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專題:創新驅動發展 科技引領未來科技創新1.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搭載長征2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并完成太陽翼展開,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9月17日13時30分許,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安全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創造了五個首次:首次實施載人飛船自主快速交會對接;首次繞飛空間站,并與空間站徑向交會;首次實現長期在軌停靠;首次具備從不同高度軌道返回東風著陸場的能力;首次具備天地結合多重保證的應急救援能力。2.全國科普日2021年9月11日,以“百年再出發,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國各地同時啟動,活動將持續到9月17日。3.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于2021年9月28日至10月3日在廣東省珠海市國際航展中心舉辦。本屆航展吸引了美國、英國、加拿大、巴西等線上線下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700家企業參展。我國海陸空天電高精尖裝備密集亮相:新一代艦載通用垂直發射系統、多款新型反艦導彈武器、科幻感十足的VN-22裝甲車、殲-16D電子戰機、彩虹-6無人機、太陽雙超衛星等裝備首次展出。4.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北京時間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按照計劃部署,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在軌駐留六個月。考點鏈接1.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2.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創新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萍紕撔履芰σ呀洺蔀榫C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3.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但從整體上看,我國仍然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4.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5.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6.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企業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7.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8.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9.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10.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即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基礎檢測】1.人類歷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爆發,從蒸汽機的改良、電力的應用到計算機的出現,推動時代的車輪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信息文明,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由此可見, 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A.創新 B.文化 C.經濟 D.教育2.當今時代, 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A.人才的發展 B.科技創新能力C.經濟的發展 D.改革開放3.小學生秦紫馨平時特別喜歡喝酸奶,濃稠的酸奶很容易活在蓋子上。喝完酸奶舔酸奶蓋是習以為常的事,但總覺得很不方便,她從雨傘的結構得到啟發,發明了一款“旋轉”酸奶吸管,在普通吸管的外層增加推拉結構,吸管插進酸奶杯后可以撐開,旋轉吸管就可以刮掉杯內沾著的酸奶。由此,可以看出( )①創新源于生活,創新改變生活②只有小學生才會這樣奇思妙想③要打破常規,追求創新與生活的豐富多彩④創新既要有好奇心,又離不開實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全國兩院院士大會上強調,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這告訴我們( )A.人人皆能創新 B.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C.生活處處有創新 D.制度創新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5.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著陸。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印跡,邁出了我國星際探測征程的重要一步。這表明( )A.我國已經成為創新型國家 B.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果顯著C.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而道遠 D.創新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發展戰略的重心6.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我國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暨“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提前半年完成“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計劃.這得益于我國實施了( )A.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B.鄉村振興戰略C.可持續發展戰略 D.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7.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是( )A.創新 B.教育 C.科技 D.改革開放8.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下列屬于創新精神的有( )①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②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③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④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2020年,我國政府相關部門查處假冒專利案件0.71萬件,辦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42萬余件,同比增加9.9%。這表明( )A.知識產權法是保護和激勵創新的制度基石B.我國不斷健全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C.我國加大了知識產權保護的行政執法力度D.我國深度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工作10.近幾年,我國科技領域一批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第三代核電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國產C919大型客機試飛成功、港珠澳大橋全線貫通。但我國的科技實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下列措施有助于縮小這一差距的是( )①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戰略,鼓勵、尊重和保護創造②實施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④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投入、研發和應用的主體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能力提升】1.在2021年珠海航展的飛行表演中,翼龍-2型無人機首次進行無人機的飛行表演。翼龍-2無人機曾經在鄭州暴雨災害期間火速馳援災區,不僅為災區人民提供了通訊保障,還對災區進行拍照和監測,實時將有關信息回傳至指揮中心。解決了“三斷”極端情況下“信息傳不出來”的問題,實現了應急救援行動的高效、準確指揮。材料說明( )①科技創新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②科技的發展為國家和社會治理提供了技術支持③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④我國的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已經實現了高度現代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為滿足社會對測溫儀器的需求,我國科技企業相繼開發了5G測溫儀和測溫機器人。廣州某公司成功研發一款無接觸、可多人同時測溫的手環,該產品可以精確對10米范圍內多個行動中人員同時進行有效測溫。這說明了( )①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②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讓生活更美好③創新已成為世界各國發展戰略的重心④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只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于你的浩瀚星空!”飛天之前,王亞平對孩子們說。下列關于夢想的說法錯誤的是( )A.有夢就有希望B.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C.夢想一定能實現D.夢想不斷激發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4.面對以往卡脖子的芯片,神舟十二號飛船進行了多項國產化芯片應用改進,元器件和原材料全面實現自主可控,飛船使用的控制計算機、數據管理計算機完全使用國產CPU芯片。這說明( )①我國芯片之疼已經解決②科技創新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③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果顯著④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正以只爭朝夕的勁頭向著“科技強國”穩步邁進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5.2021年9月11日,以“百年再出發,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國各地同時啟動,活動將持續到9月17日。今年全國科普日立足面向基層、服務發展、惠及群眾,打造多級聯動、廣泛參與、“永不落幕”的系列科普活動。全國科普日活動的開展( )①表明我國堅定不移實施科教興國戰略②有利于宣傳科學知識,提升人民群眾的科學素質③有利于迅速提高人民群眾的科技創新能力④激發人民群眾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6.“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毕铝袑逃J識正確的有( )①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徑②通過學校教育一定能成為國家所需的棟梁之才③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④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7.2021年5月22日,第19屆廣西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暨東盟國家及粵港澳青少年機器人邀請賽在賀州學院拉開序幕。經過激烈角逐,平桂區實驗小學代表隊勇奪3D打印筆工程挑戰賽廣西冠軍,平桂區道石學校代表隊勇奪機器人基本技能比賽廣西冠軍。這啟示( )①每個人都可以是創新者②創新不唯年齡,不唯學歷③每個人都可以在創新中實現自我價值④萬眾創新理念已經深入所有人的心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8.中興和華為幾乎同時起步,可是30年過去了,兩個企業的規模和命運出現了明顯分化。目前華為因自主創新已位居世界前列;而中興旗下的手機產品,絕大多數都采用的是美國高通公司的處理器,很多芯片、元器件也都來自美國企業,其發展因美國禁令戛然而止。上述材料啟示我們( )①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 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②商品生產在全球范圍內完成,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③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④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既要順應歷史潮流,也要居安思危,為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做好充分準備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9.2021年4月19日,作為2021年全球首場如期舉辦的A級車展——上海國際車展正式開幕。本屆上海車展新能源車的風頭正式蓋過燃油汽車,同時我國自主品牌與海外品牌之間的戰火已全面燃起。作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機遇中,應當( )①加大研發力度,勇于創新②嚴把產品質量,贏得主動③依靠外資投入,購買核心部件④掌握核心技術,提高競爭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1年9月,黨中央批準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載人航天精神被納入?!疤貏e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①是偉大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②是中華文化的精髓③是激勵中華兒女不懈奮斗的精神動力④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豐富和發展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1.材料一:下圖是我國近五年科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及其增速。材料二:從“天問”探測火星到北斗組網,從“嫦娥”奔月到萬米深潛……一項項前沿科技成果引起全球關注。然而,部分關鍵元器件、原材料依賴進口,生物醫藥和醫療設備等領域科技發展滯后問題也日益顯現。我國許多產業面臨“缺芯”“少核”“弱基”的困境,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存在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風險。面對“卡脖子”問題,《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強調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大對核心技術、關鍵領域的掌控力。(1)材料一表明了什么?(2)分析材料二,談談我國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的原因?12.1992年9月,中央決策實施載人航天工程,并確定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30年如一日,中國航天人一直按照“三步走”戰略扎實地推進我國的載人航天。堅持走獨立自主設計道路的中國載人航天,迎來世界的矚目。神舟十二號“飛天”,還只是精彩的“開篇”,接下來還有更為激動人心的“續篇”。僅僅是今明兩年,我們國家就將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2022年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鞍资制鸺摇钡闹袊教烊?,繼承和砥礪航天精神,一次次將中國人的名字“刻”在外太空,一次次讓五星紅旗綻放在外太空,這是了不起的成績,這是絕美的風景。(1)分析“白手起家”的中國航天人一次次取得了不起成績的原因有哪些?(2)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你打算怎樣踐行中國航天精神?【答案解析】【基礎檢測】1.【答案】 A【解析】根據所學,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類的歷史是一部創新史。創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創新是火,點燃希望之燈;創新是燈,照亮前進之路。創新為人類帶來巨大財富,推動社會獲得長足進步。A符合題意,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A。2.【答案】 B 【解析】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所以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故B符合題意;ACD與題意無關; 故答案為B。3.【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創新改變生活。小學生秦紫馨發明“旋轉”酸奶吸管,表明創新源于生活,創新改變生活,要打破常規,追求創新與生活的豐富多彩,創新既要有好奇心,又離不開實踐,①③④說法正確;“只有,才會”的說法太絕對,應排除;故本題選C。4.【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創新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AC:材料沒有體現出人人創新以及創新與生活的關系,故與題意不符;D:科技創新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故D說法錯誤;B:材料表明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說明了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故B說法正確;故本題選B。5.【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認識我國科技創新的現狀。我國正在建設創新型國家,A說法錯誤;題文中列舉的我國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說明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果顯著,B說法正確;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創新總體水平還存在著差距,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而道遠,C說法正確與題不符;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6.【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我國的發展戰略的正確認識。我國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源于我國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D說法正確;ABC:也是我國堅持的基本國策和發展戰略,但不合題意;故本題選D。7.【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重要性。依據教材知識,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關系到家庭的未來,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故B正確;創新是引領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故排除A;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故排除C;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富民之路,故排除D;故本題選B。8.【答案】 A 【解析】本題考查創新精神。創新精神,表現為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表現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表現為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表現為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④觀點正確,但不屬于創新精神,排除;故答案為:A。9.【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保護知識產權。我國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題干中政府查處的案件體現了我國加大了知識產權保護的行政執法力度,故C正確;知識產權制度是保護和激勵創新的制度基石,故排除A;材料未涉及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故排除B;材料未涉及我國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工作,故排除D;故本題選C。10.【答案】 A【解析】材料中,我國系列科技成就說明了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是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成就,表明我國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戰略,鼓勵、尊重和保護創造,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投入、研發和應用的主體,表明我國正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另外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有助于縮小這一差距;故答案為:A。【能力提升】1.【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對科技創新的認識和理解。依據題文描述,在應對災害中,我國充分利用了科技創新的力量。這說明了科技創新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體現了科技的發展為國家和社會治理提供了技術支持,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故①②③說法正確;④:這與我國的發展實際不符;故本題選A。2.【答案】 C【解析】題干中的“5G測溫儀和測溫機器人”屬于高科技產品,說明創新讓生活更美好,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①③說法正確,但與題意不符。故答案為:C。3.【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夢想的作用。根據所學可知,夢想不斷激發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有夢想就有希望。實現夢想,必須不懈追求、接續奮斗,努力是夢想與現實的橋梁。ABD觀點正確。夢想不一定都能實現,觀點太絕對,C錯誤。本題為逆向選擇,故答案為C。4.【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對我國的科技創新成就的認識和理解。材料中的神舟十二號進行了多項國產化芯片應用改進,體現了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果顯著;說明了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正以只爭朝夕的勁頭向著“科技強國”穩步邁進,故③④說法正確;我國眾多領域芯片仍受制于人,沒有徹底解決,①錯誤。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故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5.【答案】D 【解析】閱讀題文可知,開展全國科普日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表現,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激發人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①②④符合題意。③觀點太絕對,排除。故答案為D。6.【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教育的認識。依據教材知識,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①③④說法正確;②:“一定”的說法太絕對;故本題選B。7.【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對萬眾創新的認識。分析題干聯系教材內容可知,當今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創新不唯年齡、不唯學歷、不唯職業,每個人都是創新者,都可以在創新中實現自我價值,所以①②③正確;④:當今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所有”一詞說法過于絕對,所以④錯誤;故本題選A。8.【答案】 B 【解析】中興事件的發生說明我國部分科技領域缺乏核心技術,受制于人。體現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既要順應歷史潮流,也要居安思危,為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做好充分準備;②排除,材料未體現。故答案為:B。9.【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認識。分析題干聯系教材內容可知,我國的自主品牌要在國際競爭中取勝就要加大科研力度,掌握核心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品質量,所以①②④正確;一味依靠國外的資金、技術,我們將始終受制于人,不能更好地發展,所以③錯誤;故本題選B。10.【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對民族精神的認識。分析題干聯系所學可知,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載人航天精神就是偉大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的不竭精神動力,①③符合題意。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②錯誤;時代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④錯誤。因此答案為A。11.【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近五年我國R&D經費支出數量逐年增長,表明我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正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道路。(2)①目前,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仍然面臨著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②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③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④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解析】(1)觀察材料一圖表可以看出,十三五期間我國我國R&D經費支出數量逐年增長,說明我國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視科技創新,走自主創新道路。(2)材料二一方面反映了我國取得了巨大科技成就,同時反映了我國部分領域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我國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說明創新關系國際競爭、關系國家命運。本題從我國科技創新國情和創新的重要性兩方面作答。12.【答案】(1)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英明決策;我國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廣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發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等等 (2)①樹立崇高遠大理想,立志報效祖國。②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努力探索,注重實踐,養成勤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③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做祖國需要的創新型人才。等【解析】(1)本題通過設問考查科技創新的原因,主要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組織答案的能力。依據教材知識,結合材料可從黨中央的英明決策,我國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廣大科技工作者發揚航天精神;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等方面組織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本題通過設問考查青少年如何做到創新方面的知識,主要考查學生對所掌握知識運用的能力,組織答案的能力。依據教材知識,結合材料可從樹立理想,努力學習,勤于實踐,做創新型人才等方面組織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