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年7—10月時事政治(國內外大事匯總)一、7月份時政匯總7月1日-4日一、《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史增信,就是要增強信仰、信念、信心,這是我們戰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摘自:新華網)二、一箭五星!我國成功發射吉林一號寬幅01B衛星7月3日10時51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吉林一號寬幅01B衛星和4顆搭載星點火升空,隨后5顆衛星全部送入預定軌道,中國共產黨在新百年新征程領導的首次宇航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摘自:央視網)三、超級計算機6月28日,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揭曉。日本超級計算機“富岳”繼續位列榜首,中國共有186臺超算上榜,連續第8次位居第一。(摘自:科技新聞)四、浩瀚星空又增添一顆中國星日前,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發布公告,將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 347336 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 " 張彌曼星 "。該星以中國古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彌曼命名。(摘自:央視新聞)五、中國共產黨黨員總量突破9000萬中共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514.8萬名,黨的基層組織總數為486.4萬個。(摘自:中新網)六、京新高速公路7月1日實現全線貫通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京新高速6月30日全線通車,這是繼連霍高速公路之后第二條全天候進出新疆的公路動脈,對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摘自:人民日報)七、五峰山長江大橋南北公路接線開通6月30日,五峰山長江大橋南北公路接線開通。五峰山長江大橋是中國第一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也是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摘自:中新網)八、世界最大望遠鏡,來了!7月1日,中國科學技術部批準國際大科學工程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正式步入建設階段,建成后,預計比目前最大的陣列射電望遠鏡靈敏度提高約100倍、搜尋速度提高約10000倍。(摘自:科技日報)7月5日-7日一、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致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6日在北京以視頻連線方式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并發表題為《加強政黨合作 共謀人民幸福》的主旨講話。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以“為人民謀幸福:政黨的責任”為主題。(摘自:新華網)二、同法國德國領導人舉行視頻峰會7月5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視頻峰會。他指出,中歐本著求同存異、相互尊重原則開展合作,雙方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匯聚了彼此之間最大公約數。(摘自:新華網)三、我國成功發射風云三號05星7月5日7時28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風云三號05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這是世界民用業務氣象衛星家族中首科工作在晨昏軌道的衛星。(摘自:央視網)四、中國空間站航天員首次出艙,成功!7月4日,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身著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已先后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標志著我國空間站階段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摘自:中新網五、內蒙古發射首顆遙感衛星 檢測生態系統7月3日10時51分內蒙古第一顆遙感衛星“內蒙古一號”在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標志著內蒙古構建起“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生態監測新格局。(摘自:新華社)六、黃河吉祥物“河寶”發布7月5日,黃河吉祥物“河寶”動漫形象組合在鄭州發布,寓意“黃河寧、天下平”。(摘自:河南日報)七、全球最大最先進雙燃料23000箱集裝箱船交付7月4日,我國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的全球最大23000箱雙燃料集裝箱船“達飛·索邦”號正式交付法國,標志著中國船舶在世界超大型集裝箱船領域建立了一套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的生產制造體系。(摘自:人民網)八、我科學家實現世界最快實時量子隨機數發生器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張軍等聯合浙江大學教授儲濤研究組,通過研制硅基光子集成芯片和優化實時后處理,實現了速率達18.8Gbps的迄今世界最快實時量子隨機數發生器。(摘自:科技日報)7月8日一、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6日在北京以視頻連線方式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他強調,面對挑戰,人類只有和衷共濟、和合共生這一條出路。他指出,發展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摘自:新華網)二、我國成功發射天鏈一號05星7月6日23時5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鏈一號05星。至此,我國第一代數據中繼系列衛星圓滿收官。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具有全球覆蓋能力的中繼衛星系統的國家。(摘自:人民網)三、國內數據領域首部基礎性、綜合性立法正式公布《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7月6日起公布,并將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國內數據領域首部基礎性、綜合性立法。(摘自:央廣網)四、“天河”E級原型機奪得兩項世界第一我國“天河”E級計算機關鍵技術驗證系統,在7月1日最新發布的國際高性能計算Graph500排名中,獲得單源最短路徑榜單世界第一、大數據圖計算能效榜單世界第一的好成績。(摘自:中新網)五、中國首個專事海島旅游大數據研究和應用重點實驗室揭牌7月3日,中國首個專事海島旅游大數據研究和應用重點實驗室在海南三亞揭牌,將為南海沿岸國家和地區提供海島旅游大數據服務。(摘自:中新社)六、一種新的古人類被發現!最近,基于對一枚在黑龍江哈爾濱發現的、目前已知最大的人屬頭骨化石的研究,由中英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對外公布發現了一種新的古人類,科學家將這個新的人種命名為“龍人”。(摘自:科技日報)七、全球首臺最大功率電力機車上線運行日前,一款名為“神24”的電力機車牽引著萬噸運煤列車,從神朔鐵路神木北站徐徐駛出,標志著全球首臺最大功率電力機車正式上線運行。(摘自:工人日報)7月9日-10日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成立7月7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會議指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創造形成的重大理論成果,是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科學指引和強大思想武器,內涵豐富,意義深遠。(摘自:新華網)二、中國人工智能創新指數升至全球第二7月8日,《2020全球人工智能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創新指數升至全球第二,是唯一一個進入人工智能創新指數排名前十的發展中國家。(摘自:文匯報)三、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成立5周年致賀信7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成立5周年致賀信。(摘自:人民日報)公眾號時政連連看原創四、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7月8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本屆大會的主題為“智聯世界 眾智成城”。(摘自:央視新聞)五、亞洲最大的深海智能網箱“經海001號”投入使用經過4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的緊張安裝調試,亞洲最大的深海智能網箱“經海001號”7月5日完成海上定位安裝,6日在山東長島南隍城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正式投入使用。(摘自:央視網)六、大熊貓受威脅程度等級由瀕危降為易危7月7日,生態環境部介紹,我國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達到1800多只,受威脅程度等級由瀕危降為易危。(摘自:澎湃新聞)七、非居民廚余垃圾處理計量收費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聯合印發意見,指導地方推進非居民廚余垃圾處理計量收費工作,明確對黨政機關等活動中產生的廚余垃圾,按照“產生者付費”原則,建立健全計量收費機制。(摘自:中新網)7月11日-12日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7月9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強調,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必須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摘自:新華網)二、我國成功發射鐘子號衛星星座02組衛星公眾號時政連連看原創 7月9日19時5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鐘子號衛星星座02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摘自:新華社)三、央行決定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摘自:金融時報)四、國產最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下線7月10日,我國迄今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最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錦繡號”下線,開挖直徑達12.79米。(摘自:央視新聞)五、同南蘇丹總統基爾互致賀電7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南蘇丹總統基爾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10周年。(摘自:中新網)六、新版《網絡安全審查辦法》日前,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修訂了《網絡安全審查辦法》。《辦法》在第六條指出,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絡安全審查。(摘自:人民網)七、三伏天正式拉開帷幕7月11日,三伏天正式拉開帷幕,一天當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正式到來了。三伏天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摘自:百度百科)八、我國四分之一陸域國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日前,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劃定的全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比例不低于陸域國土面積的25%,覆蓋了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覆蓋了全國生物多樣性分布的關鍵區域。(摘自:新華社)7月13日-14日一、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 公眾號時政連連看原創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鮮明特色和突出政治優勢,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摘自:新華網)二、《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簽訂60周年7月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朝鮮武裝力量最高司令官金正恩就《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簽訂60周年互致賀電。(摘自:人民網)三、意大利奪得歐洲杯冠軍北京時間7月12日凌晨3點,歐洲杯決賽在倫敦溫布利球場舉行,意大利點球大戰戰勝英格蘭奪得歐洲杯冠軍!(摘自:環球網)四、第32個世界人口日今年7月11日是第32個世界人口日,主題為:“權利和選擇就是答案:無論是嬰兒潮還是嬰兒荒,改變生育率的方法在于優先考慮所有人的生殖健康及權利”。此次中國的主題為:“生有所護,幼有所育”。(摘自:澎湃新聞)五、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開工建設7月13日,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玲瓏一號在海南昌江核電基地開工建設,標志著我國在模塊化小型堆技術上走在了世界前列。(摘自:人民網)六、第17個中國航海日今年7月11日是第17個中國航海日,今年中國海航日活動以“開啟航海新征程、共創航運新未來”為主題。(摘自:澎湃新聞)七、首條時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鐵7月12日,歷經27個月奮戰之后,中國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跨海高鐵福廈高鐵正線隧道順利貫通,為全線按期開通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摘自:中新網)7月15日-16日一、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通電話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13日晚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通電話。他指出,中土即將迎來建交50周年,中方愿同土方一道努力,推動中土戰略合作關系得到更大發展。(摘自:新華社)二、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12.7%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數據,經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321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7%,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摘自:新華網)三、2021年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題2021年7月15日,是聯合國確立的第七個世界青年技能日,今年我國的活動主題為“技能成才 技能報國”。(摘自:人社部)四、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系統正式啟用工信部聯合公安部7月14日正式啟用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系統。該系統可利用大數據等技術發現潛在受害用戶,并通過短信端口第一時間向用戶發送預警短信。(摘自:中新網)五、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正式實施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正式施行。新法在“一般規定”一節中明確,行政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本次修法對“一事不再罰”原則作了進一步完善,“一事不再罰”指的是不能給予兩次及以上的罰款處罰,對于其他種類的處罰,還要看單行法律、法規的規定。(摘自:央視新聞)六、2021年中國夏糧豐收 產量同比增長2.1%國家統計局7月14日公布的全國夏糧生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夏糧豐收,全國夏糧總產量14582萬噸,比2020年增加296.7萬噸,增長2.1%。(摘自:人民網)七、《新疆各民族平等權利的保障》白皮書發表國務院新聞辦7月14日發表《新疆各民族平等權利的保障》白皮書指出,7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始終把生存權、發展權作為首要的基本人權,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摘自:中新網)7月17日-18日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16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發表題為《團結合作抗疫,引領經濟復蘇》的講話。他強調,要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要拆墻而不要筑墻,要開放而不要隔絕,要融合而不要脫鉤。(摘自:新華社)二、向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致賀信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7月1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致賀信。(摘自:新華網)三、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開幕7月15日,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開幕。本次峰會以“跨國公司與中國”為主題。(摘自:人民網)四、發電行業成首個納入全國碳市場的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7月16日在北京、上海、武漢三地同時舉行開市啟動儀式,發電行業成為首個納入全國碳市場的行業。(摘自:中新網)五、2021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在湖南長沙舉行7月15日上午,2021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在湖南長沙開幕。今年的主題為“誠聚力量 信贏發展——共建網絡誠信新時代”,會期兩天。(摘自:央視新聞)六、第30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開幕第30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7月15日在山東濟南開幕,本屆書博會以“致敬建黨百年,閱享盛世書香”為主題。(摘自:人民網)7月19日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16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我們去年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2040年愿景,提出了建成開放、活力、強韌、和平的亞太共同體目標。(摘自:新華社)二、“友好往來 命運與共——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交活動禮品展”7月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前往中央禮品文物管理中心,參觀“友好往來 命運與共——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交活動禮品展”時強調,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我們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同世界各國人民深化友誼、加強交流。(摘自:新華網)三、朱婷、趙帥擔任東京奧運會開幕式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中國體育代表團7月17日宣布,將由女排運動員朱婷、跆拳道運動員趙帥擔任東京奧運會開幕式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摘自:人民網)四、蘇州設立全國首家勞動法庭7月16日,全國首家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設立的地方勞動法庭——蘇州勞動法庭,正式揭牌成立。(摘自:中新網)五、2021年世界物聯網博覽會2021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將于9月3日至6日在無錫舉行。本屆物博會以“智聯萬物 數領未來”為主題。(摘自:央視新聞)六、30秒女子單挑搖世界記錄近日,在第十四屆全國學生運動會跳繩比賽賽場上,來自山東省代表隊的運動員馮熙惠以30秒跳神218次,打破了“30秒女子單跳世界記錄”。(摘自:人民日報)七、全球建筑規模最大天文館開館7月17日,全球建筑規模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開館。現場,嫦娥五號帶回的部分月壤正式入館。(摘自:新華社)八、第十三屆中國(徐州)國際園林博覽會吉祥物公布7月15日,以“綠色城市·美好生活”的主題的第十三屆中國(徐州)國際園林博覽會公布園博會吉祥物公布。吉祥物取名“徐徐”“州州”。(摘自:央視新聞)7月20日-22日一、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10組衛星北京時間2021年7月19日8時1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10組衛星發射升空,本次發射也是遙感三十號系列衛星的階段性收官之戰。(摘自:央視新聞)二、2021中國互聯網大會中國互聯網大會于7月13日-15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大會主題為“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互聯網引領數字經濟新發展”。(摘自:中新網)三、運五通用無人機成功首飛7月20日,我國在研的最大通用無人機——運五通用無人機輕盈飛上藍天,按計劃完成首飛任務后,平穩落地滑回,完美呈現了它的空中首秀,首飛取得圓滿成功。(摘自:人民網)四、五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商務部7月19日公布了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名單:經國務院批準,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五個城市榜上有名。(摘自:新華網)五、第44屆世遺大會通過《福州宣言》7月17日,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通過了《福州宣言》,此宣言呼吁加大對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支持。(摘自:人民網)六、首屆全球數字經濟大會2021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定于8月2日至3日在北京舉辦,大會以“創新引領數據驅動——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為主題。(摘自:中新網)七、我國雙季早粳稻實現“零的突破”7月19日,雙季早粳稻新品種“中科發早粳1號”現場會在江西省上高縣舉行,這一品種實現了我國雙季早粳稻“零的突破”。(摘自:環球時報)八、湖南成我國首個全域低空飛行試點省份據國家民航局消息,湖南成為我國首個全域低空飛行試點省份,將在3000米以下低空空域進行航空器監視通信覆蓋、低空空域監管、低空空域運行管理等方面積累經驗,為全國低空開放提供理論依據。(摘自:澎湃新聞)7月23日-25日一、第三十二屆夏季奧運會在東京開幕7月23日,第32屆夏季奧運會開幕式在東京奧林匹克體育場拉開帷幕。經過連續傳遞,最終日本網球運動員、大滿貫得主大阪直美點燃圣火。(摘自:新華網)二、中國選手射落首金在7月24日舉行的東京奧運會,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中,中國選手楊倩奪得冠軍,為中國代表團攬入本屆奧運會第一枚金牌,這也是本屆東京奧運會誕生的首枚金牌。(摘自:人民日報)三、全球首個14價HPV疫苗預防率為96%7月22日,我國首次對外公開發布其研發的全球首個14價HPV疫苗(SCT1000)進入臨床,該疫苗對宮頸癌的預防率為96%。(摘自:央視新聞)四、《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7月22日發布。根據意見,到2025年,中部地區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投入產出效益大幅提高,綜合實力、內生動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摘自:新華網)五、2021中國互聯網大會7月20日,由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主辦的“2021中國網絡安全年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本次年會以“攜手應對數據安全威脅挑戰”為主題。公眾號時政連連看(摘自:中新網)六、人均國民總收入邁過1萬美元門檻近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邁過1萬美元門檻,實現了從低收入國家向中低收入國家、再到中高收入國家的躍升。(摘自:人民日報)七、我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下線7月20日,我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在青島成功下線,這是世界首套設計時速達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標志我國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術和工程化能力。(摘自:光明網)八、俄羅斯發射“科學號”實驗艙當地時間2021年7月21日,俄羅斯使用質子-M運載火箭,成功將“科學號”多功能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并將于7月29日21時26分對接國際空間站,用于擴展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艙段。(摘自:人民網)九、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獲得2032年夏季奧運會舉辦權國際奧委會第138次全會7月21日在日本東京投票選出2032年夏季奧運會舉辦地。作為本屆奧運會的唯一候選城市,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首府布里斯班毫無懸念地獲得舉辦權。(摘自:新華網)7月26日-28日一、我國首次低軌寬帶衛星與 5G 專網融合試驗完成7月25日,我國在北京、濟南兩地成功開展了國內首次低軌寬帶通信衛星與靈巧 5G 專網的融合測試,此次試驗代替了需要預先鋪設的地面光纖,實現了衛星和5G專網的融合。(摘自:央視新聞)二、張家朗獲香港特區成立后首枚奧運金牌中國香港擊劍運動員張家朗7月26日在東京奧運會男子花劍個人賽中勇得金牌,這枚金牌既是香港運動員本屆奧運會首枚獎牌,也是香港歷史上首枚奧運擊劍獎牌。(摘自:新華網)三、泉州申遺成功 成為我國第56處世界遺產7月25日,我國世界遺產提名項目“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升至56項。(摘自:中青網)四、首屆中國高速公路服務區汽車服務論壇在濟南召開7月22日,首屆中國高速公路服務區汽車服務論壇在濟南開幕,本次活動以“新技術 新業態 賦能汽車服務”為主題。(摘自:齊魯網)五、奧林匹克格言“上新”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7月20日表示,國際奧委會修改了奧林匹克格言,在“更快、更高、更強”之后再加入“更團結”。(摘自:中新網)六、中國長城獲評世界遺產保護管理示范案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7月23日審議通過報告,長城被世界遺產委員會評為世界遺產保護管理示范案例。這是繼2018年大運河之后,我國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工作再次獲此殊榮。(摘自:新華社)七、我國跨境服貿領域首張負面清單7月26日,商務部網站公布海南跨境服貿負面清單,這是我國跨境服務貿易領域首張負面清單。(摘自:光明網)八、中國跳水“夢之隊” 首金誕生!7月25日,跳水運動員施廷懋和王涵出戰東京奧運會,最終這對組合以326.4分排名第一,為中國跳水“夢之隊”奪得首金,這也是中國代表團在本屆奧運會的第四金。(摘自:人民網)九、深圳開出全國首張區塊鏈《代理出口貨物證明》7月24日,深圳地區開出了全國第一張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代理出口貨物證明》,這是區塊鏈技術在出口退稅領域的首次應用。(摘自:中青網)十、男子舉重61公斤級李發彬破奧運記錄斬獲第五金7月25日,東京奧運會男子舉重61公斤決賽中,李發彬以抓舉141公斤、挺舉172公斤(破奧運記錄)、總成績313公斤(破奧運記錄)的成績勇奪金牌,拿下了本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第五金。(摘自:央視網)7月29日-30日一、致電祝賀阮春福當選連任越南國家主席7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阮春福,祝賀他當選連任越南國家主席。(摘自:新華網)二、2035年全面建成海南自由貿易港海事特區近日,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印發《關于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海事特區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海南自貿港海事特區。(摘自:央視新聞)三、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峰論壇長沙開幕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峰論壇27日在湖南長沙開幕,主題為“專精特新 成就未來”。(摘自:中新網)四、中國廣州成功申辦2023年世界田聯接力賽7月28日召開的第225屆世界田聯理事會會議上,經現場討論及投票表決,世界田聯理事會決定將2023年世界田聯接力賽的主辦權授予中國廣州。(摘自:大眾網)五、石智勇破世界紀錄奪冠7月28日,東京奧運會上,石智勇以破世界紀錄的364公斤總成績碾壓其他8位大力士,贏得東京奧運會男子舉重73公斤級金牌,這也是東京奧運會舉重賽場誕生的第一個世界紀錄。(摘自:中青網)六、中國首個金融數據港正式在滬開港7月27日,我國首個金融數據港正式在上海開港。據悉,金融數據港建設將加快挖掘數據的金融價值,提升數據資產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摘自:澎湃新聞)七、姜冉馨/龐偉獲射擊混合團體10米氣手槍冠軍7月27日,中國組合姜冉馨/龐偉獲射擊混合團體10米氣手槍冠軍!這也是該項目在奧運會歷史上的第一枚金牌!(摘自:光明網)八、山東醫保卡實現省內“一卡通行”全覆蓋7月28日,山東全省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和藥店全部開通“一卡通行”功能,成為中國首個實現醫保卡省內“一卡通行”全覆蓋的省份。(摘自:中新網)九、中國新任駐美大使秦剛抵達美國履新2021年7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任駐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權大使秦剛抵達美國履新,他是第十一任中國駐美大使。(摘自:央視網)7月31日一、我國成功發射天繪一號04星7月29日12時0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天繪一號04星發射升空,該系列衛星是我國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摘自:新華網)二、中塞建交5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29日同塞拉利昂總統比奧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50周年。(摘自:新華社)三、馬龍拿下奧運金牌 實現雙圈大滿貫7月30日,馬龍獲得東京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單打金牌,實現雙圈大滿貫,即兩次獲得奧運會、世乒賽和世界杯三大賽單打冠軍!(摘自:人民日報)四、第一屆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大會舉行7月28日至29日,第一屆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大會在重慶舉行。本屆大會主題為“新時代、新動能、新發展”。(摘自:中新網)五、張雨霏獲得女子200米蝶泳奪冠7月29日,中國新一代“蝶后”張雨霏在東京水上運動中心進行的女子200米蝶泳決賽中,以2分03秒86奪得冠軍并刷新該項目奧運會紀錄。(摘自:北京日報)六、中國散裂中子源首臺合作譜儀通過驗收7月26日,中國散裂中子源的第一臺合作譜儀——多物理譜儀系統通過驗收,將于今年10月對外開放運行。(摘自:中國科學報)七、汪順獲得男子200米個人混合泳金牌7月30日,汪順在男子200米個人混合泳決賽中以1分55秒00的成績獲得金牌,并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摘自:中青網)二、2021年八月份時事匯總8月1日-3日一、《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文章強調,我軍之所以能夠戰勝各種艱難困苦、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最根本的就是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摘自:新華社)二、2021世界5G大會“2021世界5G大會”將于8月6日-8日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大會以“5G深耕,共融共生”為主題。(摘自:人民網)三、9秒83!亞洲紀錄!歷史第一人!8月1日晚,在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半決賽中,中國飛人蘇炳添創造歷史,成為歷史上首位闖進奧運會百米決賽的中國人,以9秒83大幅刷新個人最好成績和亞洲紀錄。(摘自:新京報)四、鞏立姣奪得鉛球金牌 中國第22金!北京時間8月1日,東京奧運會田徑賽場女子鉛球決賽,中國選手鞏立姣以個人最好成績20米53擊敗一眾勁敵,成功奪得金牌,這是中國田徑隊在本屆奧運會上的首枚金牌!(摘自:中新網)五、朱雪瑩斬獲女子蹦床金牌7月30日,在東京奧運會蹦床女子決賽中,中國選手朱雪瑩獲得金牌,這是中國代表團在此次奧運會中獲得的第17枚金牌,也是本屆奧運會中國體操隊獲得的首枚金牌。(摘自:環球網)六、呂小軍奪東京奧運男子舉重81公斤級冠軍!北京時間7月31日,在東京奧運會男子舉重81公斤級決賽中,中國選手呂小軍以抓舉170公斤、挺舉204公斤、總成績374公斤的成績奪得冠軍,抓舉、挺舉、總成績均打破奧運紀錄。(摘自:中新網)七、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大幕將啟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將于9月2—7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和首鋼園區舉辦,本屆服貿會的主題為“數字開啟未來,服務促進發展”。(摘自:中新網)八、國內首座雙層四線跨江高速鐵路橋合龍近日,我國第一座雙層四線跨江高速鐵路橋——重慶明月峽長江大橋順利合龍,大橋全長877.8米,上層為雙線高速鐵路,下層為重慶東環線客貨共線雙線鐵路。(摘自:央視網)8月4日-5日一、中土建交50周年8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50周年。(摘自:央視新聞)二、世界500強榜單出爐!中國排名全球第一8月2日,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今年上榜的中國企業數量達143家,上榜企業數量再次超過美國(122家),排名全球第一。(摘自:澎湃新聞)三、中國31省份經濟半年報8月1日,31省份2021年上半年GDP數據均已出爐。從總量來看,廣東、江蘇進入“5萬億俱樂部”;從增速來看,26個省份實現兩位數增長,10個省份增速跑贏全國,湖北增速居首。(摘自:經濟日報)四、汪周雨奪女子舉重87公斤級金牌8月2日下午, 在東京國際論壇大樓進行的舉重比賽,結束了女子87公斤級爭奪,中國選手汪周雨以270公斤(抓舉120公斤,挺舉150公斤)獲得冠軍。(摘自:光明網)五、我國數字經濟規模 世界第二位增速第一“2021全球數字經濟大會”8月2日在北京正式開幕。據會上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近5.4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增速位于全球第一。(摘自:環球網)六、中國再奪三金 謝思埸成“雙冠王”8月3日,謝思埸以總分558.75的成績勝出,完成了包攬東京奧運會男子3米板單雙人兩金的壯舉,成為繼“跳水王子”熊倪之后,第二位在單屆奧運會上收獲男子3米板“雙料冠軍”的運動員。(摘自:中新網)七、北京發布全球首個數字經濟標桿城市“藍圖”2021全球數字經濟大會8月2日在京開幕,大會發布了《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這是全球首次發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發展“藍圖”。(摘自:新華網)八、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國務院日前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計劃》明確,到2025年,縣(市、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社區15分鐘健身圈實現全覆蓋。(摘自:新華社)8月6日-7日一、多媒體貝塔試驗A/B衛星 成功發射8月4日19時0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多媒體貝塔試驗A/B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摘自:新華社)二、女子10米跳臺全紅嬋奪冠8月5日下午,女子10米跳臺決賽中,中國選手全紅嬋以總成績466.2冠軍,她也是本屆東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年齡最小的運動員。(摘自:央視新聞)三、一擲定乾坤!劉詩穎標槍奪冠8月6日,在東京奧運會女子標槍決賽中,中國選手劉詩穎奪得金牌,這也是中國隊在本屆奧運會上獲得的第36枚金牌。(摘自:央視新聞)四、中國奧運軍團拿下東京奧運乒乓球男團冠軍8月6日, 中國奧運軍團拿下東京奧運乒乓球男團冠軍。馬龍以5金超越鄧亞萍、王楠、張怡寧,成為乒乓球奧運金牌最多的選手。(摘自:人民網)五、新冠疫苗合作國際論壇新冠疫苗合作國際論壇首次會議8月5日晚以視頻方式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加強疫苗國際合作,推進全球疫苗公平合理分配”。(摘自:環球網)8月8日-9日一、立秋2021年8月7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立秋,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節點。(摘自:百科)二、我國首座跨海高速鐵路橋成功合龍8月6日,我國設計的新建福廈高鐵泉州灣跨海大橋成功合龍,這標志著福廈高鐵全線的關鍵控制性節點打通,中國高鐵即將邁入跨海時代。(摘自:光明網)三、蘇炳添擔任奧運閉幕式中國代表團旗手8月7日,中國體育代表團宣布將由蘇炳添擔任奧運會閉幕式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本屆奧運會他在田徑男子100米半決賽中跑出9秒83,刷新亞洲紀錄,成為我國首位進入男子100米決賽的運動員。(摘自:中新網)四、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近5.4萬億美元2021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日前在北京開幕。會上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近5.4萬億美元,居全球第二位。(摘自:央視新聞)五、乒乓球男團中國隊奪冠8月6日,東京奧運會乒乓球男團決賽中,我國選手馬龍 、許昕、樊振東以3:0戰勝德國隊,拿下金牌!(摘自:環球網)六、乒乓球女子團體冠軍8月5日,日本東京體育館,由陳夢、孫穎莎、王曼昱組成的中國隊以3∶0戰勝伊藤美誠、石川佳純、平野美宇組成的日本隊,奪得東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團體冠軍。(摘自:人民日報)七、東京奧運會閉幕式舉行8月8日,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日本東京舉行。本次東京奧運會的口號是:凝情聚會。(摘自:中青網)8月10日-11日一、中共中央 國務院致第32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賀電8月8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致第32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賀電指出,在第32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全團同志表現出色,取得38枚金牌、32枚銀牌、18枚銅牌的優異成績,實現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摘自:人民網)二、首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峰會第一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峰會將于11月在山東青島開幕,以“千城千面 品牌賦能 全域探索 智領未來”為主題。(摘自:中新網)三、全紅嬋、楊倩等39名奧運健兒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8月9日,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決定授予中國女子乒乓球隊、中國男子乒乓球隊2個青年集體“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授予楊倩、全紅嬋等39名青年運動員“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摘自:中新網)四、2023年我國油氣管道數據將實現“全國一張網”為提升我國油氣管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油氣管道“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建設日前正式啟動,2023年我國油氣管道數據將實現“全國一張網”。(摘自:新華網)五、河南發現世界現存最早鑄幣作坊近日,國際考古刊物《古物》上發布了一項最新考古研究成果:經過精確的碳14測年,確認河南滎陽官莊遺址是目前發現的世界現存年代最早的鑄幣作坊。(摘自:央廣網)六、本屆奧運會中國軍團最后一塊獎牌在8月8日結束的東京奧運會拳擊女子中量級決賽中,中國拳手李倩不敵頭號種子、英國選手勞倫·普萊斯,拿下中國代表團在東京奧運會的最后一枚獎牌。(摘自:央視新聞)8月12日-13日一、給“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8月10日給“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中指出,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要想發展振興,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國情、走自己的路。(摘自:新華社)二、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綱要》總體目標是:到2025年,政府行為全面納入法治軌道,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日益健全,行政執法體制機制基本完善,行政執法質量和效能大幅提升,突發事件應對能力顯著增強,各地區各層級法治政府建設協調并進,更多地區實現率先突破,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奠定堅實基礎。(摘自:人民網)三、2021年國際青年日每年的8月12日是國際青年日,2021年國際青年日的主題為,轉型糧食體系:青年創新促進人類和地球健康。(摘自:中新網)四、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達33個日前,交通運輸部印發通報,決定命名太原、長春、重慶、貴陽、昆明、蘭州、西寧7市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截至目前,共有33個城市被命名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摘自:央視新聞)五、中阿博覽會線上博覽會啟動近日,第五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線上博覽會在銀川啟動,這是中阿博覽會首次舉辦線上博覽會。本次中阿博覽會線上博覽會以“數智云展·溝通無限”為主題。(摘自:央廣網)六、國產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運河號”成功始發8月10日,中國完全自主研發設計制造的國產最大直徑(16.07米)泥水平衡盾構機“運河號”成功始發,標志著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全面進入盾構掘進階段。(摘自:環球網)8月14日-17日一、《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雜志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文章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一個永恒課題。講政治,是我們黨補鈣壯骨、強身健體的根本保證,是我們黨培養自我革命勇氣、增強自我凈化能力、提高排毒殺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徑。文章指出,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絕不能有絲毫含糊和動搖,必須常抓不懈。文章指出,提高政治能力,首先要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摘自:新華社)二、中伊建交50周年互致賀電8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伊朗總統萊希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50周年。(摘自:新華社)三、新型化學顯微鏡在浙江大學問世近日,浙江大學化學系馮建東研究員團隊發明了一種直接可以對溶液中單分子化學反應進行成像的顯微鏡,并實現了超高時空分辨成像。(摘自:光明日報)四、力爭到2025年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日前,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等17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 促進農村消費的意見》,提出力爭到2025年基本實現縣縣有連鎖商超和物流配送中心、鄉鎮有商貿中心、村村通快遞。(摘自:央視新聞)五、華中科技大學團隊奪得圖計算挑戰賽全球冠軍8月13日,2021年圖計算挑戰賽結果揭曉。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服務計算技術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組建的圖計算團隊獲得全球冠軍,這是國內團隊第一次在該賽事中獲得冠軍。(摘自:北青網)六、我國科學家實現用量子系統 得到黎曼函數前80個零點8月13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利用周期性地驅動囚禁離子的量子狀態,成功在實驗上測量到黎曼函數的前80個零點。(摘自:環球網)8月18日-19日一、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講話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8月17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他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會議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會議強調,要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增強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強化行業發展的協調性,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摘自:新華社)二、第130屆廣交會主題口號、專屬標識和主視覺形象揭曉第130屆廣交會主題口號、專屬標識和主視覺形象8月16日正式揭曉。第130屆廣交會主題口號為“廣交世界互利天下”,表達了廣交會的功能作用和品牌價值。(摘自:中新網)三、國內首艘純電動拖輪投入運行8月16日,國內首艘純電動拖輪“云港電拖一號”投入運行。該拖輪實現大氣污染物零排放,填補了國內大功率綠色低碳港口作業拖輪的空白。(摘自:光明日報)四、我國成第四個擁有自主研發重離子治療系統和臨床應用能力的國家日前,我國首臺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重離子治療腫瘤專用裝置在甘肅武威成功應用,該裝置的成功應用,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第四個擁有自主研發重離子治療系統和臨床應用能力的國家,實現我國在大型醫療設備研制方面的歷史性突破。(摘自:人民日報)五、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傳遞開啟8月16日,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第十一屆全國殘運會暨第八屆全國特奧會火炬傳遞點火起跑儀式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火炬傳遞以“盛世全運、天下長安”為主題。(摘自:北青網)六、中俄首座跨江鐵路大橋鋪軌貫通8月17日9時58分,中俄兩國首座跨江鐵路大橋——同江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實現鋪軌貫通,為大橋全線開通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摘自:環球網)8月20日一、中國成功發射天繪二號02組衛星8月19日6時3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將天繪二號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征四號系列火箭本年度的第9次發射。(摘自:中國新聞網)二、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8月19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眾歡聚在布達拉宮廣場,熱烈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賀匾上題詞“建設美麗幸福西藏 共圓偉大復興夢想”。(摘自:中國青年報)三、第四個中國醫師節2021年8月19日是第四個中國醫師節。今年節日的主題是“百年華誕同筑夢,醫者擔當踐初心”。(摘自:澎湃新聞)四、“海洋石油119”日處理原油突破一萬噸中國海油8月18日發布消息,我國最大作業水深的海上油氣超級工廠——“海洋石油119”日處理原油突破1萬噸。(摘自:央視新聞)8月21日-23日一、給云南省滄源縣邊境村老支書們的回信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云南省滄源縣邊境村的老支書們回信時指出,脫貧是邁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要繼續抓好鄉村振興、興邊富民,促進各族群眾共同富裕,促進邊疆繁榮穩定。(摘自:新華社)二、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時代楷模”稱號中宣部8月20日向全社會宣傳發布李桓英同志的先進事跡,授予她“時代楷模”稱號。她是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推廣的“短程聯合化療”方法救治了無數的麻風病患者。(摘自:中新網)三、我國修法擬明確實施三孩政策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8月20日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修改后的人口計生法規定,國家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摘自:新華網)四、世界海拔最高高速公路通車8月21日,那拉高速公路全線通車,該公路全線長 295 公里,平均海拔 4500 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摘自:央視新聞)五、2035年 我國將基本實現農村供水現代化近日,水利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提出“十四五”期間,將穩步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向農村供水保障轉變,到2025年,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8%;到2035年,我國將基本實現農村供水現代化。(摘自:人民日報)六、我科學家發現國際一流光學天文臺址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西華師范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天文系系主任鄧李才研究團隊發現一處光學觀測條件比肩國際一流大型天文臺——青海冷湖賽什騰臺址。(摘自:人民網)七、塔利班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當地時間8月19日,阿富汗塔利班發言人扎比胡拉·穆賈希德在社交網站發表聲明,在阿富汗脫離英國統治、獨立102周年紀念日之際,塔利班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摘自:央視新聞)8月24日-26日一、在塞罕壩機械林場考察調研講話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塞罕壩機械林場尚海紀念林。他強調,塞罕壩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組成部分。全黨全國人民要發揚這種精神,把綠色經濟和生態文明發展好。(摘自:新華社)二、我國成功發射融合試驗衛星01/02星8月24日19時15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遠征一號S遙二上面級,成功將融合試驗衛星01/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摘自:中新網)三、向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致賀信8月23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主論壇在重慶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致賀信指出,中國愿同各成員國弘揚“上海精神”,深度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讓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動力,開創數字經濟合作新局面。(摘自:新華網)四、我國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七號8月24日23時4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七號發射升空。(摘自:央視新聞)五、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第一貿易大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國新辦8月2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第一貿易大國,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都穩居世界前列。(摘自:經濟日報)六、全國首個破產公共事務中心在廈門設立近日,全國首個集約辦理破產公共法律服務和破產公共事務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廈門破產公共事務中心正式設立。(摘自:央視新聞)七、周佳敏王浩擔任東京殘奧會開幕式旗手8月23日,第16屆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宣布,女子輪椅射箭運動員周佳敏、男子肢殘田徑運動員王浩將擔任東京殘奧會開幕式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摘自:光明網)八、李豪為中國隊奪得東京殘奧會首金8月25日,在東京殘奧會輪椅擊劍男子個人佩劍A級決賽中,中國選手李豪以15比12戰勝烏克蘭選手阿爾喬姆·曼科,獲得金牌,這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在東京殘奧會上獲得的首枚金牌。(摘自:中國經濟網)8月27日-28日一、在河北承德考察講話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時指出,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實踐充分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凝聚各民族、發展各民族、繁榮各民族。在塞罕壩機械林場考察調研時指出,塞罕壩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組成部分。全黨全國人民要發揚這種精神,把綠色經濟和生態文明發展好。(摘自:新華社)二、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國家主席習近平8月25日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指出,今年以來,中俄以慶祝《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周年為新起點,推動兩國戰略協作和全方位務實合作取得一系列新成就。(摘自:新華社)三、《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與行動價值》文獻發布中宣部8月26日發布文獻《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與行動價值》。文獻介紹,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摘自:人民網)四、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奮斗8月2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就《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與行動價值》文獻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奮斗,這是根本途徑。(摘自:中新網)五、廣東香港澳門承辦第十五屆全運會8月26日,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文件,同意廣東、香港、澳門承辦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摘自:央視新聞)六、鄭哲敏院士逝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鄭哲敏,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8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他被稱為“爆炸力學之父”。(摘自:央視新聞)七、我國耕地面積為19.18億畝日前,國務院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自然資源部、國家統計局發布《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數據顯示,我國耕地面積19.18億畝。(摘自:羊城晚報)八、第九個全國低碳日、第五個全國殘疾預防日2021年8月25日是第五個全國“殘疾預防日”,主題是“加強殘疾預防,促進全民健康”。也是第九個“全國低碳日”,主題是“低碳生活,綠建未來”。(摘自:光明網)8月29日-31日一、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 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他指出,加強和完善黨的全面領導是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證。(摘自:新華社)二、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8月30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強調,要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成果,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摘自:新華社)三、中國溫州市、濟南市被授予2022年“東亞文化之都”榮譽稱號8月30日舉行的第十二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上,3國部長分別向中國溫州市、濟南市,日本大分縣和韓國慶州市授予了2022年“東亞文化之都”榮譽稱號。(摘自:光明網)四、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即將舉辦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將于9月2日至7日在國家會議中心和首鋼園舉辦。本屆服貿會主題為“數字開啟未來,服務促進發展”。(摘自:中新網)五、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0.11億 互聯網普及率71.6%8月27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1.6%。(摘自:中新網)六、我國化工行業首個區域型綜合管理平臺上線8月26日山東省智慧化工綜合管理平臺正式上線,這是我國化工行業首個區域型綜合管理平臺。(摘自:央視網)三、2021年9月時政匯總9月1日-3日一、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2021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9月1日上午在中央黨校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始終是有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黨。這個理想信念,就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他強調,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他指出,堅持原則是共產黨人的重要品格,是衡量一個干部是否稱職的重要標準。(摘自:新華社)二、《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黨的偉大精神永遠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文章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文章強調,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摘自:新華社) 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8月30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時強調,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摘自:光明網)四、第二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第二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將于9月26日至28日在湖南長沙舉辦,本屆博覽會以“新起點、新機遇、新作為”為主題。(摘自:澎湃新聞)五、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日晚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指出,中方將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摘自:中新網)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6周年紀念日。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國家立法的形式確定每年的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摘自:央視網)七、中宣部追授邱軍、孫麗美同志“時代楷模”稱號8月31日,中共中央宣傳部作出關于追授邱軍、孫麗美同志“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并以云發布的方式,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他們的先進事跡。(摘自:人民網)八、我國完成首次500米飽和潛水陸基載人實驗8月31日,經過7年的艱辛攻關,上海打撈局于近期成功完成了我國首次500米飽和潛水陸基載人實驗,標志著我國成為僅有的幾個具備500米這一飽和潛水深度級別的國家。(摘自:科技日報)9月4日-5日一、出席第六屆東方經濟論壇全會開幕式并致辭第六屆東方經濟論壇9月2日至4日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行,論壇主題為“世界變局背景下的遠東新機遇”。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了題為《共克時艱,同謀發展,攜手譜寫遠東合作新篇章》的致辭。(摘自:新華社) 二、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的致辭9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他指出,“讓我們攜手抗疫、共克時艱,堅持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金鑰匙’,破解當前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和投資面臨的問題,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摘自:新華社)三、向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論壇致賀信9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論壇致賀信。他指出,菌草技術是“以草代木”發展起來的中國特有技術,實現了光、熱、水三大農業資源綜合高效利用。(摘自:光明網)四、李克強出席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3日以視頻形式出席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本屆論壇的主題為“能源 氣候 環境”。(摘自:澎湃新聞)五、2021中國電子商務大會在京舉行9月3日,2021中國電子商務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以"數育新機·商引未來"為主題。(摘自:中新網) 六、全國婦聯授予吳蓉瑾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全國婦聯9月3日作出決定,授予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教師吳蓉瑾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摘自:央視新聞)七、中辦 國辦印發《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35年,系統完整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全面建成。(摘自:央廣網) 八、世界最大跨度公軌兩用鋼桁梁斜拉橋合龍9月1日,重慶白居寺長江大橋正式合龍,標志著目前世界最大跨度公軌兩用鋼桁梁斜拉橋主體工程正式完工。(摘自:科技日報)9月6日-8日一、中國連獲五屆殘奧會獎牌榜第一!東京殘奧會9月5日閉幕,中國體育代表團以96金60銀51銅、共207枚獎牌的的成績雄踞金牌榜和獎牌榜榜首,這也是中國體育代表團連續第五次位列夏季殘奧會金牌榜和獎牌榜雙第一。(摘自:澎湃新聞)二、向第32屆國際航空科學大會致賀信第32屆國際航空科學大會9月6日在上海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第32屆國際航空科學大會致賀信。(摘自:人民日報)三、全球首個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成立2021年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論壇在北京開幕,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大數據服務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2021年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論壇致賀信。(摘自:新華社)四、2021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在石家莊開幕9月6日,2021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在石家莊市開幕。本屆博覽會以“創新發展與數字經濟”為主題。(摘自:中新網)五、《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發布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方案》提出,到2029年澳門回歸祖國30周年時,合作區與澳門經濟高度協同、規則深度銜接的制度體系全面確立。(摘自:央視網)六、網游僅可在規定時間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通知,要求嚴限網游企業向未成年提供服務時長,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摘自:中新網)七、第七屆世界自然保護大會開幕式9月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第七屆世界自然保護大會開幕式。本次會議由法國政府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共同主辦,主題為“同一個自然,同一個未來”。(摘自:中新網)八、2025年基本建成西部陸海新通道9月2日,國家發改委公開發布《“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經濟、高效、便捷、綠色、安全的西部陸海新通道。(摘自:央視新聞)9月9日-10日一、我國成功發射高分五號02星9月7日11時0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五號02星發射升空,該衛星又名高光譜觀測衛星。(摘自:新華社)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 首擴“朋友圈”總部位于上海的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9月2日正式宣布將迎來3個新的成員國——阿聯酋、烏拉圭和孟加拉國。這是該行批準吸收的首批新成員。(摘自:央視新聞)三、首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在成都圓滿落幕9月7日,首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在四川成都圓滿落幕。本屆論壇以“數字助力 綠色發展”為主題。(摘自:中新網)四、暗物質衛星“悟空”首度面向全球共享伽馬光子科學數據9月7日,我國暗物質衛星——“悟空”首度面向全球共享伽馬光子科學數據。(摘自:新華網)五、第21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正式開館9月8日,為期四天的第21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廈門正式開館。本屆投洽會以“新發展格局下國際投資新機遇”為主題。(摘自:中新網)六、我國首個自營1500米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全面投產9月7日,我國首個自營1500米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全面投產。(摘自:央視新聞)七、《“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我國首部農業綠色發展專項規劃——《“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近日由農業農村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耕地質量等級達到4.58。(摘自:農業日報)9月11日-12日一、我國發射成功中星9B衛星9月9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9B衛星發射升空。中星9b衛星是由我國研制的地球同步軌道廣播電視直播衛星。(摘自:中新網)二、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三次會晤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三次會晤9月9日晚以視頻方式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發表了題為《攜手金磚合作 應對共同挑戰》的重要講話。(摘自:央視新聞)三、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9月10日,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開幕,主題為“共享陸海新通道新機遇,共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摘自:中青網)四、向國際糧食減損大會致賀信國際糧食減損大會9月10日在山東省濟南市開幕,主題為“減少糧食損失浪費,促進世界糧食安全”。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國際糧食減損大會致賀信指出,糧食安全是事關人類生存的根本性問題,減少糧食損耗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希望各方以此次大會為契機,攜手合作,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實現零饑餓、零貧困目標貢獻力量。(摘自:新華網)五、同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電話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10日晚同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電話。他強調,中德關系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雙方相互尊重、求同存異,注重合作共贏,推動優勢互補。(摘自:新華網)六、回信勉勵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9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回信時指出,希望廣大教師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斷作出新貢獻。(摘自:央視新聞)9月13日-14日一、回信勉勵“高原戍邊模范營”全體官兵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高原戍邊模范營”全體官兵回信,向他們致以誠摯的問候。(摘自:中新網)二、我國制造業已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9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會上表示,自2010年以來,我國制造業已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工業體系最為健全的國家。(摘自:中青網)三、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9月10日,國新辦舉行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發布會。本次大會主題是“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摘自:封面新聞)四、全國首個5G無人氦氣飛艇在云南試飛成功9月10日,中國移動云南公司聯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云南創新研究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5G彩云一號”無人飛艇在在云南楚雄試飛成功,成為全國首個通過無人飛艇搭載5G基站的成功案例。(摘自:中青網)五、2021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名單揭曉2021未來科學大獎今天上午在北京揭曉。來自香港大學的袁國勇與裴偉士獲得2021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張杰獲得2021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中國臺灣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暨電子研究所的施敏獲得2021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摘自:中青網)六、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北京開幕9月10日,為期四天的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開幕。本次大會以“共享新成果,共注新動能”為主題。(摘自:央視網)七、發《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改革目標:到2025年,與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基本完備。到2035年,適應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基本定型。(摘自:新華網)八、杭州亞運會火炬“薪火”發布9月10日晚,在杭州2022年亞運會倒計時一周年活動上,杭州亞運會火炬正式發布,其名為“薪火”。(摘自:中新網)9月15日-17日一、神十二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 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三名航天員湯洪波、聶海勝、劉伯明依次出艙,身體狀態一切良好。神十二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其中聶海勝成為首位在軌100天的中國航天員!(摘自:中新網)二、《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文章強調,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我們治國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文章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處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地位。(摘自:新華網)三、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舉行開幕式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9月15日晚在陜西省西安市隆重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宣布運動會開幕。第十四屆全運會火炬由東京奧運會首枚金牌獲得者楊倩點燃。(摘自:封面新聞)四、我國首艘自主航行集裝箱船“智飛”號在青島試航9月14日,我國首艘自主航行集裝箱商船“智飛”號在青開啟海上測試,將為我國未來智能船舶和智能航運的發展提供重要經驗。(摘自:觀察者網)五、首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開幕9月16日上午,首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在湖南省長沙市開幕。本屆峰會以“北斗服務世界,應用賦能未來”為主題。(摘自:澎湃新聞)六、中國質量(杭州)大會開幕9月16日上午,中國質量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本屆大會以“質量 數字 綠色 融合”為主題。(摘自:浙江新聞)七、礦山領域物聯網操作系統“礦鴻操作系統”上線9月14日,國家能源集團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發布礦山領域首個物聯網操作系統——“礦鴻操作系統”。(摘自:新華網)八、墨西哥獨立戰爭勝利20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致電墨西哥總統洛佩斯,祝賀墨西哥獨立戰爭勝利200周年。(摘自:人民網)9月18日-19日一、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17日下午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并發表題為《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開啟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新征程》的重要講話。(摘自:央廣網)二、在中國希臘文化和旅游年開幕式上致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16日以視頻形式出席2021“中國希臘文化和旅游年”開幕式并致辭。他強調,當前國際形勢復雜深刻演變,各類挑戰需要應對,各種難題亟待破解,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是我們獲取智慧和力量的根本之道。(摘自:新華網)三、北京冬奧會主題口號正式發布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主題口號9月17日正式對外發布——“一起向未來”(英文為“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摘自:中新網)四、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口開幕第三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于9月15日在海口開幕,會議以“碳中和背景下海南新能源汽車創新與發展”為主題。(摘自:海口日報)五、世界工業設計大會第三次“牽手”山東2021年世界工業設計大會將于10月22日-24日在煙臺舉辦,以“設計·數智時代”為主題。(摘自:大眾網)六、2021中關村論壇將在京舉辦2021年中關村論壇將于9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年度主題是“智慧·健康·碳中和”。(摘自:澎湃新聞)七、世界首臺雙結構硬巖掘進機“雪域先鋒號”成功始發 9月14日,世界首臺雙結構硬巖掘進機“雪域先鋒號”在西藏林芝項目工地順利始發,這是我國首次在高原高寒地區采用硬巖掘進機施工建設隧道。(摘自:國際在線)八、中國正式提出申請加入CPTPP據商務部9月16日消息,中國正式提出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摘自:中青網)9月20日-22日一、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發射升空9月20日15時許,長征七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將與空間站核心艙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為后續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做好保障準備。(摘自:中新網)二、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1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并發表題為《堅定信心 共克時艱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講話。(摘自:新華網)三、向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第六屆峰會作視頻致辭9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第六屆峰會作視頻致辭。他強調,歷經國際風云變幻,中拉關系已經進入平等、互利、創新、開放、惠民的新時代。(摘自:央視網)四、國家監委制定第一部監察法規公布施行國家監察委員會9月20日發布公告,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實施條例》。這是國家監委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國家監察委員會制定監察法規的決定》制定的第一部監察法規。(摘自:新華網)五、首屆中國文化旅游博覽會將舉辦首屆中國文化旅游博覽會將于11月5日至7日在武漢舉辦。博覽會的主題為“美麗中國美好生活”。(摘自:人民網)六、2021年一季度在IMF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中人民幣排第五位中國人民銀行9月18日發布2021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報告指出,2021年一季度,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中人民幣排在第五位。(摘自:中正網)七、第十七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在廣州開幕9月16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在廣州盛大開幕。本次博覽會主題為“智慧、智能、智造、綠色”。(摘自:澎湃新聞)八、全球首個小型化量子衛星地面站來了在9月18日舉行的2021量子產業大會上正式對外發布全球首個小型化量子衛星地面站,將用于對接“墨子號”衛星實現“星地一體”量子保密通信。(摘自:澎湃新聞)九、2021世界計算大會在湖南長沙舉辦“2021世界計算大會”9月17日在湖南長沙開幕。本次大會以“計算萬物 湘約未來――計算產業新格局”為主題。(摘自:海外網)9月23日-24日一、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在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他強調,進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三農”工作重心已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摘自:人民日報)二、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1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他指出,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摘自:新華網)三、全球創新指數中國排名連續9年上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近日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排名第12位,較2020年上升2位。(摘自:新華社)四、中辦印發《意見》 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意見》,《意見》指出,要扎實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內涵式發展。(摘自:新華社)五、最新評級!7個超大城市,14個特大城市近日,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超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成都、天津7城,我國特大城市共14城,分別是武漢、東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陽、青島、濟南、長沙、哈爾濱、鄭州、昆明、大連。(摘自:澎湃新聞)六、全運會:男子百米決賽 蘇炳添奪冠9月21日,第十四屆全運會田徑項目男子百米決賽在西安奧體中心舉行。廣東隊選手蘇炳添以9秒95的成績奪得冠軍。(摘自:中國日報網)七、金牌總數13枚汪順登頂全運多金王9月22日,第十四屆全運會游泳項目繼續進行。在男子200米自由泳決賽的比賽中,汪順獲得了冠軍,他的全運會金牌數也達到了13枚,登頂全運會歷史的多金王。(摘自:天津日報)9月25日-26日一、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綜述人民日報9月23日署名文章:譜寫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新的華彩樂章——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綜述。文章指出,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摘自:新華網)二、同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通電話9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同越南共產黨中央總書記阮富仲通電話。他強調,捍衛共產黨執政安全和社會主義制度安全,是中越雙方最根本的共同戰略利益。(摘自:新華網)三、中國科學家突破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家馬延和帶領團隊,在實驗室中首次實現從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人工合成,這是世界上首次在實驗室實現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從頭合成,代表著人類人工合成淀粉領域的重大顛覆性和原創性突破。(摘自:澎湃新聞)四、委托教育部負責同志看望楊振寧受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委托,教育部負責同志9月22日到清華大學看望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楊振寧35歲時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原理與李政道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摘自:新華網)五、《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9月22日發布,為我國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作出全面部署。綱要提出,到2035年,我國知識產權綜合競爭力躋身世界前列,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基本建成。(摘自:中青在線)六、第十三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在吉林長春開幕第十三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9月23日在吉林長春開幕,本屆博覽會以“攜手東北亞,共謀新發展”為主題。(摘自:人民網)七、微波電子學家黃宏嘉院士逝世9月22日,我國微波電子學家黃宏嘉院士逝世。他是我國單模光纖技術的開拓者,最早研制出了中國的單模光纖,為我國微波技術及光纖技術的應用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摘自:光明網)八、2021年度“全國十佳農民”揭曉9月23日,2021年度“全國十佳農民”揭曉。王占杰、王穎、尤良英、邢青松、達娃次仁、張繼新、俞學文、黃磊、蔣洪波、董敏芳十位優秀農民獲得2021年度“全國十佳農民”項目資助。(摘自:中國日報網)9月27日-28日一、2021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9月26日,以“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2021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浙江嘉興的烏鎮開幕。(摘自:央廣網)二、世界最大跨度結合梁斜拉橋正式通車運營9月25日,世界最大跨度結合梁斜拉橋——赤壁長江公路大橋正式通車運營。大橋建成通車,對完善湖北省區域公路網布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摘自:中國科技網)三、2021年可持續發展論壇開幕9月26日至27日,2021年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推動以人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摘自:央視網)四、第二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湖南長沙開幕9月26日,第二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湖南長沙開幕。本屆博覽會以“新起點、新機遇、新作為”為主題。(摘自:新華社)五、朱立倫當選臺灣國民黨新任黨主席中國國民黨9月25日舉行黨主席選舉,候選人朱立倫獲得85164票,得票率為45.78%,當選新任黨主席。(摘自:中青網)六、曹禺誕辰111周年2021年9月24日,是著名戲劇家、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任院長曹禺誕辰111周年紀念日。(摘自:央廣網)9月29日-30日一、出席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央人才工作會議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摘自:新華社)二、“吉林一號”高分02D星發射成功9月27日14時19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2D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摘自:澎湃新聞)三、向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致賀信9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致賀信指出,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摘自:央視網)四、香港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升至第三位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9月24日聯合發布第30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香港的總排名全球第三位。(摘自:深圳特區報)五、第七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開幕9月27日,以“文明對話與全球合作”為主題的第七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山東曲阜開幕。(摘自:中新網)六、全運會閉幕,粵港澳2025年舉辦下一屆中國第十四屆全運會于9月27日晚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了閃亮的閉幕式,下一屆全運會定于2025 年舉行,將由廣東省和港澳特別行政區共同主辦。(摘自:澎湃新聞)七、全國臺聯成立40周年今年是全國臺聯成立40周年,全國臺聯于9月27日舉辦了第五屆臺胞社團論壇主論壇等一系列紀念互動。(摘自:央廣網)三、2021年10月時政匯總10月1日-2日一、《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10月1日出版的第19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努力創造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文章指出,中國共產黨三、2021年9月時政匯總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從根本上說,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我們要從黨的百年奮斗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用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照耀我們的前行之路。(摘自:央廣網)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第一批偉大精神正式發布三、同文萊蘇丹哈桑納爾就中文建交30周年互致賀電四、國務院舉行國慶招待會9月30日,國務院舉行國慶招待會,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二周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前進道路上還有很多困難挑戰,向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任重道遠,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改革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也是今后推動中國發展的根本動力。(摘自:中國政府網)五、9月30日 烈士紀念日9月30日是國家設立的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摘自:中新網)六、中宣部授予劉永坦“時代楷模”稱號9月29日,中宣部授予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我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和技術奠基人劉永坦“時代楷模”稱號。(摘自:新華網)七、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首批機組發電9月29日,我國海拔最高的百萬千瓦級水電站——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迎來首批兩臺單機50萬千瓦機組投產發電。(摘自:新華網)八、首屆中國新電商大會將在吉林長春舉辦10月9日,首屆中國新電商大會將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辦,大會以“新經濟 新業態 新發展”為主題。(摘自:央廣網)九、“萬里黃河第一隧”正式通車9月29日,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通車,為泉城新增一條“北跨”大通道,這也是山東省首條穿黃隧道。(摘自:大眾網)十、岸田文雄當選自民黨新任總裁9月29日,岸田文雄當選自民黨新任總裁,并將在臨時國會上正式出任第100任日本首相,并組建新內閣。(摘自:環球網)10月3日-5日一、為阿聯酋迪拜世博會中國館作視頻致辭10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為阿聯酋迪拜世博會中國館作視頻致辭。他指出,各國圍繞“溝通思想,創造未來”這一主題,展現經濟社會發展理念和成就,加強對話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館主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新和機遇”。(摘自:新華社)二、浙江大學胡海嵐教授獲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第24屆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獲獎名單,浙江大學神經科學中心執行主任胡海嵐,因在神經科學領域的重大發現而獲獎,她的研究工作促進了新一代抗抑郁藥物的研發。(摘自:多知網)三、中國隊第12次奪得蘇迪曼杯10月3日,在2021年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決賽中,中國隊3-1擊敗日本隊成功衛冕,第12次捧起了蘇迪曼杯。下一屆賽事將于2023年在中國蘇州舉辦。(摘自:新華社)四、中國團隊打破油動固定翼無人機續航時間世界紀錄10月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年科研團隊研發的“馮如三號-100型”無人機續航時間新世界紀錄(80小時46分35秒),近日被國際航空聯合會(FAI)正式認證。(摘自:央廣網)五、珠峰6200米地帶采集到植物種子日前,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采集隊順利完成“珠峰種子采集2021”任務,在珠峰6200米地帶成功采集到須彌扇葉芥、鼠麴雪兔子等植物的種子,刷新了我國采集植物種子的最高海拔紀錄。(摘自:新華社)六、許昕當選亞乒聯盟副主席10月3日,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亞洲乒乓球聯盟代表大會上,中國運動員許昕當選為亞乒聯盟副主席。(摘自:新浪體育)七、我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旅客周轉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人民日報10月3日發文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航空網絡加快完善,航空樞紐不斷增加,大踏步邁向世界航空運輸強國。目前,我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旅客周轉量均位居世界第二。(摘自:人民日報)八、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動漫節閉幕10月4日,為期6天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在杭州落下帷幕。本屆動漫節以“共富新時代·動漫創未來”為主題。(摘自:浙江日報)10月6日-8日一、中國代表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宣介 全球發展倡議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陳旭10月4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8屆會議發言,宣介“全球發展倡議”,呼吁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摘自:新華社)二、2020年中國研發投入2.4萬億成為世界第一日前,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2020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2020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超2.4萬億元,占GDP比例2.4%,研發經費總量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三、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北京時間10月4日下午,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率先揭曉,科學家大衛·朱利葉斯(David 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因在“發現溫度和觸覺感受器”方面的貢獻獲獎。(摘自:中新網)四、2021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當地時間10月5日,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科學家真鍋淑郎(Syukuro Manabe)、克勞斯·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和喬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以表彰他們“對于我們對復雜物理系統的理解”,所做的開創性貢獻。(摘自:中新網)五、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當地時間10月6日,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本亞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戴維·麥克米倫(David W.C. MacMillan),他們因對“不對稱有機催化的發展”作出貢獻而獲獎。(摘自:南國今報)六、世界教師日10月5日是世界教師日,本屆教師日的主題是“教師是教育復興的核心”。(摘自:百科)七、李正名院士逝世10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正名逝世,他是國內綠色農藥的主要倡導者,首次提出了“綠色農藥創制”的指導思想。(摘自:央視新聞)八、湘西最美高鐵張吉懷高鐵開始試運行10月4日8時,“湘西最美高鐵”張吉懷高鐵進入運行試驗階段,開通運營進入倒計時。線路開通后,對改善沿線交通出行條件、促進旅游資源開發、助力鄉村振興等具有重要意義。(摘自:央視新聞)九、首屆世界糧食論壇在意大利羅馬開幕當地時間10月1日,首屆世界糧食論壇以線上形式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所在地意大利羅馬開幕。該論壇以青年人為主導,號召共同應對世界面臨的糧食問題。(摘自:媒體滾動)十、美國時隔近4年 公布核彈頭數量美國政府10月5日公布其核彈頭數量:截至2020年9月,美國有3750枚核彈頭。(摘自:北京晚報)10月9日-10日一、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揭曉!10月8日,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剛剛宣布,將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瑪麗亞 雷沙和德米特里 穆拉托夫,以表彰二人為捍衛民主主義和持久和平的前提——言論自由所做出的的努力。(摘自:中新網)二、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由坦桑尼亞作家阿卜杜勒拉薩克·古納獲得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因其對殖民主義的影響以及文化和大陸之間的鴻溝中難民的命運的毫不妥協及富有同情心的洞察而獲獎。(摘自:大眾網)三、中國與智利實施海關AEO互認安排中國與智利海關“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安排10月8日起實施,這是中國在南美地區首個正式實施的海關AEO互認安排。(摘自:新華社)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在上海揭牌成立10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在上海揭牌成立,這個上海首家教育類聯合國二類機構正式落成并投入運行,將為參與全球教育治理、服務人類教育發展貢獻中國力量。(摘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