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知識點梳理1、 填空題。1.我們的祖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陸地面積960多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的國家。我國的陸地面積與歐洲差不多。2.我國是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在祖國大陸的東面,自北向南,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海相連。我國近海島嶼眾多,臺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3. 我國現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4. 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5個自治區分別是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4個直轄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現有的特別行政區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5. 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包括臺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等島嶼。臺灣島山地面積大,氣候溫暖濕潤,景色秀美,物產豐富,經濟發達。“海上明珠”“亞洲天然植物園” “水果之鄉” “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等都是臺灣島的美稱。臺灣自古以來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6.日月潭和阿里山是臺灣省的著名景點。7.幅員遼闊的國土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大的空間,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禮國的每一寸土地都神圣不可侵犯。8. 我國有連綿巍峨的高山和氣勢磅礴的高原(四大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群山環抱的盆地和一望無際的平原(三大平原:東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還有高低起伏的丘陵和縱橫交錯的江河湖泊。祖國的大好河山就像-幅山水畫卷,蘊含著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韻味。9. (1)長江是我國第一長河,日夜不停,奔向東海。(2)黃河流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是中華民族的搖籃。(3)黃山位于安徽省,是我國著名的旅游景區。到黃山可以觀看奇松、怪石和云海。(4)古人用“東西南北盡天山”的詩句來形容天山的廣大。10. 祖國處處是美景,其中有些美景很獨特,有些美景十外罕見,還有些美景對研究自然環境演化具有重要意義成為人類重要的世界自然遺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規定,整個國際社會都有責任通過合作保護世界自然遺產。11.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立的《世界遺產名錄》中,北京故宮、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杭州西湖等被列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泰山、黃山等被列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名錄。12. 保護世界遺產,需要人類的共同努力。我們身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同樣需要保護。尊重自然、愛護生態和保護環境,是我們的共同責任。13.我國地形復雜,氣候多樣。有的地方長夏無冬,有的地方冬季漫長,有的地方四季分明。有的地方降水稀少,氣候干旱;有的地方雨量充沛,氣候濕潤。14.江南丘陵上的茶園、華北平原上的農田、南方的漁業小鎮、內蒙古高原上的牧場體現了不同地區的地形及氣候對人們生產方式的影響。15. 不同地方自然環境與居住環境的關系(1)東北冬天天寒地凍,農村的火墻、火炕和雙層玻璃讓屋子里暖暖的。(2)閩江江畔有些人家世代以捕魚為生,是名副其實的水上人家。(3)窯洞就地取材而建,并且冬暖夏涼,是黃土高原當地人們傳統的民居。16.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很大的差異。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同同地區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多,這需要人們不斷增加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習俗。17.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遼闊美麗的國土上,共同生活著56個民族,組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根據少數民族人口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8.5%我國總人口已達13.7億。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其他55個民族因人口數漢族人口91.5%量相對較少,習慣稱為“少數民族”。18. 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現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錯的特點。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各地區、各民族的人口流動更加頻繁,促進了相互間的交往交流交融。19. 我國各民族匯聚為一個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20.《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21. 我國各民族在分布上相互交錯,文化上兼收并蓋,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格局。22.茶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內地漢族地區的茶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馬互換),它推動了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與發展。23. 在奠定祖國疆域、開發祖國山河和維護領土完整的事業中,各民族都作出了重要貢獻,譜寫了中國歷史的輝煌篇章。24. 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種相互依存的密切聯系,我國經濟今天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結果。25. 漢朝時,中原的絲綢就已經沿著絲綢之路傳播到西北邊疆地區。棉花、芝麻、大蒜是由古代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傳入內地的。26. 在長期實踐和不斷交往中,各民族相互借鑒、相互欣賞、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27. 反映少數民族生活和少數民族作者創作的文學作品(1)《詩經》是我國古代各地區各民族民歌的匯總。(2)楚辭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記錄或者整理少數民族儀式歌、民歌的作品。(3)元曲的繁榮有著少數民族多方面的貢獻。(4)我國文學史上的不朽名著《紅樓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滿族的社會生活。(5)源自少數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瑪納斯》《江格爾》也是中華文化的優秀代表。28. 各民族對中華文化貢獻的事例(1)現在我們用的“胡同”這個名稱來源于蒙古族。(2)現在的旗袍來源于滿族,已成為多民族婦女喜歡服裝。(3)少數民族樂器哈薩克族的冬不拉、苗族的蘆笙的聲音真好聽。(4)唐朝詩人王建有詩句“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這表明當時少數民族音樂對中原影響很大。(5)相傳,元朝時,黃道婆在海南島學會了黎族人民的棉紡織技術,并進行改良、傳播。29. 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我國各民族的生活環境、文化習俗都有差別,表現在服飾、飲食、民居、節慶和禮儀等各方面。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幫互助,才能真正成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30.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和納西族等同胞的節日。31. 新年時,漢族說“過年好”"萬事如意”;藏族用“扎西德勒”表示“吉祥如意”,用“洛薩爾桑”表示“新年好”;蒙古族說的“烏力吉”是“吉祥”“美好”的意思。32.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也不能少。我們56個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努力實現這個偉大夢想。33. 青藏高原地勢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稱。2006年7月1日,被人們看成是“天路”的青藏鐵路全線通車。二、我會判。1.孔雀舞是壯族獨特的舞蹈形式。 (×)2.臺灣島是中國的領土,中國的主權神圣不可侵犯。 (√)3.臺灣人民與大陸人民同為炎黃子孫,都是中國人。 (√)4.長江發源于青海省,最后注人浩瀚的東海。 (√)5.我國共有少數民族55個。 (√)6.傣家竹樓集中分布在江南水鄉。 (√)7.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的生活環境不同,風俗習慣也不同。 (×)8.臺灣島,位于我國東南部的海面上,與福建省相望。 (√)9.香港、澳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0.江南水鄉河湖眾多,盛產小麥和淡水魚,被稱為“魚米之鄉” ( √)11.牦牛是藏族同胞的主要交通工具,人們稱它為“沙漠之舟”。 (√)12.陜北人們的傳統民居是窯洞。 (√)1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也不能少。 ( √ )14.藏族用“扎西德勒”來表達對新年的祝福。 ( √)15.火把節是彝族、白族和納西族等同胞共同的節日。 (√ )16.現在的旗袍來源于蒙古族,已成為多民族婦女喜歡的服裝。 ( ×)17.棉花、芝麻、大蒜是由古代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傳入內地的。 ( √)18.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總人口已達13.7億。 (√ )19.茶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國西北地區,以茶葉等生活用品為主要商品,以馬作為主要運輸工具的商貿通道。 (×)20.我國是海陸兼備的國家。 (√ )21.自治區是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城市。 (× )22.我國的陸地面積與非洲差不多。 (×)23.窯洞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并且冬暖夏涼。 (√ )24.古人曾寫下“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詩句來贊美黃山。 (√ )25.臺灣島山地面積大,氣候溫暖濕潤,景色秀美,物產豐富,經濟發達。( √)26.長江流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 )27.北京故宮、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杭州西湖等被列入了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名錄。 (×)28.我國的游牧民族有蒙古族、維吾爾族、朝鮮族、哈薩克族等。 (×)29.潑水節是瑤族的特有節。 (×)30.棉花、芝麻、大蒜是少數民族傳人內地的。 (√)31.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32.現在的旗袍來源于藏族。 (×)33.高山族的火把節可熱鬧了。 (×)三、選一選。1.(A)、恒山統稱為“五岳”A.泰山華山衡山嵩山 B.泰山華山衡山黃山C.泰山廬山衡山黃山2.(B)被稱為“世界屋脊”。A.黃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華北地區3.(C)是臺灣島上唯一的天然湖泊。A.鏡泊湖 B.洞庭湖 C.日月潭4.(A)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向往的地方。A.北京 B.臺灣 C.香港5.黃河最終注入(C)。A.南海 B.東海 C.渤海6.“胡同”這個名稱來源于(A)A.蒙古族 B.藏族 C.回族7.在迎接客人時獻上哈達的民族是(B)A.滿族 B.藏族 C.維吾爾族8.( B)時,中原的絲綢就已經沿著絲綢之路傳播到西北邊疆地區。A.宋朝 B.漢朝 C.唐朝9.(A )是哈薩克族的樂器。A.冬不拉 B.蘆笙 C.琵琶10.《紅樓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C)的社會生活。A.漢族 B.蒙古族 C.滿族11.少數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詩”不包括( C)。A.《格薩爾王傳》 B.《瑪納斯》 C.《西游記》1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A.少數民族享有的合法權利比漢族多B.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C.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1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A.各民族間形成了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B.漢族、蒙古族等民族促進了我國北方地區的發展C.我國經濟今天取得的成就只是漢族努力的結果14.打糕是由黏米飯反復捶打制成的,深受(C)人民的喜愛。A.漢族 B.苗族 C.朝鮮族15.聰明的(A)人建造美觀實用的竹樓。A.傣族 B.壯族 C.白族16.刀桿節是(B)傳統體育節目。A.黎族 B.傈傈族C.土家族17.我國的4個直轄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和(B )。A.寧波 B.重慶 C.青島18.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C)A.上海 B.天津 C.北京19.我國近海島嶼眾多,( B)是我國第一大島。A.海南島 B.臺灣島 C.永興島20.陜北人居住的窯洞通常都是( A)。A.就地取材而建 B.堆壘土石而建 C.砌磚而建21.外出旅游,我們應該( A)。A.踐行文明公約 B.在建筑物上亂涂亂畫C.隨意大聲嚷嚷2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A.內蒙古高原上有牧場B.南方有漁業小鎮 C.華北平原適合種茶2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全國各地的衣食住行都是一樣的B.不同地區人們的居住環境不同C.不同地區人們的生產生活沒有區別四.你問我答。1.你知道我國有哪四個直轄市 答:北京、上海、天津、重慶2.我國有2個特別行政區,你知道是哪兩個嗎 答: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3.你能說出我國的5個鄰國嗎 答:朝鮮、俄羅斯、蒙古、尼泊爾、印度、緬甸、老撾等通后:4.寫出我國的5個自治區的名稱 答: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5.列舉我國著名的大河。(4條)答:長江、黃河、金沙江、黑龍江、瀾滄江、松花江等6.列舉我國的名山(5座答:安徽黃山、江西廬山、五岳:東岳泰山(山東)、西岳華山(陜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7.在《中國地形圖》上找一找我國的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主要有哪些 答:四大高原是:1.青藏高原:位于我國的西南部2.內蒙古高原:位于我國北部3.黃土高原:位于秦嶺以北4.云貴高原:位于云南東部和貴州的大部四大盆地是: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周圍被天山、昆侖山等高大山脈包圍,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盆地。盆地底部海拔800-1300米,沙漠廣布、鑫地中央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沙漠,也是中國油氣蘊藏量最多的地區之一。準格爾盆地: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天山與阿爾泰山之間,是我國第二大盆地。盆地底部海拔500-1000米。盆地中部分布著草原和沙漠,蘊藏著豐富的煤炭和石油柴達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東北部,周圍有民侖山、祁連山等山脈。盆地底部海拔在2700-3000米左右,是中國地勢最高的盆地。盆地內部蘊藏著豐富的鹽、煤炭、石油、有色金屬等礦產資源。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東部,在巫山、大巴山等山脈的包圍之中,地形封閉。盆地底部海拔400-800米,盆地西北部為成都平原。盆地內的巖石、土壤呈紫色,有“紫色盆地”之稱。三大平原:1.東北平原,面積34萬平方公里,由三部分組成,即松花江、嫩江流域的松嫩平原、遼河流域的遼河平原。2.華北平原,西起太行山,東到海濱,北依燕山,南至淮河附近,與長江中下游相接,跨冀、魯、豫等省和京津兩市,為我國第二大平原。3.長江中下游平原,跨鄂、湘、贛、皖、蘇、浙六省和上海市,主要由漢江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蘇皖平原及長江三角洲等平原組成,為我國第一大平原。三大丘陵:1.遼東丘陵:遼東半島上。2.山東丘陵:山東半島上。3.東南丘陵:我國東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閩丘陵、兩廣丘陵等,面積最大。8.說說你知道的我國世界遺產。為什么要保護文明遺產 我們能為此做點什么 答:我知道的我國的世界遺產有天壇、張家界、泰山。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寶貴的遺產,遺產一旦被破壞,就永遠也不能恢復原貌,所以要保護文明遺產,我們不但不去破壞這些文物,而且讓我們好好珍惜,協助各地文物單位做好宜傳、發動,保護好這些人類文明遺產,發現有人破壞主動上前說服、制止。9.我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是什么 答:我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10.什么是茶馬古道 答:茶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國西南地區,以馬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商貿通道,是我國西部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11.中國少數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詩”指的是什么 答:藏族的民間說唱體長篇英雄史詩《格薩爾》、蒙古族的英雄史詩《江格爾》、柯爾克孜族傳記性史詩《瑪納斯》。12.我國的少數民族政策是什么 答:《中華人們共和國憲法》第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13.你的家鄉有哪些少數民族 應該怎樣和他們和睦相處 答:回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要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生活習慣。要和少數民族友好相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14.我國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內蒙古,西北,青藏高原和西南的云貴高原。東北主要是滿族、鄂倫春族等族。內蒙古主要是蒙古族。西北主要分布有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族。青藏高原上主要是藏族。云貴高原則存在著50多個民族。云南省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15.說一則歷史上民族交流交融的事例。答:①唐朝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首領松贊干布,促進了漢藏文化的交流和發展。②漢朝時昭君出塞,促進了漢朝和匈奴的和平相處。16.我國的陸地面積與歐洲差不多。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我國面積之大。用一種你喜歡的方式,說一說祖國疆域的遼闊吧!答:我國的陸地面積96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最東端在黑龍江—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我國領土東西跨經度60多度,南北跨緯度近50度。17.閱讀《中國的疆域》圖,找一找我國有哪些陸上鄰國,有哪些國家與我國隔海相望,再找一找我國大陸瀕臨的四大海域和我國的臺灣島。答:(1)陸上鄰國(14個):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2)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3)我國大陸瀕臨的四大海域: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我國的臺灣島位于東南沿海。18.閱讀《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域》圖,看看我國都有哪些省,找找我國的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你和家人出生在什么地方 試著在圖中找出來,并與同學交流。答:(1)23個省: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臺灣省。(2)5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3)4個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4)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5)示例:我和家人出生在山東省濟南市。19.通過查閱資料了解臺灣省的美麗風光和民風民情,以及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故事等,與同學分享。答:(1)日月潭、阿里山有著優美的自然風光,從臺灣省的城市、港口了解臺灣的民風民情。(2)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 日月潭 中收復了臺灣。20.閱讀《中國地形》圖,找找我國的主要山脈和大江大河,看看它們都分布在哪里。再看看我們居住的地方有沒有山脈、河流,說說它們的名字。答:(1)主要山脈:①東西走向:天山一陰山;昆侖山一秦嶺;南嶺。②東北一西南走向: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長白山一武夷山;臺灣山脈。③南北走向:賀蘭山、橫斷山脈。④西北一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小興安嶺。⑤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2)大江大河:①長江發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注入東海。②黃河發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注入渤海。③黑龍江:流經蒙古、中國、俄羅斯,注入太平x洋。④雅魯藏布江上游位于西藏自治區,注入印度洋。(3)示例:我們居住的濟南有千佛山、小清河、黃河等。21.想一想,為什么長江、黃河都是自西向東流向大海。說一說,哪個景觀給你留下的印象深刻,你有什么感受。答:(1)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長江、黃河順地勢自西向東流向大海。(2)黃山的奇松、怪石、云海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險峻的山峰、磅礴的云海,道勁的松樹,顯示出祖國山河的壯美。22.圖中這么多景區,它們為什么能選為世界自然遺產呢?選擇一處你感興趣的世界自然遺產,查閱資料后與同學交流。答:(I)這些景區的美景有的獨特罕見,有的對研究自然環境演化具有重要意義。(2)四川九寨溝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這里的湖泊、瀑布、森林、雪峰非常秀美。23.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用自己的行動愛護自然,愛拼化遺產,愛護祖國的一草一木,然后設計一份《旅游明公約》。旅游文明公約鄭重承諾:維護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保護生態環境,不亂折花草樹木,不傷害動物。愛護文物古跡,不在文物古跡上亂刻亂畫,不攀府勿。注意旅游秩序,不大聲喧嘩,排隊有序游覽。承諾人:XXX24.閱讀《中國地形》圖,找一找我國的平原、同際、山盆地。了解一下我們所在地區的地形以及氣候特點,然后和同學討論,我們的生產受到哪些自然環境的影響。答:(1)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平原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高原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丘陵 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盆地 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2)山東地區地形以丘陵為主,氣候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四季分明。(3)我們的生產受到地形、地勢、氣溫、降水等因素影響。25.請你觀察下圖中不同地區人們的居住環境,結合所在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說一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答:東北地區冬天天氣寒冷,農村的房子一般墻體厚、屋內有火炕、火墻,門窗用雙層玻璃,利于防寒保暖。閩江江畔水上人家的房子一般采用干欄式,便于通風防潮。黃土高原的窯洞冬暖夏涼,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相適應。26.說一說,自己家鄉的衣、食、住、行與當地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選擇一種方式,展示家鄉的生活特色。答:(1)人們的衣食住行與自然環境常常有很密切的關系。(2)如山東氣候四季分明,人們穿衣與四季變化同步,春秋穿薄外套,夏天穿短袖襯衫,冬天穿羽絨服等。27.查找資料,說說中國的少數民族分布在哪些地區。答:中國的少數民族分布相相對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邊疆地區。28.閱讀資料,從數字的變化中,你有什么發現 答:(1)我發現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了,這帶來的好處是60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增多,有利于推動各民族共同繁榮。(2)我發現少數民族的活動地域變大了,這有利于他們學習其他地區的文化,傳播本民族的文化。29.上述資料中反映文化交融的事例是什么 嘗試說一則歷史上或當前生活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答:(1)茶馬古道推動了內地漢族與邊疆少數民族間的文化交融,具體如傣族的鳳尾竹傳到西藏地區,使得藏族樂器弦子的旋律中透出了鳳尾竹的韻味。(2)唐太宗時,文成公主與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增進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30.請查閱資料,了解西瓜、黃瓜、核桃、葡萄、胡蘿卜等瓜果、蔬菜在我國歷史上是怎樣傳播開的。答:(1)西瓜原產于非洲,《新五代史》記載西瓜自新疆傳入今遼河一帶,后來逐漸推廣。(2)黃瓜、核桃、葡萄是張騫出使西域后引入中國的。(3)胡蘿卜原產于亞洲西南部,約13世紀從伊朗引入31.下面是一些同學查找到的各民族對中華文化貢獻的事例,你還能舉出其他的事例嗎 答:蒙古族、維吾爾族等民族的舞蹈豐富了中華文化,如蒙古族的筷子舞、維吾爾族的賽乃姆、傣族的孔者舞等。32.請你結合自己的經歷或看過的資料,向同學介紹一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可圍繞下面問題進行介紹。節日的名稱是什么 這個節日給你印象最深的習俗是什么 它有什么寓意 如果有人想參加這一節日的活動,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 答:(1)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會上有賽馬、摔跤、射箭等傳統比賽項目。(2)賽馬給人印象深刻,蒙古族人民對馬有特殊的感情,精騎善射是蒙古族牧民的絕技。(3)要尊重蒙古族的習俗,如主人請你品嘗食品時不要拒絕,不提馬鞭進屋等。33.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兄弟民族之間相互交流、學習,互幫互助,發生過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有不少歌曲表現了這些內容,國家還針對貧困地區制定了扶持政策。五(1)班要圍繞這些內容在國慶節前召開主題為"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班會,幾個小組長在策劃。如果請你參加策劃,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答:我建議排演《文成公主》的歷史情景劇,反映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或者搜集一部分民族服裝圖片,同時配以相關民族的風俗習慣等文字,增進同學們對各民族文化風俗的理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