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寧波市初中畢業生科學實驗考試說明(word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寧波市初中畢業生科學實驗考試說明(word版)

資源簡介

寧波市初中畢業生科學實驗考試說明
(征求意見稿)
本考試說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初中科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及華師大版初中科學教材為依據,結合我市教學實際而制定,旨在考查學生初中科學實驗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方面達到課程標準所規定要求的程度,為確定學生的初中科學學業水平提供客觀、公正的依據。
(一)考試范圍
以《義務教育初中科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內容標準中有關實驗或活動為考試范圍,結合我市教學實際,確定下列10個實驗為實驗考試的范圍。
1.測量物質的密度
2.探究凸透鏡成像
3.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4.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
5.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6.配制一定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溶液
7.探究稀硫酸的化學性質
8.粗鹽提純—過濾
9.制作臨時裝片,觀察植物細胞
10.觀察魚尾血液微循環
(二)考試要求
見附件“寧波市初中畢業生科學實驗考試試題及評分標準”
(三)考試方式
1.考試題目確定:考試前一周公布當年考試的6個實驗作為考題(2021屆考前一個月公布),考前15分鐘每位考生隨機抽取所在考點的試場號和座位號,該試場號和座位號都對應1個實驗考試內容,由此確定考生的考試題目。
2.考試形式:考試要求考生在15分鐘內獨立完成考試內容,不能攜帶任何資料。考生考試過程全程錄像,該錄像是評分老師的評分依據。
3.評分方法:全市實驗考試結束后,由寧波市教育考試院組織部分科學老師根據考生考試過程的錄像,依據實驗考試評分標準和評分細則進行評分。
4.成績確定:實驗考試滿分10分。從評分的準確性和閱卷的便捷考慮,每個實驗評分時設置的滿分值均為20分,考慮到實驗考試成績直接計入我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成績還是近年來第一次,所以決定暫時以下表所示的賦分方式最終確定考生的科學實驗考試成績,等時機成熟后直接由評分結果折算成實驗考試成績。
表:考生科學實驗考試成績與評分結果對應表
評分 結果 0 1 2 3~4 5~6 7~8
實驗考試成績 0 1 2 3 4 5
評分 結果 9~10 11~12 13~14 15~16 17~20
實驗考試成績 6 7 8 9 10
寧波市教育局
2020年9月20日
附:寧波市初中畢業生科學實驗考試試題及評分標準
寧波市初中畢業生科學實驗考試試題(一)
實驗1 測量物質的密度
【實驗器材】200g托盤天平(附砝碼)1臺、100mL量筒1只、燒杯(250mL和100mL各1只)、細線1根、膠頭滴管1支。
形狀不規則的小石塊1塊、水。
【實驗步驟】1.調節天平平衡(調節平衡后請舉手)。
2.用天平測出小石塊的質量(讀數時請舉手),并在實驗數據表中記錄相關數據。
3.用量筒量取50mL水,并在實驗數據表中記錄相關數據(量取完畢請舉手)。
4.用細線系住小石塊,將小石塊緩緩地放入量筒內的水中,測出水和小石塊的總體積(讀數時請舉手),并在實驗數據表中記錄相關數據。
5.整理器材。
【實驗數據及處理】
實驗數據表
小石塊的質量m(g) 量筒內水的體積V1(cm3) 量筒內水和小石塊的總體積V2(cm3) 小石塊的體積V(cm3) 小石塊的密度ρ(g/cm3)
(注:小石塊的密度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測量物質的密度評分標準
考查點 考查要求及分值 說明
調節天平平衡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鑷子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0”刻度處(2 ) 1.整個實驗過程用鑷子 2.游碼要移到“0”刻度
2.調節橫梁兩端的螺母(1 ),使指針指在刻度盤中央刻度線或兩側擺動的偏角大致相等,表示橫梁平衡(1 )
測定小石塊的質量 3.把小石塊放在天平的左盤,再用鑷子往右盤內加減砝碼(1 )。并利用游碼在標尺上的移動,直到天平平衡(1 ) 1.加砝碼要符合從大到小的次序 2.如果恰好不需要移動游碼天平就平衡的,移動游碼這點不扣分
4.讀取并記錄小石塊質量(2 ) 不要求估讀,估讀正確不扣分
5.用鑷子將砝碼放回砝碼盒中(1 ),并使游碼復位到標尺上“0”刻度線處(1 )
測定小石塊的體積 6.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把適量的水倒入量筒中(1 ),再使用膠頭滴管使量筒里的水面達到刻度線50mL(1 ) 1.加水時,要求量筒與燒杯口緊挨,使水沿壁緩緩流入到量筒中。使用膠頭滴管加水前,量筒中的水略小于50mL。若水超過50mL可倒出適量的水后繼續操作 2.膠頭滴管使用必須規范
7.讀數時,視線應與量筒內水面的凹液面最低處相平(1 ),記錄此時水的體積(1 ) 量筒內水的體積是50mL
8.用細線將小石塊系住,小心地把小石塊浸沒在量筒里的水中(1 ),待水面平靜時讀取和記錄水和小石塊的總體積(1 ) 1.實驗過程中小石塊與細線不能脫離 2.讀數方法要正確
計算小石塊的密度 9.計算出小石塊的密度(2 ) 計算結果要正確
整理 10.整理器材(2 ) 最后細線要解開復原,小石塊擦干
說明:儀器因操作不當損壞在“整理器材”環節扣1 。
寧波市初中畢業生科學實驗考試試題(二)
實驗2 探究凸透鏡成像
【實驗器材】光源、光具座、凸透鏡(焦距f= cm)、光屏。
【實驗步驟】1.在光具座上放置光源、凸透鏡和光屏,并調節它們的高度。(完成后請舉手)
2.閉合開關,使光源發光,再把光源放在離凸透鏡大于二倍焦距(2f)的距離處(完成后請舉手),記錄物距u。
3.在光具座上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完成后請舉手)
4.觀察像的特點并作記錄。在光具座上讀出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完成后請舉手),記錄像距υ,并把它們跟焦距(f)、二倍焦距(2f)進行比較。
5.移動光源,減小物距,使光源位于二倍焦距與一倍焦距之間(完成后請舉手),記錄物距u。
6.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為止(完成后請舉手)。記錄像的特點和像距。
7.整理器材。
【實驗結果】
物距 u(cm) u與f、2f大小關系 像的特點 像距υ(cm) υ與f、2f大小關系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縮小 虛像或實像
u>2f
2f>u>f
實驗用凸透鏡的焦距要填寫上去
探究凸透鏡成像評分標準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標準 說明 考查要求和評分標準 說明 考查要求和評分標準 說明 考查要求和評分標準 說明 考查要求和評分標準
組裝實驗裝置 1.將凸透鏡放在光具座中央附近某一刻度處(1 ),光源和光屏分別放在凸透鏡的兩側(1 )
2.調節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1 ),使光源中心、光屏中心和凸透鏡中心大致處于同一高度(1 )
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 3.閉合開關,使光源發光,把光源放在離凸透鏡大于二倍焦距的距離處(1 ),記錄物距(1 ) 物距記錄要正確(不要求估讀)
4.在光具座上移動光屏(1 ),直到在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光源的像(1 )
5.觀察并記錄像的特點(2 ) 1.判斷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要與與“F”光源等大的“F”物體比較后得出結論 2.記錄每錯一個扣1 ,最多扣2
6.在光具座上讀出像到凸透鏡的距離,記錄結果(1 ),并把它們跟焦距、二倍焦距進行比較(1 ) 結果要正確
7.移動光源,減小物距,使光源位于二倍焦距與一倍焦距之間(1 )。記錄物距(1 ) 物距記錄要正確(不要求估讀)
8.移動光屏(1 ),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為止(1 )
9.測出像距,并記錄觀察到的像的特點(2 ) 1.判斷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要與與“F”光源等大的“F”物體比較后得出結論 2.記錄每錯一個扣1 ,最多扣2
整理 10.整理器材(2 )
說明:儀器因操作不當損壞在“整理器材”環節扣1 。
寧波市初中畢業生科學實驗考試試題(三)
實驗3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器材】杠桿及其支架,鉤碼10個(每個鉤碼重計為0.5N),細線
【實驗步驟】1.組裝杠桿,使杠桿能靈活轉動。
2.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完成后請舉手)。
3.按表格中設定的第1次實驗要求掛好鉤碼,移動左邊鉤碼位置,使杠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完成后請舉手)。在實驗數據表中記錄相關數據。(杠桿上的每一格表示1cm。本實驗我們設定杠桿左邊受到的力作為動力,右邊受到的力作為阻力)
4.按表格中設定的第2次實驗要求掛好鉤碼,移動右邊鉤碼位置,使杠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完成后請舉手)。在實驗數據表中記錄相關數據。
5.改變鉤碼的數量和位置,使杠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完成后請舉手)。在實驗數據表中記錄相關數據。
6.整理器材。
【實驗數據及處理】
實驗數據表
實驗次數 動力F1 (N) 動力臂l1 (m) 動力×動力臂 F1l1(N·m) 阻力F2 (N) 阻力臂l2 (m) 阻力×阻力臂F2l2(N·m)
1 1.0 1.5 0.10
2 1.5 0.05 0.5
3
(第3次實驗數據不能與前2次完全相同)
【實驗結論】
杠桿平衡條件是 。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評分標準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標準 說明
組裝、調節杠桿 1.組裝杠桿,使杠桿能靈活轉動(2 )
2.調節杠桿的平衡螺母(1 ),使杠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1 )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3.按第1次實驗要求在杠桿兩邊掛好鉤碼(2 )。 按要求掛好鉤碼數,位置正確,每邊各1
4.按要求改變鉤碼的位置,使杠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2 ) 只能改變左側鉤碼位置
5.讀數并記錄數據(2 ) 數據正確但沒有進行實驗,不給分
6.按第2次實驗要求在杠桿兩邊掛好鉤碼,并改變鉤碼的位置,使杠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2 ) 只能改變右側鉤碼位置
7.讀數并記錄數據(2 ) 數據正確但沒有進行實驗,不給分
8.按第3次實驗要求進行實驗,記錄有關數據(2 ) 第3次實驗數據與前2次完全相同的不給分。數據正確但沒有進行實驗,不給分
實驗 結論 9.處理數據正確(1 ),得出結論正確(1 ) 實驗數據錯誤,但結論正確,不給分
整理 10.整理器材(2 )
說明:儀器因操作不當損壞在“整理器材”環節扣1 。
寧波市初中畢業生科學實驗考試試題(四)
實驗4 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
【實驗器材】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小燈泡(額定電壓為2.5V)、電源(2節干電池)、導線若干
【實驗步驟】
1. 按以下電路圖把各實驗器材連接成實驗電路(電路連接完畢,閉合開關前請舉手)。
2. 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等于額定電壓(完成后請舉手),觀察小燈泡正常發光的亮度,讀出電表的讀數(完成后請舉手)。在實驗數據表中記錄相關數據。
3. 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額定電壓的0.8倍(完成后請舉手)。觀察小燈泡的亮度變化(“變亮”、“變暗”或“亮度正常”),讀出電表的讀數(完成后請舉手)。在實驗數據表中記錄相關數據。
4.整理器材。
【實驗數據及處理】
實驗數據表
實驗次數 電壓U(V) 電流I(A) 功率P(W) 燈泡亮暗
1 亮度正常
2
說明:每一桌準備草稿紙。
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評分標準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標準 說明
連接電路 1.導線連接(1 )和開關狀態(1 ) 1.導線按順時針方向接入接線柱 2.連接電路過程中開關必須斷開
2.電流表 電流表測小燈泡電流的連接方式(1 ),電流表“+”、“-”接線柱連接和量程選擇(1 )
3.電壓表 電壓表測小燈泡電壓的連接方式(1 ),電壓表“+”、“-”接線柱連接和量程選擇(1 )
4.滑動變阻器 滑動變阻器連接方式(1 ),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1 )
測小燈泡 的電功率 5.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等于額定電壓(2 )
6.觀察小燈泡的亮度,讀取電表示數,記入表中(2 ) 電壓表、電流表讀數各1 (無需估讀,下同)
7.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額定電壓的0.8倍(2 )
8.觀察小燈泡亮度的變化,讀取電表示數,記入表中(2 ) 電流表讀數1 ,亮暗填寫正確1
9.根據實驗記錄,分別計算小燈泡的電功率,填入表格中(2 ) 兩次小燈泡實際功率的計算結果各1
整理 10.整理器材(2 ) 要求開關閉合
說明:儀器因操作不當損壞在“整理器材”環節扣1 。
寧波市初中畢業生科學實驗考試試題(五)
實驗5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實驗器材】錐形瓶、帶長頸漏斗的雙孔橡皮塞、帶橡皮管的導管、集氣瓶、毛玻璃片、火柴、稀鹽酸、石灰石、石灰水、水槽、試管、燒杯、量筒、膠頭滴管、鑷子、試管架、試管刷
【實驗步驟】1. 連接裝置,并檢查裝置氣密性(完成后請舉手)。
2. 在錐形瓶里放入適量石灰石(完成后請舉手),塞緊橡皮塞。
3. 用量筒量取40mL稀鹽酸(讀數時請舉手)。
4.往長頸漏斗里加入鹽酸。
5. 收集二氧化碳,用燃著木條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當出
現 現象時,說明已經收集滿了(驗滿后請舉手)。
6. 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
實驗現象為 (現象產生后請舉手)。
7. 整理器材。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評分標準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標準 說明
氣密性檢查 1. 裝置氣密性檢查方法正確(1 )、現象明顯(1 ) 如一次實驗不成功,可以重新操作
裝置 連接 2. 正確連接氣體發生裝置(1 ),正確放置氣體收集裝置(1 ) 1.從左至右,自下而上有序連接氣體發生裝置 2.收集氣體的集氣瓶要正放
塊狀藥品的取用 3. 用鑷子從試劑瓶中取適量的石灰石(1 ),并將它們沿瓶壁緩緩滑到錐形瓶底部(1 )
液體藥品的取用 4. 把試劑瓶內的稀鹽酸按要求倒入量筒(2 ) 1.試劑瓶塞倒放。 2.傾倒液體時標簽向著手心
5. 用量筒正確量取40mL稀鹽酸(1 ),并把稀鹽酸加入到氣體發生裝置內(1 ) 1. 滴管使用方法正確。量筒讀數時,視線應與量筒內水面的凹液面最低處相平,量筒內稀鹽酸的體積是40mL 2.加稀鹽酸時,量筒緊貼長頸漏斗口,使稀鹽酸沿壁緩緩流入到錐形瓶內
收集氣體 6. 收集二氧化碳氣體(2 ) 1.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 2.實驗過程中毛玻璃片磨砂面對集氣瓶的瓶口并緊貼導管,導管要伸到集氣瓶底部附近
驗滿 7. 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處(1 ),燃著木條熄滅,記錄現象(1 )
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 8. 往試管內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1 ),通入二氧化碳,觀察并記錄現象(1 ) 往試管內加石灰水時,要求試劑瓶口與試管口緊挨,使石灰水沿壁緩緩流入到試管中
實驗習慣 及整理 9. 遵守實驗規則,取用藥品用量合理且規范(2 ) 1.注意澄清石灰水取用符合實驗操作要求 2.廢液及剩余石灰石統一回收 3.火柴梗放入指定容器內
10. 整理器材(2 )
說明:儀器因操作不當損壞在“整理器材”環節扣1 。
寧波市初中畢業生科學實驗考試試題(六)
實驗6 配制一定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溶液
【實驗器材】托盤天平(附砝碼)、量筒3個(10mL、50 mL、100 mL各1個)、燒杯、玻璃棒、藥匙、膠頭滴管、濾紙、氯化鈉、蒸餾水
【實驗步驟】1. 計算配制溶質的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40g,需要氯化鈉 g和水 g。
2. 調節天平平衡(完成操作請舉手)。
3. 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倒入燒杯里(讀數時請舉手)。
4. 本實驗選用 mL的量筒比較合適。
5. 用量筒量取蒸餾水 mL(完成操作請舉手)。
6. 把量筒內的水倒入裝有氯化鈉的燒杯里。用玻璃棒攪拌,使氯化鈉完全溶解(完成操作請舉手)。
7. 整理器材。
配制一定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溶液評分標準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標準 說明
計算 1.溶質和溶劑的質量計算正確(2 ) 每空1
稱量 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鑷子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0”刻度處(2 ) 1.整個實驗過程用鑷子 2.游碼要移到“0”刻度
3. 調節橫梁兩端的螺母(1 ),使指針指在刻度盤中央刻度線或兩側擺動的偏角大致相等,表示橫梁平衡(1 )
4. 在天平左右托盤上各放一張相同的濾紙(1 ),取用合適數值的砝碼,并移動游碼至合適的位置(1 )
5.正確稱取氯化鈉,直到天平平衡(1 )。把氯化鈉加到燒杯內(1 )。 1.取氯化鈉用藥匙;氯化鈉質量接近所需用量時,用輕拍手腕的方式添加;添加的氯化鈉稍超出所需用量時,用鑰匙取出適量的氯化鈉到指定容器,繼續稱量 2. 實驗過程中,氯化鈉不能灑出
6.計算所需蒸餾水的體積(1 )。選擇合適規格的量筒(1 ) 本實驗選50mL的量筒
7.把適量的水倒入量筒中(1 ),再使用膠頭滴管使量筒里的水量等于計算所需蒸餾水的體積(1 ) 1.加水時,要求量筒與燒杯口緊挨,使水沿壁緩緩流入到量筒中。使用膠頭滴管加水前,量筒中的水略小于計算所需蒸餾水的體積;若水超過該值可倒出適量的水后繼續操作 2.膠頭滴管使用必須規范
8.讀數時,視線應與量筒內水面的凹液面最低處相平(1 ),記錄此時水的體積(1 ) 量筒內水的體積等于計算所需蒸餾水的體積
溶解 9. 把量取好的水倒入裝有氯化鈉的燒杯里(1 )。用玻璃棒攪拌,使氯化鈉溶解(1 )
整理 10.整理器材(2 )
說明:1.儀器因操作不當損壞在“整理器材”環節扣1 。
2.配制的溶液統一回收
寧波市初中畢業生科學實驗考試試題(七)
實驗7 探究稀硫酸的化學性質
【實驗器材】鑷子、試管架、酚酞試液、試管若干、滴管等
稀H2SO4、鋅粒、Na2CO3溶液、NaOH溶液、石蕊試液
【實驗步驟】1. 酸與指示劑的反應:
向兩只試管中各加入約2mL稀硫酸(完成后請舉手)。往其中一只試管滴入適量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試管后觀察并記錄現象(完成后請舉手)。往另一只試管滴入適量的紫色石蕊試液,振蕩試管后觀察并記錄現象(完成后請舉手)。
2.稀硫酸與鋅的反應:
用鑷子或藥匙從試劑瓶中取鋅粒,沿試管壁緩緩滑入試管底部(完成后請舉手)。加入適量稀H2SO4后進行觀察并記錄現象(完成后請舉手)。
3.酸堿反應:
在試管中加入1mL左右NaOH溶液,并滴加適量酚酞試液。用滴管滴入稀H2SO4至恰好完全反應,觀察并記錄現象(完成后請舉手)。
4.稀硫酸與鹽的反應:
在試管中倒入適量Na2CO3溶液。慢慢滴入稀H2SO4,觀察并記錄現象(完成后請舉手)。
5.整理器材。
【實驗結果】(1)稀H2SO4與無色酚酞試液反應,觀察到的現象是:

稀H2SO4與紫色石蕊試液反應,觀察到的現象是:

(2)稀H2SO4與鋅粒反應,觀察到的現象是:

(3)在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滴加酚酞試液,觀察到的現象是:

再滴入稀H2SO4至NaOH溶液完全反應,觀察到的現象是:

(4)稀H2SO4與Na2CO3溶液反應,觀察到的現象是:

探究稀硫酸的化學性質評分標準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標準 說明
稀H2SO4與指示劑反應 1.取兩只試管,分別加入約2 mL稀硫酸(2 ) 試劑瓶蓋、標簽位置正確和傾倒方法正確,加入的稀硫酸量合適
2.往其中一只試管滴入適量無色酚酞試液(1 ),振蕩試管后觀察現象并記錄(1 ) 滴管使用與試管振蕩的方法正確。記錄現象與實際結果相符
3.往另一只試管滴入適量紫色石蕊試液(1 ),振蕩試管后觀察現象并記錄(1 ) 滴管使用與試管振蕩的方法正確。記錄現象與實際結果相符
稀H2SO4與金屬的反應 4.用鑷子從試劑瓶中取鋅粒(1 ),沿試管壁緩緩滑入試管底部(1 )
5.加入稀H2SO4(1 ),觀察現象并記錄(1 ) 試劑瓶蓋、標簽正確和傾倒方法正確。稀硫酸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
稀H2SO4與堿反應 6.在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1 ),并滴加適量酚酞試液(1 ) 試劑的用量要適量,試劑瓶蓋、標簽正確和傾倒方法正確。
7.用滴管慢慢滴入稀H2SO4至恰好完全反應(1 ),觀察現象并記錄(1 ) 滴管使用方法正確,稀硫酸過量不顯著
稀H2SO4與鹽反應 8.在試管中加入適量的Na2CO3溶液(2 ) 試劑瓶蓋、標簽正確和傾倒方法正確。Na2CO3溶液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
9.慢慢滴入稀H2SO4(1 ),觀察現象并記錄(1 )
整理 10.整理器材(2 )
說明:儀器因操作不當損壞在“整理器材”環節扣1 。
寧波市初中畢業生科學實驗考試試題(八)
實驗8 粗鹽提純—過濾
【實驗器材】燒杯(2只)、玻璃棒、漏斗、藥匙、10mL量筒、鐵架臺(帶有鐵圈)、濾紙、剪刀、膠頭滴管、水、粗鹽
【實驗步驟】1.用藥匙取少量粗鹽加入燒杯(完成后請舉手)。
2. 用量筒量取9mL水(完成后請舉手)。
3. 將水倒入燒杯,然后用玻璃棒攪拌至粗鹽充分溶解(完成后請舉手)。
4.安裝鐵圈,并將制成的過濾漏斗放在鐵圈上。
5.將粗鹽溶液引流到過濾裝置進行過濾(完成后請舉手)。
6. 填寫實驗報告(完成后請舉手)。
7.整理器材(完成后請舉手)。
【實驗結果及問題】
1.過濾前后的液體在外觀上的主要區別是:

2.用過濾法能否把粗鹽中的可溶性固體除去?
答: 。
注:濾紙大小必須經過裁剪后方可使用
粗鹽提純—過濾評分標準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標準 說明
試劑取用 1.用藥匙(1 )取少量粗鹽加入燒杯中(1 ) 瓶蓋倒放,標簽正確。使用藥匙正確,粗鹽不外撒
2.用量筒量取9mL水(2 ) 1.加水時,要求量筒與燒杯口緊挨,使水沿壁緩緩流入到量筒中。使用膠頭滴管加水前,量筒中的水略小于9mL。若水超過9mL可倒出適量的水后繼續操作 2.膠頭滴管使用必須規范
溶解 3.將水倒入燒杯(1 ),用玻璃棒攪拌至粗鹽充分溶解(1 ) 量筒口緊靠燒杯口沿內壁緩緩倒入(或玻棒引流),攪拌方法要正確
過濾器制作 4.安裝鐵圈(2 ) 鐵圈方向正確,高度合適
5.折疊、裁剪濾紙(1 ),并將折好的濾紙放入合適的漏斗內(1 ) 濾紙折法正確,大小合理(使濾紙邊緣略低于漏斗口),一次成功
6.用水潤濕濾紙,使其緊貼漏斗內壁,再將漏斗放到鐵圈上(2 ) 用滴管濕潤。濾紙與漏斗內壁間無氣泡
過濾 7.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層濾紙處,并保持傾斜(1 ),盛放鹽溶液的燒杯槽口緊靠玻璃棒中下部(1 )
8.以引流方式緩緩傾倒,使液面高度始終處于濾紙邊緣以下(1 );過濾完成后,濾紙無破損、液體無飛濺或溢出(1 ) 玻璃棒引流正確,所得濾液澄清
整理 9.實驗報告填寫正確(2 )
10.整理器材(2 ) 將濾液統一回收
說明:儀器因操作不當損壞在“整理器材”環節扣1 。
寧波市初中畢業生科學實驗考試試題(九)
實驗9 制作臨時裝片,觀察植物細胞
【實驗器材】光學顯微鏡(目鏡、物鏡已安裝好)、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吸管、刀片、清水、稀碘液、洋蔥鱗莖、紗布、吸水紙、擦鏡紙
【實驗步驟】1. 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吸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 用鑷子從洋蔥鱗莖上撕取一小塊透明薄膜,放在載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鑷子把薄膜展平(完成此操作后請舉手)。
3.蓋上蓋玻片,防止氣泡產生。
4.用稀碘液染色(完成此操作后請舉手)。
5.將顯微鏡正確安放在實驗桌上。
6.調節顯微鏡,得到明亮的視野。把低倍鏡換成電子目鏡后觀察(完成后請舉手)。
7. 將臨時裝片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固定。
8. 用低倍鏡觀察,把洋蔥表皮細胞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把低倍鏡換成電子目鏡后觀察(完成此操作后請舉手)。
9. 整理器材。
制作臨時裝片,觀察植物細胞評分標準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標準 說明
制作臨時裝片 1.用吸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 ) 1.正確使用吸管 2.水滴位置正確
用刀片在洋蔥鱗莖上切一小塊,并用鑷子撕下一小塊洋蔥表皮的透明薄膜(1 ),放在載玻片上水滴中,用鑷子展平(1 )
3.讓蓋玻片的一邊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鑷子挑起另一端,然后輕輕放下蓋玻片(1 ),防止氣泡產生(1 ) 少數幾個小氣泡,不影響實驗現象與結果的,不扣分
4.染色:在蓋玻片一側加1~2滴稀碘液(1 ),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水,完成染色后把裝片周圍的液體吸干(1 )
用顯微鏡觀察裝片 5.安放:顯微鏡正確安放在實驗桌上(2 ) 1.顯微鏡安放在桌上略偏左 2.鏡筒向前,鏡臂向后
6.對光:轉動物鏡轉換器,使低倍鏡正對通光孔;用左眼朝目鏡里注視,右眼睜開(1 );反光鏡轉向光源,看到一個明亮視野(1 ) 1.用高倍鏡扣1 2.后續實驗中,顯微鏡要保證視野明亮
7.放片:將洋蔥表皮裝片放在載物臺上,兩端用壓片夾壓住(1 ) ;裝片標本區正對通光孔(1 ) 裝片標本區位于通光孔中央
8.物鏡下降:側面觀察鏡筒,調節粗準焦螺旋,使其下降(1 ) ;物鏡靠近裝片(1 )
9.觀察:調節粗、細準焦螺旋,看到清晰的物像 (1 );左眼觀察,右眼睜開 ;移動裝片,把洋蔥表皮細胞物像移到視野中央(1 ) “左眼觀察,右眼睜開”與6不重復扣分。染色效果不明顯不扣分
整理 10.整理器材(2 ) 1.反光鏡應豎直放置 2.物鏡與通光孔錯開
說明:儀器因操作不當損壞在“整理器材”環節扣1 。
寧波市初中畢業生科學實驗考試試題(十)
實驗10 觀察魚尾血液微循環
【實驗器材】顯微鏡(目鏡、物鏡已安裝好)、培養皿、燒杯、滴管、小魚、藥棉(或紗布)、清水
【實驗步驟】1. 將適量的藥棉(或紗布)展開鋪平,在燒杯內用清水浸濕,再用它裹住小魚,只露出小魚的尾部(完成后請舉手)。
2. 將包好的小魚放在培養皿中,使其尾部展平,加適量的水。
3. 用低倍鏡觀察魚尾血液微循環。
(1)將顯微鏡正確安放在實驗桌上。
(2)調節顯微鏡,得到明亮的視野后,將目鏡換成電子目鏡,觀察顯示屏上的圖像(完成后請舉手)。
(3)將培養皿放到載物臺上,使小魚尾鰭的合適部位正對通光孔中心(完成后請舉手)。
(4)將電子目鏡換成目鏡,在低倍鏡視野下找到合適位置,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管及血管內血液流動現象。
你所用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 倍。
(5)將目鏡換成電子目鏡,觀察顯示屏上的圖像(完成后請舉手)。
4. 整理器材。
【實驗結果】
1. 判斷顯微鏡視野中的血管是毛細血管的依據是什么?
答: 。
2. 流過毛細血管的紅細胞將匯集到 (填“小動脈”或 “小靜脈”)。
觀察魚尾血液微循環評分標準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標準 說明
實驗前期處理 1.將適量的藥棉(或紗布)展開鋪平(1 ),在燒杯內用清水浸濕(1 )
2.用藥棉(或紗布)裹住小魚,露出小魚的尾部(1 )。將包好的小魚放在培養皿中,使其尾部展平,加適量的水(1 )
使用顯微鏡觀察 3.顯微鏡正確安放(1 )。轉動轉換器,使低倍鏡正對通光孔(1 ) 顯微鏡安放在桌上合適位置處,鏡筒向前,鏡臂向后
4.用左眼朝目鏡里注視,右眼睜開(1 );調節反光鏡方向,出現一個明亮視野(1 ) 后續實驗中,顯微鏡要保證視野明亮
5.把盛有小魚的培養皿置于載物臺上(1 ),使小魚尾鰭的合適部位正對通光孔中心(1 ) 實驗中載物臺處于水平狀態
6.慢慢轉動粗準焦螺旋,并從旁邊觀看,使物鏡降至接近尾鰭的位置(2 )
7.用左眼觀察目鏡內,并保持右眼張開,慢慢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直至有物像出現。需要時,可以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為清晰(1 );記錄顯微鏡的放大倍數(1 ) 若右眼沒有張開已經在第4點扣分,則這里不再重復扣分
8.觀察尾鰭內血液流動的情況(2 ) 視野中要有清晰的血管及血管內血液流動現象
9.能正確判斷毛細血管(1 ),辨別出小動脈和小靜脈,記錄實驗結果(1 )
實驗習慣 10.整理器材(2 ) 1.反光鏡應豎直放置 2.物鏡與通光孔錯開
說明:儀器因操作不當損壞在“整理器材”環節扣1 。
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县| 浙江省| 漳平市| 百色市| 牙克石市| 黔西县| 西安市| 谷城县| 建平县| 遵义县| 黑山县| 兴国县| 平和县| 金乡县| 双桥区| 南充市| 万州区| 远安县| 东阳市| 尚义县| 都江堰市| 治多县| 东兰县| 陆河县| 冀州市| 阿合奇县| 柯坪县| 长春市| 卢氏县| 类乌齐县| 通榆县| 漳州市| 林周县| 威信县| 怀柔区| 五家渠市| 托克逊县| 永昌县| 澎湖县| 黔江区| 汾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