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浙教版 七年級上新知導入地殼變動的證明:地殼是在不停變動的地殼變動上升運動下沉運動緩慢運動激烈運動高山、高原火山、低地、裂谷、海洋地震新知講解全球火山主要分布為環太平洋火山帶,地中海火山帶,東非火山帶,大西洋海底火山帶 。地震是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震源:地震的發源地(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km處)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處(一般受地震影響最大)震中距:地表某地距震中的距離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離等震線:在地圖上把地面破壞程度相似的各點連接起來的曲線世界各地每年發生的地震多達500萬余次。當然,這些地震絕大部分是極其輕微的,只有借助靈敏的地震儀才能測知。而可能造成極大破壞的地震,平均每年不到20次。張衡 地動儀構造地震:塌陷地震:人為地震:(地下深處巖層錯動、破裂所造成)(巖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人為原因引起的,地下核爆炸、炸藥爆破等)占世界地震總數的7%左右占世界地震總數的3%左右火山地震:誘發地震:(洞穴的崩塌所引起)(水庫、油田注水等引發的地震)占世界地震總數的85%致90%左右;科學家按照地震釋放能量的大小分為不同的等級,地震每增加一級,能量約增加33倍。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域 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比較世界地震分布圖和世界火山分布圖,它們的分布特點有何相同之處?它們的分布特點具有相對一致性2008 年5月12日14時28 分04 秒,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 級大地震,震中位置位于30.986° N 、103.364° E,震源深度為10~20千米,震中烈度為11度。此次地震波及約50萬平方千米的中國大地。其中以川、陜、甘三省震情最為嚴重,泰國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內,菲律賓、日本等地均有震感。災害,主要有:1.火災:由房屋倒塌、煤氣泄漏和明火引起;2.水災:由水壩決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3.毒氣泄漏:由建筑物或裝置破壞等引起;4.瘟疫:由震后生存環境的嚴重破壞所引起。地震會使地面發生震動,有時則會發生地面移動。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如地震在海底發生,海床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候風地動儀: 歷史上第一個記錄地震的儀器,是公元二世紀由中國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它可以偵測到大地的輕微地震,也能判斷震中的大致方位。許多現代化的地震觀測站,把地震儀設置在偏遠的地方或放入很深的地下洞穴內,以免地震信號受到火車、飛機及各種鉆挖工程的干擾。攜帶型地震儀: 攜帶型地震儀非常適合偵測大地震后的余震以及火山爆發所引起的地震。地震的預報、前兆:天旱井水冒,無雨水變渾,騾馬發驚不進圈,豬不吃食跳欄跑,貓兒躲得無蹤影,雞飛上樹狗哀嚎,魚兒浮頭躍出水,鴨不下水岸上鬧,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搬家四處逃,出現地光、地聲。地震的防范躲在躲到面積較小的房間里,躲在桌子下,到空曠的地方。蹲下 護頂 固定有序逃生逃離樓房高度2倍遠的距離 一般情況下,家庭防震主要包括如下措施:①家庭建造住房時要考慮防震抗震問題,并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②每個家庭成員平時應學習地震知識,盡可能多掌握自救方法,切忌盲目外逃避震、跳樓等;③明確震時的疏散路線和避震地點;④加固室內家具雜物,防止震時翻倒跌落造成傷害;⑤準備避難和營救用品,如手電筒、打火機、半導體收音機,夠3天用的食品和飲用水、藥品等;⑥妥善保管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防止煤爐、煤氣爐等在地震時翻倒、泄漏;⑦分配各人震時應急任務,特別是防火、斷電、保護老人小孩等,避免震時忙亂;⑧學會并掌握基本的醫療救護技能;⑨在接到短期地震預報后,要隨時注意了解來自政府和地震部門的地震信息;⑩一旦發生有感地震,在來不及跑到戶外的情況下,盡量躲避在開間小的房間里、堅固的家具下面或墻角等部位,待振動過后,迅速撤離到戶外空曠地。思考: 如果在地震中被壓怎么辦?1、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或其他危險物 ;2、搬開身邊可移動的碎磚瓦等雜物,擴大活動空間。(注意,搬不動時千萬不要勉強,防止周圍雜物進一步倒塌 )3、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時再被埋壓4、聞到煤氣及有毒異味灰塵太大時,設法用濕衣物捂住口鼻。5、不要亂叫,保持體力,用敲擊聲求救。目前,地震學家通過觀測地震儀,能準確地測量出世界上任何地區發生的地震,并正在進一步探索地震發生和分布的規律,提高地震預報的準確性。同時,建筑師們通過設計一些抗震建筑物來減少地震的危害。課堂總結地震是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震源:地震的發源地(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km處)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處(一般受地震影響最大)震中距:地表某地距震中的距離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離等震線:在地圖上把地面破壞程度相似的各點連接起來的曲線課堂練習1、下列有關地震和火山的說法錯誤的是( )A.火山和地震的活動周期是11年B.火山的噴發使酸雨發生的可能性增加C.火山噴發和地震都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D.火山和地震發生時釋放的巨大能量來自地球內部A2、地震發生時,下列避險措施正確的是( )①迅速跑到開闊地帶 ②乘汽車逃命③立即躲到堅固的桌子或床下面,就地避震④應站著不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D3、2019年12月9日15時20分在四川綿陽市安州區(北緯31.56度,東經104.25度) 發生4.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當地震發生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地震發生時,馬上從樓上跳下B.在室內避震時,最好躲到堅固家具附近、內墻墻根、廁所、廚房等處C.在學校避震時應立即奪門而逃D.野外避震時應躲到山腳邊B4、關于地震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地震是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②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各種強度的地震都會造成破壞③地震中破壞最嚴重的地點是震中④地震發生時躲到小開間的房屋里和桌子底下是一種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動頻繁的地區和地震頻繁的地區在分布上沒有相同之處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C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4 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第2課時.ppt 唐山大地震.mp4 汶川地震10年紀念眾志成城看完視頻相信你也會轉發-汶川地震十周年-騰訊視頻.mp4.mp4 科學避震.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