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李鴻章康有為孫中山洪秀全太平天國、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農民地主官僚資產階級維新派資產階級革命派 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梁啟超1923年《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①先進的中國人為解決“器物”和“制度”上的不足,進行了哪些探索?②在器物和制度探索中失敗后的中國人轉向哪一方面的探索?其標志性事件是什么?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思想文化方面;新文化運動一、新文化運動1、背景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人民悲慘的命運,沒有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補課!辛亥革命為新文化運動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礎。辛亥革命后的混亂局面,使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1)開始標志:1915年 陳獨秀 上海 《青年雜志》(2)旗幟、口號:2、新文化運動經過民主科學Science(德先生)(賽先生)(3).代表人物及主張:語錄一:現在只有"德先生"(Democracy)和"賽先生"(Science)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語錄二:“拋棄官僚的專制的個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國民政治。”“國人等欲脫蒙昧時代……當以科學與人權(即民主)并重。”語錄三:孔教和共和乃絕對兩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廢其一,……信仰共和比排孔教。.語錄反映了陳獨秀的哪些主張?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批判儒家學說和封建禮教陳獨秀語錄胡適不愿從政,拒絕去做行政秘書。學生嘗試用文言文回復:“才疏學淺,恐難勝任,不堪從命。”胡適改為“干不了,謝謝!”文學革命,倡導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材料反映了胡適的哪些主張?○想一想:為什么要提出白話文 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人。……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五曰,務去濫調套語——胡適《文學改良芻議》白話文通俗易懂,能為廣大勞動人民接受理解,便于新思想的廣泛傳播《狂人日記》說的“歷史”,“吃人”的是指什么?說明魯迅的主張是什么?這里的歷史指中國數千年的專制統治。在“仁義道德”的名義下,封建禮教對人的壓迫的歷史。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無論何種學派,茍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達自然淘汰之命運,即使彼此相反,也聽他們自由發展。 ——蔡元培材料反映了蔡元培怎樣的思想主張?實質是什么?產生了什么結果?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實質是鼓勵以新文化。北京大學形成了以《新青年》編輯部為核心的新文化陣營(4)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主張)①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②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④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新青年》的“新”體現在哪里?新思想,新主張,新文學,新道德3.新文化運動的意義(1)讓軍閥混戰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2)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性質:中國近代歷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興起標志口 號代表人物主要內容性 質1915年,陳獨秀創辦《新青年》民主、科學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蔡元培等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宣揚馬克思主義(后期)小結:二、五四運動中國政府慶祝一戰的勝利巴黎和會全體會議現場袁世凱簽字的“二十一條”結合所學知識,思考:中國代表團提出什么要求?結果是怎樣的?為什么中國在巴黎和會上遭到不平等對待?陳獨秀對威爾遜的態度發生什么變化?說明了什么?中國人民如何看待和對待巴黎和會的消息?1、五四運動背景: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2、五四運動的過程在這張歷史圖片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天安門東 交 民 巷外 國 使 館 區趙家樓曹汝霖住宅上海商人罷市上海女學生游行隊伍上海工人罷工(1)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2)罷免了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3)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第一階段 (1919年6月前) 第二階段(1919年6月后)地點要求 (口號)主力軍結果北京青年學生北洋政府鎮壓逮捕學生外爭國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廢除不平等條約;還我青島上海工人階級(無產階級)釋放被捕學生;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釋放被捕學生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新民主義主義革命的開始3、影響: (1) “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是中國新民主義革命的開始。胡適 :“1919年所發生的‘五四運動’,它把一個文化運動轉變成了一個政治運動,所以稱之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或“啟蒙運動”。胡適對“五四”運動的評價,反映“五四”運動還有什么意義?(2) 使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待中國和世界。?看到工人階級的力量看到歐美列強不可信(3)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什么威爾遜十四條,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話五四運動以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被篆刻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了,為了弘揚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國正式宣布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學習了這一課,你們認為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感悟五四討論:青少年該如何弘揚五四精神?李大釗——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新紀元》《庶民的勝利》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1920年陳望道翻譯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董必武:開始研究俄國的方式以上材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十月革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國開始向俄國學習,走俄國革命的道路。這些為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知識分子意識到工人的重要性陳獨秀:“工字上面一橫是天,下面一橫是地,中間那根柱子就是我們工人,頂天立地啊,工人最偉大。”陳獨秀:“我以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貴重”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相結合1、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1、外部條件:2、內部條件(1)思想基礎:(2)階級基礎:(3)組織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工人階級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和共產國際的幫助南陳(陳獨秀)北李(李大釗)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領導人分別是誰?根據示意圖,說一說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分布有什么特點?為什么?主要分布在經濟、思想、文化、教育等都比較發達的大城市。2、成立的過程:中共一大1、時間:2、地點:3、內容:4、意義:1921年7月上海、浙江嘉興南湖(1)通過了黨綱,確定黨的名稱(2)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3)選舉黨的領導,陳獨秀任書記。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共一大上海會址嘉興南湖游船中共“一大”會址出席中國共產黨“一大”代表上海:李 達、李漢俊北京:張國燾、劉仁靜長沙:毛澤東、何叔衡武漢:董必武、陳潭秋濟南:王盡美、鄧恩銘廣州:陳公博、包惠僧旅日:周佛海大: 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新: 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必然:是適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你認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有什么意義?各抒己見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新的階級力量:工人階級。新的奮斗目標:實現共產主義,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思考: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近代中國落后挨打,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開始向西方學習,發動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的器物、制度、思想文化,但都沒有拯救中國。所以近代需要有一個領導帶領中國人民。五四運動后,受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跟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階級基礎。所以:課堂延伸時間 黨的會議名稱 全國黨員人數1921年 中共一大 全國黨員人數57名1922年 中共二大 全國黨員人數195名2017年 中共十九大 全國黨員人數8000多萬名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不斷增加,隊伍不斷壯大,表明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表明黨能夠帶領中國走向復興道路。以上數據說明了什么?為什么?君主專制制度封建制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