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4張PPT)新聞鏈接2021年4月22日,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并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堅定踐行多邊主義,努力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中國宣布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需要中方付出艱苦努力。6.1正視發展挑戰學習目標1.了解我國人口和資源環境的現狀及特點。2.知道人口和資源環境問題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3.了解我國的人口政策及其調整。4.明確我國面臨嚴峻的人口和資源環境問題。重點: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現狀,正確的道路選擇難點: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現狀,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和完善1、我國人口現狀(基本特點及其它特點)2、為什么要實行計劃生育?(必要性、重要性)3、我國的資源狀況及影響?4、我國的環境現狀及影響?5、面對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我們的必然選擇是什么 自主預習發展中的人口問題01世界人口數動態榜單與未來預測世界人口總數1950年——25.25億1990年——53.21億1997年——60億2005年——65億2011年——70億2017年——72億2021年——75.9693億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嗎?①人口問題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②人口問題加重了資源和環境的壓力;③人口問題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一、為什么重視人口問題?基本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總人口增速趨緩時間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總和生育率 1.67% 1.7% 1.68% 1.52% 1.5%總和生育率(也稱總生育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人口學界將總和生育率2.1作為世代更替水平,將總和生育率低于2.1視為低生育率的門檻。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0年出生的人口,男女比例大概為118.23(其中女性為100),“00后”總人口大概1.46億左右,這意味著這個年齡段的男生比女生多將近1300萬。簡單地說,僅在“00后”這個年齡段,就有可能在他們的婚齡期出現1300萬的“光棍”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注: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加劇大量的人口流動(1)人口國情:(2)基本特點:(3)新特點: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總人口增速趨緩 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 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 老齡化加劇 大量的人口流動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新知講解1、我國的人口國情及特點知識拓展:人口素質低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口素質,將直接影響到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速度和模式。人口問題的影響出生率低出生人口下降,會導致養老金缺口、用工缺口,以及消費和創新能力的不足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養老負擔加重,社會負擔加重,影響社會經濟發展性別失衡影響人口再生產,犯罪率上升,影響社會穩定,制約經濟發展針對視頻中的問題我國實行什么國策?我國為什么要長期堅持這項國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根本改變3.我國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原因(P76)①嚴峻性: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根本改變。②作用: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有效地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由“人口紅利”走向“人才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偉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口紅利。但未來人口紅利漸漸消失,老齡化加劇,故應該保證出生率的基礎上轉而走向人才紅利,加大人口素質的培養,這可能是未來中國正確的發展道路......勞動密集型企業:需要大量工人技術密集型企業:需要科技人才人口政策決定國家的發展方向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調整思考:三孩政策是否違背了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為什么?不違背,實施新的生育政策是為了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使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三孩政策同樣要求我國公民按照人口政策有計劃地生育,是對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完善。資源環境面臨危機第二章二、資源環境面臨危機資源環境嚴峻挑戰(1)資源日益短缺(2)環境污染嚴重(3)生態系統退化(4)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1.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對哪些嚴峻挑戰?(背誦)欣賞視頻 《東北拉閘限電》“大清早停水停電,孩子飯沒法做、“一家三天沒洗臉了”、“正在家上網課,沒法上了”......近日,吉林、遼寧兩省的一些居民在社交媒體上反映,突如其來的限電已經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生活。思考東北限電,為什么不夠用了?簡介資源名稱 世界總量排名 世界人均占有量耕地面積 第3位 88位森林面積 第5位 119位草原面積 第2位 121位煤礦總量 第3位 114位水資源 第1位 128位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我國大部分礦產資源分布在山地、高原和荒漠集中的西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短缺。我國每創造1美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我國的能源利用率僅為美國的26.9%、日本的11.5%。據估計,目前我國快遞業中紙板和塑料只有不到10分之1得到了回收,而大部分包裝,特別是填充物、膠帶等塑料成分,基本完全被廢棄。大部分廢棄物還可能含有對環境污染有影響的成分。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區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必然導致資源枯竭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也會越來越小。對策: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不能走西方工業化的老路,必須探索符合國情的利用、保護和開發資源的新路。(堅持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①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②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我國自然資源的現狀毀林開墾567畝 砍樹604株3月19日,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調查組公布調查情況。調查發現,陽關林場在西南片區存在防護林減少、葡萄園增加、毀林開墾、無證采伐、防護林質量下降等問題。思考甘肅省敦煌陽關林場防護林被毀,有何危害?簡介思考:我國的資源問題可能造成的危害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必然導致資源的枯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也會越來越小。對策: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不能走西方工業化的老路,必須探索符合國情的利用、保護和開發資源的新路。原因: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大量資源消耗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危害: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必然導致資源的枯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后勁也會越來越小。對策: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不能走西方工業化的老路,必須探索符合國情的利用、保護和開發資源的新路。綠色發展道路2、我國的資源國情是什么樣?國情: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這四幅圖共同反映了什么問題?分小組談一談我們身邊還存在哪些環境問題?環境問題說一說,我們身邊都有哪些環境污染?1、我國的環境現狀:當前我國生態環境雖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形勢仍不容樂觀。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問題時有發生。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污染?1、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2、工業化進程加快。3、資源短缺。4、人口基數大等。其中三個著名癌癥村分別在:湖南省石門縣鶴山村,這里有一座“亞洲最大雄黃礦”; 廣西大新縣五山鄉三合村,該村鎘指標高度超標;東莞市虎門鎮遠豐村,這里曾是虎門鎮生活垃圾堆積處。《中國“癌癥村”時空分布變遷研究》指出,中國從1954年開始出現“癌癥村”,到2011年底,全國累計發現351個“癌癥村”,無數家庭支離破碎。 我國“癌癥村”為集聚型分布,但區域差異明顯,總體上是東部多于中部,中部多于西部。四川癌癥村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廣門橋村地域:位于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有370戶、約1400人。環境:市縣衛生部門認為,原因是水源污染和食物農藥超標。病種:胃癌、食道癌、口腔癌。后果:13年間,有近40人患癌癥,年平均3人以上死于癌癥,得癌癥的人90%都是50歲以上者。簡陽市簡城鎮民旺村因化工廠未經任何處理的工業、生活廢水大量流入沱江,導致水中亞硝氨的含量超過國家規定排放的30倍,原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近年每年平均有5人死于癌癥。危害: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①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②嚴重破壞生態平衡。③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④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⑤人類關愛和保護環境就是走向重生。⑥漠視和破壞環境就是走向自我毀滅。為什么要關愛和保護環境或保護環境的原因?(1)我國面臨怎樣的環境形勢?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這些現象會產生什么危害?(2)我國面臨的環境形勢:環境形勢不容樂觀,環境問題愈發嚴重、環境污染呈高發態勢;(3)原因: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4)環境問題的危害: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3.環境問題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非常突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只有通過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得到解決。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思考:面對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我們該怎么辦?在本質上是發展問題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4.面對突出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我們應該怎么辦?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實 質發展問題危害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怎么辦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面對資源環境問題我們應怎樣做(建議)?面對資源環境問題我們應怎樣做?(建議)國家:①完善資源環境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強化監管;②加快科技創新,提高資源利用率,依靠科技保護環境;③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科學發展觀。社會: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提倡健康節儉的生活方式,倡導綠色消費;發揮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及時曝光相關違法行為。堅持綠色發展,走文明發展之路個人:①積極參與資源環保公益宣傳,提高資源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②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③向有關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④積極同各種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為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做力所能及的事→課堂小結1.【2021山東】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受到普遍關注。從人口總量到戶別人口,從人口地區分布到性別構成、年齡構成,從受教育程度人口,城鄉人口到流動人口、民族人口……全面查清了我國人口數量、結構、分布等方面情況,準確反映了當前人口變化的趨勢性特征。此次人口普查為_____提供強有力的統計信息支持。①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②國家有針對性地制定人口相關戰略和政策③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④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從根本上改變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A課堂練習2. 2021年5月11日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公布,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結果顯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規模繼續增長,但生育率進一步下降;人口總撫養比仍維持在較低水平,但人口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以上材料表明( )①我國人口基數大,老齡化加劇②總人口增速趨緩,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③男女出生比例失衡、人口素質偏低④為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我國于今年6月1日放開了三孩政策A.①② B.②③ C.③4 D.①④A3.習近平在中國計劃生育協會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先進表彰會上指出,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依據是我國( )①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得以根本改變②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③公民的人口憂患意識不會發生根本改變④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根本改變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4.據統計,我國人均耕地、草地面積和淡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分別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33%、28%。我國水土流失面積356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的37%,一些重點流域水污染嚴重,部分城市霧霾現象凸顯。這體現我國A.既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B.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初步得到遏制C.面臨非常嚴峻的資源形勢和環境問題D.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C5.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我國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萬人,與2010年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為2.67%。這組數據說明我國( ?。?br/>A.人口素質偏低 B.人口出生率低C.人口素質明顯提高 D.人口老齡化加劇C6.據統計,我國人均耕地、草地面積和淡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分別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33%、28%。我國水土流失面積356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的37%,一些重點流域水污染嚴重,部分城市霧霾現象凸顯。這體現我國A.既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B.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初步得到遏制C.面臨非常嚴峻的資源形勢和環境問題D.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2022學年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6.1 正視發展挑戰 課件.pptx 世界人口數動態榜單與未來預測.mp4 當前我國資源破壞和環境污染的形勢.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