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新生政權的鞏固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第1課時 鞏固新生政權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掌握新中國成立后的肅清反革命運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運動、抗美援朝戰爭。【過程與方法】回顧新中國成立后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從圖片中獲取信息,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法,初步學會全面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運動、抗美援朝戰爭的學習,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重點難點【重點】土地改革運動、抗美援朝戰爭。【難點】抗美援朝戰爭的原因、性質、意義。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情境式導入)出示油畫《開國大典》這張油畫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開國大典的舉行標志著什么?新中國成立標志著什么?這是不是意味著新中國可以高枕無憂了?【合作探究】一、西藏和平解放1、出示資料:資料一:全面解放中國的任務沒有完成(如西藏),國民黨的殘余武裝、土匪、特務等反革命勢力從事破壞活動,威脅新生政權。資料二:經濟凋敝,百廢待興。解放區的農民迫切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以獲得土地。資料三:新中國成立后,美國繼續在軍事上援助蔣介石,同時扶持朝鮮、越南等國的反動勢力,建立針對中國的包圍圈。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出兵朝鮮,并派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進行偵察和轟炸掃射,嚴重威脅到了新中國的安全。結合三則資料回答:(1)歸納新中國面臨哪些“挑戰” ?(2)面對這些“挑戰”,我國采取了什么措施來應對?根據資料回答。結合所學知識,回顧:西藏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唐朝時,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后遠嫁吐蕃贊普,密切了唐蕃關系。元朝設置宣政院,西藏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管轄。清朝冊封達賴、班禪,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根據圖文資料介紹西藏和平解放的過程。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到北京談判,雙方達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根據協議,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各地,西藏宣告和平解放。4、結合圖文資料,說說西藏和平解放的意義?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二、土地改革1.閱讀教材P36-37,結合教材回答:土地改革的時間、依據、范圍、具體做法、結果分別是什么?略。2.出示資料資料一:土地改革時農民的翻身證資料二:獲得土地的農民生產積極空前高漲。據統計,土地改革后的1952年與1949年相比,糧食產量增長44.8%,棉花增長193%,油料增長64%。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民的購買力提高,生活有了比較明顯的改善。結合材料,說一說土地改革有何意義?①徹底廢除了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真正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②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推動新中國的工業化創造了條件。三、抗美援朝1.抗美援朝戰爭的目的是什么?支援朝鮮,保家衛國。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和結束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根據教材回答。3.從天時、地利、人和三個角度出發,探討中朝軍隊取得勝利的原因?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討論,歸納并展示答案。4.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抗美援戰爭的性質以及對我國的影響。性質:是一場正義的反侵略戰爭。影響:中國在戰爭中取得的勝利進一步鞏固了新生的政權。四、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結合P38閱讀卡回答: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依據和意義分別是什么?憲法規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練習設計】(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