,養成低碳環保、綠色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②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生活理念;③理解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因;知道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措施;懂得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的必要性;明白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措施;知道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藍圖;★1.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3.怎樣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 ★4.為建設美麗中國,青少年應怎樣?自學導航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自 然人 類相互依存共生共榮說一說:1.你是如何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沿途困惑區提示:全球氣候惡化密切相關,氣候反常現象頻發。身處中原腹地的河南為何成為全國強降雨中心?沿途困惑區沿途警示區提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河南暴雨給予我們什么警示?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沿途警示區總有人想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然而……沿海城市被淹極端天氣頻繁火災史前病毒釋放地震生態系統破壞④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2、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P81-82④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①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做出的智慧選擇。②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③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人與自然的關系塞罕壩今夕對比(1)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因為過度開采礦物造成的地面損毀塌陷的呼倫貝爾草原看了這兩幅圖片,你有什么感受?思考你認為應該怎樣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3)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鮮明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3. ★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①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②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二、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綠色發展道路就是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護環境永遠在路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總書記習近平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時提出的科學論斷。2020年4月1日,習近平前往浙江余村考察;聽取匯報后指出,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推進浙江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1.為什么要走綠色發展 ①我國資源環境形勢嚴峻;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③我國在應對資源和環境問題上已經取得非常明顯的進步。④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這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綠水青山是指:金山銀山是指:生態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兩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①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利用沿海環境發展旅游業春眉雪芽茶山2.如何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如何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節約用水垃圾分類綠色出行3、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方針,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低碳為行動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養成物盡其用、減少廢棄物的文明行為。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產品,選購無包裝、簡易包裝、大容量包裝產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選購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節約糧食,減少浪費,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綠色出行,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減少私家車出行,多騎自行車。綠色發展理念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1)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經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2)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3)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踐行綠色,你打算如何做?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環保法》備受矚目,這是1989年我國公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保法》后的首次修訂,被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其體現出的亮點:凸顯保護優先原則,建立公共預警機制,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擴大公益訴訟主體,明確政府監管職責,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追責處罰力度。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四個制度)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是怎樣的?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 “美麗中國”:“美麗中國”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概念,強調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①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綠色富國、堅持綠色惠民。③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④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⑤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3.怎樣堅持走綠色發展的道路 (國家))課堂筆記國家企業公民①國家要堅持依法治國方略,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規。②堅持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③堅持依法保護環境,嚴懲污染和破壞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④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⑤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淘汰落后產業。①積極承擔責任,遵紀守法。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產品科技含量。③堅持可持續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④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員工的道德水準,樹立節能環保意識。①學習環保知識,增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②積極參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宣傳活動,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式。③依法保護環境,善于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④從我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培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行為習慣。如何建設美麗中國?拓展:國家:①制定和完善有關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嚴厲打擊破壞環境違法行為。②堅持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企業:①加大節能環保的投入和科技創新,推行清潔生產。②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依法規范企業的行為。個人:①學習環保知識,增強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意識。②積極宣傳生態環境知識,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式。③依法保護環境,善于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如何建設美麗中國?拓展: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的意義?1.有利于建設美麗中國2.有利于促進生態文明建設3.有利于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4.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5.有利于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6.有利于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等為什么走綠色發展道路?怎樣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怎樣建設美麗中國?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共筑生命家園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色發展道路31.我國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此,我們要( )A.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B.緩解社會矛盾,維護公平正義C.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D.實行自力更生,助力脫貧攻堅A32.建設美麗中國,共筑生命家園,意味著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是( )A.人類應該順從自然B.人類應該凌駕于自然之上C.人類應該與自然和諧共生D.人類可以對自然一味索取C33.漫畫《復耕難》警示我們( )①如此“挖湖造景”侵占耕地,破壞生態,將禍及子孫②打造人文景觀,必須遵循自然規律③發展經濟學必然會導致資源枯竭、環境惡化④要建設生態文明,“挖湖揸景”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生態保護紅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2共筑生命家園.pptx 新征程開局“十四五” 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