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關于歷史材料題答題時要注意的方面及技巧(一)歷史材料題解析“四要”與“四忌”第一步,要先認真分析所設問題,切忌先閱讀材料,再分析問題。第二步,要仔細閱讀理解材料,切忌不看材料,跟著感覺走,想到哪兒寫哪兒,直接憑感覺答題。第三步,要緊密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知識遷移,切忌單靠所提供的材料答題。“材料在書外,答案在書內”是材料解析題的重要特征。第四步,總結答案時要進一步審清、審準設問,文字表達注意條理清晰、言簡意賅,切忌答非所問,雜亂無章,辭不達意。(二)解答歷史材料題的一般方法與技巧(1)讀,解題的前提注意兩點:①讀懂材料。對材料一般應該讀三遍:粗讀,通過瀏覽材料,盡可能地抓住作者的命題意圖或材料的主題;細讀,理解材料的觀點,獲取有效信息;帶著設問重點讀,提取有效信息,并確定材料與相關材料知識的聯系,把握作者的命題意圖和考查方向。②看兩頭。材料的兩頭是命題者對材料的出處和內容作簡介的地方,內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時間、國別和作者等這些說明性文字給解題者以某種暗示,可能隱藏著解題的有關信息,有一定的啟發性。(2)找,解題的關鍵①找到有效信息。讀材料時要善于抓關鍵詞。無論材料的 文字有多少,無效信息的干擾程度有多強,材料的涵義往往都在幾個關鍵詞上。②對照材料和設問找信息。材料題,顧名思義是要把對問題的回答建立在分析、運用材料上,用材料進行論證,說明問題的特點。只有堅持“論從史出”的原則,才能發揮材料的功能。因此,要做到一邊讀材料一邊讀設問,將設問置于材料中對照,從材料中找出回答設問的信息,或從設問的行文中進一步獲得讀材料時忽略的重要方面,避免撇開材料和設問,隨意發揮的傾向。③將有效信息回歸教材。雖然材料題一般都是新材料,新情景,新設問,但必然與教材有著某種不可分割的聯系。這里的聯系,一是指題目以教材內容為背景,二是指題目的一二處設問需要從教材內容來確定大致方向。確定了材料和教材內容的聯系,回答問題就不會太難。當然有的設問可以在教材中直接“對號入座”。(3)答,解題的歸宿①審準設問。在設問中,往往有限制性詞語對問題回答作出限制,如“不得摘抄原材料”、“依據材料……”、“評價材料的觀點”、“比較材料”等。②解答要完整而有層次。解題的完整和層次性,直接影響得分。③注意運用史觀。就是堅持“論從史出”的原則。④答題要簡明。答題時一定要做到言簡意賅,條理清楚,問什么答什么,不可啰里啰唆,言之無物,涂涂改改,答非所問。語言要規范,準確使用“歷史語言”,不濫用文學語言。⑤注意分值。分值大,要詳盡回答;分值小,則要簡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