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我的父親母親第一節 父母的愛,我們收到了嗎(1課時)一、詩歌欣賞: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母愛是海,有水一樣的柔情。父愛是山,有山一樣的沉穩。水有聲,聲聲都是叮嚀;山無語,于無聲處見真情。父母在生活中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我們對父母充滿了感激之情。二、聽音樂,說感受:1999年秋天,在風景入畫的貴州馬嶺風景區,陽光明媚,游人如織。然而,卻發生了一起與這里的景色極不和諧的悲劇。由一架卷揚機改制的纜車未經安全部門的許可被私自投入運營,原本只能容納9人,最終卻擠進了27人。嚴重超載僅僅是滑向深淵的第一步。駕駛者是一名剛來兩天,僅僅學會起步和剎車的年輕人。由于嚴重超載,纜車一開動便迅速下滑,司機猛踩剎車板,鋼繩崩斷。隨著一聲巨響,纜車在數秒內從相當于20層樓的高處跌入山谷。在轉瞬即至的生死關頭,一對年輕的夫婦用他們的雙手將自己兩歲半的兒子高高舉起。結果,大部分游客遇難,兩位年輕的父母也都失去了生命,而這個小孩,卻奇跡般地活了下來……著名歌手韓紅根據這個故事創作了一首歌——《天亮了》。提問:了解了這個動人的故事對我們有什么啟迪?(在生和死的瞬間,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 他們用雙手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兒子,這就是父母之愛。)三、自學思考題1、你覺得你的父母愛你嗎?2、請同學們,仔細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細微之處流淌出父母對你的綿綿愛意?3、父母對我們的愛表現在哪些方面?4、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愛我們的只是我們的父母嗎?說說在你的家庭中,除了父母,還有哪些人疼愛、關心你?參考答案(2、疲憊不堪的母親正給孩子喂奶;在公園里,一個父親正用塑料袋給孩子接尿。一位母親打著哈欠仍然陪著兒子讀書;一群父母在烈日下、考場外焦急地等待3、A、表現在危難時候B、彌散在日常生活中,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表達了父母的愛。總之,轟轟烈烈是愛,平平淡淡也是愛。)四、自我測驗1、父母對子女的愛集中表現在 時刻,然而更多的是彌散在 。轟轟烈烈是愛, 也是愛。2、父母對我們的關懷更多地表現在關心我們生活和學習的瑣事上,很多時候, 、 、 都會將父母的愛傳遞到我們的心靈深處,在我們的心里激起陣陣漣漪。3、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愛我們的不只是父母,這份親情還來自 、 、 等他們用不同的方式把濃濃的愛傳遞給我們。4、動畫片《寶蓮燈》的插曲《天地在我心》用這樣幾句歌詞來表達主人公沉香對母親的感情:“天上的星星多么美麗,可是沒有你, 一切都沒生氣?!痹诔料愕男睦铮? )A.世界上只有親情才是最真摯而美好的感情B.在家庭生活中,只有母親才愛孩子C.母愛、親情是人世間最真摯、美好的感情D.只要親情,只要母愛,其他人的關愛無關重要5、2010年5月9日,又是一年母親節。記者走進四川成都都江堰市天馬鎮金陵人口文化新村,一副主題為“母愛”的宣傳畫,格外吸引人的眼球。對于母愛的認識錯誤的是 ( )A.母愛是偉大的B.母愛體現在方方面面C.在母親節時母愛才凸顯偉大D.應尊重母愛6、同學甲:為了我的上學,父母在學習上生活上給與我無微不至的關心,父母的愛真是無私的!同學乙:如今,我感到自己長大了,不需要父母的呵護了,有時對父母的關心還煩心呢!同學丙:是呀!不但不理解父母,還時常發生沖突呢!同學?。含F在,我們只能用優異的成績匯報父母的愛請對以上4位同學的看法進行評析?第二節 他們這樣做的原因一、美國德克薩斯州有一條法律:凡年滿14歲的孩子,必須身體力行為父母分擔家務。在一個星期天的晚上,湯姆給媽媽寫了一份賬單:替媽媽到超市買食品,媽媽應付5美元;湯姆自己疊被,2美元;擦地板,3美元……媽媽看完紙條后,寬容地笑了笑。媽媽也給湯姆一份賬單:媽媽懷了湯姆10個月,0美元;教湯姆走路,0美元;為湯姆做鈑,0美元……1,你為湯姆收到父母的愛了嗎?為什么?2,媽媽為什么在賬單上寫下0美元?參考答案(1、沒有。沒有用心感受到父母的愛,不知道父母的愛集中表現在危難時刻,更多地是彌散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做到理解和尊重媽媽。2、在于對湯姆深深的愛。)二、出示自學思考題1、閱讀P6《用錢買回父親的愛》后,請回答①你怎么看待這位5歲的孩子想花錢買回父親的愛的想法?②怎么看待父母因為整天忙碌而不能陪伴自己的孩子的現象?2、你有對父母不理解的行為嗎?你覺得與父母產生隔閡的原因是什么?(或∶我們為什么會覺得父母的愛跟以前不同?)3、父母對我們表達愛有哪些多種形式?4、最關心我們的人是父母,面對父母的愛,我們應該如何表現?5、孝敬父母體現在日常行動中,在下列情況下,你是怎樣做的?(1)父母誤會你時 (2)父母生病時(3)當家中遇到困難時 (4)父母鬧意見時參考答案(1、作為一個孩子,希望父親陪自己是正當的情感需求。因為年齡小,所以不能理解,這也是父親的一種愛。父親正在以自己的勞動承擔對家人的責任。2、①有時候父母整天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家庭和子女。②、作為具有多重身份的社會成員,父母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傾注在子女身上。③我們渴望父母的愛,但有時也許我們太看重形式了。④、隨著我們不斷成長,父母給予我們愛的方式和以前有所不同。⑤、我們已經長大,有了更多的理性判斷,對父母的要求也更高了3、P74、a、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自己做。b、多和父母溝通,多征求他們的意見,多和他們說知心話。c、承擔起自己對家庭的責任。5、(1)耐心向父母解釋,絕不頂撞父母;(2)細心照顧父母:(3)主動分憂解難,與父母共度難關;(4)耐心勸說父母,做好溝通工作。三.自主測試:1 “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會眼含熱淚的欣賞他,贊美他”面對這種博大的愛,我們青少年應該①與父母和平相處,對父母言聽計從②學會尊重、理解、關心父母③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關愛與養育④放棄學業,努力賺錢回報父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第三節 給父母的愛,我們發出了嗎一、名人名言欣賞▲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德)歌德▲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高爾基▲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 ——蘇格拉底▲父母的愛應該是這樣的:它能激發起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對人所創造的一切關心,激發起他為人民服務的熱情。 ——蘇霍姆林斯基▲母親是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代替的。 ——巴金二、討論思考 《一小口》一道美味的食品,有人只嘗一小口,就給另一個人吃;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小口,才給另一個吃----前者是母親與孩子,后者是孩子與母親。母親只嘗一小口,是為了知道食物是否燙嘴,是否變味,才放心讓孩子吃。孩子想到與母親分享的時候,常常是因為自己不愿意吃或吃不了。也只有母親才會愉快地接受這“一小口”。無論是留給自己的還是孩子給予的,母親得到的總是一小口,但母親卻心滿意足。提問:你對這一小口是怎么認識的?(這一小口體現了父母對子女無私、博大、永恒的愛。父母賦予我們生命,給我們衣食和撫愛,使我們健康成長。父母的叮嚀和期盼伴隨著我們一天天長大成人。父母把無私、博大、永恒的愛灑向我們生命的整個旅程。在這個世界上為我們付出最多的就是父母。)三、閱讀教材第10頁《勇敢的人》并討論回答課本上的三個問題。參考答案(1)大家會很敬佩羅軍,覺得羅軍是一個孝順、懂事、勇敢的孩子。敢于與父母同呼吸、共患難,有家庭責任感。(2)嘲笑別人父母的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也不會受到別人尊重的。天下的父母都一樣,都會把自己全部的愛給自己的孩子,但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所以不管貧窮富裕,都應受到別人的尊重(3)我不會嘲笑別人的父母。四、看教材11頁漫畫《鄰居》。怎么看他們的行為。參考答案:兒不嫌母丑,有志者不嫌家貧。生命是父母給予的,父母又撫育我們成長,這種關系無可選擇,無法改變。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和家庭,自己的家境不富裕,但同樣要尊重和愛戴自己的父母五、知識鏈接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孝感動天 戲彩娛親 鹿乳奉親 為親負米 嚙指心痛 單衣順母親嘗湯藥 拾葚供親 為母埋兒 賣身葬父 刻木事親 涌泉躍鯉懷桔遺親 扇枕溫衾 行傭供母 聞雷泣墓 哭竹生筍 臥冰求鯉扼虎救父 恣蚊飽血 嘗糞心憂 乳姑不怠 親滌溺器 棄官尋母《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痹g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棄官尋母》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后,決心棄官到陜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于在陜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后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于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五、時代孝星洪戰輝,河南省西華縣人。湖南懷化學院03級學生,中南大學在讀大學生。因帶著撿來的妹妹艱難求學12年,2005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成為時代偶像。1994年,洪戰輝的父親突發間歇性精神病,造成妻子受傷骨折,女兒意外死亡,家里欠下巨債。隨后,父親又撿來了一個和女兒年齡相仿的女嬰。面對沉重的家庭負擔,母親離家出走了。年僅13歲的洪戰輝,默默地挑起了伺候患病父親、照顧年幼弟弟、撫養撿來妹妹的家庭重擔。這副重擔,對于成年人來說尚且不易,何況一個10多歲的孩子!但洪戰輝沒有退縮,一挑就是12年。為了掙錢養家,他像大人一樣,做小生意,打零工,拾荒,種地。他利用課余時間賣筆、書、磁帶、鞋襪,在學校附近的餐館做雜工,周末趕回家澆灌8畝麥地。在兼顧學業和謀生之時,他犧牲了幾乎所有的休息時間。為了帶好撿來的妹妹,洪戰輝費盡心血。每天晚上,他都讓妹妹睡在內側,以防父親突然發病傷及妹妹。妹妹經常尿濕床單、被子,他就睡在尿濕的地方,用體溫把濕處暖干。從高中到大學,他將妹妹一直帶在身邊,每天都保證妹妹有一瓶牛奶和一個雞蛋,自己卻常??蟹奖忝?。在懷化念大學的日子里,他安排妹妹上了小學,每天不管學習多忙,都堅持接送妹妹,輔導妹妹功課。五、知識延伸1、你現在最想對父母親說的一句話是什么?①百善孝為先。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③烏鴉及哺,羔羊跪乳。④不忘父母養育恩,舐犢反哺總關情。2、張大爺辛辛苦苦培養兒子長大成人,兒子大學畢業后在城里成家立業,開始幸福的生活。張大爺夫婦年紀大了,生活困難,就希望兒子寄點錢回家,不過,沒想到錢沒有寄來,卻寄來一封信:父同志母同志:新時代新風尚,自己掙錢自己花, 哪有余錢寄回家! ( 兒子 )請你給寫封回信,并評析兒子的做法。子同志: 新時代新風尚, 自己掙錢自己花。二十年來白養大, 撫養費可不能差。 (父親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