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新文化運動民主、科學新文學新道德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整個社會。——思想啟蒙運動作為進步青年,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說的?我國是一戰的戰勝國,我希望我們國家……1918年11月11日,一戰以協約國獲勝而告終,中國成為戰勝國。圖為北洋政府當月28日在故宮太和殿舉行閱兵,以示慶祝。中國政府慶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1)1917年8月,北洋政府宣布參加協約國一方,對德、奧宣戰;(2)中國派出華工奔赴歐洲戰場,擔負起軍事工程、戰地工程以及后方服務等繁重的戰勤任務,付出了數萬人的傷亡代價。“即將召開的和會是一次非同尋常的機會,中國可以借此謀求某種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對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所遭到的慘痛后果加以改正。”———顧維鈞希望通過一戰的勝利,收回中國權益一戰中的中國勞工但是,這些要求都被操縱會議的列強拒絕,它們作出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決定。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廢除“二十一條”、收回青島主權等正當要求1、為什么中國在巴黎和會上遭到不平等對待?2、陳獨秀在巴黎和會前后對威爾遜評價的變化說明了什么問題?3、你是如何理解顧維鈞所說的“如此之慘”與“如愿以償”的?巴黎和會是列強的分贓會議,當時中國國力弱,地位低。看清了列強的真面目,巴黎和會是列強們分贓的會議,列強為了自身利益犧牲中國的利益。“以前我們也曾想過最終方案可能不會太好,但卻不曾料到結果竟是如此之慘。至于日本,則是如愿以償。” — —顧維鈞“強權”戰勝了“公理”!如此之慘:中國雖是戰勝國,卻遭遇戰敗國的待遇如愿以償:日本達到其參加巴黎和會的目的,獲得了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引發“五四”運動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干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遭受挫折的消息傳到國內,對渴望“公理戰勝強權”的中國人民是一個巨大的刺激,長期積壓在中國人民心頭的怒火,終于像火山一樣爆發了。五 四 運 動中國作為戰勝國參與巴黎和會,列強拒絕中國的多項正當要求,并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一、五四運動的背景二、五四運動的導火線1. 時間1919年5月4日2. 地點北京天安門前3. 過程北京十三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集會于北京天安門前,要求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和約簽字,高呼:“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會后舉行游行示威,“五四運動”就此爆發。三、五四運動的概況外爭國權,內除國賊3. 過程(第1階段)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找一找:圖中有哪些口號?廢除不平等條約想一想:最能體現“五四”運動反帝愛國性質的是哪一口號?外爭國權,內除國賊主力軍先鋒:學生要求:懲辦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內除國賊工人罷工商人罷市突破了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展成以工人階級為主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廣泛的群眾愛國運動。3. 過程(第2階段)5月4日6月3日北京(中心)學生(主力)上海(中心)工人(主力)愛國不止是學生的事席卷全國20多省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結合課本內容獨立完成下表:時間 中心 先鋒 口號 要求時間 中心 主力 內容 結果5月4日-6月初學生北京外爭國權,內除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嚴懲曹、章、陸三個親日派官員6月初起上海工人階級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取得初步勝利第一階段第二階段五四愛國運動的過程登上歷史舞臺釋放被捕學生罷免賣國賊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4、結果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賣國賊職務、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取得了初步勝利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反帝反封建徹底性社會革命運動、思想啟蒙運動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四、五四運動的性質歷次革命運動口號之比較“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太平天國運動“扶清滅洋。” ——義和團運動“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辛亥革命“外爭主權,內懲國賊” ——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第一次旗幟鮮明地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口號反封建反帝反封建反帝反封建毛澤東說的 “五四”,為“最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文化革命”,而且是屬于“無產階級世界革命一部分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毛澤東對“五四”運動的評價,反映出“五四”運動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意義是什么?“五四”運動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革命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五四運動的意義胡適 :“1919年所發生的‘五四運動’,它把一個文化運動轉變成了一個政治運動,所以稱之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或“啟蒙運動”。胡適對“五四”運動的評價,反映“五四”還有什么影響和意義?此外,你覺得“五四”運動還有哪些影響?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激發青年的愛國熱情掀起了反帝運動提高了女性地位對中共成立作了思想和組織上的準備…… 介紹馬克思主義 西方習俗禮儀 國事要聞文章 數量(篇) 36 5 30五四運動是中國思想革命的催化劑。那些對凡爾賽和會極度失望的知識分子,在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的影響下,開始轉向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題統計思想革命推動新文化運動發展、推動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意義(影響):(1)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2)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使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先進的中國人探索救國道路之比較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向西方學習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后(十月革命后)以俄為師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新表現在哪 (提示:與辛亥革命作比較)新新的領導階級——新的理論思想——新的奮斗目標——新的群眾力量——工人階級(無產階級)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廣泛群眾性思維拓展,小組討論比較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異同。近代100多年的歷史 性質 任務 領導階級 指導思想 結 果 前途舊民主主義革命 (1912-- 1919) 新民主主義革命 (1919-- 1949) 比較新舊民主主義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資產階級三民主義資產階級共和國資本主義無產階級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無產階級馬克思主義人民民主專政國家社會主義中國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史分期)(革命范疇)(社會性質)五 四 愛 國 運動導火線(背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經過:第一階段中心:北京主力:學生第二階段中心:上海主力:工人結果:取得初步勝利釋放被捕學生罷免了賣國賊職務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性質意義領導:先進知識分子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五四運動以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被篆刻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了,為了弘揚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國正式宣布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學習了這一課,你們認為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感悟五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