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3 吸收作用一、教材分析本節教材選自北師大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5章第3節,教材在本章著重介紹植物的五大生活方式,在前兩節中,教材已經介紹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相關應用等,在本節,教材繼續介紹植物的吸收作用,也著重從原理出發,并緊扣相關應用。學情分析學生在學習本節之前,已經掌握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兩大主要的生活方式,對于植物的生理過程相關原理已經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初步掌握了相關的學習方法,但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的抽象思維仍然較為薄弱,課堂上需要更多地依靠多媒體將抽象原理具體化。三、教學目標1、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闡述植物細胞吸收水分的原理。2、識別綠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結構基礎—根毛。3、舉例說出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說出農業生產中關于綠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相關應用。四、教學重點1、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的探究2、根毛細胞的結構及其對水分的吸收。3、農業生產中關于綠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相關應用。五、教學難點1、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2、農業生產中關于綠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相關應用及其原理。六、教學方法探究學習法、合作學習法。七、教學過程教師行為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一、情境導入: 在課件中展示一盆植物,并請有培養照顧植物經驗的學生舉手,請其中一位學生結合經驗闡述 自己會如何照顧這一盆植物? 如果澆水之后植物還是長得不好,應該采用什么辦法? 澆水和施肥的時候,是澆到植物的葉子上還是土壤中?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本節課的主要問題:植物的生活為什么需要水和無機鹽? 二、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的作用 結合已學知識“光合作用的實質”和“細胞的基本結構”,提問“為什么植物生活需要水分?”引出水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水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水是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 說明水在植物的生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提問:植物細胞是如何吸水的?引出探究實驗。 三、探究實驗: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1、結合圖片展示生活現象:將萎蔫的黃瓜浸泡在清水里,黃瓜會逐漸變得硬挺;將少量的醬油倒入盛有黃瓜條的盤里,盤里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湯,黃瓜條逐漸變得軟縮。 提問(1)、這說明了什么? (2)、植物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前提條件是什么呢? 2、小組活動:教師給出實驗設計的基本信息,由學生展開活動:設計實驗探究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教師根據小組展示成果進行點評修正,并給出完整的實驗設計方案。 3、播放視頻:展示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實驗過程及實驗結果。 逐步分析兩組實驗加入的溶液、試管內液面變化、蘿卜的變化、水分流向,得出蘿卜在清水中吸水,在濃鹽水中失水,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黃瓜細胞的吸水與失水和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有關。 四、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1、利用植物細胞結構圖,從微觀層次分析植物細胞吸水的原理,得出細胞液濃度>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吸水;分析植物細胞失水的原理,得出細胞液濃度<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失水。 得出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水分總是流向濃度高的地方。 2、生活鏈接:菜農賣菜時,不時地往青菜上灑水,最主要的目的是? 五、根毛的結構 1、結合已學知識,說明植物生活需要的水分,主要是根從土壤里吸收的。 提問:根怎樣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呢? 得出根的作用:綠色開花植物通常都有發達的根系,根系不僅可以固定植物,而且根的表面積越大,吸收水分的能力越強。 展示根毛結構圖,得出:根毛擴大了根與土壤的接觸面積。 活動:認識根毛的結構 展示根尖結構圖,分別講解成熟區、伸長區、分生區、根冠,簡要介紹各區功能,重點認識成熟區及其上的根毛結構。 提問:(1)根的主要吸水區域是根尖的哪個部分? (2)根與土壤接觸的表面積是怎樣擴大的? 通過結構及具體數據得出:植物根部有大量根毛,擴大了根的吸收面積。 根毛細胞吸水原理: 結合植物細胞吸水原理,通過分析根毛細胞的結構得出:一般情況下,根毛的細胞液濃度總是大于土壤溶液的濃度。于是,根毛細胞吸收土壤里的水分。 生活鏈接 結合圖片和生活實例介紹植物吸收作用的原理在農業生產當中的應用: 合理施肥; 移栽植物時根部多帶土: 合理灌溉, 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的重要性。 課堂小結 隨堂練習 下節預告 種植作物的農民常說這樣一句話:“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提問:為什么植物需要無機鹽?植物是怎樣吸收無機鹽的呢? 結合生活經驗分享照顧植物的經歷: 需要澆水。 應該施肥(無機鹽)。 澆到土壤當中,植物從根部吸收水和無機鹽。 回憶已學知識,說出水在植物生活中的兩大作用,意識到水對于植物生活的重要性。 結合圖片和生活常識,認識到黃瓜在清水中吸水,在醬油中失水,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可能與周圍溶液濃度有關。 小組討論,設計實驗,并派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組方案。 觀看視頻,注意實驗操作及實驗結果,跟隨老師分析得出實驗結果及實驗結論。 結合已學知識,跟隨老師分析細胞液與周圍溶液濃度的關系,認識到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根據所學知識得出目的:青菜細胞吸水,使青菜新鮮 思考問題,結合結構圖認識到植物的根具有根毛,而根毛有吸收水分的功能。 認識根尖各區域,思考問題,從而初步認識根毛的分布和功能。 結合植物細胞吸水原理思考根毛吸水原理。 認識植物的吸收作用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認識到水對于植物的重要性。 思考問題,課后做好預習。 由學生的已知經驗出發,激發學生對于本節課的學習興趣。結合生活常識創設情境進入課堂,利用生活化教學的教學方式,減少學生對于植物生理過程復雜原理的畏難心理。 從已學知識出發引出本節新課知識,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牢固建立知識框架,做到溫故知新。 利用生活常見現象,直觀展示植物吸水和失水時的環境條件,引導學生有目的有方向思考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通過小組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設計探究實驗的能力。 利用視頻直觀展示實驗過程及實驗結果,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到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以宏觀的蘿卜吸水與失水的現象為基礎,進入微觀層次分析單個細胞吸水與失水的現象,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突破教學難點。 聯系生活應用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達到生活化教學的目的。 聯系生活常識,引導學生學會結合常識和已學知識分析得出新知識,從而認識到植物根具有吸收土壤水分的作用。突出教學重點。 初步展示并介紹根尖結構,在引導學生認識根尖分布區域的同時為后續進一步學習根尖的結構和功能打下一定的基礎。 引導緊扣所學知識進行分析,進一步提高分析能力。 進行生活化教學的同時實現本節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利用問題激發學生對于下節新課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