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2021寶安初中生物寶安初中生物微課系列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三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第三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解決問題植物的水從哪里來?植物的水到哪里去了?12綠色植物是怎樣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的?3學習目標說明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在植物中的運輸過程。1描述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2描述綠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中的作用。3情境導入萎蔫現象澆水恢復挺拔水對于植物來說有著什么意義呢?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1、水是植物體的重要組成分;2、水可以使植物保持直立狀態;3、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植物體才能吸收;4、水參與植物的各種生命活動。一、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水是從哪里來的呢?種子的萌發過程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根尖的結構一、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水是從哪里來的呢?根尖成熟區:根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一、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水分是怎樣運輸的呢?浸泡在紅墨水中白色的百合花一、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水分是怎樣運輸的呢?莖葉花一、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水分是怎樣運輸的呢?百合花浸泡在紅墨水中浸泡在清水中一、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植物對水分的運輸導管每一根導管都是由許多長形、管狀的細胞所組成的。運輸水分和無機鹽一、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水分的運輸途徑植株各處水分自土壤根毛根部導管莖部導管葉等植株各處通過導管自下而上運輸無機鹽的運輸途徑二、植物的蒸騰作用水分根、莖、葉中的導管?一株玉米從出苗到結實的一生中,大約需要消耗200 kg以上的水。這200kg(200000g)水的用途大致如下:作為植株的組成成分的水 約2Kg參與各種生理過程的水 約0.2Kg? 約190Kg這么多的水都到哪里去了呢?二、植物的蒸騰作用塑料薄膜上出現什么?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水分根、莖、葉中的導管絕大多數蒸騰作用散失二、植物的蒸騰作用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表達交流得出結論實施計劃制定計劃植物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呢?植物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可能是葉。(根據已有經驗推測,葉片數量多,面積大)變量:葉。對照實驗:有葉和無葉控制變量:其他無關因素(盆栽土壤中的水本身會不會蒸發?)實驗結果:如何判斷實驗結果呢?二、植物的蒸騰作用在試管中滴加油滴的作用是什么呢?兩個試管的葉片中液面出現了什么差異?這種差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二、植物的蒸騰作用驗證蒸騰作用主要是通過葉片進行的幾小時后......有水珠二、植物的蒸騰作用水分是怎樣從葉片散失的呢?說明葉片背面的氣孔多于葉片正面葉片正面葉片背面將一片剛剛摘下的葉片浸在盛有70℃左右熱水的燒杯中觀察葉片的結構二、植物的蒸騰作用④①③②⑤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二、植物的蒸騰作用葉片表皮上的氣孔保衛細胞氣孔模擬實驗:氣孔的開閉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水分二、植物的蒸騰作用當太陽升起時,氣孔張開;當夜幕降臨時,多數氣孔縮小或閉合,蒸騰作用和葉的生產活動減弱或停止。光會影響蒸騰作用!二、植物的蒸騰作用氣孔:1、蒸騰作用的“門戶”2、氣體交換的“窗口”二、植物的蒸騰作用植物蒸騰作用的意義1、水分和無機鹽運輸的動力2、降低植物表面的溫度對植物自身生活資料分析1.據科學測算,某熱帶雨林的降雨量是1950毫米/年,蒸騰量是1570毫米/年,請計算,蒸騰量占降雨量的百分之幾?2.俗話說的好:“大樹底下好乘涼”。據調查,在驕陽似火的夏日,綠化地區的氣溫比非綠化地區的氣溫低0.8 ℃,森林中的氣溫比庭院中的氣溫低1.3 ℃~3.2 ℃。通過這兩則資料,你能得出什么結論?三、綠色植物參與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環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能夠提高大氣的濕度,增加降水;植物的莖葉承接著雨水,能夠大大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樹林中的枯枝落葉能吸納大量的雨水,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課堂小結一、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吸收的主要部位——根尖的成熟區運輸結構——導管二、植物的蒸騰作用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蒸騰作用主要是通過葉片進行的葉片的結構:表皮、葉肉、葉脈氣孔:“蒸騰作用的門戶“、”氣體交換的窗口”三、綠色植物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植物移栽時怎樣做才能提高存活率?實踐應用1、帶土移栽2、剪去一部分枝葉3、在陰天或傍晚移栽4、給植物覆蓋遮陰當堂檢測1.植物體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A.根 B.莖 C.葉 D.花2.移栽的樹苗常被剪去了大量的枝葉,這是為了( )A.減少水分散失 B.減少幼根和根毛折斷C.防止營養流失 D.防止植物不適應3.葉的結構由 、 、 組成。4.氣孔是植物 的“門戶” 也是 的“窗口” 。的形態變化可以控制氣孔的開閉。5.植物通過___________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AA表皮葉脈葉肉蒸騰作用氣體交換保衛細胞蒸騰作用拓展資料在家如何制作葉脈書簽謝謝第3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教學設計1、教材分析“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屬于《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 2011 年版) 》第 4 個主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的內容,涉及的重要概念是: 植物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制造有機物和氧氣,為動物提供棲息場所,保持水土,為人類提供許多可利用的資源。教材里包含 3 個內容: 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蒸騰作用及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對應“水從哪里來”“水將去哪里”“水散失的意義”三個部分。教材中還涉及到觀察葉片的結構這一實驗,通過氣孔進一步解釋蒸騰作用,搭建其重要概念學習的知識框架。最后再通過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從而幫助學生整體認識植物蒸騰作用的意義,形成保護森林的意識。2、學情分析本教學設計立足于學生的在線學習,七年級學生在前面章節已經學習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了解了葉綠體可以將光能轉換成化學能并且儲存在有機物中,是細胞中能量轉換器。通過對植物體結構層次的學習,學生也已經認識到了根莖葉等器官以及基本組織。在植株的生長學習后,可以分析出植物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區。本節內容包含的知識點較多:如導管的功能,葉片的基本結構層次,氣孔的結構和功能,蒸騰作用的意義等。基于在線學習,學生無法通過實際實驗操作來進行觀察,因此會對葉片的結構以及氣孔的分布中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難。另外,氣孔的開關和閉合原理也是這節課的難點。通過對小學科學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通過描述地球上水循環的過程,從而理解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教學目標基于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分析課程標準,并圍繞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1.了解植物體內水分運輸的途徑,說出蒸騰作用的概念和意義,形成結構與功能、物質與能量相統一的生命觀念。2.通過演示實驗觀察和分析,培養歸納、推理等科學思維能力,及觀察、綜合分析等科學探究能力。3.通過資料分析,描述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中水循環的過程,初步形成節約用水、保護森林、愛護植物的意識。四、教學重難點基于在線學習的課程,本節課的重難點如下:1.教學重點描述綠色住的蒸騰作用;描述綠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中的作用2.教學難點嘗試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臨時裝片,認識綠色植物葉片的基本結構。 解釋氣孔控制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進出植物葉片的機制。五、教學過程1.情境導入展示萎蔫的植物圖片,提問:在生活中如果發現植物萎蔫了,你會怎么做?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事例分析,澆水后植物會恢復挺拔姿態,進一步引出課程主題水對于植物來說有著什么樣的意義呢?2. 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通過對水的作用分析,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分。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理解水對于植物來說是很重要的,從而過渡到第一個核心問題:水分是從哪里來的呢?展示種子萌發的照片,胚根最先突破種皮,發育成根,根可以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引導學生思考,根吸收水分的部位在哪里?為什么根毛可以增大吸收面積?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樣運輸到莖、葉、花等器官呢?3. 植物對水分的吸收的運輸引導學生在家可以借用紅墨水這一材料共同探究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選擇白色的百合花作為實驗材料,可以更好地展示植物體的變化。引導學生分析百合花的莖、葉和花變紅的順序,通過對比浸泡在清水與紅墨水中的百合花,分析各個器官的縱切面中變紅的部位。引導學生分析變紅的部位主要是木質部中的導管,認識導管可以形成一根根的長管狀結構,從而得出“水分是通過導管運輸的”這一結論。再通過導管形成的管狀網絡結構,說明水分從根→莖→葉自下而上運輸,并且指出無機鹽溶解在水中,是“順風車”乘客,被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位。4. 植物的蒸騰作用展示資料,有人計算出一株玉米從出苗到結實的一生中,大約需要消耗200 kg以上的水。這些水中只有大約2.2 kg 是作為玉米植株的組成成分并參與新陳代謝等生理過程。請學生計算出失水比例是多少,提問:其余那么多的水都到哪里去了呢?展示覆蓋有薄膜的植物,提問:薄膜上出現了什么?這些小水珠是怎么形成的呢?講解蒸騰作用的概念,說明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散失的部位有葉柄和幼嫩的莖的表面。那么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呢?引導學生使用探究實驗的方法進行實驗設計,提示學生可以從變量、控制單一變量,如何驗證實驗結果等方法分析,嘗試使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并且通過觀看實驗視頻進一步思考自己的實驗設計方案是否準確。播放實驗視頻:驗證蒸騰作用主要是通過葉片進行的。引導學生思考:在試管中滴加油滴的作用是什么呢?兩個試管的葉片中液面出現了什么差異?這種差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講解在這個實驗中變量是葉片,而滴加油滴主要目的是避免水分蒸發,以保證水分減少是被植物吸收的。兩個試管形成了對照實驗,帶葉的枝條蒸騰作用較強,會從試管中不斷吸收水分,而去除葉片的枝條蒸騰作用較弱,從試管中吸收的水分也比較少。這個實驗可以驗證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要想知道植物是怎樣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水分的,還必須深入了解葉片的結構。5. 觀察葉的結構播放實驗視頻:觀察葉的結構講解葉片的基本結構包括:表皮、葉肉和葉脈。講解各部分組織的細胞結構特點,聯系其功能。介紹在葉的表皮中有氣孔。展示葉的氣孔實驗:將一片剛剛摘下的葉片浸在盛有70℃左右熱水的燒杯中。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葉片背面氣泡多,說明葉片下表皮氣孔多于上表皮。引伸擴展,并不是有所的植物都如此,例如浮水植物僅在上表皮分布有氣孔。展示葉的氣孔結構圖,介紹氣孔是由一對半月形的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氣孔的開閉是受保衛細胞的控制的,提問:保衛細胞是怎樣控制氣孔的開閉的呢?播放模擬實驗視頻:氣孔的開閉講解氣孔的開閉受到光的調節:當太陽升起時,氣孔張開;當夜幕降臨時,多數氣孔縮小或閉合,蒸騰作用和葉的生產活動減弱或停止。引導學生總結氣孔的作用。聯系實踐,引導學生思考移栽的樹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葉,這是為什么呢?植物通過蒸騰作用散失絕大多數的水分,這是一種浪費嗎?6. 蒸騰作用的意義對比自然狀態下,吸管中的牛奶沒有辦法自下而上運輸,說明植物水分和無機鹽運輸的動力來自于蒸騰作用。對比人的出汗過程說明,植物的蒸騰作用可以降低植物體表面的溫度。展示熱帶雨林降雨量和大樹底下的環境溫度兩則資料,引導學生思考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意義。講解綠色植物是如何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的。7. 課堂小結與當堂檢測。8. 擴展資料:如何在家自制葉脈書簽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3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課件.pptx 【模擬實驗】保衛細胞控制氣孔開閉.mp4 家庭制作葉脈書簽.mp4 植物的蒸騰失水.mp4 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教學設計.doc 觀察葉片的結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