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會合理消費》教學設計設計:九年級政治組 授課人:王少卿一、學習目標通過自主學習,了解我國消費方面的變化,學會合理消費。合作交流,樹立理性消費,綠色消費,精神消費意識。預習提示我國消費方面的變化有那些?我們參與社會經濟生活的表現有那些?如何合理消費?學習過程視頻展示我們生活中市場商品的變化A:人們消費選擇面越來越廣B:人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C:消費理念的轉變 體現享受與發展需求的消費比重上升更較注重通過消費提升生活品質2、自己一周零花錢的運用情況反面(上網、買垃圾食品等)正面(保證一日三餐、書籍、生活領用品)經濟建設總結:青少年消費的表現 理財消費3、探究一:影響我們消費的心理有哪些?什么是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你如何認識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什么是求異心理?你如何認識求異心理?什么是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你認同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什么是求實心理?你怎么評價求實心理?4、探究二:我們應樹立怎樣正確的消費觀 探究活動:①.你聽說過“負翁”“月光族” “卡奴”嗎?這些稱號給我們有什么啟示?②.小李收入比較穩定,每月收入1萬元,現在想買一套房子,需要35萬元,但他只有15萬元,他該怎么辦?什么是適度消費?貸款消費有沒有違背此項原則?對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如何理解?為什么要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生活中如何做到保護環境,綠色消費?你怎樣看待現在社會上流行的“打包”這一現象?勤儉節約和艱苦奮斗的作風是不是過時了?為什么說沒有過時?四、當堂檢測1.一位著名作家曾說,西方人崇尚個性,東方人追求共性。這句話似乎有些道理。一說流行西服,連農民下地也穿西服;一說流行“松糕厚底鞋”,人們不分高矮胖瘦,腳下統統蹬著大厚底;一說流行“文化衫”,滿大街背著“文化”跑。這說明( )A.盲從心理影響著居民的消費行為B.商品價格的變動影響著居民的消費C.“物美價廉”消費理念已經過時D.攀比心理影響著居民的消費行為2.近年來,世界的手機生產廠家都盯著中國,并不遺余力地宣傳新機型,致使許多年輕人的更換速度超過一年一部。這導致了快買快扔的“拋棄型”消費行為,產品的設計使用壽命被人為縮短,浪費增加。上述材料表明,快買快拋型消費行為是由( )A.求異心理引發的B.從眾心理引發的C.攀比心理引發的D.盲從追求時尚的心理引發的3.最新調查數據顯示,隨著家庭轎車普及率的提高,消費者的汽車消費觀念已發生變化。以前貪大圖面子的想法逐漸被追求實用所取代,人們不再一味追求豪華,而是更看重產品的成熟可靠。這種消費屬于( )①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②理性消費③從眾心理主導的消費④綠色消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目前,北京市場上對顧客有償提供塑料袋,以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和丟棄量。購物不使用或少使用塑料袋( )①反映了綠色消費的要求②符合可持續消費的要求③符合商家的利益,但不符合消費者的利益④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的得到了巨大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很大提高。但同時我們仍然提倡“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消費觀。這是因為“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②是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重要精神支撐③可以幫助我們戰勝困難,獲得新成就④可以克服不同消費心理給人們帶來的不良影響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6、2010年6月,天津市第一家名品折扣店一一水牛城折扣店正式亮相。該店針對名品虛標價格的實際,以最大化的折扣,調動了人們的購物熱情,給一直客流稀少的商圈帶來了少有的熱鬧場面。上述現象是消費者( )A.求新心理引發的消費 B.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C.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D.求名心理引發的消費7、有些同學不顧自己家庭實際承受能力,飲食消費向廣告看齊,服裝消費向名牌看齊,娛樂消費向流行看齊,人情消費向成人看齊。這些消費行為 ( )①是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②違背量入為出,適度消費的原則 ③是缺乏理性的超前消費行為 ④是理性從實心理引發的消費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③ ④8、《中國財經報》報道,由上海市環保局倡導的“綠色飯店”在上海悄然興起。所謂“綠色飯店”,就是運用環保、健康、安全的理念,“倡導綠色消費,抵制食物浪費”。“倡導綠色消費”的主旨是 ( )A.消除人與自然環境的矛盾 B.提高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 C.優化和改善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 D.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教學反思:本節課是九年級思想品德(全一冊)第三單元融入社會肩負使命第七課第三課時《學會合理消費》章節,本節課主要讓學生了解我們在生活過程中如何合理消費,簡單了解一下消費常識,學會在生活中合理消費,學會理性消費在生活中不盲目消費、不攀比、不浪費;學會綠色消費,選購商品和處理垃圾要注意環保,提倡碳生活;在物質生活滿足同時應注意精神消費。課堂教學情況具體如下一、優點1、本節課采用導學案和多媒體教學,內容新穎2、整體上各環節安排合理,內容前后聯系緊密3、課堂討論環節充分,內容具體4、知識條理清晰準確缺點1、處理課前回顧和第二個環節時時間較長,導致后邊訓練時間不足2、學生積極性不夠高,回答問題氣氛不夠熱烈、不夠積極3、課堂討論環節問題處理不夠徹底,學生主體作用體現不夠明顯三、今后整改1、注重學生提問,注重學生主題探究作用的體現2、合理安排時間,加大訓練量,通過訓練進行鞏固知識和知識遷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