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 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召開了哪些會議?有何影響?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緩解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使世界處于相對穩定時期。一、一戰后資本主義“繁榮”及其崩潰2.表現:1924——1929年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快的表現如何?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處于無政府狀態,壟斷資本家盲目擴大生產,國民生產總值創歷史新高,許多工業部門出現高漲局面,工廠的電氣化程度大大增強,一批新的電器開始進入家庭。1.相對穩定時期1924——1929年原因?問:從表面上看,2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表面繁榮,但潛藏危機,請問危機何在 答:資本家為了追求利潤,盲目擴大生產,造成生產過剩,預示著經濟危機的到來。產量猛增V.S.人民相對貧困(不是賣不完,而是賣不掉)探究問題:——經濟大危機1、爆發的原因?2、爆發的時間及標志?3、特點?4、影響?——之原因①、直接原因:②、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處于無政府狀態。 壟斷資產階級盲目擴大生產,造成生產過剩。③、其他原因:政府大力提倡分期付款;出現了全國性的股票活動——之時間、標志時間:1929——1933年開始的標志: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紐約股票市場崩潰。開始的國家:美國a.股市崩潰,銀行倒閉--金融危機b.企業破產—工業危機c.農產品價格猛跌—農業危機d.失業人數激增—就業危機e.社會動蕩不安,壟斷資產階級統治面臨危機經濟危機的表現涉及范圍特別廣持續時間比較長破壞性特別大特點 具體表現影響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造成工業、農業、商業和金融部門的危機;從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個年頭;1933年與1929年相比,整個資本主義工業生產下降了1/3以上,資本主義世界貿易總額縮減了2/3;——之特點——之影響見P56經濟大危機期間一個男子在汽車上的牌子寫道:“100美元可買下這輛轎車。在股市上喪失了一切,急需現鈔。”經濟危機引起政治危機如果競選成功,我保證將為美國人民實行新政!胡佛羅斯福最好的經濟是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預經濟的政府。1575萬票—2280萬票病癥一:銀行大量倒閉,民眾對銀行失去信心。改革銀行制度,恢復銀行的信用。二、羅斯福新政病癥二:農產品大量滯銷,農民負債累累,農產品價格已跌到歷史最低點,豬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賣不到一元錢。整頓農業限制主要農產品的價格,銷毀過剩的農產品,由政府給農場主補償。病癥三:生產相對過剩,盲目競爭,14萬家企業倒閉.調整工業通過《工業復興法》中心措施藍鷹標志興建公共工程田納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壩病癥四:大量人口失業羅斯福新政的“新”:特點:國家干預經濟開創了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一)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1.背景:(1)經濟危機引起政治危機,資本主義各國社會矛盾尖銳,政局動蕩(2)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2.開始時間:1933年3.目的:直接目的: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根本目的:鞏固資產階級統治,維護資本主義制度。6.影響:(1)積極:(2) 消極:①國內:②國際:在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A.使美國經濟緩慢恢復過來,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B.使美國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C.使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D.使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在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開創了國家干預和指導經濟的新模式新政的前提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所以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大危機。7.啟示:(1)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2)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3)改革是推動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4)要從國情出發,實事求是… …(5)要勇于創新比較華盛頓.林肯.羅斯福人物 當時解決的主要問題 重大事件 主要影響華盛頓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獨立戰爭取得民族獨立;林肯廢除黑人奴隸制度,維護國家統一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羅斯福擺脫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干預經濟的先河;度過了危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