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2】浙教版科學中考重點高中提前招生復習學案2:宇宙與空間科學(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2】浙教版科學中考重點高中提前招生復習學案2:宇宙與空間科學(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地理部分--------宇宙與空間科學
1.月球:地球唯一的天然固體衛星,本身不發光,灰色,平時看到的是被太陽照亮的部分。
(1)月地距離為 38.44 萬千米,約為日地距離的 1/400;
(2)月球直徑約為 3476 千米,約為太陽直徑的 1/400;
(3)月球的體積約為地球的 1/49,質量約為地球的 1/81;
(4)月球的表面明亮的是高原和山脈,暗黑的是廣闊的平原或盆地,分別稱月陸和月海;
(5)月球表面最顯著的特征是分布著眾多的環形山,是由隕石撞擊或火山爆發造成。
(6)月球沒有大氣層,造成月球上晝夜溫差大,不能傳聲,無天氣變化和四季變化,天空背景是黑的。
(7)月球表面上的物重約為地球的1/6。自轉和公轉周期都是27.32 天。
(8)1969 年,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
2.月相:
(1)月相形成的原因:由于月球本身不發光也不透明,只反射太陽光而發亮,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動。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陽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狀也有規律地變化,從而產生月相的變化。
(2)月相一個周期平均為 29.53 天,稱為朔望月。我國農歷中的月份就是根據朔望月確定的。朔為農歷月的初一,望為十五或十六。【來源:21·世紀·教育·網】
(3)各種月相。初一:新月; 十五、十六:滿月; 初七、初八:上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下弦月。
“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現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現在西邊天空,月亮的西側半邊明亮。
“下下下東東”:下弦月出現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現在東邊天空,月亮的東側半邊明亮。
3.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
4.月相變化的規律圖
月相名稱從左向右依次為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
農歷中的月份是根據月相變化的規律確定的,春節、元宵、端午、重陽和中秋節等節日都是根據農歷確定的。
5.日食:地球上某些地區有時會看到太陽表面全部或部分被月球遮掩的現象。日食發生在初一。
(1)日食的類型:日全食、日環食、日偏食。
(2)日食形成的原理:當月球遮住太陽的一部分時出現日偏食
當月球遮住太陽的中心部分時出現日環食
當月球遮住太陽的全部時出現日全食。
(3)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的形成:
①每當月球運行至地球與太陽之間,三個天體成一線時,日食便會發生。
月球阻擋了太陽光,在地球上造成陰影,使某些地區不能接受到部分或全部陽光。 至于觀測者看到太陽被遮蓋了多少,則要看他們身處的地方相對陰影的位置。如觀測者在半影區內,他們會看到日偏食,而身處本影區的人會看到日全食。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②有些時候,月球距離地球較遠,它的本影不能抵達地球,即月亮不能完全把太陽遮蓋,在這種情況下,身處本影投影區的人仍會看到一圈太陽的光環,這便是日環食,而身處半影區的觀測者會看到日偏食。21·世紀*教育網
6.日食可能發生在什么時候?日食可能發生在農歷初一(即新月出現時)。
7.月食: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變暗的現象。(遮掩現象) 月食一定發生在望月(滿月十五或十六)21*cnjy*com
(1)月食形成原理:月球部分進入地球的影子時形成月偏食;
月球全部進入地球的影子時形成月全食。
(2)月食的方向:月球被地球遮掩從東緣(左邊)開始,西緣(右邊)結束,即由東向西。 月全食過程圖:全暗前反“C”形,全暗后正“C”形。【出處:21教育名師】
提醒:日食圖是先正 C 后反 C;月相圖和月食圖都是先反 C,后正 C
8.日食和月食并不是每個月都會發生,原因是:月地軌道面與地日軌道面有一個 5 左右的夾角。
不能用肉眼直接觀測日食、可用肉眼直接觀測月食。
9.月全食、月偏食的形成:
(1)地球在背著太陽的方向會出現一條陰影,稱為地影。地影分本影和半影兩部分。
(2)本影是指沒有受到太陽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則是只受到部分太陽光直射的地方。
(3)月球在環繞地球運行過程中有時會進入本影和半影區,這就產生月食現象。
(4)當月球整個都進入本影時,就會發生月全食;但如果月球一部分進入本影,另一部分在半影區時,就會發生月偏食。www.21-cn-jy.com
太陽、太陽系、銀河系及宇宙
1.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顆自己能發光發熱的氣體星球。太陽的表面溫度約 6000 ℃,中心溫度高達 1500 萬 ℃,太陽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 1.5 億千米,太陽的直徑約 140 萬千米。2·1·c·n·j·y
2太陽大氣有三層:從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三層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界限。
3.太陽活動在光球層的主要太陽活動是太陽黑子(溫度較低的地方) ,在色球層的主要太陽活動是耀斑和日珥。太陽黑子往往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來源:21cnj*y.co*m】
4.太陽活動對人類的影響:
(1)影響地球上的短波通信。 (2)過多的 紫外線對人體皮膚造成損傷。
(3)影響地球的氣候。 (4)影響地球的磁場,指南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5.太陽系
(1)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太陽,太陽的質量占太陽系總質量的 99.87%。
(2)太陽系中八大行星:圍繞著太陽運轉,它們按距離太陽的遠近的位置,由近到遠的排列依次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有光環的行星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光環是由大小不同的冰塊和石塊構成的。絕大多數小行星是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的軌道上繞太陽公轉。每個行星運行的軌道都是橢圓【版權所有:21教育】
6.銀河系: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恒星有 2_000 多億顆,銀河系的直徑約為 10 萬光年,太陽與銀河系的中心相距約 3 萬光年(光年是天文學上的距離單位)。
知識點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讀“地球公轉示意圖”,A、B、C、D分別表示二分二至四個節氣之間的時段,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地球公轉軌道兩側,還有距太陽較近的   軌道和距太陽較遠的   軌道。
(2)今天(7月2日)地理考試期間,地球公轉至圖中   時段。
(3)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的時段是   、   。
(4)北半球晝短夜長的時段是   、   。
(5)北極圈內極晝范圍逐漸增大的時段是   。北半球白晝逐日縮短的時段是   、   。
知識點2、月相
2、(2021 嵊州市模擬)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表面有著獨特的自然環境,月球的運動對地球具有重要的影響。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21*cnjy*com
(1)圖1是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所拍攝的月球表面(局部地區)三維影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月球表面自然環境的一個重要特征是    ,其形成原因是    。
(2)古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所描述的月相位于圖2中    (填字母)位置,月相的名稱為    。
(3)“客從江南來,來時月上弦。悠悠行旅中,三見清光圓。曉隨殘月行,夕與新月宿。誰謂月無情,千里遠相逐。朝發渭水橋,暮入長安陌。不知今夜月,又作誰家客。”詩人白居易出發時,月球運行到圖2中的    (填字母)位置。詩人旅途中大約用了    個月。詩中“曉隨殘月行”中的月相應該出現在圖2中的    (填字母)段。
1.如圖所示意是經常見到的四種月相。在一個朔望月內,按月相出現的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2.如果某人看到上弦月上中天,那么這個人的位置正在(  )
A.晨線上 B.昏線上
C.晨昏線上 D.不可能在晨昏線上
3.我國有農歷七月初七牛郎織女相會的愛情故事。牛郎星是天鷹座的一顆恒星,七夕節前后我國許多地區幾乎整夜肉眼可見牛郎星,如圖為某時地球、太陽與牛郎星的大致位置示意圖。按引力影響算,太陽系的直徑約為4光年。與牛郎星屬于同一類天體的是(  )
A.月球 B.地球 C.太陽 D.流星體
4.若甲、乙兩地關于地心對稱,則圖示日期兩地具有相同的(  )
A.晝長 B.地方時
C.自轉線速度 D.正午太陽高度
5.北京時間2017年10月4日20時07分05秒,地球發生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撞擊地點為我國云南香格里拉縣城西北40公里處。麗江、大理、香格里拉等地網友刷屏稱:他們疑似目睹了一顆巨型“隕星”照亮夜空的奇觀。這顆小行星最有可能來自(  )
A.河外星系
B.地月系
C.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
D.巨行星之間
6.在太陽系當中,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圍繞恒星太陽自西向東公轉,在地球上以恒星為參照物觀測行星在天空中運行的正常路徑是由西向東移動的,但由于不同行星的公轉速度不同,有時在地球上會觀測到行星投影在天球上的位置存在自東向西運動的現象即行星逆行。(圖中M表示其他行星,E表示地球,1、2表示觀測的依次時間或位置)下列圖中在地球上能看到行星逆行現象的是(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A.B.C.D.
7.讀太陽系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八顆行星中,A表示   ,B表示   ,C表示   ,D表示   。
(2)按結構特征,它們都屬于   行星。
(3)按運動特征,八顆行星繞日公轉有同向性,還有   性和   性。
(4)若地球在H行星的軌道上運行,則會發生的現象有   。
A.變為寒冷的“冰球”
B.變為熾熱的“火球”
C.大氣層將會消失
D.體積將會變小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與其所處的宇宙環境關系密切,此圖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環境是   ;生命物質的幾個自身條件中,此圖反映出來的是   。
8.甲圖為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圖,乙圖為二分二至地球位置圖,丙圖為某日太陽光照圖。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1cnjy.com
(1)乙圖中,C節氣的日期是    前后,B節氣的日期是    前后。
(2)丙圖中H、M、O、P四地,一年中能被太陽直射兩次的地點是    ,當其成為直射點時,四個地點晝長的長短排列關系是    。
(3)在如丙圖所示的節氣時,地球公轉至乙圖中的    (填寫字母)點,接下來一個月,太陽直射點將移動在甲圖①、②、③、④段中的    段,成都的晝夜長短變化情況為    ,南半球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情況為    。
(4)在如丙圖所示的節氣時,該日,M地晝長為    小時。地球上正午日影達到一年中最短的地區是    ,
9.讀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示信息判斷此圖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   。
(2)此時為北半球    (節氣),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    ,AB是晨昏線中的    線。
(3)此時北半球晝夜長短的狀況是    ,此時A地的地方時為    點,A地晝長為    小時。B地晝長為    小時。
(4)此時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是    ,該日C、D、B三地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的是    。
10.為了表彰中國在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中所作出的貢獻,國際天文組織把在小行星帶中新發現的兩顆小行星,分別命名為“楊利偉星”和“神舟星”。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楊利偉星”和“神舟星”所屬的天體系統是    。
A.河外星系
B.太陽系
C.地月系
D.北斗星系
如圖是“神舟星”小行星軌道示意圖。
①在圖示天體系統中,運行軌道位于地球運行軌道內的行星有    星和    星。
②“神舟星”軌道內、外側相鄰的行星A是    ,行星B是    。
③此圖包含    級天體系統,其中較高級別天體系統的中心天體是    。
1、無云的晴天,如果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可以在平地上豎起一根桿,地面上OA是這根桿在陽光下的影,過一段時間后,影的位置移到了OB,如圖所示,則AB箭頭所指的方向是(  )
A.東 B.南 C.西 D.北
2、甲、乙、丙三幅圖所示的是地處不同緯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時的陽光照射情況(a或b)。讀圖,回答下題。
對三地位置判斷正確的是(  )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
B.甲地位于北回歸線上
C.乙地位于北半球中緯地帶
D.丙地位于北溫帶
3、根據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科學家利用各種辦法尋找“地外文明”,在人類發射的宇宙探測器上,攜帶了“人類信息圖”,介紹了人類與地球最基本的情況,還把各民族的經典音樂放在太空中不斷播放,以引起其他天體上生物的共鳴,在地球上修建了大容量的電磁波接收裝置,用來捕獲來自“地外文明”的電磁波……
材料二 設想在距離地球50萬億千米(約5.29光年)的地方有一顆存在生命物質的行星。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該行星發來的求救信號:“親愛的外星朋友,你們好!我們是X星球上的居民,我們的星球將于10年后毀滅,因此我們打算移居外星球。貴星球可以接納我們嗎?”
(1)如果宇宙探測器上要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你認為該如何描述?
(2)有人看到材料二中的信息后悲觀地說:“我們不用給X星球上的居民發信號了。”他為什么這樣說?(提示:信號用電磁波傳遞,速度為光速即30萬千米每秒)
(3)若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那么該星球應該具備什么條件?
4、(2020 溫州)如圖表示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其中數字表示月球繞地球運動時的不同位置。
(1)月球在圖中1位置時的月相是新月。中秋節月球出現在圖中   位置。(填相應數字)
(2)月球在1位置時,地球上有的區域在白天可能會發生看不到太陽的現象。這是由于光是   ,月球擋住了太陽光。
(3)月球表面有許多環形山,它主要由小天體撞擊形成,這是因為月球表面沒有   。
5、(2020 赤峰)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探索月球背面
2018年12月8日,我國嫦娥四號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經歷20多天的漫長旅程,終于在2019年1月3日著陸月球背面并成功分離。月球車首次近距離拍攝了月球背面照片,并通過衛星傳回地面,月球車也因此被命名為“玉兔二號”。圖1是“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留下的第一道印跡。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還是人類首次,踏出了全人類在月球背面的第一步。
人類從地球上直接觀看月球,只能觀測到一面,看不到月球背面。為什么總看不到月球背面呢?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地球和月球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月球上離地球越遠的位置,受到地球的引力越小。如果月球自轉的周期與公轉的周期不相等,月球上同一部分受到地球的引力就會發生變化,這導致月球不同巖石之間產生摩擦,逐漸減慢自轉的速度,最終使得月球自轉與繞地球公轉的周期相同,因此總是同一面朝向地球。
(1)嫦娥四號需要的能量主要由太陽能電池板提供,太陽能電池板工作時是將  能轉化為電能;
(2)物體在月球上所受“重力”是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玉兔二號”在地球上對地面的壓強是其對月球表面壓強的  倍(假設接觸面積不變)。但是因月球表面較軟,所以印跡較為明顯(如圖1);
(3)如圖2所示,如果A和B是月球上兩塊質量相同的巖石,它們受到地球的引力分別為FA和FB,那么FA  F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地理部分--------宇宙與空間科學
1.月球:地球唯一的天然固體衛星,本身不發光,灰色,平時看到的是被太陽照亮的部分。
(1)月地距離為 38.44 萬千米,約為日地距離的 1/400;
(2)月球直徑約為 3476 千米,約為太陽直徑的 1/400;
(3)月球的體積約為地球的 1/49,質量約為地球的 1/81;
(4)月球的表面明亮的是高原和山脈,暗黑的是廣闊的平原或盆地,分別稱月陸和月海;
(5)月球表面最顯著的特征是分布著眾多的環形山,是由隕石撞擊或火山爆發造成。
(6)月球沒有大氣層,造成月球上晝夜溫差大,不能傳聲,無天氣變化和四季變化,天空背景是黑的。
(7)月球表面上的物重約為地球的1/6。自轉和公轉周期都是27.32 天。
(8)1969 年,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
2.月相:
(1)月相形成的原因:由于月球本身不發光也不透明,只反射太陽光而發亮,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動。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陽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狀也有規律地變化,從而產生月相的變化。
(2)月相一個周期平均為 29.53 天,稱為朔望月。我國農歷中的月份就是根據朔望月確定的。朔為農歷月的初一,望為十五或十六。【來源:21·世紀·教育·網】
(3)各種月相。初一:新月; 十五、十六:滿月; 初七、初八:上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下弦月。
“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現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現在西邊天空,月亮的西側半邊明亮。
“下下下東東”:下弦月出現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現在東邊天空,月亮的東側半邊明亮。
3.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
4.月相變化的規律圖
月相名稱從左向右依次為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
農歷中的月份是根據月相變化的規律確定的,春節、元宵、端午、重陽和中秋節等節日都是根據農歷確定的。
5.日食:地球上某些地區有時會看到太陽表面全部或部分被月球遮掩的現象。日食發生在初一。
(1)日食的類型:日全食、日環食、日偏食。
(2)日食形成的原理:當月球遮住太陽的一部分時出現日偏食
當月球遮住太陽的中心部分時出現日環食
當月球遮住太陽的全部時出現日全食。
(3)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的形成:
①每當月球運行至地球與太陽之間,三個天體成一線時,日食便會發生。
月球阻擋了太陽光,在地球上造成陰影,使某些地區不能接受到部分或全部陽光。 至于觀測者看到太陽被遮蓋了多少,則要看他們身處的地方相對陰影的位置。如觀測者在半影區內,他們會看到日偏食,而身處本影區的人會看到日全食。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②有些時候,月球距離地球較遠,它的本影不能抵達地球,即月亮不能完全把太陽遮蓋,在這種情況下,身處本影投影區的人仍會看到一圈太陽的光環,這便是日環食,而身處半影區的觀測者會看到日偏食。21·世紀*教育網
6.日食可能發生在什么時候?日食可能發生在農歷初一(即新月出現時)。
7.月食: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變暗的現象。(遮掩現象) 月食一定發生在望月(滿月十五或十六)21*cnjy*com
(1)月食形成原理:月球部分進入地球的影子時形成月偏食;
月球全部進入地球的影子時形成月全食。
(2)月食的方向:月球被地球遮掩從東緣(左邊)開始,西緣(右邊)結束,即由東向西。 月全食過程圖:全暗前反“C”形,全暗后正“C”形。【出處:21教育名師】
提醒:日食圖是先正 C 后反 C;月相圖和月食圖都是先反 C,后正 C
8.日食和月食并不是每個月都會發生,原因是:月地軌道面與地日軌道面有一個 5 左右的夾角。
不能用肉眼直接觀測日食、可用肉眼直接觀測月食。
9.月全食、月偏食的形成:
(1)地球在背著太陽的方向會出現一條陰影,稱為地影。地影分本影和半影兩部分。
(2)本影是指沒有受到太陽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則是只受到部分太陽光直射的地方。
(3)月球在環繞地球運行過程中有時會進入本影和半影區,這就產生月食現象。
(4)當月球整個都進入本影時,就會發生月全食;但如果月球一部分進入本影,另一部分在半影區時,就會發生月偏食。www.21-cn-jy.com
太陽、太陽系、銀河系及宇宙
1.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顆自己能發光發熱的氣體星球。太陽的表面溫度約 6000 ℃,中心溫度高達 1500 萬 ℃,太陽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 1.5 億千米,太陽的直徑約 140 萬千米。2·1·c·n·j·y
2太陽大氣有三層:從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三層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界限。
3.太陽活動在光球層的主要太陽活動是太陽黑子(溫度較低的地方) ,在色球層的主要太陽活動是耀斑和日珥。太陽黑子往往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來源:21cnj*y.co*m】
4.太陽活動對人類的影響:
(1)影響地球上的短波通信。 (2)過多的 紫外線對人體皮膚造成損傷。
(3)影響地球的氣候。 (4)影響地球的磁場,指南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5.太陽系
(1)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太陽,太陽的質量占太陽系總質量的 99.87%。
(2)太陽系中八大行星:圍繞著太陽運轉,它們按距離太陽的遠近的位置,由近到遠的排列依次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有光環的行星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光環是由大小不同的冰塊和石塊構成的。絕大多數小行星是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的軌道上繞太陽公轉。每個行星運行的軌道都是橢圓【版權所有:21教育】
6.銀河系: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恒星有 2_000 多億顆,銀河系的直徑約為 10 萬光年,太陽與銀河系的中心相距約 3 萬光年(光年是天文學上的距離單位)。
知識點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讀“地球公轉示意圖”,A、B、C、D分別表示二分二至四個節氣之間的時段,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地球公轉軌道兩側,還有距太陽較近的   軌道和距太陽較遠的   軌道。
(2)今天(7月2日)地理考試期間,地球公轉至圖中   時段。
(3)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的時段是   、   。
(4)北半球晝短夜長的時段是   、   。
(5)北極圈內極晝范圍逐漸增大的時段是   。北半球白晝逐日縮短的時段是   、   。
【解答】解:(1)太陽系八大行星按照他們距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地球公轉軌道兩側,距離太陽較近的是金星和火星軌道。 (2)由地球傾斜方向和自轉方向可知,此為地球北極上空的公轉示意圖,故AB之間所示地球位置為夏至日6月22日,故7月2日位于B時段。
(3)北半球冬至日過后,太陽直射點北移,直到北歸回線,即夏至日,再次南移。讀圖可知,D時段為冬至日到春分日,A時段為春分日到夏至日,這兩個時段太陽直射點北移。www-2-1-cnjy-com
(4)北半球冬半年晝短夜長,即秋分日到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的半年,為CD時段。
(5)春分日,全球晝夜等分,從春分日到夏至日,北極圈內極晝范圍越來越大,到夏至日當天,達到最大,對應的為A時段。夏至日到冬至日,北半球白晝范圍逐漸縮小,到冬至日,北半球晝達到最短,夜最長,對應的時段為BC時段。
故答案為:(1)金星;火星。(2)B。(3)D;A。(4)C;D。(5)A;B;C。
知識點2、月相
2、(2021 嵊州市模擬)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表面有著獨特的自然環境,月球的運動對地球具有重要的影響。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21*cnjy*com
(1)圖1是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所拍攝的月球表面(局部地區)三維影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月球表面自然環境的一個重要特征是    ,其形成原因是    。
(2)古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所描述的月相位于圖2中    (填字母)位置,月相的名稱為    。
(3)“客從江南來,來時月上弦。悠悠行旅中,三見清光圓。曉隨殘月行,夕與新月宿。誰謂月無情,千里遠相逐。朝發渭水橋,暮入長安陌。不知今夜月,又作誰家客。”詩人白居易出發時,月球運行到圖2中的    (填字母)位置。詩人旅途中大約用了    個月。詩中“曉隨殘月行”中的月相應該出現在圖2中的    (填字母)段。
【解答】解:(1)環形山,希臘文的意思是“碗”。“環形山”通常指碗狀凹坑結構的坑;月球表面布滿大大小小圓形凹坑,稱為“月坑”,大多數月坑的周圍環繞著高出月面的環形山,月球背面的環形山更多。其形成原因是隕星撞擊形成、火山爆發形成等。
(2)月亮上半夜出來,在偏西面出來,月面朝西的狀態被稱為上弦月;月相位于圖2中C處。
(3)娥眉月,農歷月底的月亮或月相。由于形狀如同眉毛,由此而得名。分為新月娥眉月和殘月娥眉月,新月娥眉月是在月初的傍晚,出現在西方天空,月面朝西,呈反C狀,殘月娥眉月是在月末的黎明,出現在東方天空,月面朝東,呈C狀。
答案:(1)環形山密布;隕星撞擊形成、火山爆發形成。(2)C,上弦月。(3)C;3個月。峨嵋月,AB段。
1.如圖所示意是經常見到的四種月相。在一個朔望月內,按月相出現的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解答】解:月相變化過程是從右向左先是亮面面積增大,滿月出現后,從右向左亮面逐漸缺失。新月是一彎向右凸的月牙兒,對應②.上弦月是右半邊明亮,對應④.滿月是圓月,對應③.殘月是左半邊明亮,對應①.按時間的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②④③①,B對,A、C、D錯。
故選:B。
2.如果某人看到上弦月上中天,那么這個人的位置正在(  )
A.晨線上 B.昏線上
C.晨昏線上 D.不可能在晨昏線上
【解答】解: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根據題意,此時上弦月位于上中天;而上弦月黃昏時剛好應出現在觀察者上中天,故由題知此時應為黃昏,觀察者的位置應為昏線。此題應選B項。
故選:B。
3.我國有農歷七月初七牛郎織女相會的愛情故事。牛郎星是天鷹座的一顆恒星,七夕節前后我國許多地區幾乎整夜肉眼可見牛郎星,如圖為某時地球、太陽與牛郎星的大致位置示意圖。按引力影響算,太陽系的直徑約為4光年。與牛郎星屬于同一類天體的是(  )
A.月球 B.地球 C.太陽 D.流星體
【解答】解:牛郎星是銀河系中的一顆恒星,太陽屬于同一類天體。
故選:C。
4.若甲、乙兩地關于地心對稱,則圖示日期兩地具有相同的(  )
A.晝長 B.地方時
C.自轉線速度 D.正午太陽高度
【解答】解:A、兩地所在的緯度值相同,但在不同的南北半球上,因此兩地晝長不同,故錯誤。
B、兩地所在的經度不同,地方時不同,故錯誤。
C、兩地所在的緯度數值相等,地球自轉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因此兩地自轉線速度相同,故正確。
D、圖中乙地夜長大于甲地,太陽直射點在甲地所在半球,因此甲地離太陽直射點的緯度距離更近,正午太陽高度更大,故錯誤。21·cn·jy·com
故選:C。
5.北京時間2017年10月4日20時07分05秒,地球發生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撞擊地點為我國云南香格里拉縣城西北40公里處。麗江、大理、香格里拉等地網友刷屏稱:他們疑似目睹了一顆巨型“隕星”照亮夜空的奇觀。這顆小行星最有可能來自(  )
A.河外星系
B.地月系
C.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
D.巨行星之間
【解答】解:這顆小行星最可能是來自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帶,位于火星和木星公轉軌道之間,C正確,A、B、D錯誤。21教育網
故選:C。
6.在太陽系當中,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圍繞恒星太陽自西向東公轉,在地球上以恒星為參照物觀測行星在天空中運行的正常路徑是由西向東移動的,但由于不同行星的公轉速度不同,有時在地球上會觀測到行星投影在天球上的位置存在自東向西運動的現象即行星逆行。(圖中M表示其他行星,E表示地球,1、2表示觀測的依次時間或位置)下列圖中在地球上能看到行星逆行現象的是(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A.B.C.D.
【解答】解:行星逆行現象一般發生于公轉軌道位于地球外側的行星,圖中E代表地球,M代表另一個行星,C圖中地球軌道位于另一個行星的外側,C錯誤。
行星逆行時地球追上并超過了該行星,A圖符合題意,A正確。
B圖中地球一開始就領先另一個行星,不會產生行星逆行現象,B錯誤。
D圖中地球沒有追上另一個行星,不會產生行星逆行現象,D錯誤。
故選:A。
7.讀太陽系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八顆行星中,A表示   ,B表示   ,C表示   ,D表示   。
(2)按結構特征,它們都屬于   行星。
(3)按運動特征,八顆行星繞日公轉有同向性,還有   性和   性。
(4)若地球在H行星的軌道上運行,則會發生的現象有   。
A.變為寒冷的“冰球”
B.變為熾熱的“火球”
C.大氣層將會消失
D.體積將會變小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與其所處的宇宙環境關系密切,此圖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環境是   ;生命物質的幾個自身條件中,此圖反映出來的是   。
【解答】解:(1)圖中A為距離太陽最近的大行星,為水星;B為距離太陽第二近的大行星,為金星;C為距離太陽第三近的大行星,為地球;D為距離太陽第四近的大行星,為火星。
(2)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統稱為類地行星,木星和土星為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為遠日行星。
(3)八大行星繞日公轉的軌道平面幾乎在同一平面,具有共面性的特點;繞日公轉的軌道是近似正圓的橢圓,具有近圓性的特點。
(4)若地球在H行星的軌道上運行,則日地距離會增加,地球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會減少,表面溫度會下降,變為寒冷的“冰球”,A正確,B錯誤。日地距離的遠近與大氣層是否存在、地球體積的大小沒有關系,C、D錯誤。故選:A。
(5)圖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為地球提供了安全、穩定的宇宙環境。圖中日地距離適中,是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適宜,進而導致地球上存在大量的液態水。
故答案為:(1)水星;金星;地球;火星。(2)類地。(3)共面性;近圓性。
(4)A。(5)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日地距離適中導致的適宜溫度,液態水的存在。
8.甲圖為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圖,乙圖為二分二至地球位置圖,丙圖為某日太陽光照圖。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1cnjy.com
(1)乙圖中,C節氣的日期是    前后,B節氣的日期是    前后。
(2)丙圖中H、M、O、P四地,一年中能被太陽直射兩次的地點是    ,當其成為直射點時,四個地點晝長的長短排列關系是    。
(3)在如丙圖所示的節氣時,地球公轉至乙圖中的    (填寫字母)點,接下來一個月,太陽直射點將移動在甲圖①、②、③、④段中的    段,成都的晝夜長短變化情況為    ,南半球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情況為    。
(4)在如丙圖所示的節氣時,該日,M地晝長為    小時。地球上正午日影達到一年中最短的地區是    ,
【解答】解:(1)讀圖乙可知,當太陽直射點位于A位置時,是北半球的春分,是3月21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當太陽直射點位于D位置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是6月22日前后,北半球達到﹣年中晝最長夜最短時刻;當太陽直射點位干C位置時,是北半球的秋分,全球晝夜平分,是9月23日前后;當太陽直射點位于B位置時,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
(2)讀圖可知,圖丙中H、M、O、P四地中,一年能被太陽直射兩次地點是位于赤道的P點。當P點成為直射點時,全球晝夜平分,四點中晝長的長短排列是H=M=O=P。
(3)讀圖丙可知,圖中箭頭表示地球的自轉方向呈逆時針方向運轉,可以判斷該圖是以北極點為中心的北半球俯視圖。圖中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正值北半球的夏至日節氣,地球公轉至乙圖中的D點位置。接下來的﹣一個月,太陽直射點將移動在甲圖①、②、③、④段中的③段。太陽直射點南移,成都的晝夜變化狀況是晝漸短,夜漸長;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情況是逐漸增大。
(4)在如丙圖所示的節氣時,地球上正午日影達到一年中最短的地區是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由圖可知,該日,M地晝長與夜長比是3:1,其晝長為18小時。
故答案為:(1)9月23日;12月22日(2)P;H=M=P=O
(3)D;③;晝漸短,夜漸長;增大(4)18;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
9.讀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示信息判斷此圖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   。
(2)此時為北半球    (節氣),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    ,AB是晨昏線中的    線。
(3)此時北半球晝夜長短的狀況是    ,此時A地的地方時為    點,A地晝長為    小時。B地晝長為    小時。
(4)此時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是    ,該日C、D、B三地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的是    。
【解答】解:(1)根據自轉方向為順時針可知,此圖為南半球。
(2)此時晨昏線和南極圈相切,南極地區全部為極晝可知應為冬至日(12.22)。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緯度為23°26′S.順著自轉方向跨過AB進入白天,因此AB應為晨線。
(3)由于此時是冬至日因此北半球晝短夜長。A地位于晨線上且位于赤道,即將日出,時間為6點。赤道所有地區晝夜等分均為12小時。B地位于極圈,此時正值極晝晝長應為24小時。
(4)此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應該是由南回歸線(或23°26′S)向南、北兩側遞減。距離直射點緯度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越大,D點位于南回歸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為最大90°。
故答案為:(1)南半球。(2)冬至日;23°26′S;晨線。(3)晝短夜長;6點;12小時;24小時。(4)由南回歸線(或23°26′S)向南、北兩側遞減;D。
10.為了表彰中國在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中所作出的貢獻,國際天文組織把在小行星帶中新發現的兩顆小行星,分別命名為“楊利偉星”和“神舟星”。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楊利偉星”和“神舟星”所屬的天體系統是    。
A.河外星系
B.太陽系
C.地月系
D.北斗星系
如圖是“神舟星”小行星軌道示意圖。
①在圖示天體系統中,運行軌道位于地球運行軌道內的行星有    星和    星。
②“神舟星”軌道內、外側相鄰的行星A是    ,行星B是    。
③此圖包含    級天體系統,其中較高級別天體系統的中心天體是    。
【解答】解:(1)“楊利偉星”和“神舟星”為小行星帶上的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故位于太陽系。
(2)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到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地內行星為水星和金星,A為火星,B為木星;圖中包含了恒星系統和行星系統兩級天體系統,最高級別的天體系統為太陽系,中心天體為太陽。
故答案為:(1)B。(2)①水、金;②火星、木星;③兩、太陽。
1、無云的晴天,如果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可以在平地上豎起一根桿,地面上OA是這根桿在陽光下的影,過一段時間后,影的位置移到了OB,如圖所示,則AB箭頭所指的方向是(  )
A.東 B.南 C.西 D.北
【解答】解:太陽光沿直線傳播照在桿上時,會在桿的后面形成桿的影子;由于地球自轉,因此太陽東升西落,也就是太陽自東向西移動,它的影子向相反的方向移動,即向東移動。
故選:A。
2、甲、乙、丙三幅圖所示的是地處不同緯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時的陽光照射情況(a或b)。讀圖,回答下題。
對三地位置判斷正確的是(  )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
B.甲地位于北回歸線上
C.乙地位于北半球中緯地帶
D.丙地位于北溫帶
【解答】解: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陽正南正北都能照進屋內,說明位于熱帶地區;乙地一年中正午太陽從正南射入,應該位于北溫帶;丙地一年中正午太陽從正北射入,位于南溫帶。
故選:C。
3、根據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科學家利用各種辦法尋找“地外文明”,在人類發射的宇宙探測器上,攜帶了“人類信息圖”,介紹了人類與地球最基本的情況,還把各民族的經典音樂放在太空中不斷播放,以引起其他天體上生物的共鳴,在地球上修建了大容量的電磁波接收裝置,用來捕獲來自“地外文明”的電磁波……
材料二 設想在距離地球50萬億千米(約5.29光年)的地方有一顆存在生命物質的行星。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該行星發來的求救信號:“親愛的外星朋友,你們好!我們是X星球上的居民,我們的星球將于10年后毀滅,因此我們打算移居外星球。貴星球可以接納我們嗎?”
(1)如果宇宙探測器上要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你認為該如何描述?
(2)有人看到材料二中的信息后悲觀地說:“我們不用給X星球上的居民發信號了。”他為什么這樣說?(提示:信號用電磁波傳遞,速度為光速即30萬千米每秒)
(3)若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那么該星球應該具備什么條件?
【解答】解:(1)地球屬于太陽系成員,太陽系又是銀河系的成員,所以可以具體描述。
(2)X行星距離地球50萬億千米,經計算,用電磁波傳達信息,求教信號到達地球已經用5年多了,人類再把地球位置信息發送到X行星同樣也得5年多時間,則該行星早已毀滅。
(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條件是:充足的液體水,恰當好處的大氣厚度和成分,適宜的光照和溫度范圍。
故答案為:
(1)位于銀河系中的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的第三顆行星。
(2)因為X 星球距地球5.29光年,信息從X 星球到達地球,已經用了5年多,當地球上的信息傳到該星球時,時間已經了10年,X 星球早已毀滅
(3)該星球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是:充足的液體水,恰當好處的大氣厚度和大氣成分,適宜的光照和溫度范圍。
4、(2020 溫州)如圖表示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其中數字表示月球繞地球運動時的不同位置。
(1)月球在圖中1位置時的月相是新月。中秋節月球出現在圖中   位置。(填相應數字)
(2)月球在1位置時,地球上有的區域在白天可能會發生看不到太陽的現象。這是由于光是   ,月球擋住了太陽光。
(3)月球表面有許多環形山,它主要由小天體撞擊形成,這是因為月球表面沒有   。
【解答】解:(1) 中秋節即農歷8月15日,此時的月相是滿月。滿月是指月和太陽的黃經差達到180度時的瞬間(也稱望)即地球位于太陽和月亮之間,中秋節月球出現在圖中3位置,此時地球位于太陽和月亮之間。
(2)月球在1位置時,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月球擋住了太陽光,所以地球上有的區域在白天可能會發生看不到太陽的現象。
(3)月球表面有許多環形山,它主要由小天體撞擊形成,這是因為月球表面沒有空氣。
故答案為:(1)3;(2)沿直線傳播;(3)空氣。
5、(2020 赤峰)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探索月球背面
2018年12月8日,我國嫦娥四號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經歷20多天的漫長旅程,終于在2019年1月3日著陸月球背面并成功分離。月球車首次近距離拍攝了月球背面照片,并通過衛星傳回地面,月球車也因此被命名為“玉兔二號”。圖1是“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留下的第一道印跡。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還是人類首次,踏出了全人類在月球背面的第一步。
人類從地球上直接觀看月球,只能觀測到一面,看不到月球背面。為什么總看不到月球背面呢?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地球和月球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月球上離地球越遠的位置,受到地球的引力越小。如果月球自轉的周期與公轉的周期不相等,月球上同一部分受到地球的引力就會發生變化,這導致月球不同巖石之間產生摩擦,逐漸減慢自轉的速度,最終使得月球自轉與繞地球公轉的周期相同,因此總是同一面朝向地球。
(1)嫦娥四號需要的能量主要由太陽能電池板提供,太陽能電池板工作時是將  能轉化為電能;
(2)物體在月球上所受“重力”是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玉兔二號”在地球上對地面的壓強是其對月球表面壓強的  倍(假設接觸面積不變)。但是因月球表面較軟,所以印跡較為明顯(如圖1);
(3)如圖2所示,如果A和B是月球上兩塊質量相同的巖石,它們受到地球的引力分別為FA和FB,那么FA  F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答】解:
(1)太陽能電池板工作時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
(2)“玉兔二號”在月球上所受“重力”是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則在地球上對地面的壓力是其對月球表面壓力的6倍,受力面積不變,據p=可知,“玉兔二號”在地球上對地面的壓強是其對月球表面壓強的6倍;2-1-c-n-j-y
(3)根據題意可知,月球上離地球越遠的位置,受到地球的引力越小,A和B是月球上兩塊同樣的巖石,因此A巖石受到的引力比B巖石受到的引力小,即FA<FB。
故答案為:(1)太陽;(2)6;(3)小于。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昂仁县| 大安市| 定襄县| 申扎县| 大港区| 浏阳市| 岳普湖县| 水城县| 迁安市| 柘城县| 兰州市| 隆德县| 万全县| 佛坪县| 大埔区| 钟祥市| 万年县| 加查县| 潮州市| 镇坪县| 竹山县| 南江县| 瑞安市| 日土县| 巴彦县| 崇州市| 华宁县| 亳州市| 康定县| 吴忠市| 大城县| 西平县| 郁南县| 资中县| 兴义市| 白朗县| 广安市| 武城县| 宽甸| 石门县| 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