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教學目標】1.描述細胞分裂的大致過程。2.學習通過模型方法進行生物學的研究。3.學習記錄數據、分析數據和根據數據獲得結論的方法。【教學重點】1.細胞分裂的過程。2.細胞分裂的意義。3.學生活動的組織。【教學難點】1.研究細胞體積與表面積的關系中的數據處理、結論的獲得。2.遺傳物質的復制。【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導入:(出示資料,引出本節所學內容)科學家研究大象和小鼠的細胞時發現,大象雖然身體龐大,但它的細胞與小鼠細胞的大小沒有明顯差異。一個新生兒的身體大約有1012個細胞,他的爸爸或媽媽的身體大約有1014個細胞,但細胞體積不比孩子的細胞大多少;爸爸和媽媽的身體高大,是因為他們身體的細胞數量多。(提出問題)細胞體積為什么這么小 細胞數量為什么這么多?細胞體積為什么這么小?1.提出問題:細胞的較小體積與其生命活動有什么必然聯系呢?2.學生活動:研究細胞體積與表面積的關系。(1)成4人小組,初步分析細胞體積小的原因,提出獨立見解。(2)識別不同體積的立方體,分別計算有關數據,將數據記錄到課本上的表格中。(3)分析數據,討論:立方體的體積增大時,表面積與體積之比的變化有什么規律?B.細胞大小會不會影響與外界的物質交換?(4)分組匯報討論結果。3.建議有興趣的同學課下完成建議活動----“研究細胞大小與物質擴散的關系”。4.小結:較小細胞的表面積則相對較大,更易于保證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從而保證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二、細胞數量為什么這么多?1.閱讀課本第2、3自然段。2.展示細胞分裂過程,學生描述。3.學生比較動物細胞分裂、植物細胞分裂的異同。4.閱讀課本第4、5自然段。5.教師解釋遺傳物質的復制。6.提問:細胞分裂對生物體有何意義?7.師生歸納:細胞分裂對生物體的重大意義。三、達標測評1.下面有關細胞的大小與細胞的表面積以及交換物質情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細胞越小,表面積則相對越大B.細胞較大時,與外界交換的物質相對較少C.細胞越大,表面積則相對越小D.細胞的大小與表面積沒有直接的關系2、細胞在進行分裂時,最先分裂的是()A.細胞核B.細胞質和染色體C.細胞壁D.葉綠體和細胞膜3、下面是細胞分裂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圖A表示________細胞分裂的過程,圖B表示________細胞分裂的過程。判斷的主要依據是圖A的細胞沒有_________,圖B的細胞有__________。在細胞分裂過程中,____________里的遺傳物質經過復制而數量倍增,并且平均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保證新細胞與親代細胞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四、創新探究:閱讀課本上關于“細胞分裂與癌細胞”的小資料,并就此在網上展開調查,將調查結果寫成約300字的小文章。【板書設計】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細胞的體積為什么這么小?保證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細胞怎樣保持較小的體積?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3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