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全民族的抗戰3.2.3中國抗日戰爭“九一八”事變(1931)華北事變(1935)“七七”事變(1937)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義勇軍進行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閱讀課文內容,說說“七七”事變后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反應以及回應1937年7月8日,中國共產黨發表《抗日通電》1937年8月13日,國民政府發表《自衛宣言》1937的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講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中共抗日通電和蔣介石講話是在什么形勢下發出的?這能夠說明什么問題?中共的抗日通電是在七七事變爆發后就立即發出的,蔣介石的講話是在共產黨的號召下,全國抗日呼聲高漲的情況下發表的。說明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團結抗戰,挽救民族危亡是大勢所趨。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盧溝橋事變的爆發(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布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23日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了中國共產黨合法地位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國共合作宣言》的發表(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根據國共兩黨協議,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林彪八路軍一二〇師師長賀龍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1907.12.6~1971.9.13原名林祚大 字陽春 號毓蓉湖北黃岡縣回龍山林家大灣人1896.3.22~1969.6.9原名賀文常 字云卿湖南桑植縣人“兩把菜刀鬧革命”1892.12.4~1986.10.7曾用名劉伯堅四川省(今重慶市)開縣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新四軍軍長葉挺1896.9.10~1946.4.8廣東省惠陽縣周田村人新四軍副軍長項英1898~1941.3.14湖北武昌人 湘、贛、閩、粵、浙、鄂、豫、皖等南方八省邊界的紅軍和游擊隊(除瓊崖紅軍游擊隊外),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由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形勢。殲滅日軍100余萬,22次大型會戰1117次大型戰斗206位國軍將領殉國陸軍:321萬1914人陣亡空軍:4321人陣亡海軍:全軍覆沒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抗擊日軍的大規模進攻,有效地牽制了日軍的兵力。正面戰場李宗仁 臺兒莊戰役由國民黨將領李宗仁、張自忠指揮,歷時1個多月。中國軍隊參戰約 29萬人,日軍參戰約5萬人;中方傷亡約5萬余人,斃傷日軍約2萬余人。此次大捷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以來,繼平型關戰斗等戰役后,中國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勝利,是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斗志。臺兒莊保衛戰中的中國軍隊敵后戰場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人后方,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建立了敵后抗日戰爭根據地,把敵人的后方變成了抗日的前線。針對敵人的“掃蕩”和包圍,根據地軍民采用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術,粉碎了一次又一次的“掃蕩”。 平型關戰斗是八路軍第115師在山西省東北部平型關地區對日軍進行的伏擊戰,為太原會戰的組成部分。 八路軍第115師在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率領下,正確地運用伏擊戰術,以劣勢裝備一舉殲滅日軍精銳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1000余人及其大批軍用物資。 這是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振奮了全國民心和士氣,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威。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先后組織了100多個團,在華北廣闊的地域,通過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點,向敵人發動大規模攻擊,史稱“百團大戰”。尋找歷史的真相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力量對敵作戰12.5萬次,消滅日、偽軍171.4萬人。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中國共產黨軍隊損失58萬余人,其中陣亡16萬余人。——摘編自《關于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數字問題》抗日根據地廣大軍民的英勇抗戰,鉗制和消滅了日軍大量兵力,殲滅了大部分偽軍 。無論形勢多么險惡,戰爭多么殘酷,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戰到底,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南洋華僑學生賣花籌款救國越南華僑獻金救國荷印華僑捐獻的救護車馬來西亞森美蘭華僑捐贈給八路軍的救護車美國華僑捐獻的兩輛血庫救護車南洋華僑捐獻的部分汽車紐約僑胞捐贈給八路軍的救護車荷印華僑為祖國抗戰捐獻的飛機為什么說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抗戰?1.抗日戰爭開辟了兩個戰場:一個是國民黨的正面戰場,一個是共產黨的敵后戰場,兩者相互配合、協調。2.除了正規軍隊的作戰,人民群眾也積極踴躍地組織軍隊抵抗日本侵略者,在斗爭中廣泛地開展伏擊戰、地雷戰、地道戰等游擊戰,冀中回民支隊積極參與使敵人聞風喪膽,此外愛國華僑也以各種形式支援祖國的抗戰。一、國民黨1、蔣介石國民政府從不抵抗政策到被迫停止內戰聯共抗日到主張抗戰(九一八事變) (西安事變) (七七事變后)2、國民黨軍隊及其愛國將領①九一八事變,部分東北軍對日軍進攻進行了抵抗②一·二八事變,駐守上海的第十九路軍在蔡廷鍇、蔣光鼐領導下奮起抵抗,擊退敵軍③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共抗日④七七事變,駐守盧溝橋的第二十九軍奮起還擊。在保衛平津的戰役中,佟麟閣和趙登禹英勇犧牲⑤積極開展五次大規模的會戰(徐州會戰李宗仁指揮的臺兒莊戰役取得了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正面戰場二、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1、九一八事變和華北事變后,主張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一二·九運動,掀起抗日救亡民主運動的新高潮2、西安事變發生后,主張和平解決,促使國共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3、七七事變后,通電全國,號召…… ,促成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4、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太原會戰中平型關戰役取得了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5、深入敵人后方,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取得了百團大戰的勝利敵后戰場世界各國對中國抗戰的支持背景:表現: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中國戰場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的作用更加突顯。1.中國與美國、蘇聯、英國等國家逐漸結成同盟,共同抵抗法西斯的侵略。2.世界所有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國際組織及各種反法西斯力量,通過來華參戰、提供物資援助等方式,參與、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3.抗戰初期,蘇聯先后派遣2000多名空軍志愿隊員參加中國抗戰,其中200多人在戰斗中英勇犧牲。世界各國對中國抗戰的支持表現:4.1945年8月6日和9月,美國先后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世界各國對中國抗戰的支持表現:5.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本宣戰。次日,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抗日戰爭的勝利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2.1945年9月2日,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了中、美、蘇、英等國代表參加的日本投降簽字儀式。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9月3日,被定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難者國家公祭日)3.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舉行。被日本殖民統治50年之久的寶島臺灣,回到了祖國的懷抱。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你能根據以下史實得出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史實:中共領導敵后軍民廣泛開展游擊戰爭中共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共堅強領導)史實:七七事變后,國共實現了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史實:東北義勇軍的抗日活動、敵后抗日根據地游擊戰國內抗日武裝力量的英勇作戰史實:白求恩大夫為八路軍傷員療傷抗日戰爭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援助……根本原因具體答案,參考練習精編P74名稱 結果材料一: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一覽表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抗日戰爭失敗失敗失敗失敗勝利材料二:軍民傷亡(人) 經濟損失(美元)中國 3500多萬 6000多億世界 9000多萬 4萬億國內意義:①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所取得第一次完全勝利。②抗日戰爭的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偉大力量。國際意義:①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作出了重要貢獻。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個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羅斯福 如果日本進軍西印度洋,必然會導致我方在中東的全部陣地崩潰。能防止上述局勢出現的只有中國 ——丘吉爾只有當日本侵略者的手腳捆住的時候,我們才能在德國侵略者一旦進攻我國的時候避免兩線作戰。 ——斯大林中國是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戰場,抗擊和牽制了日本總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本51個師團有35個師團在中國,有力的配合了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有2100萬同胞犧牲,占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死亡人數的42%。②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和幫助。③中國堅持對日作戰,在亞洲牽制了日本帝國主義的進攻,大大緩解了美、英、蘇在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上的壓力。國共兩黨 第一次合作 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合作時間目的標志組成戰線成果1924-1927(國民革命時期)1937-1945 (抗日戰爭時期)打倒列強,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抗擊日本的侵略者,爭取抗戰勝利國民黨“一大”的召開七七事變后蔣介石發布《國共合作宣言》革命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黃埔軍校,取得了北伐戰爭的勝利,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比較兩次國共合作甲午戰爭抗日戰爭時間侵略原因抵抗者著名戰役臺灣問題結果影響啟示1894-18951937-1945侵略掠奪中國擺脫經濟危機,緩和國內矛盾腐敗的清政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全民族團結抗戰黃海戰役(鄧世昌)臺兒莊戰役(李宗仁)簽訂《馬關條約》,日本侵占臺灣抗戰勝利,臺灣回歸祖國中國戰敗中國勝利大大加重了中國的民族災難,隨后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抗戰勝利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斗爭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1、落后就要挨打,必須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增強綜合國力。2、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增強民族團結,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共赴國難3、走和平發展道路4、必須堅持中共領導開展 建立百團大戰(振奮了抗戰精神)國民黨共產黨制定 抗戰路線, 軍、 軍進入敵后1940年下半年發動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取得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取得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抗日戰爭進入到相持階段臺兒莊戰役遠征緬甸國外戰場正面戰場敵后戰場游擊戰爭抗日根據地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全民族抗戰全面八路新四… …平型關戰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