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知識點梳理1、 填空題。1.我國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文種的國家,除漢字外,還有藏文、蒙文、維吾爾文、朝鮮文等幾十種文字。這些文字都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們共同書寫了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規定:“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3. 如果把世界上的文字按其“家鄉”的海拔排成隊,那么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我國的藏文,有人稱它是“世界屋脊上的文字”。4.在人民幣上,印有五種民族文字,它們分別是漢字、蒙文、藏文、維吾爾文、壯文。5.漢字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特別是早期漢字,直觀形象,生動多姿。6.漢字與繪畫同出一源,早期漢字與以寫意為特點的中國繪畫有異曲同工之妙。漢字的這種寫意性形體使得人們很容易根據字形去判斷它所表達的意義。7.甲骨文是漢字的最早階段,其中有些文字就像原始的繪畫。8.漢字形體優美,具有十分獨特的審美價值。從甲骨文到楷書,每一個階段的漢字都呈現出不同的字體風格,構成了中華文化史上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9. 漢字發展的歷程商朝 距今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這樣堅硬材料上的文字,呈現筆道纖細、瘦硬方折的字體風格。西周 西周時期的代表字體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如毛公鼎及銘文),金文的筆道肥厚粗壯、圓渾豐潤,整體風格莊重典雅、精致美觀。秦朝 秦小篆(如秦半兩錢上的小篆“半兩”二字)線條粗細均勻,字的大小基本相同,字形均呈長圓態勢,已初具方塊漢字的規模。漢代 漢代的隸書蠶頭燕尾、筆法沉穩,是漢代文化風尚的寫照。唐代 唐代的楷書(如顏真卿的《多寶塔碑》、柳公權的《玄秘塔碑》)結構嚴謹,堪為楷模,是盛唐審美取向的代表。其他 草書的靈動,行書的清秀,都體現了人們對漢字形體之美的不懈追求。10.漢字的書法藝術絢爛多姿,異彩紛呈,是中華藝術寶庫中的重要元素。東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被譽為“書圣”。11.漢字是我們的祖先在生產勞動中創造出來的,每個漢字都熔鑄著先人的智慧和靈感,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力。12. 漢字與中華傳統美德(1)古漢字爭(孝),表示孩子攙扶著老人,這就是盡孝道。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唇(信)字的左邊是“人”,右邊是“言”。講究誠信是我們每個人都應具備的美德。(3)岑(忠)字的本義是真誠無私、盡心敬業。我們要做忠誠、忠實、忠厚的人。(4)甲骨文截(德)以“行”和“直”的組合,來表示人要走正道,不要誤入歧途。這正是道德的“德”最初的含義,反映出古人遵照正確原則行事的道德觀念。13. 漢字形體與其所表達意義之間的密切關系,使得它與中華文化的眾多元素相互融通、神合意隨,在中華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漢字之中有故事,漢字之中有文化。從漢字的形體中,我們往往可以體味出中華民族傳統的思想觀念。14. 漢字自古至今一直頑強地堅持自己獨特的表意性,每一個漢字都蘊含著豐富的古代文化信息。一個個字符就如同中華文化的活化石,傳遞著來自古代社會的音訊,描繪了中華文化發展的軌跡。15. 漢字不僅是維系中華文明的重要紐帶,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財富。漢字很早就傳人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國家和地區,對促進中國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周邊也逐漸形成了以漢字為媒介的“漢字文化圈”。16.漢字曾是朝鮮半島、越南的官方文字。17.在今天這個信息化、全球化的時代,古老的漢字正煥發出新的活力。隨著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影響日益增強,漢字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18.王選教授研制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為信息時代漢字和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創造了條件。19.在中華文明的歷史畫卷里,一代又一代勞動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創造了無數的光輝業績,一個又一個科學巨人取得了不朽的科技成就。20.領先世界的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簡表人物 時代 突出成就蔡倫 東漢 改進造紙術。張衡 東漢 發明測定地震方位的地動儀。華佗 東漢 發明麻醉藥劑“麻沸散”。祖沖之 南朝 把圓周率的精確值推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畢昇 北宋 發明活字印刷術。甘德、石申 戰國 編出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甘石星表。賈思勰 北魏 編寫出農業科學著作《齊民要術》。明朝 編寫出總結藥物學知識和經驗的《本草綱目》。21.為了紀念我國古代科學家對世界科學技術的偉大貢獻,國際上用張衡、祖沖之等科學家的名字來命名月球上的環形山。22. 我國的中醫藥學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它獨特的醫學理論、診療方法(針灸、推拿、拔火罐等)和豐富的中草藥,為無數人解除病痛。中醫藥學是世界醫學寶庫中的瑰寶,至今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得到了很多國家的認同。23. 中國古代醫書中很早就有對青蒿的記載,《肘后備急方》指出,青蒿能治瘧疾。中國科學家研制出抗瘧疾的青蒿素,科學家屠呦呦和她的團隊解決了關鍵性技術難題,作出了重大貢獻。2015年,屠呦呦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的中國女科學家。24.中國是世界農業的主要發源地。祖先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活動中,總結出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在與農業密切相關的天文歷法方面,也取得輝煌成就。戰國天文學家甘德和石申編出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甘石星表。“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歷法的獨特創造。25.數學在中國古代被稱為“算術”或“算學”。中國古代十分重視數學研究及其運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數學著作,被歷代數學家奉為“算經之首”。算盤是中國人發明的一種計算工具,算盤發明后,傳入朝鮮、日本、東南亞以及世界其他地區。26.形態各異的青銅器、絢麗多彩的絲綢、精美絕倫的瓷器、造福千秋的工程建設等,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藝與勤勞智慧。27. 中國古代的技術創造(1)商朝的司母戊鼎(“后母戊鼎”)重800多千克,是迄72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2)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桑養蠶的國家,也是最早生產絲綢的國家。出土于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的素紗禪衣表明,我國絲織技術在很早便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3)我國素有“瓷國”之稱。河南洛陽出土的東漢青瓷四系罐表明,早在近2000年前,我國的能工巧匠已發明比較成熟的制瓷技術。(4)都江堰是戰國時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上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把成都平原變成了“天府之國”。2000多年來,都江堰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巨大作用。(5)趙州橋由隋朝著名的工匠李春設計建造,是聞名世界的古老的石拱橋。28.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是中華民族杰出的發明創造,也是中國古代有代表性的科學技術成就。29. 東漢時,蔡倫改進造紙術,以樹皮、 麻頭、舊漁網為原料,造出了成本低廉、便于書寫的紙。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通過阿拉伯人,造紙術傳入歐洲、非洲和美洲。30. 隋唐之際,中國出現了雕版印刷術。人們先把寫好的文字反貼在平整的木板上,用刀刻出陽文反字,然后在板上涂墨,將紙平鋪板上均勻刷印,最后將紙揭下,裝訂成書。31. 北宋時,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他把膠泥刻成一個個字模,然后燒制成陶活字,用來排版印刷。他的發明是印刷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稱為“文明之母”。32. 古代中國人很早就發現了磁石具有指示方向的性質北宋時,指南針開始運用于航海。隨著海外貿易的往來,指南針經阿拉伯商人傳到歐洲。33.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在煉丹藥等時偶然發現的。宋元時期,火藥廣泛應用于軍事。13至14世紀,火藥武器傳入阿拉伯地區和歐洲。34.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它們的廣泛應用和對外傳播,對人類社會發展和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深遠影響。35. 培根曾說:“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這三種東西已經改第 變了世界的面貌。36.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展歷程中所形成的代代傳承的美德,深深熔鑄在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之中。不懈追求人格修養的提高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突出特點,如注重明志、崇尚氣節、講究誠信等。37.明志就是確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遠航中,只有不畏艱險、不斷進取的人才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而明志是為激流勇進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動力。38.氣節指志氣和節操,往往表現為堅持正義,在民族危急關頭或強大壓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氣節是以廉恥之心為基礎的,沒有廉恥,就不能堅持道德原則。39. 誠信既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民族、國家的生存之基。“失信不立”是亙古不變的人生哲理。人的言論應該以誠信為本,符合名實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的要求。40.求新是人格修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就要與時俱進。沒有求新,個人就不能發展,社會就不會進步。求新精神體現了中華文化中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品質。41. 與明志、氣節、誠信、求新有關的事例(1) 明志:宗愨(que) “愿乘長風破萬里浪”(2)氣節:蘇武牧羊。(3)誠信:范式赴約。(4)求新: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42. 與明志有關的名言有志者事竟成。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王陽明43. 與氣節有關的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氣歌》44. 與誠信有關的名言輕諾必寡信。 《老子》第六十三章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45.與求新有關的名言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周易·乾·文言》日新之謂盛德。 《周易·系辭上》46.人格修養離不開學習和實踐。好學善學、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47. 關于學習和實踐的名言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墨子·修身》48. 在崇尚人格修養的文化精神浸潤下,中華民族產生了一代代品行高潔的人士。他們的偉大人格始終是后人前進的路標。49. 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在自己謀求生存與發展的同時,也要幫助他人生存與發展,這就是傳統美德中“立己達人”的仁愛精神。50. “仁”是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仁”所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其核心是“愛人”,即倡導人與人之間的親善關系。51.寬容是仁愛之心的重要表現。古人強調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認為做到這一點,人與人之間就可以減少摩擦、增進和睦。52.發揚仁愛精神要推己及人。尊敬自己家里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里的長輩;愛護自己家里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里的兒女。這種仁愛之心推廣到極致,就是“民胞物與”的精神。53. 與仁愛有關的事例孔子馬廄失火先問有沒有人受傷;孔子感嘆“苛政猛子虎”;陸慧曉將心比心;杜環侍老;朱沖還牛。54.與仁愛有關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寬則得眾。 《論語·陽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55. 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天下為己任,前仆后繼,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56. 每個人的命運都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富強,人民能夠幸福;國家衰弱,人民跟著遭殃。57.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維護國家的尊嚴,捍衛國家的利益,在危難之時英勇戰斗,在安定之時奉公守法,都是愛國的表現。58.愛國情懷與憂患意識相伴隨,這種憂患意識集中體現在關心祖國的前途命運,為建設一個理想的國家而不懈追求。59. 關于愛國的名言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顧炎武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孟子·梁惠王下》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臨患不忘國,忠也。 《左傳·昭公元年》茍利國家,不求富貴。 《禮記·儒行》60. 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美德是強大的文化基因,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傳統美德永遠是我們不斷奮進的精神動力。二、我會判。1.漢字文化源遠流長。 ( √ )2.秦小篆的特點是蠶頭燕尾、筆法沉穩。 ( × )3.《多寶塔碑》是書法家柳公權撰寫的碑文。 ( × )4.漢字不是維系中華文明的重要紐帶。 ( × )5.漢字之中有故事,漢字之中有文化。 ( √ )6.漢字是我們的祖先在生產勞動中創造出來的。 ( √ )7.西周時期的毛公鼎,鼎內鑄有文字近500個。 ( √ )8.在今天這個信息化、全球化的時代,古老的漢字正煥發出新的活力。( √ )9.華佗發明了“麻沸散”。 ( √ )10.中國不是世界農業的主要發源地。 (× )11.中國古代不重視數學研究及其應用。 ( ×)12.到了唐代,我國的瓷器已遠銷海外,名揚世界。 ( ×)13.中醫藥學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14.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在煉制丹藥時偶然發現的。 (√)15.把圓周率的精確值推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的是祖沖之。 (√)16.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桑養蠶的國家,也是最早生產絲綢的國家。 (√)17.人不可言而無信。 (√)18.好的仁愛之心應該被推廣到極致。 (√)19.一個人的人格修養是生來就有的。 (×)20.別人誤傷了我,我肯定要報復。 (×)21.明志就是確立志向。 (√)22.求新是人格修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3.每個人的命運都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 (√)24.氣節是為激流勇進的人生注人的第一推動力。 (×)三、選一選。1.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是( C)研制的。A.王宣 B.王旭 C.王選2.仍然使用著大量漢語借詞的是( A)。A.越南語 B.英語 C.法語3.下列屬于楷書特點的是(C )A.靈動 B.清秀 C.結構嚴謹4.甲骨文是漢字的( B)階段,其中有些文字就像原始的繪畫。A.最后 B.最早 C.中間5.《蘭亭集序》是( A)的書法作品。A.王羲之 B.柳公權 C.齊白石6.被稱為“世界屋脊上的文字”的是(A)A.藏文 B.蒙古文 C.維吾爾文7.人民幣上印有( C)種民族文字。A.三 B.四 C.五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漢字沒有任何意思B.漢字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C.漢字不值得我們學習9.( A)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的中國女科學家。A.屠呦呦 B.華羅庚C.莫言10.趙州橋是由(C)著名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的。A.宋朝 B.唐朝C.隋朝11.(A )研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器地動儀。A.張衡 B.祖沖之C.李時珍12.被列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是(B )A.算盤 B.“二十四節氣” C.拔火罐13.(A )共出土瓷器13000余件套,主要是當時中國南方著名窯口的產品。A.“南海一號” B.“南海二號” C.“南海三號”1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A.書是傳播文化的使者B.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C.書的發明和使用對推動人類進步和發展起不到任何作用1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 )。A.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B.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明,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周朝的司母戊鼎C.戰國時期的甘德最早觀測到了木星最大的衛星—木衛三16.下列故事體現出愛國的是(A)A.《魯女愛國》 B.《杜環侍老》C.《朱沖還牛》17.《范式赴約》的故事告訴我們(B )的重要性。A.寬容 B.誠信 C.求新18.下列不屬于人格修養的是(C )。A.好學善學 B.知行合一 C.欺人善妒19.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A.美德是強大的文化基因B.美德能夠引導人們走向歧途C.美德是不斷奮進的精神動力20.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 )。A.見到好人好事要向別人學習B.效仿他人撒謊C.偷取他人財物21.下列做法正確的是(C )。A.小明總是欺負別的同學B.麗麗最喜歡談論別人的隱私并大肆宣揚C.小美總是尊重他人的意愿四.你問我答。1.漢字是怎樣一步步演變而來的 答:漢字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歷程,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2.你知道我國的漢字對哪些國家和地區的文字和文化產生了影響 答:漢字對周邊國家的文化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形成了一個共同使用漢字的漢字文化圈,在日本、越南和朝鮮半島,漢字被融合成它們語言的文字“漢字(九匕)”。直到現在,日語中仍然把漢字認為是們書寫體系的一部分。在朝鮮和越南,已經完全不再使用漢字;在韓國,漢字的使用在近幾十年來越來越多。但是由于朝鮮語/韓語中使用了大量的漢字詞匯,并且重音現象嚴重,所以在需要嚴謹表達的場合時仍然會使用漢字。雖然在通常情況下人名、公司機構名稱等均使用韓文書寫,不過大多數的人名、公司機構均有其對應的漢字名稱。3.什么是甲骨文 答: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4.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簡表表現 成就 地位天文學 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書中的《石氏星表》測定了120多個恒星的位置 前者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專著;后者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了水運渾象儀和地震方位的地動儀。 比西歐人早1000多年。唐代僧一行主持實測了子午線的長度,并制成了以水流為動力的水運渾象儀。 最早測量子午線元代郭守敬制成簡儀,編制了《授時歷》 比歐洲發明同類儀器早300多年。是我國古代最精密的一部歷法。它比實際時間只差26秒。數學 春秋時期已出現九九乘法表。東漢時期的《九章算術》 標志著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南朝宋、齊之際的祖沖之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數 這一成果領先世界達1000年之久。醫學 成書于西漢的《黃帝內經》 是中國現存較早的一部醫書,奠定了中醫學理論的基礎。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論述了望聞問切四診療法,成為中醫臨床學的經典,張仲景被稱為醫圣。東漢名醫華佗的麻沸散和五禽戲。 發明了最早的麻醉藥劑,發明了最早的體育保健體操。東漢出現的《神農本草經》 是現存較早的藥物學專著。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代表中國古代藥物學的最高成就,創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分類法,體現了生物進化的思想,推進了世界生物學的發展,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北朝時的賈思勰《齊民要術》 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方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法,還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種經營和商品生產等寶貴思想。元代王禎《農書》 重點放在生產工具的改革方面,特別重視用機械代替簡單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對提高生產力起了很大作用。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系統總結歷代經驗、參照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博采古今農學大成,達到傳統農業科學的頂峰。徐光啟被譽為中國近代科學先驅。5.什么是四大發明 答: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6.四大發明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了什么樣的作用 答:它們對人類發展和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我們祖先對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7.寫出四位中國歷史上的醫學家。答:扁鵲、華佗、孫思邈、張仲景8.寫出幾位中國古代的科學家。(4個)答:李時珍、張衡、祖沖之、畢昇等。9.氣節指的是什么 答:氣節是指志氣和節操,往往表現為堅持正義,在民族危急關頭或強大壓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氣節是以廉恥之心為基礎,沒有廉恥,就不能堅持道德原則.10.怎樣做一個讓自己寬宏大量的人 (1)想一想你和現在記恨的那個人在一起的愉快時刻,回憶一下他過去曾經對你的幫助,這將有助于你下決心消除隔閡。(2)別忘了當你做錯事的時候,別人給你改正的機會,你也要盡量像別人那樣寬以待人。(3)認識到懷恨只能是對自己有害,原諒他人和忘記怨恨,將會使你愉快起來。(4)冷靜地對待你記恨的人,他也許不是有意的,如果你以平靜、和緩的態度處理你們之間的矛盾,問題是很可能得到解決的。11.待人寬容的意義是什么 答:人與人之間就會減少摩擦,增進和睦。12.愛國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維護國家的尊嚴,捍衛國家的利益,在危難之時英勇戰斗,在安定之時奉公守法,都是愛國的表現。13.搜集一些關于誠信的名言警句大答: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一一孔子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言不信者,行不果。—一墨子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一老子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論語·子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孔子《論語·為政》推人以誠,則不言而信矣。一王通《文中子·周公》14. 在人民幣上,印有五種民族文字。你能辨認出來嗎 你還知道我國其他的文字嗎 說說看。答:(1)人民幣上的五種民族文字分別是漢字、蒙文、藏文、維吾爾文、壯文。(2)我國還有朝鮮文、哈薩克文、傣文、彝文、苗文、納西文、水文等文字。15.你能猜出這些古漢字對應哪些現在通用的規范漢字嗎 試著在右邊的田字格中工整地寫出來。答:第一行依次是日、月、山,第二行依次是羊、水、木。16.每個同學都行動起來,查找一個古老的象形文字,記錄在右側。答:如田、火、弓、口等象形文字(寫法略)。17. 你喜歡哪種字體 把你搜集的字帖或者自己的書法作品帶來,和同學一起分享。答:(1)我喜歡楷書字體。(2)搜集的字帖有《張猛龍碑》《顏氏家廟碑》《九成宮醴泉碑銘》等。18. 還有哪些漢字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答:志、仁、義、禮、智、勇等漢字。金文“志”字上半部分是“之”,下半部分是“心”,表示前往內心所追求的方向。青少年立志要“存高遠”,在“志”的指引下,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19. 請觀察"友"字,試著說一說它反映出中華民族怎樣的道德觀念。答:“友”字在甲骨文中是兩只右手靠在一起的樣子,兩只右手朝向同一方向,反映出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幫助的道德觀念。20. 搜集一個漢字的故事,與同學交流,并說一說自己的體會。答:(1)“家”字中“六”表示房屋,“豕”是豬,房屋中圈養豬表示“家”是有人居住的、穩定的住處。(2)漢字堅持自己獨特的表意性,蘊含著豐富的古代文化信息。21. 你還知道我國的漢字對哪些國家和地區的文字和文化產生了影響 搜集資料,記錄下來。答:新加坡、馬來西亞在很多領域使用漢字,漢語是新加坡四種官方語言之一。22. 想一想,隨著科技的進步,古老的漢字還會煥發出怎樣的活力 答:隨著現代科技與漢字的結合,古老的漢字煥發出新的活力。隨著中國經濟、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擴大,漢字走出國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漢字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23.我國古代科學家追求真理、獻身科技的故事,對你有么啟發 答:我們要學習他們腳踏實地、不怕困難、勇于探索、孜孜以求的精神,在生活和學習中勤于思考,勇于創新,努力學習,為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24.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著名醫學家,如扁鵲、張仲景、華佗、孫思邈。請以小組為單位查找資料,看看他們都作出了哪些貢獻。答:(1)扁鵲:生活于春秋戰國之際,他懂得用針刺、按摩、湯藥等多種方法治療疾病,他總結出了望、聞、問、切四種診斷疾病的方法。(2)張仲景:生活于東漢末年,他寫出《傷寒雜病論》一書,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和治療方法,提出要辨證施治,他還提出了“治未病”的理論。(3)華佗:生活于東漢末年,他能實施外科手術,還發明了“麻沸散”,創編出了“五禽戲”(4)孫思邈:唐代醫學家,他編寫出醫學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因為他對醫藥的巨大貢獻,后人稱他為“藥王”25. 你知道二十四節氣歌嗎 你能選擇一個節氣,講一講它的特點嗎 答:(1)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立秋預示著秋天的到來,氣溫開始逐漸下降,天氣逐漸變得涼爽。26. 你還知道哪些中國古代的技術創造 分組搜集資料進行探究,并在班級交流和展示。答:宋代的造船技術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宋代海船規模宏大,設計科學,還配備了先進的指南針。27. 在發明和大量使用紙以前,我國通常用竹木簡或絲帛作為書寫材料。說一說,同紙相比,這些書寫材料有哪些缺點和不足 答:竹木簡笨重,攜帶不便。絲帛雖然較輕,但價格昂貴。竹木簡、絲帛翻閱不便。28. 我國古代輝煌的科學技術成就,不僅是科學家和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也是他們創新精神的體現。你能從我國古代輝煌的科技成就中獲得怎樣的啟示 答: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輝煌燦爛,對人類社會發展和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深遠影響。我們應該以古代的科學家為榜樣,勤奮向學,勇于創新,為祖國的科技發展作出貢獻。29.不斷追求人格修養的提高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突出特點。今天,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就自身修養而言,你認為我們需要提升哪些方面的人格修養。答:注重明志、崇尚氣節、講究誠信、探索求新等。30. “有志者事竟成。”明朝思想家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說一說你自己的志向或理想,你是否在堅定不移地朝著它前進 答:如我想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我現在要努力學好各學科的知識,鍛煉好身體,為將來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打下基礎。31. 回顧近期的生活,想一想,在名實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這三方面,你在哪方面做到了,哪方面沒做到。如果沒做到,分析一下原因。答:(1)如在名實一致、表里一致方面做到了,在言行一致方面有所欠缺。(2)主要是因為自己確定目標的時候盲目樂觀,沒有考慮實際情況,以后說話要先思考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實達不到的目標不亂立。32.對照格言,反思一下自己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說說自己獲得的啟示。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意思是聰敏好學,不把向比自己地位低、學識比自己淺的人請教當作可恥的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有所迷惑,光思考而不學習則會疑惑陷入困境。“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意思是讀書人雖然有學問,但親身實踐才是根本。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懂就問,學習的同時要勤于思考, 不懂就問要把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33.孔子曾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來解釋“仁”。這句話的大意是: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請按照這一說法,填充下題。答:(1)我不愿意別人欺負我,我也不欺負別人。(2)我不愿意別人談論我的隱私,我也不談論別人的隱私。(2)我不愿意受人欺騙,我也不欺騙別人。34.對照格言,結合班級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說說待人寬容的意義。答:生活中能寬容別人的人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寬容能減少同學間的摩擦和不愉快,能讓人際關系變得和諧。35.古人善于用仁愛之心來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請你嘗試講述一則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仁愛故事。答:如環衛工人李大爺雖然不富裕,但在支援武漢抗擊冠狀病毒疫情的 武漢加捐款中捐出一千元。36.比較下列兩則格言,你贊同哪一個 說說你的理由。兩耳不聞窗外事, 一心只讀圣賢書。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答:(1)我贊同后面一個。(2)因為每個人的命運都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我們青少年不僅要學好文化課,而且還要關心國家大事。37.這是大約100年前的小學課本中的一段話。說一說,戰爭時代與和平時代,愛國都應該有哪些表現。答:戰爭時代,愛國表現為不惜生命,為國家、民族驅除外患。和平時代,愛國表現為努力學習,愛崗敬業,嚴于律己,坦誠待人,奉公守法,熱心公益,維護國家利權等。38.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名言。范仲淹不論擔任官職與否,始終關心國家的前途、百姓的疾苦。他臨終前寫的遺書全是關于治理國家的事,而對自己和家人的私事只字未提。結合下列格言,說一則你知道的中國古代憂國憂民的故事。答:位卑未敢忘憂國:“詩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代,他看到山河破碎、人民顛沛流離,憂心不已,他的很多詩歌表達了他對人民疾苦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憂心和關注。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