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起止時間:交戰雙方:主要戰役:特 點:性 質:影 響:1914.7——1918.11同盟國(英法俄) VS 協約國(德意奧)馬恩河戰役 索姆河戰役 凡爾登戰役(最慘烈)規模大、時間長、波及范圍廣、使用新式武器、十分殘酷直接原因(導火線):是列強的掠奪和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戰爭。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薩拉熱窩事件帝國主義之間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根本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終于畫上了句號,戰勝國圍繞著如何處置戰敗國,以及戰敗國在全世界的殖民地,展開了新一輪的爭奪,各國打著和平的旗號共同導演了一場分贓的盛宴—— 這幅刊登在德國一家雜志上的漫畫,將英、法、美、意、日比做一只五頭怪獸。它將德國踩在腳下,貪婪地將其內臟吞食殆盡。漫畫反映了一戰后怎樣的世界格局?戰后重新劃分世界的基本依據是什么?列強是如何“安排”戰后世界的?美國在一戰期間共賺380億美元,成為最大的債權國,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日本則利用一戰的機會,成為東亞霸主。英國在一戰中遭嚴重削弱,傷亡212萬人,債務是戰前的10倍,其中欠美國的就達44億美元,所以,它走向衰弱,但仍有相當實力。仍是世界上最龐大的殖民帝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軍強國,仍具有爭奪世界霸權的資格。法國:戰爭主戰場在法國,傷亡人數達438萬人,同時,負債累累,欠美國38億美元,但它仍擁有一支強大的陸軍,是世界頭號陸軍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國際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國際格局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走近凡爾賽——華盛頓體系(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這是歐洲最繁華的王宮——凡爾賽宮。這里是歐洲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舞臺。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的鏡廳加冕成為德意志帝國皇帝。法國人對此耿耿于懷,認為是法蘭西的莫大恥辱。48年后的1月18日,在同一個地方,召開了著名的巴黎和會。一、巴黎和會仔細閱讀書本,了解巴黎和會的主要概況,完成以下表格。召開背景 時間 地點與會國 主要操縱國 內容焦點問題 重點問題 會議性質 歷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規模的締結和約的會議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②各國人民都熱切盼望簽署一項真正的和平協定。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法國巴黎凡爾賽宮以美、英、法、意、日五國為主導的戰勝國,德、奧等戰敗國和新生的蘇俄被排斥在外。美國、英國、法國《凡爾賽條約》及凡爾賽體系如何處理德國中國山東問題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聽到停戰的消息,巴黎街頭人們欣喜若狂。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說:”吻我的姑娘有500多個了。“停戰后德軍回到柏林,市民熱烈歡迎。內心的喜悅洋溢在士兵和姑娘的臉上。歡呼和平各國人民渴望和平參加國:27個國家北洋軍閥政府的代表也趕到了巴黎,其中有擔任團長的外交總長陸征祥、駐美公使顧維鈞、南方政府代表王正廷、駐英公使施肇基、駐比公使魏宸祖。陸徵祥顧維鈞《東方雜志》刊登的“中國參與歐洲和會全權委員”國中表代團是不是每個國家都有發言權呢?巴黎和會是歷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規模的締和會議,但與會各國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美、英、法、意、日五國“享有整體利益”,有權出席一切會議,而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則只“享有局部利益”,只能參加討論與自身有關問題的會議。巴黎和會“三巨頭”參會各國間地位不平等,美、英、法、意、日五國“享有整體利益”,大多數國家僅“享有局部利益”。美國總統威爾遜、法國總理克里孟梭和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被稱為巴黎和會的“三巨頭”,大會實際上由他們操縱。擔任大會主席的克里孟梭坦言:“只有五大強國先行解決了一切重大問題,然后才走進會場。”圖1-13 勞合·喬治、克里孟梭和威爾遜(由右至左)外交的后盾是國家的綜合實力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我有的是錢,你們都聽我的借錢可以,想當老大你還嫩了點兒!等我傷好了再給你們算帳!應該把那條腿也打斷,叫他永遠也爬不起來老兄,你占的便宜夠大了,悠著點兒吧。各懷鬼胎的各國美國:利用德國制衡、削弱英國和法國,主宰戰后世界。法國:嚴厲處置德國、確立自己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日本:要求各國承認它所奪自德國原來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英國:反對過分削弱德國,以使法、德相互牽制。⑴表面上:是戰勝國為處理戰爭遺留問題和謀求戰后世界和平⑵實際上:是戰勝國為瓜分戰利品,建立戰后國際關系新秩序會議焦點:討論對德和約及戰后安排回顧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你認為巴黎和會能夠達成和平協議嗎?為什么?不能。原因:巴黎和會是一次帝國主義國家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各國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針鋒相對,爾虞我詐,同時對戰敗國的掠奪也會激起戰敗國的復仇情緒。領 土軍 事政 治賠 款殖民地和會內容:①協約國與德國簽訂了《協約及參戰各國對德和約》,即《凡爾賽條約》。⑥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①重劃德國疆界,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歸法國開采。③禁止德國制造和裝備化學武器、坦克及裝甲車,不得擁有飛機和潛艇等。④德國承認奧地利、波蘭等國獨立。⑤由協約國設立賠償委員會,決定德國戰爭賠款的總數。②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不許德國擁有空軍,限制德國陸軍人數。法國:收回了被德國占領的領土,并達到了限制德國軍事的目的;奧地利:獲得了獨立;英國:達到了維持歐洲大陸均勢的目的;日本:達到了將一戰時攫取德國在山東權益合法化的目的。巴黎和會中哪些國家達到了它們的目的?領 土軍 事政 治賠 款殖民地和會內容:①協約國與德國簽訂了《協約國及參戰各國對德和約》,即《凡爾賽條約》。⑥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①重劃德國疆界,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歸法國開采。④德國承認奧地利、波蘭等國獨立。⑤由協約國設立賠償委員會,決定德國戰爭賠款的總數。巴黎和會實質:帝國主義分贓會議 《凡爾賽條約》是駭人聽聞的掠奪性和約。 ——列寧②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不許德國擁有空軍,限制德國陸軍人數。③禁止德國制造和裝備化學武器、坦克及裝甲車,不得擁有飛機和潛艇等。再次讓德國人民承受災難會讓德國人覺得自身難保最能體現一戰的掠奪性質據理力爭的顧維鈞 :著名外交家,才氣縱橫,31歲任中國出席巴黎和會代表團全權代表,并向和會提出取消“二十一條”,要求收回山東權益。“中國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穌------中國不能失去山東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中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但是《凡爾賽條約》卻規定把德國在中國山東攫取的權益轉讓給日本。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想一想,這是為什么?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其收回德國在山東權益的合理要求遭到巴黎和會的無理拒絕,《凡爾賽條約》還把德國在山東攫取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和利益。弱國無外交,外交是綜合國力的較量。大力發展經濟,改革開放,加強國際交流,以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凡爾賽條約》被簽上字,封裝好并裝飾上緞帶,和約上留下了世界上重要領袖們的親筆簽名。圖中這份和約是法國保存的一個副本,法國保存的條約正本被德國軍隊在二戰中的1940年奪得法國檔案后毀掉了。因為德國人深深痛恨這個和約。條約的另外兩個正本被英國和美國所保存。②此后,協約國還分別與其他戰敗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和約與《凡爾賽條約》一起構成了凡爾賽體系。凡爾賽條約對奧和約對匈和約對保和約對土和約1919年6月、9月、 11月,1920年6月、8月凡爾賽體系資本主義世界戰后新秩序爾凡體賽系和會內容:1919年6月,《凡爾賽條約》(德國)1919年9月,《圣日耳曼條約》(奧地利)1919年11月,《納依條約》(保加利亞)1920年6月,《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1920年8月,《色佛爾條約》(奧斯曼帝國)凡爾賽體系確立了戰勝國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國際新秩序。凡爾賽體系的影響作用對比兩幅地圖,說一說戰爭前后歐洲版圖的變化?一、奧匈帝國分解為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二、出現了塞爾維亞一克羅地亞一斯洛文尼亞(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三、波蘭重新建國。四、奧斯曼帝國解體。五、出現了社會主義國家蘇聯。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聯軍統帥福煦靠《凡爾賽條約》來約束維系的整個國家體系、國際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之上的。----列寧這是勝利者所的做的蠢事。----丘吉爾凡爾賽體系真的能給世界帶來和平么?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戰勝國在歐洲的關系太平洋中國背景: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戰勝國在歐洲的關系,但它們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仍然矛盾重重。大而弱的:大而強的:小而強的:海洋霸主:日本中國英國美國1915年,日本提出妄圖獨霸中國、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后戰平太洋勢局二、華盛頓會議雖然西方各國把膠州灣轉送給了日本,但是對于日本企圖獨霸中國的主張,他們則比較慎重了,在這個問題上,西歐各國也看到了日本的野心,并試圖打壓日本的囂張氣焰。目的:為了調整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1921年11月12日,在美國倡議下,九國代表齊聚美國華盛頓的獨立紀念館,舉行了華盛頓會議。為了渲染和平氣氛,會場內裝飾了許多棕櫚葉,擺設了"U"字形的會議桌,桌上覆蓋著綠色臺布。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九國公約》等條約。《九國公約》內容①公約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②建立并維護各國在中國的商務事業機會均等原則。但是,公約所標榜的尊重中國主權、獨立,只是表面文章。列強對中國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權、關稅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義要求,都予以拒絕。是針對中國問題而簽署的條約使美國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最終實現,阻止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九國公約》影響 1922年美國召集的華盛頓九國會議簽訂了一個公約,又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在中國已經形成獨占地位,才放棄“門戶開放”政策。 ——毛主席《論反對日本 帝國主義的策略》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它重新調整和確立了戰勝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九國公約中日解決山東懸案條約華盛頓體系資本主義戰后世界秩序1.巴黎和會凡爾賽體系2.華盛頓會議華盛頓體系戰勝國在歐洲的關系戰勝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919年1月1921年11月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評價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一體系是極不穩固的,它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凡爾賽體系并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國,反而激起了德國對戰勝國的巨大仇恨。盡管德國存在著領土喪失、軍事上受限制、賠款等不利因素,但從潛力上講,德國仍然是一個強大的國家。 華盛頓體系也未能有效地抑制日本,日本繼續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并準備有朝一日與美國再決高低。課堂小結“一個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兩次會議”: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多張和約”:《凡爾賽條約》、《九國公約》等1914年的德意志帝國一戰后德國疆界的變遷1919年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領土減少1/8一戰后德國疆界的變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