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實驗報告單(18個)實驗名稱:1.2水沸騰了實驗器材:溫度計、水、燒杯、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火柴、蠟實驗步驟:在燒杯中加入適量清水石膏上2、點燃酒精燈,把酒精燈移的外焰燃燒石棉網3、觀察水沸騰時,水中、水面和谷種現象。沸水的燒杯上套袋子,觀察袋子的變化實驗記錄: 水在沸騰時,燒杯底部形成大量氣泡,上升變化到水面破裂開來,里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沸水燒杯上套的袋子鼓漲起來。實驗結論:我認為水在沸騰時,溫度不變,需要繼續加熱。實驗名稱:1.3水結冰了實驗器材:碎冰、試管、溫度計、燒杯、記號筆、食鹽實驗步驟:1、在試管里加入的水,記號筆在水面好標記,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 2、燒杯外包裹一塊干毛巾,在杯子里裝滿碎冰,把試管插入碎冰中。用溫度計觀察試管里水溫的變化。 3、在碎冰里加入較多的食鹽,保持幾分鐘持續觀測試管里的水溫。 4、觀察到試管里的水開始結冰時,讀出溫度計的示數。 5、觀察水結冰后的高度。實驗記錄:1、管插入碎冰里,水溫開始下降,當試管里的水開始結冰時,水的溫度下降到0攝氏度。2、水結冰后變高了,說明體積變大了。實驗結論:水當試管里的水開始結冰時,水的溫度下降到0攝氏度。水結冰后體積變大了。實驗名稱:1.4水融化了實驗器材:試管、燒杯、溫度計、冰塊、觀察皿、吸管實驗步驟: 1、取冰塊放在觀察皿上,用吸管不斷地向冰塊的某一部分吹熱氣,觀察冰塊的變化。 2、試管裝水結冰,在冰面處做標記,把試管浸入燒杯的熱水里,觀察冰的融化過程,等冰完全融化后,觀察水面與記錄的冰面距離。實驗記錄: 1、冰塊在融化。吹氣的地方融化快。 2、試管里的冰慢慢在融化,完全融化后,水面比冰面低。實驗結論:冰融化成水后,體積會減小。實驗名稱:2.5一袋空氣的質量是多少實驗器材:簡易天平、皮球、打氣筒、不漏氣的大袋子、綠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針實驗步驟: 1、我們再把它放到上節課的天平里去稱一下。 2、我們可以先稱皮球的質量,再往里面打入20筒空氣,再稱一下,減一下就是20筒空氣的重量了。 3、我們可以先稱20筒空氣的質量,然后再乘以5就是100筒空氣的質量了。 4、先在簡易天平的左邊放一個癟皮球,右邊放綠豆,直到平衡;接著在球里面打入20筒空氣再放上去,我們會發現指針往左邊偏了,我們繼續在右邊放綠豆,直到平衡,之后放進去的綠豆數量就是20筒空氣的質量。實驗記錄: 這個皮球容納不了100筒空氣,一袋空氣的體積可以比幾粒綠豆大得多。實驗結論:一袋空氣的體積可以比幾粒綠豆大得多。實驗名稱:2.7風的成因實驗器材:試驗箱(紙)、蠟燭、蚊香、火柴、毛巾實驗步驟: 1、把一蠟燭放進試驗箱內。 2、把毛用冷水浸濕,放在試驗箱(紙卷)左側。 3、點燃蚊香放到試驗箱(紙卷)左側小口處,觀察蚊香煙流動的方向。 4、點燃試驗箱內的蠟燭,再把蚊香放在小口處,可取如流動的方向。 5、熄火蠟燭。觀到的現象:不點燃蠟燭時,蚊香煙是向上的;點燃蠟燭時,蚊香煙順著試驗箱的小口流向試驗箱內。實驗結論:一流動的空氣形成風。 實驗名稱:1.5水能溶解多少物質實驗器材:食鹽、小蘇打、燒杯、玻璃棒、味精實驗步驟: 1、在兩個透明杯中分別放入50毫升請 2、分別取大約20克食鹽小蘇打,再打它們平均分為8份 3、取一小份食鹽,加入一個盛水的杯子攪拌,在食鹽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鹽,繼續攪拌……直到食鹽不能溶解為止。 4、按同樣的方法將小蘇打一一份的溶,在不溶解為止。 5、記錄食鹽和小蘇打溶解在50毫升水中的份量實驗記錄: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溶解的能力不同,食鹽溶解的份數多,小蘇打溶解在50毫升水的份數少。實驗結論:自鹽和小打在水中解的能力不同。實驗名稱:1.6加快溶解實驗器材:食鹽、攪拌棒、燒杯、熱水、冷水實驗步驟: 1.準備兩份相同質量的食鹽,分別加到同樣的熱水和冷水中。 2.靜置不動,觀察并比較食鹽溶解的快慢。并將結果記錄下來。 3.準備兩份相同質量的食鹽 4.同時倒入兩個盛有同樣溫度,同樣多水的燒杯。 5.攪拌其中一個燒杯,另一個燒杯始終不攪拌。 6、觀察哪個燒杯中食鹽溶解快,將結果記錄下來實驗記錄: 1、食鹽在冷水中溶解的慢在熱水中溶解的快。 2、食鹽在相同溫度的水中,攪拌溶解的快些,不攪拌溶解的慢些。實驗結論:溶解快與慢與攪拌和不攪拌有關,還與水的溫度有關。實驗名稱:1.7混合與分離實驗器材:食鹽、沙、攪拌棒、濾紙、蒸發皿、三腳架、酒精燈、火柴實驗步驟: 1、將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攪拌,直到食鹽完全溶解。 2、濾布過濾,把沙分離出來。 3、將食鹽溶液倒入蒸發皿,放在三腳架上加熱。 4、邊加熱,邊攪拌,當有白色顆粒出現時,熄滅火焰,用余溫將白色顆粒慢慢烘干 5、收集蒸發皿中的白色顆粒。實驗記錄: 1、鹽溶解于水,沙不溶解于水。 2、邊加熱,邊攪拌,隨著水的蒸發有白色顆粒出現。實驗結論:食鹽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沒有溶解。實驗名稱:2.1感受空氣實驗器材:料袋、玻璃杯,水槽、氣泡記錄紙、實驗記錄紙實驗步驟: 1、在塑料袋中吹氣,吹鼓起來后把口封好,把書放到上面,塑料袋不會癟下去。2、把塑料袋的捆口松開,再把書放到上面,塑料袋就癟下去了。把吹脹的塑料袋放入水中,松開捆口,有氣泡冒出。4、把玻璃杯的杯口向下,垂直放入水中,杯底總是有一部分沒有水。實驗記錄: 空氣是存在于我們周圍的一種物質,可以被感知。實驗結論: 空氣是存在于我們周圍的一種物質,可以被感知。實驗名稱:2.2空氣占據空間實驗器材:吸管、橡皮泥、飲料、水槽、紙巾、杯子、注射器、水實驗步驟:在瓶子里裝一些水,把吸管放入水中,并用橡皮塞封住瓶口,觀察水在吸管中的變化。 2、把一團紙放在一個杯子的杯底,然后將杯子豎直倒扣在水中,觀察紙浸濕情況。 3、兩支注射器,分別抽進同樣的水和空氣,然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同樣大小的力向下按活塞,觀察現象。實驗記錄: 1、吸管里的水位慢慢升高。杯底的紙巾并沒濕。 3、活塞拉出之后恢復到原來的位置。實驗結論:杯子里有空氣,只有讓杯子里的空氣出來,水才能進入。說明空氣占據空間。實驗名稱:2.3壓縮空氣實驗器材:2支注射器、水實驗步驟:用兩個注射器吸入多的水和空氣,然后用手堵住管口,用同樣大小的力向下壓活塞,再用同樣大小的力拉注射器活,觀察實驗現象。實驗記錄:用同樣大小的力向下向下壓活塞,吸水的注射器占據的空間沒有變化。吸空氣的注器占據空間變小了,再用同樣大小的的力拉注射器活塞,吸水的注射器占據的空間沒有變化,吸空氣的注射器占據的空間變大了。實驗結論:空氣可以被壓縮到一個較小的空間或一個較大的空間,而液體一般情況下能保持占據空間的大小(體積)不變。實驗名稱:2.4空氣有有質量嗎實驗器材:細木根一根、空氣充得同樣多且顏色相同的氣球兩只、細線一根、支架一只(演示用)實驗步驟: 1.把兩只充氣的氣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們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觀察發生的的現象。想一想,實驗結果說明了什么。再用手壓“氣球(或用塑料袋充滿氣)有什么感覺?再力壓一壓,感覺又怎樣?松開手后你看見了什么?怎樣解釋這些感覺和現象 提示:壓塑料袋時,不要用力過大,以免破裂。實驗記錄:空氣是有質量的;空氣能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實驗結論:空氣是有質量的;空氣能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實驗名稱:2.5一袋空氣的質量是多少實驗器材:簡易天平、皮球、打氣筒、不漏氣的大袋子、綠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針實驗步驟: 1、我們再把它放到上節課的天平里去稱一下。 2、我們可以先稱皮球的質量,再往里面打入20筒空氣,再稱一下,減一下就是20筒空氣的重量了。 3、我們可以先稱20筒空氣的質量,然后再乘以5就是100筒空氣的質量了。 4、先在簡易天平的左邊放一個癟皮球,右邊放綠豆,直到平衡:接著在球里面打入20筒空氣再放上去,我們會發現指針往左邊偏了,我們繼續在右邊放綠豆,直到平衡,之后放進去的綠豆數量就是20筒空氣的質量。實驗記錄: 這個皮球容納不了100筒空氣,一袋空氣的體積可以比幾粒綠豆大得。多實驗結論:一袋空氣的體積可以比幾粒綠豆大得多。 實驗名稱:2.7風的成因實驗器材:試驗箱(紙卷)、蠟燭、蚊香、火柴、毛巾實驗步驟: 1、把一支蠟燭放進試驗箱內。 2、把毛巾用冷水浸濕,放在試驗箱(紙卷)左側。 3、點燃蚊香放到試驗箱(紙卷)左側小口處,觀察蚊香煙流動的方向。 4、點燃試驗箱內的蠟燭,把蚊香放在小口處,觀察蚊香煙如流動的向。 5、熄滅蠟燭。實驗記錄:不點燃蠟燭時,蚊香煙是向上的;點燃蠟燭時,蚊香煙是順著試驗箱的小口流向試驗箱內。實驗結論:流動的空氣形成風。實驗名稱:3.2認識溫度計實驗器材:體溫計、水溫計、氣溫計實驗步驟: 1、氣溫計是易碎品,使用時要輕拿輕放。 2、在測量氣溫溫度時,氣溫計要懸掛在室外,并不能被陽光照射。 3、在測量液體溫度時,氣溫計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側壁。 4,要等氣計內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才能認讀,并且要使視線與溫度計液柱的頂端保持水平。實驗記錄:體溫計的測量范圍在35攝氏度至42攝氏度,氣溫計的測量范圍在-30攝氏度至50攝氏度,水溫計的最大測量值為100攝氏度。實驗結論:不同的氣溫計可以測量不同的溫度。 實驗名稱:3.3測量氣溫實驗器材:氣溫計實驗步驟:選定一天中的五個時間點(8點、10點、12點、14點、16點),用氣溫計測量各個時間點的氣溫。 2、用記錄表記錄下各個時間點的氣溫。 3、觀察一天中的氣溫變化。實驗記錄:一天中的溫度是不同的,早晚溫度低,中午溫度高,14點是一天溫度最高的時間點。實驗結論:一天中的氣溫是不相同的,早晚溫度低,中午溫度高,14點是一天中溫度最高的時間點。實驗名稱:3.4測量降水量實驗器材:1個厚底直筒玻璃杯、刻度尺、紙帶、透明膠帶、剪刀實驗步驟: 1、用一個高度在15厘米以上的厚底直簡玻璃杯子。 2、以毫米為單位,利用刻度尺在紙條上畫好刻度,紙條的長度略小于杯子的高度。 3、取一段長于刻度紙條的透明膠帶平放在桌子上,膠面朝上,將紙條畫有刻度的面朝下粘在膠帶的中間。 4、一個同學手持杯子另一個同學把粘有刻度紙條的透明膠帶,豎直粘到杯子的外側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內側底部對齊。用粘貼刻度紙條的方法把小組的名字粘貼在杯子的背面。6、用自制的雨測量降雨量。實驗記錄:不同時間的降雨量是不同的。實驗結論:學會了制作簡易的雨量器,并用簡易雨量器測量降水量。 實驗名稱:3.5觀測風實驗器材:小木棍、紙板、剪刀小珠子、大頭針、量角器、線、泡沫塑料實驗步驟: 1、用剪刀把紙板剪出兩個三角形(一大一小)。 2、把三角形紙片固定在小木棍的兩端。(像箭一樣) 3、用大頭針串一珠子再串過箭的中間(讓它能輕松轉動)再串一個珠子固定在另一根木棍頂上,把這根木棍的另一端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4、把一個小珠方上系上線,線的另一端系在量角器的圓心點上,讓線從90度刻度那里垂下,讓風吹動小球觀察角度變化。實驗記錄:有不同的風向,風力有大小。實驗結論: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風力是指風的大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