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镠第33世孫,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美國海軍次長丹金布爾評價:無論在哪里,錢學森都值五個師。第四單元 生命的思考第八課 探問生命8.1 生命可以永恒嗎?1、通過系列探究活動,理解生命來之不易,培養珍愛生命的情懷,增強生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2、通過錢學森故事分析,培養對生命問題的辯證思維能力,理解生命有時盡,生命有接續。3、通過列舉數據和自已的生活經驗,懂得生命來之不易,生命是獨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暫的,了解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理解生命有接續,明確個體生命在實現人類生命的接續中要擔當使命。學習目標1探問生命——在探問中懂得生命的珍貴2感恩生命——在感恩中實現生命的價值3接續生命——在傳承中鑄就生命的永恒目錄探問生命——在探問中懂得生命的珍貴人的三幸:你來到地球的概率:10的269萬次方分之一成為你的概率:600億分之一變成人的概率:30000000分之一在世界上,兩個擁有完全相同指紋的人出現的概率為640億分之一探究一:探問生命從上述材料中,你能感受到生命有什么特點?生命來之不易;生命是獨特的中國傳統上60歲為花甲,70歲為古稀。即使以現代的醫療條件和生活條件,能活80~90歲的人也不是太多。如果折算為天,人生也就大約3萬余天。計算一下,若以3萬天(82.4歲)計,自己已用去了多少天,還剩下多少天?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我的生命已用去_______天,我的生命只剩下_______天。生命是短暫的算一算后,自己的第一感受是:探究一:探問生命嬰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是不可逆的探究一:探問生命筆記生命都來之不易;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是獨特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每個人的生命在偶然中產生,是幸運的,我們要珍視生命,熱愛生命。對生命特點的認識:感恩生命——在感恩中實現生命的價值探究二:感恩生命錢老已經離開我們12年了,我們為什么還在紀念他?我們的生命可以永恒嗎?生命是可以永恒的,為他人、為社會作貢獻,可以使生命得以延伸探究二:感恩生命既然我們每個人的最終結局都是死亡,那我們為什么還要活著?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活著是為了生活更快樂,更幸福,尋找生活的意義。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短暫的,我們應該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寸時光,讓生命更豐富、更充實、更有意義筆記如何正確看待死亡?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抗拒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歸宿,它讓我們感激生命的獲得。我們要從容面對生命的不可預知,更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奮斗和奉獻之中。接續生命——在傳承中鑄就生命的永恒辨別哪兩個人是親生父子?錢玄同錢三強錢永剛錢鐘書錢學森錢基博每個人的身上都流淌著父輩的血,接續著祖先的生命,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你是怎么判斷他們之間的關系的?從中你得出了什么結論?探究三:接續生命錢氏家族,在江南一帶就是一個傳奇,這個家族人才輩出,載入史冊的名家逾千人。近代以后更是出現人才井噴現象,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錢穆、錢鐘書等眾多文壇碩儒、科技巨擎、國學大師,都出自這個“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 老祖宗錢繆尤為重視后代子孫的教育,一部《錢氏家訓》是錢氏家族的珍貴歷史遺產,也是錢氏家族人才輩出的傳家寶。錢學森父親錢均夫曾說:“我們錢氏家族代代克勤克儉,對子孫要求極嚴,或許是受祖先家訓的影響?!卞X氏后人中很少貪瀆之輩,無疑得益于這一家風。“子孫雖愚,詩書須讀”,這又是錢氏家族的重要家風。子孫再窮也必須讀書,讀書是我們的根本,你做什么行業可以變,讀書不能變。他們讀書的目的就是化小家為大家,要報效祖國。正因如此,錢氏后人中多勤奮治學的學者和大科學家,他們雖然姓錢,卻不愛錢,淡泊名利,有著濃濃的家國情懷,在文化、科技、教育領域成就巨大。探究三:接續生命除了在身體上接續祖先的生命,我們是否從祖先那里還繼承了一些別的東西呢?通過“錢氏家族的事例”和觀看視頻,你對生命有接續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呢?探究三:接續生命人類生命的接續不僅是身體上的接續更是精神上的繼承和創造。生命的接續使得每一人的個體生命不僅僅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在生命的傳承關系中,我們應該更好地認識和面對自已的生命。為自已的生命找到一個位置,擔當一份使命。正是每一代人都勇于承使命,成為生命鏈條中堅固的一環,環環相扣,人類才能發展,文明才能傳承,生命才有接續。生命雖美好的,也是短暫的。是獨特的,也是不可逆的。感激生命的獲得,傳承人類文明成果。生命猶如一曲優美的音樂,值得欣賞和贊揚,值得回味和想象;生命又好像一幅風格獨特的畫,值得敬畏與審視,值得珍惜和奮斗!教師寄語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8.1 生命可以永恒嗎(教案)章節名稱: 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課《探問生命》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嗎》 學時 1學時課標要求: 依據課程標準:一、成長中的我(一)自尊自強,2.1認識生命形態的多樣性,2.2認識自已生命的獨特性,珍愛生命;2.6體會生命的價值,認識到實現人生意義應該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內容與學情分析 內容分析 在七年級上冊教材設置“生命的思考”這一單元,對初中學生開展系列的生命教育,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教育價值。本單元在七年級上冊教材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前三個單元的價值升華,也為學生一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渡梢杂篮銌帷肥瞧吣昙壣蟽缘谒膯卧诎苏n第一框的內容,是第四單元的起始課。本節課首先引領學生探問“生命可以永恒嗎“,幫助學生感悟生命來之不易、生命是獨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暫的等特點,理解生命有時盡的自然規律;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審視個體生命和人類生命的關系,理解生命有接續,初步培養學生作為個體生命的“我”在人類生命接續中的使命感,從而為第二框題《敬畏生命》做鋪墊。教學重點 認識生命的可貴,感激生命,熱愛生命教學難點 個體生命在實現人類生命接續中要擔當的使命學情分析 初中學生的心理發展還處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比較小學生和大學生行事風格有自已的特點,但他們對事物或觀點的分辨、理解能力以及自控能力相對較差,常常只看到社會上消極的東西,不能全面分析社會現象,容易陷入迷茫和彷徨。初一學生更是如此,他們受認知水平的限制,對生命的思考還存在一些偏差。本課恰是針對學生這一生理、心理和認識特點設計的教學內容和活動,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的生命意識,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生命價值觀,實現知、情、意、行的統一。教學目標 1、通過系列探究活動,理解生命來之不易,培養珍愛生命的情懷,增強生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2、通過錢學森故事分析,培養對生命問題的辯證思維能力,理解生命有時盡,生命有接續。3、通過列舉數據和自已的生活經驗,懂得生命來之不易,生命是獨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暫的,了解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理解生命有接續,明確個體生命在實現人類生命的接續中要擔當使命。學生課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 1.預習本課教材,通覽全文內容。2.查閱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關于“未知生,焉知死”的意思3、分小組搜集人類在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優秀思想和良好家風家訓方面不斷傳承和弘揚的事例教學策略 材料分析法、觀察法、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環節 學習任務設計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課堂教學過程設計思路課堂教學過程設計思路課堂教學過程設計思路 導入新課講授新課環節一:探問生命——在探問中懂得生命的珍貴環節二:感恩生命——在感恩中實現生命的價值環節三:接續生命——在傳承中鑄就生命的永恒環節三:接續生命——在傳承中鑄就生命的永恒 PPT播放視頻《致敬,錢老》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镠第33世孫,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美國海軍次長丹金布爾評價:無論在哪里,錢學森都值五個師。2021年是錢老誕辰110周年,從錢老的故事中,你感受到生命是短暫的,還是永恒的?由此我們要怎樣對待生命,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來共同學習《生命可以永恒嗎》學生活動一:PPT出示材料:人的三幸:你來到地球的概率:10的269萬次方分之一成為你的概率:600億分之一變成人的概率:30000000分之一在世界上,兩個擁有完全相同指紋的人出現的概率為640億分之一提問:從上述材料你能感受到生命有什么特點?——生命來之不易;生命是獨特的學生活動二:若以3萬天(82.4歲)計,自己已用去了多少天,還剩下多少天?從中,你又能體會到生命的什么特點?——生命是短暫的活動三:PPT出示圖片,提問我們可以再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嗎?——生命是不可逆的思考:從中你對生命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引領學生得出結論:生命都來之不易;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是獨特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每個人的生命在偶然中產生,是幸運的,我們要珍視生命,熱愛生命。思考一:錢老已經離開我們12年了,我們為什么還在紀念他?我們的生命可以永恒嗎?師引領:生命是可以永恒的,為他人、為社會作貢獻,可以使生命得以延伸思考二:既然我們每個人的最終結局都是死亡,那我們為什么還要活著?師總結:死亡讓我們深刻了解自身生命的有限性,面臨著“人終有一死”的無法抗拒的限制,我們可以選擇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這個限制,從容面對生命的不可預知,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發掘自身的潛能,在未來有限的生命中,創造出我們所熱愛的美麗人生。承轉:通過上述內容的探討我們了解到每個人的生命來之不易,是短暫的,肉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那我們人類的生命是怎樣延續的呢?出示圖片:錢基博與錢鐘書父子、錢學森與錢永剛父子、錢玄同與錢三強父子圖片,辨別哪兩個人是親生父子?你是怎么判斷的?從中你得出了什么結論?師引導:每個人的身上都流淌著父輩的血,接續著祖先的生命,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那么我們是否從祖先那里還繼承了一些別的東西呢?出示材料:錢氏家族,在江南一帶就是一個傳奇,這個家族人才輩出,載入史冊的名家逾千人。近代以后更是出現人才井噴現象,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錢穆、錢鐘書等眾多文壇碩儒、科技巨擎、國學大師,都出自這個“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 老祖宗錢繆尤為重視后代子孫的教育,一部《錢氏家訓》是錢氏家族的珍貴歷史遺產,也是錢氏家族人才輩出的傳家寶。錢學森父親錢均夫曾說:“我們錢氏家族代代克勤克儉,對子孫要求極嚴,或許是受祖先家訓的影響?!卞X氏后人中很少貪瀆之輩,無疑得益于這一家風?!白訉O雖愚,詩書須讀”,這又是錢氏家族的重要家風。子孫再窮也必須讀書,讀書是我們的根本,你做什么行業可以變,讀書不能變。他們讀書的目的就是化小家為大家,要報效祖國。正因如此,錢氏后人中多勤奮治學的學者和大科學家,他們雖然姓錢,卻不愛錢,淡泊名利,有著濃濃的家國情懷,在文化、科技、教育領域成就巨大。今天,我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精神的傳承播放視頻《航天精神》通過“錢氏家族的事例”和觀看視頻,你對生命有接續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呢? 師引導:人類生命的接續不僅是身體上的接續更是精神上的繼承和創造。生命的接續使得每一人的個體生命不僅僅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在生命的傳承關系中,我們應該更好地認識和面對自已的生命。為自已的生命找到一個位置,擔當一份使命。正是每一代人都勇于承使命,成為生命鏈條中堅固的一環,環環相扣,人類才能發展,文明才能傳承,生命才有接續。 學生聆聽,感悟、思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觀看材料,并小組交流思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小組內進行討論探究,并派代表闡述本組的觀點學生小組內進行討論探究,并派代表闡述本組的觀點生觀察并述說判斷的依據學生述說和自已父母有相似之處。學生閱讀事例,體會生命有接續的內涵生觀看視頻,感悟生命的接續 從名人的實例入手,調動學生涫的熱情。引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通過分析材料感悟故事,感受生命的特點并培養學生分析與歸納問題的能力探討“生與死”的關系,向死而生,從容面對生命中的未知,熱愛生命通過辨別父子圖,激發學生的興趣,引領學生認識到生命是有接續的,認識到在歷史的長河中,個人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通過列舉名人家族的故事。以及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傳承航天精神的故事引導學生從名人的事例中,體會人類的接續,不僅是身體的接續,更是精神文化的接續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生命雖美好的,也是短暫的。是獨特的,也是不可逆的。感激生命的獲得,傳承人類文明成果。生命猶如一曲優美的音樂,值得欣賞和贊揚,值得回味和想象;生命又好像一幅風格獨特的畫,值得敬畏與審視,值得珍惜和奮斗!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生命可以永恒嗎教案.doc 生命可以永恒嗎課件.pptx 致敬錢老.mp4 航天精神2021110808252920211108084158.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