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版】六年級科學上冊第四單元《能量》期末教學目標及重點復習資料(教科版2017)自然界存在聲、光、電、熱、磁等各種能量的表現形式。生產生活中的能量形式多種多樣,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換,并儲存在一些物質中。電磁鐵具有接通電流產生磁性、斷開電流磁性消失的性質。改變電池正負極的連接方式或改變線圈繞線方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匝數、電流大小等因素有關。太陽能是生活中可利用的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能夠通過觀察討論、實際調查、 查閱資料、實驗研究等多種方法,尋找能量存在及相互轉換的證據。親歷奧斯特實驗、電磁鐵搬運大頭針實驗、改變電磁鐵南北極實驗、電磁鐵磁性強弱對比實驗、小電動機工作原理探索實驗等,經歷科學探究過程,體悟科學探究中各個要素的特征。經歷圍繞問題設計方案、動手實驗收集數據、同伴研討解釋現象的合作探究過程。學會用分部觀察和整體觀察的方法研究小電動機的構造。樂于調查、探索生活中的各種能量表現形式及能量之間的相互轉換。具有基于證據和推理發表個人見解的意識,愿意與他人合作,善于傾聽他。人的意見,體會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主動倡導珍惜能源、節約能源,并有具體的行為表現。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各種能量表現形式對自然環境、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體會合理利用能源,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初步體會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需求是推動新能源開發與應用的動力,反之新能源的創新應用又能促進社會的發展。能量:是物質運動狀態的一般量度。物質有多種運動形式,如機械運動、分子熱運動、電磁運動、化學運動、微觀粒子運動等。這些運動形式之間能夠相互轉換,轉換過程涉及狀態的量度,也就是能量。 能量寫功和熱量具有同樣的單位,可以簡單把它當作“物體做功的本領”。能量形式:相對應于不同形式的運動,就有不同形式的能量,能量形式包括機械能、熱能、電能、化學能、原子能等。能量的轉換與轉移:能量可以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能量在孤立系統中既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核能:過去常叫原子能,是原子核發生變化時釋放出來的能量。獲得核能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原子核的裂變,指的是一個原子核分裂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其他原子核;一種是原子核的聚變,指的是輕原子核聚合為重原子核。核能就是裂變或聚變反應中釋放出來的能量。太陽能:指太陽的熱輻射能,也就是常說的太陽光,是一種巨 大的能源,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生存都依賴于太陽能。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發電站、太陽能電池是直接把太陽能轉換成熱能或電能加以利用的設備。熱能:物質燃燒或物體內部分子不規則運動時放出的能量。通常也指熱量。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總和,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功率: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的多少,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本單元材料清單公園場景圖、生活家電說明書復印件或圖片、電池、電池盒、小燈泡、開關、短導線3根、長導線1根、小燈座、指南針、長約2米的細導線、廢舊電池1節、每組多股絕緣細導線1.2 米左右(兩端剝線)、大鐵釘、大頭針、小電動機、裝沙子的小瓶子、銅質單股粗導線做的V字形“電刷”、橡皮筋、鐵絲架、磁鐵、手搖發電機、尼龍線、太陽能小車、各種有關能量的圖片或視頻資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