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微課九上3.4簡單機械學案一、知識點1.周邊有 ,可以繞著 轉動的輪子叫做滑輪?;喪且环N變形的 。2.使用時滑輪的位置固定不變就叫 。它實質是 等于 的 杠桿;使用定滑輪時不能 ,但可以改變 。使用它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與 離相等,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與 相等。3.動滑輪:使用時滑輪隨重物一起移動;動滑輪實質是 ;使用動滑輪可以 ,但不能 。使用動滑輪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是物體移動速度的 。4.滑輪組:定滑輪和滑輪組的組合,使用滑輪組既可以 ,又可以改變 。5.使用滑輪組時,重物和動滑輪的總重由幾段繩子承擔,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總重的 。6.利用機械時,需要做的這部分功,叫 ,常用 表示。使用機械時,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叫 ,常用 表示。 與 的總和,叫總功。常用 表示。7.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 ,常用 表示。 反映了有用功在總功中占的比例大小,它沒有 。8.機械效率的公式: 。 提高機械效率的力法:減少機械自身重力(如:動滑輪重);減少機械的摩擦等來減小 。由于有用功總 總功,機械效率總 。二、學一學例1:某同學想通過實驗來探究“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因素”,如圖所示,并測算了各次實驗裝置的機械效率。關于他的實驗過程,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由①②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繩子的繞法無關B.由②③可知:同一滑輪組提起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低C.在①實驗中,應勻速豎直向上拉動繩子D.為使實驗的結論更具可靠性,應換用不同的裝置進行多次實驗歸納得出普遍規(guī)律解析: A.在實驗①②中,繩子的繞法不同,但是機械效率相同,因此得到結論: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繩子的繞法無關,故A正確不合題意;B.在實驗②③中,③中的物體重力大,機械效率也高,因此得到:同一滑輪組提起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故B錯誤符合題意;C.在使用動滑輪時,只有繩子之間相互平行,此時的動力臂才最長,也最省力,因此提升重物時,自由端的拉力應該沿豎直方向,故C正確不合題意;D.結論更具可靠性,應換用不同的裝置進行多次實驗歸納得出普遍規(guī)律,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例2:如圖所示,當拉力F為5牛時,木塊以0.2米/秒的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該滑輪是 (填“定滑輪”或“動滑輪”) ,若滑輪重、繩重及滑輪摩擦均不計,拉力F的功率是 。解析:(1)跟隨物體一起移動的滑輪為動滑輪,不隨物體一起移動的滑輪為定滑輪。根據(jù)圖片可知,滑輪跟隨物體一起向右移動,為動滑輪;(2)首先根據(jù)v=nv物計算出拉力的速度,再根據(jù)P=Fv計算拉力的功率。拉力的速度v=nv物=0.2m/s×2=0.4m/s;則拉力的功率為:P=Fv=5N×0.4m/s=2W。 故答案為:動滑輪;2W 。三、練一練1.2021年“煙花”臺風登陸舟山市普陀區(qū),我們金華也受到一定的影響,金滿湖公園的一棵大樹被吹倒,“勝哥”需要把它扶起,如圖所示四種方案,最省力的方案是---( )A. B. C. D. 2.如圖所示,古代護城河上安裝的吊橋,可以看成一個以O為支點的杠桿。一個人通過定滑輪,用力將吊橋由圖示位置緩慢拉至豎直位置。若繩子對橋板的拉力為F,L表示F的力臂。關于此過程中L及乘積FL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L始終在增加,F(xiàn)L始終在增加 B. L始終在增加,F(xiàn)L始終在減小C. L先增加后減小,F(xiàn)L始終在減小 D. L先減小后增加,F(xiàn)L先減小后增加3.用滑輪組提起重物時,下列措施中可以提高它的機械效率的是---( )A. 增加動滑輪個數(shù)B. 加快提升的速度 C. 加大重物的質量 D. 加增提升的高度4.下列關于機械的一些說法,正確的是---( )A.機械的功率越大,做的功越多 B.機械效率越大,機械的功率就越大C.使用省力的機械,可以提高機械做功的功率 D.任何機械都有摩擦,故都要做額外功5.如圖為吊車從圖示位置向上起吊貨物的工作示意圖,利用伸縮撐桿可使吊臂繞O點緩慢轉動,伸縮撐桿為圓弧狀,伸縮時伸縮撐桿對吊臂的支持力始終與吊臂垂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勻速緩慢頂起吊臂的過程中,伸縮撐桿的支持力大小不變B.勻速緩慢頂起吊臂的過程中,伸縮撐桿的支持力漸漸變小C.勻速緩慢頂起吊臂的過程中,伸縮撐桿的支持力漸漸變大D.吊臂是一個省力的杠桿6.如圖,甲、乙實驗可以得出“定滑輪不能省力“這一結論,小敏想通過一次實驗既得出結論,又能直接顯示出鉤碼的重力大小,于是在左側加上一個相同的彈贊測力計(彈簧測力計重力不能忽略、繩和滑輪之間摩擦不計),下列四套裝置中能實現(xiàn)的是---( )A. B. C. D. 7.質量為6kg的物體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使物體以0.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始終保持水平,其示數(shù)為3N,不計繩子的伸長和滑輪組內部的摩擦(g取10N/kg),則---( )A.作用在繩端的拉力F為6NB.水平桌面對物體A的摩擦力是3NC.在2s內拉力F做功1.2JD.在2s內拉力F的功率是1.8W8.如圖所示,虛線框內是滑輪組,其內部有定滑輪和動滑輪各一只。在拉力F的作用下,通過此滑輪組將重20N的物塊勻速提升2m,物塊上升的速度為0.2m/s,此過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為44J.不計繩重和滑輪軸處的摩擦。則---( )A.拉力F 作用點速度為0.1m/s B.所用拉力F 的大小為11NC.滑輪組內動滑輪重為4N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9.如圖所示,物體A重50N,物體B重30N,物體A在物體B的作用下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在物體A上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力F,使物體B以0.1m/s的速度勻速上升(滑輪和繩子的重以及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均不計)。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F的大小為30N B.2s內拉力F所做的功是12JC.A物體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為20ND.當物體B以0.1m/s上升時,物體A向左運動速度為0.2m/s10.如圖所示,滑輪組的每個滑輪質量相同,用它們將重為G1、G2的貨物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一個滑輪組提起不同的重物,機械效率不變B.若G1=G2 , 則甲的機械效率大于乙的機械效率C.若G1=G2 , 則拉力F1與F2所做的總功相等D.若G1=G2 , 則甲、乙滑輪組所做的額外功相等11.如圖是使用簡單機械勻速提升同一物體的四種方式(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動力最小的是---( )A. B. C. D. 12.小鬧去山區(qū)旅游,坐在汽車里通過了彎彎繞繞很長一段路程來到了一座村莊。村民告訴她還只是在半山腰,她感到很驚訝。為什么汽車要走這么長的路程呢?小鬧回校后請教了科學老師,并用如圖所示的斜面進行模擬實驗。在保持斜面高度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斜面的長度。發(fā)現(xiàn)斜面越長,拉動小車勻速上升的力F越小。(1)由此她明白了“很長的山路”可使汽車爬坡時 (選填“省力”或“省功”)。(2)一輛總質量為2000kg的汽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通過一段長3750m的路程,提高250m,需要的時間為 s,所做的有用功為 J。(g 取 10 N/kg)13.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不考慮摩擦的情況下,機械效率可能與 有關。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來驗證這個想法:某同學認為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提升滑輪組所做的功是沒有用的,所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高低還可能跟 有關。14.如圖所示的滑輪屬于 , 它是一個變形的 杠桿,使用它的好處是可以 。若要勻速提起重為50牛的物體G,不計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則拉力F等于 。15.如圖所示的滑輪屬于 , 它是一個 的杠桿,使用它的好處是可以 。若將重為50牛的物體G勻速提起,不計滑輪重以及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則拉力F等于 。16.如圖所示,物體G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左勻速運動了0.3米,物體G受到的摩擦力為2牛,不計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則拉力F的大小為 拉力F做的功為 。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