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課 “一國兩制”與統一大業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掌握“一國兩制”的含義和意義;知道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和意義;知道臺灣問題的由來,認識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趨勢。【過程與方法】通過地圖閱讀、史料研習、統計數據分析等方法,理解香港、澳門、臺灣與祖國的關系,認識“一國兩制”構想的偉大意義。通過演講、辯論、新聞解讀等方法,表達維護國家統一的信念。【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運用、展望的學習,體會一代偉人鄧小平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智慧;通過對臺灣問題的展望分析、《鄉愁》等詩歌的欣賞,形成胸懷祖國、情系中華的情懷。認識到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人民的迫切要求,按照“一國兩制”的構想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認識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重點難點【重點】“一國兩制”的構想和港澳如期回歸。【難點】“一國兩制”構想的內涵和這一構想在解決香港問題上的運用。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情境式導入)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門》,這是著名詩人聞一多的作品,表達了“七子”被迫離開母親的襁褓,渴望重回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你知道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祖國得益于哪一偉大的構想嗎?我國政府為什么能收回香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了解。【合作探究】一、“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1.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歸納“一國兩制”構想形成過程。根據教材回答。“一國兩制”的含義是什么?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和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兩種制度長期并存、共同發展。二、“一國兩制”構想的成功運用——香港、澳門回歸1.回憶香港問題的由來。1842年英國通過《中英南京條約》占領香港島;第二步,1860年英國通過《北京條約》占領九龍司地方一區;1898年英國強租“新界”。閱讀教材,歸納香港回歸歷程。中英談判、確立方案、聯合聲明、順利回歸。播放《香港回歸政權交接儀式》影像,思考:紅旗、紫荊花分別代表什么?花蕊上的五顆星又象征著什么?紅旗代表祖國,紫荊花代表香港,寓意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在祖國的懷抱中興旺發達。花蕊上的五顆星象征著香港同胞心中熱愛祖國,紅、白兩色體現了“一國兩制”的精神。討論香港能夠成功回歸的原因。綜合國力的增強(根本原因);“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中國政府的努力;人民群眾的希望。5.回憶澳門問題的由來。葡萄牙殖民者1553年攫取了澳門的居住權;1557年以后,他們在澳門私自擴展土地,建筑炮臺,設立官署,開始了對澳門的長期占據。回答澳門回歸的時間。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政權交接儀式》影像,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和區徽圖案的內涵?澳門區旗、區徽的底色是象征和平與安寧的綠色,五顆呈弧型排列的五 角星,象征著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蓮花、大橋和海水,則象征著澳門的自然地理特點和自然景觀,寓意澳門四周是中國的領海。歸納港澳回歸意義。學生閱讀教材,自主歸納,教師適當點撥。三、海峽兩岸的交流1.回憶臺灣問題的由來。①臺灣問題的出現,是國民黨反共反人民內戰的結果;②臺灣問題長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以美國為首的反華勢力不斷插手臺灣事務。政府的基本對臺方針是什么?“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簡述海峽兩岸的交流情況。略。解決臺灣問題的有利因素和阻礙因素各有哪些?有利:“一國兩制”在香港和澳門的成功實踐;兩岸交流的加深;中國政府的努力。阻礙: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反華勢力;“臺獨”勢力。臺灣問題能否和平解決?為什么?言之有理即可。【課堂小結】一個國家要想成功地處理內外事務,必須要有強大的綜合國力和適宜的內外政策;而要做到這一點,國家就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對外開放,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練習設計】(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