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復習: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學設計《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十分重要的一項生理功能,在北師大七年級生物教材中,本節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會考的常考范圍,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光合作用的概念、反應式、實質、意義及相關的探究實驗是本節的重點。二、學情分析:由于本次專題復習是初二年級針對初一所學知識的復習,時間相隔久,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已經生疏了,加上該知識點的理解貫通原本就比較困難,所以學生快速的掌握相關知識和方法比較困難。其次如果重復之前學生已學習過的教學內容,也會使學生學習興趣低迷,學習效率下降。三、教學目標:1、說出光合作用反應式2、說明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條件和場所,以及理解相關的探究實驗。3、說明光合作用的實質4、說出光合作用意義5、說出光合作用的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四、設計思路:本節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以探究性學習為主體來鞏固已有知識,強調學習過程和方法的培養。在本節復習課中,學生將不是簡單的回顧再現光合作用的相關內容,而是以光合作用的反應式為主線,以探究實驗為主體,通過分組討論、交流,在教師的引導下,以“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實驗為基礎,替換單一變量,發散思維,對相關實驗進行創新性的歸納與整合。這樣,從概念的闡釋,到對反應式的分析,再到對相關探究實驗的歸納與整合,全部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主完成,并且學生之間相互評價、補充和質疑,從而有利于形成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一系列教師引導下的學生活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回顧相關的生物學概念,構建知識網絡,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能力、信息處理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整合與綜合運用能力。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 以一個小視頻,展示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而提問:綠色植物的生長主要是跟什么生理作用有關? 思考、回答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引入課題。光合作用的概念、反應式及實質 ①引導學生根據圖片提示回顧光合作用的概念。 ②引導學生利用這圖片提示寫出反應式,并進一步標出光合作的原料、產物、條件和場所。 ③組織其他學生作對黑板上的反應式進行評價、補充。 ④引導思考:從反應式中可看出光合作用完成了哪兩個方面的轉化(光合作用的實質是什么)? ①學生概述光合作用的概念。 ②找一名學生在黑板上利用老師已準備好的一些軟磁片,貼出反應式,其他學生在《課堂隨練》上完成。 ③其他學生對黑板上的反應式進行評價、補充,并讓一名學生說出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條件和場所。 ④觀察反應式,思考并回答。 引導學生以反應式為主線,對光合作用的概念、實質以及原料、產物、條件和場所等內容整體把握,自主構建知識網絡。復習資料歸納整合光合作用的探究過程 自主復習: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實驗 ①同學們,今天人們對光合作用的認識已經比較清晰了。那么我們是怎樣設計實驗來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條件和場所的呢?大家還記得嗎? ②引導學生自主復習:結合課本P69-70頁和《復習綱要》,首先回顧“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步驟,同時引導學生試著用簡練的詞語概括每一個實驗步驟,并進一步完成《課堂隨練》中活動二的練習。 ③結合練習,引導學生說出該實驗各步驟的目的及實驗結論。 ①思考回答。 ②請一位同學用簡練的語言描述一個實驗步驟,其他同學評價、補充。 ③學生對各實驗步驟的目的進行思考、回答、評價、補充和質疑。 小組合作探究 ①提問:該實驗中單一變量是什么? ②出示備選材料圖片,提問:能否以“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這一實驗為基礎,更換單一變量,重設對照實驗,來驗證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場所是葉綠體呢? ③出示備選材料圖片,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制定探究單一變量的實驗方案。 預測實驗方案: a.驗證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在一個密閉透明的鐘罩內同時放置植物和盛裝氫氧化鈉溶液的培養皿,另一個用清水替換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對照。 b.驗證場所是葉綠體:選用銀邊天竺葵進行實驗。 ③組織、引導、評價、補充。 ④課后拓展:如果我們要驗證光合作用需要水,是否也可以通過更換單一變量來進行探究? ①思考、回答。 ②小組合作,討論、制定三個探究實驗的方案,并派代表用簡圖表示出或說出對照實驗的設置這一關鍵步驟。 ③小組代表講述探究方案。其他學生評價、質疑、補充。 ④學生課后思考討論 發散思維,體驗應用已有知識探究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的科學探究能力;通過對探究實驗的歸納與整合,充分發揮了學生探究的主動性,構建了系統的知識網絡教師歸 納、整合三大探究實驗 出示歸納、整合在一起的相關實驗,只是單一變量和對照實驗的設置不同,其他與“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步驟相一致,希望同學們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對相關知識進行整理,構建系統的知識網絡,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回顧過程,體驗整個復習思路,對光合作用有一整體的理解與掌握。 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檢驗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 播放視頻,出示問題: 看到了什么現象? 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觀看視頻,思考、回答 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和觀察能力光合作用的意義 通過反應式,引導學生說出光合作用的意義。 思考、回答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光合作用的過程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上的運用 通過對反應式的分析,歸納出讓農作物增產的方法。 思考、回答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典例分析 出示例題:(略) 思考、作答 鞏固知識六、教學反思:本節復習課主要是通過幫助學生對光合作用的概念、反應式、實質等內容進行了知識網絡的構建,并引導學生利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對光合作用的相關實驗進行了歸納與整合。這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小組合作探究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本節課用一個小視頻資料設置問題情境引入課題,再通過一張圖片引導學生說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應式。并以光合作用的反應式為主線,引導學生對光合作用的基本要素、實質等內容進行了系統的知識網絡的構建。然后,利用對反應式的分析,引導學生復習閱讀課本內容,自主復習“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實驗步驟和每一個步驟的目的。學生通過對每一個步驟用簡練詞語的描述,進一步幫助學生該實驗步驟的理解掌握。而對于其他相關實驗的復習是在以“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實驗為基礎,更換單一變量,重設對照實驗來創新性的歸納與整合驗證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場所是葉綠體的實驗。這樣,不僅開闊了學生的思路,幫助學生構建了自身的知識網絡,而且高效的整合和利用了教材及所學知識,提高了課堂效率。最后,通過一個視頻的播放,幫助學生再次對“檢驗光合作用釋放氧氣”的記憶。2、本課以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探究精神和小組合作能力為宗旨,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參與,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光合作用概念的提出、反應式的書寫到對“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實驗的分析及其他相關實驗的設計、整合,全部由學生獨立或小組合作完成,教師只是起到了引導者、組織者和協調者的作用。在課堂上既有自主復習,小組內的合作,又有問題串等形式,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探索、聆聽,并暢所欲言做出恰當的評論、補充或質疑,優化了思路。這樣,不僅滿足了學生自主發展的需要,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做到了在活動中學習、在探究中創新,也培養了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科學思維的習慣。從而真正做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出了生機與活力。 3、本課的不足之處:(1)、教師更多的關注了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并踴躍發言的學生,而對于一小部分學生來說,在展示、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沒有給以更多的關注。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從而使每一位學生的生物學素養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2)、由于整節復習課的內容相對比較多,安排上時間有點緊張,所以在兩個小組合作學習和探究時,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短,至以一部分的學生來不及完成相關的復習任務。今后應更加注重在內容和時間的安排上,創建一個寬松的有效的課堂氛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