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教學分析本章內容是在學習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和“蒸騰作用”等知識的基礎上,就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從有機物和能量、碳氧平衡以及水循環三個方面進行了綜合和提煉。所以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使學生能在相互討論和研究過程中歸納總結出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產生活中的有關現象,培養學生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概述綠色植物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2.說明綠色植物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描述綠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中的作用。4.列舉若干種人和動物所吃的主要食物,分析這些食物與綠色植物的關系。技能目標1.嘗試交流、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2.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情感目標1.關注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培養愛護綠色植物,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美好感情和意識。〖三〗教學重點、難點1.理解綠色植物是生產者。2.理解綠色植物是自動的“空氣凈化器”,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理解綠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四〗教學過程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入:在我們農村打雷下雨天,就會停電。老師在講臺上點燃一根蠟燭,怕風吹滅。給蠟燭蓋上小燒杯,蠟燭很快就熄滅了。提問:學生蠟燭為什么會熄滅?生回答:沒有氧氣。再次提問:如果我們生活的地球沒有氧氣,我們會怎么樣?什么能提供氧氣?綠色植物除了能提供氧氣,還有其他作用嗎?帶著這個問題進入新課的學習。合作探究,解開疑問。“樹木撐起了天空。如果森林消失,世界之頂的天空就會塌落,自然和人類就會一起滅亡?!? ——印地安人的傳說(1)根據各自的生活經驗,分析綠色植物對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影響。1.各小組分工合作,完成課本118頁表格。2.小組討論、交流派代表發言,我們的食物、日常生活用品和綠色植物直接或間接關系,提出問題:為什么綠色植物和我們人類的關系這樣密切?3.觀看配音flash動畫傳來傳去的能量,引導學生分析能量的來源。知道能量來自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綠色植物為人類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是生存者,請學生寫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2)綠色植物維持碳氧平衡1.引導學生分析光合作用的反應式,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提問學生綠色植物還有什么作用?2.學生回答能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顒樱罕缺饶且唤M蠟燭燃燒的時間長,各個小組把植物和蠟燭放在玻璃罩里面燃燒,看那一組蠟燭燃燒的時間。實驗驗證綠色植物能產生氧氣。3.提出問題:碳氧不平衡會有那些后果?現在二氧化碳排放過量的原因?溫室效應能使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城市?,F在工業發展排放很多二氧化碳,越來越多的小汽車也排放二氧化碳。小結: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維持碳氧平衡。(3)綠色植物參與并促進水循環質疑導入:猜謎語: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答案是森林,提問學生為什么森林能吞水和吐水?觀看生物圈中水循環動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描述生物圈中的水不斷地在海洋、陸地和大氣之間循環流動的過程。引導學生思考綠色植物在水循環中的作用。(4)綠色植物的其它作用。提出問題;綠色植物還有那些作用,學生思考回答。通過多媒體圖片簡介綠色植物在美化環境、消毒殺菌。防止水土流失,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等。遷移升華,情感教育.綠色植物對我們人類很作用,我們要保護綠色植物。1.展示光頭強砍樹的圖片,培養學生愛護大自然,愛護綠色植物。2.展示森林火災的圖片,要求學生安全用火,文明用火。四、課堂練習1.生物生存和發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來源于(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騰作用 D.吸收作用2.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是( )A.直接來源于綠色植物 B.間接來源于綠色植物C.直接或間接來源于綠色植物 D.以上都不是3.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相對穩定,是綠色植物( )A.光合作用的結果 B.呼吸作用的結果C.蒸騰作用的結果 D.大量消耗氧的結果4.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絕大部分用于(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 D.運輸作用5.除哪項外其余都是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 )A.二氧化碳 B.水蒸氣 C.甲烷 D.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6.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_________超過了自身呼吸作用的需要,排放到了大氣中,而且綠色植物還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_________,這樣就維持了生物圈中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五、通過本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我們大家談一談!〖五〗板書設計第七章 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綠色植物是生產者2、維持碳氧平衡3、參與和促進水循環〖六〗教學反思本節課在40分鐘的時間完成了相應的教學任務,學生基本掌握了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知道綠色植物是生產者,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但是本節課的實施和預期的效果還是有一定的差異,就本節課而言作以下幾點反思。優點:1.本節課的引入方式比較貼切生活,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2.課堂當中滲透了德育,安全教育。不足:1.教師引導不夠,課堂氣氛較差,學生參與度不高。2.課堂內容的過渡不自然,上下內容銜接不好。3.在配音的視頻中,學生的配音和動畫字幕不同步。4.活動的目的沒有達到。5.水循環的視頻效果不明顯。5.自己出現了一些小口誤,自己普通話不標準。再教設計:1.課堂的主線不做改變,就用這種方式來上,但是細節上要作一些修改。2.教師要加強課堂氣氛的引導,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3.在傳來傳去的能量flash動畫改成教師自己配音,教師自己用不同語調。這樣就能避免讓學生來配音和字幕不同步的現象。4.在活動環節,請兩名同學作為觀察員,公布比賽的結果,這個環節中可以請其他同學唱含有植物的歌詞,增加課堂的氣氛。5.水循環的講解環節,在加入一個flash動畫,讓學生直觀看見生物圈的水循環,知道綠色植物能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6.在課堂中滲透防止森林火災的相關法律,進行法制教育。3.在交流我們的收獲的時候,應該多留一點時間,讓更多的同學發表自己的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