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課 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外交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建國初期的外交三原則;新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關系的改善;改革開放后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內涵。【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外交事業經歷的幾個階段,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歷史發展概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建國以來我國外交活動取得的重大成就感受“弱國無外交”,以及我國取得的這些成就與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密切相關,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和為祖國的富強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的責任意識。重點難點【重點】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我國外交取得的重大突破;中美關系的改善。【難點】我國外交政策的制定和調整與國際形勢、國家實力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情境式導入)出示油畫《開國大典》這張油畫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開國大典的舉行標志著什么?新中國成立標志著什么?這是不是意味著新中國可以高枕無憂了?【合作探究】一、新中國初期的外交1.近代中國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但經過人民的浴血奮戰,最終成立了新中國。那么新中國成立初期面臨著一種怎樣的形勢?面對這種形勢我們實行了怎樣的外交政策?國際形勢:戰后兩大陣營對峙;帝國主義孤立、封鎖、包圍新中國。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方針:“另起爐灶”:即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建立的舊的屈辱的外交關系,而要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關系?!按驋吒蓛粑葑釉僬埧汀保杭匆紫惹宄蹏髁x在中國的殘余勢力,取締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然后再考慮同西方國家建立外交關系?!耙贿叺埂保杭磮远ǖ卣驹谏鐣髁x國家一邊,聯合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2.結合冷戰時期的世界格局,解釋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什么要實行“一邊倒”的外交原則?這有什么作用?原因: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的對抗,美國站在中國人民的對立面,支持蔣介石打內戰。而蘇聯對中國人民的革命給予同情和支持。作用:中國在斗爭不處于孤立地位;有利于利用外援進行經濟建設。能用幾個詞來概括新中國建立后的外交政策嗎?獨立、自主、和平。4.結合教材P57的相關內容回答:(1)亞非會議的時間、地點。(2)周恩來提出的外交方針。(3)周恩來提出的外交原則。根據教材回答。5.亞非各國之間的“同”和“異”各是什么?同——遭遇相同:曾經受到帝國主義的侵略;面臨問題相同:如何發展國家經濟,維護民族獨立,促進世界和平。異——社會制度不同;建設道路不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中什么?國家之間應該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7.亞非會議對中國外交有何影響?①我國與更多的亞非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②促進了中國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地位是通過中國共產黨人的努力,克服一個個阻力而獲得的。④周恩來的外交才能為中國贏得了國際地位,促成亞非各國團結協作、共同反對國際帝國主義,為贏得發展機遇等創造了條件。二、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1.改善中美關系是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成為兩國的共識?為什么說中美關系改善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從中國來說:從整體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國際地位;牽制和對付來自于蘇聯的威脅,緩解國家安全壓力;有助于解決臺灣問題,實現中國統一。從美國來說:認識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承認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增加對付蘇聯的資本,打中國牌牽制蘇聯;希望進入中國市場,獲取經濟利益。簡述中國建交的過程。①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結束了長期的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②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吨忻澜ń还珗蟆仿暶鳎骸懊览麍院媳妵姓J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承諾逐步減少其在臺灣地區的軍事力量和軍事設施。中美關系改善有何意義?①中美兩國的對抗從此結束,兩國關系逐步走向正?;?。②中美關系的改善,促進了中日關系的緩和。1972年,中日兩國建立外交關系,實現了邦交正?;"壑忻狸P系改善之后,許多追隨美國孤立中國的國家,紛紛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在中美關系謀求改善之際,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作出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把臺灣國民黨當局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的決議。三、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今世界的主題已經成為和平與發展。在新形勢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何變化?具體內容又有哪些呢?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增進國際合作,促進共同繁榮。堅持獨立自主,不同任何大國結盟或建立戰略關系,也不支持它們一方反對另一方。對于所有國際事務都從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獨立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2.與“一邊倒”時期的外交相比,你認為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變化是什么?“一邊倒 ”時期我國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國家一邊。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則堅持獨立自主,不同任何大國結盟,也不支持它們一方反對另一方。對于所有國際事務都從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獨立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這一變化體現了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從倒向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一邊到不與任何大國結盟,打開了中國外交的新局面,有利于中國的全方位外交,加速了中國融入國際社會的進程。【練習設計】(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