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社八下8.1.1 鴉片戰爭 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史學家陳旭麓指出:“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這場戰爭是指(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中國近代史上,使我國遭到主權破壞的第一個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3.19世紀三四十年代,大機器工業逐漸取代工場手工業英國工業產量急劇上升,“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尋找新的資源與產品生存空間。基于這種需求,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在戰后簽訂的條約中最能體現這一需求的是( )A.勒索大量賠款 B.開放通商口岸C.協定關稅 D.割占香港島4.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旨在( )A.強占中國廣東香港島 B.促使鴉片貿易合法化C.打開中國的商品市場 D.破壞中國的自然經濟5.下圖是1845年倫敦出版的《復仇神號親歷記》。該圖( )A.反映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軍侵略行徑B.揭露了鴉片戰爭中英軍對普通民眾的掠奪C.說明英國人民已認清鴉片戰爭的侵略本質D.體現了清政府對民眾的財產安全漠不關心6.下列內容中,來自近代中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的是( )A.割香港島給英國B.賠償軍費白銀二億兩C.允許在中國開設工廠D.東交民巷為使館界,中國人不得居住7.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階級與人民大眾的矛盾B.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C.地主階級與農民的矛盾D.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8.《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中說:“鴉片戰爭是中西關系質變的臨界點,整個中外關系至此逆轉,舊格局隨條約締結而俱逝,中國被不情愿的拉入國際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中。”以上內容屬于( )A.歷史事實的敘述 B.歷史過程的描述C.歷史原因的分析 D.歷史結論的闡釋9.鴉片戰爭激起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高潮。下列事件能證明此論斷的是( )A.戚繼光抗倭 B.雅克薩反擊戰C.三元里抗英 D.太平天國運動10.以下《南京條約》的條款中最能體現英國發動戰爭目的的是( )①割地 ②賠款 ③五口通商 ④協定關稅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二、材料分析題11.(2020八下·奉化期末)閱讀漫畫,回答問題。法國漫畫:聯軍要讓中國巨人四分五裂 中國漫畫《洋人的玩偶》(1)這兩幅漫畫均與哪次侵華戰爭有關?中國在這次戰爭中失敗的原因有哪些?(2)法國漫畫中分裂中國巨人的陰謀是否得逞?請聯系所學知識予以說明。(3)請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你對中國漫畫《洋人的玩偶》的理解。12.(2020八下·上虞期末)在歷史長河中,船承載著一段歷史,更見證著一個民族的興衰榮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列舉一則史實,佐證“這些中國船在當時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的。(2)“1840年英國兵船擊碎了天朝上國的美夢,中國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蹣跚走入近代。”請運用所學知識加以說明。(3)上述材料對于我們揚帆復興之船有何啟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材料提到的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標志事件是1840年開始的鴉片戰爭。故答案為: A。【點評】1840年,西方國家發起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進入到近代史階段;要和“近代化”進行區分,近代化的開始是洋務運動。2.【答案】A【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A.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42年,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使我國的領土、關稅、貿易等主權遭到破壞,中國由此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選項A符合題意;B.《北京條約》,不符合題意;C.《馬關條約》,不符合題意;D.《辛丑條約》,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對課本上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即可,基礎知識,比較簡單,牢記即可。3.【答案】C【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大量的工業產品流向世界,要實現利潤最大化,就要降低關稅。因而在《南京條約》中,英國明確提出進出口貨物的稅率需雙方協定。因此:C符合題意;ABD與題意無關;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難度不大,理解材料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4.【答案】C【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19世紀上半期,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發動了鴉片戰爭。 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進資本主義的漩渦。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性質發生改變,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選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的有關知識。理解和識記鴉片戰爭爆發的背景、時間、大致過程、結果、影響等基礎知識是解答相關問題的關鍵。5.【答案】B【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A項反映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軍侵略行徑錯誤,從時間1845年可以看出不是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不符合題意;B項揭露了鴉片戰爭中英軍對普通民眾的掠奪正確,從圖中可以看出英軍對廣州百姓的劫掠,符合題意;CD兩項錯誤,從圖中無法說明英國人民已認清鴉片戰爭的侵略本質,也不能說明清政府對民眾的財產漠不關心,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圖畫為背景,考查學生對圖畫的分析能力和對知識的分析能力。要求學生結合鴉片戰爭結果和影響來分析。6.【答案】A【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A.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2年,戰敗的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其中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等內容,故選項A符合題意;B. 賠償軍費白銀二億兩 ,不符合題意;C. 允許在中國開設工廠 ,不符合題意;D. 東交民巷為使館界,中國人不得居住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判斷出這是《南京條約》,再結合對《南京條約》內容的準確記憶回答。7.【答案】B【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A. 地主階級與人民大眾的矛盾,不符合題意;B.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后, 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矛盾中的主要矛盾,而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依然存在,但是成為了次要矛盾,故選項B符合題意;C. 地主階級與農民的矛盾,不符合題意;D. 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不符合史實;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對課本上基礎知識的準確理解和識記回答,這樣的題目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8.【答案】D【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根據材料“鴉片戰爭是中西關系質變的臨界點,整個中外關系至此逆轉,舊格局隨條約締結而俱逝,中國被不情愿的拉入國際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中”可知,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結果是中國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國際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中,D項符合題意;歷史事實的敘述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不帶任何功能性定位,排除A項;歷史過程的描述是指對歷史發展的過程性描述,排除B項;歷史原因的分析是指對歷史事件發展的原因分析,排除C項;故答案為: D。【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的有關知識。角度問題要搞清楚鴉片戰爭的結果和影響,還要搞清楚歷史敘述和歷史結論以及歷史解釋的特征。9.【答案】C【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戚繼光抗倭和雅克薩反擊戰是中國古代史的部分;三元里抗英是鴉片戰爭期間,中國人民抗擊英國侵略者的典型代表;太平天國運動屬于農民起義。因此:C符合題意;ABD與題意無關;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難度不大,抓住關鍵詞“中國近代、反抗外來侵略”,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10.【答案】D【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目的是打開中國市場,而簽訂的《南京條約》中規定,開放五個通商口岸,協定關稅,可以讓英國的商品更好更多的進入中國市場,最能體現英國發動戰爭目的,故選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時,依據所學知識,理解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原因,再結合對題肢的理解分析回答。11.【答案】(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原因:從清政府政治腐敗;中國封建經濟落后; 軍事技術和裝備落后;軍事指揮失當(2)沒有義和團運動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陰謀,使帝國主義不得不改變瓜分中國的政策。(3)漫畫說明了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因為《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1)通過第一幅漫畫,列強侵華可知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原因:從清政府政治腐敗;中國封建經濟落后;軍事技術和裝備落后;軍事指揮失當等。(2)第二幅漫畫說明了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3)《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 ,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故答案為:(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原因:從清政府政治腐敗;中國封建經濟落后; 軍事技術和裝備落后;軍事指揮失當。(2)沒有義和團運動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陰謀,使帝國主義不得不改變瓜分中國的政策。(3)漫畫說明了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因為《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相關史實,并要求學生理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的歷史原因。本題側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對歷史資料的分析說明能力。既要直接說明,也要通過思考遷移,得出結論。讓學生學會通過對歷史事件的主干體系的梳理,強化思維。體現能力考核要求。掌握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相關史實,理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的歷史原因。12.【答案】(1)船只數量多,載重量大,隨航人員多,船上配備航海圖、羅盤針,滿載精美的瓷器、絲綢和茶葉等;首航時間比哥倫布遠航早半個多世紀。(2)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42年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3)堅持和平交往,反對侵略;落后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堅持改革開放,建設海洋強國等。【知識點】鴉片戰爭;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1)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率船隊7次下“西洋”,規模之浩大,在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海船;鄭和的船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船只和航海技術,船上配備航海圖和羅盤針;鄭和所率的船隊,滿載著中國的優質絲綢、精美瓷器、上等茶葉和漆器等各類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銀貨幣鄭和的船隊;比歐洲航海家遠航美洲和印度早半個多世紀,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2)根據所學知識,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1842年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嚴重危害中國主權,中國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并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3)本題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堅持和平交往,反對侵略;落后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堅持改革開放,建設海洋強國等。故答案為:(1)船只數量多,載重量大,隨航人員多,船上配備航海圖、羅盤針,滿載精美的瓷器、絲綢和茶葉等;首航時間比哥倫布遠航早半個多世紀。(2)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42年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3)堅持和平交往,反對侵略;落后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堅持改革開放,建設海洋強國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和下西洋、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鄭和下西洋、鴉片戰爭的史實。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社八下8.1.1 鴉片戰爭 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史學家陳旭麓指出:“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這場戰爭是指(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答案】A【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材料提到的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標志事件是1840年開始的鴉片戰爭。故答案為: A。【點評】1840年,西方國家發起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進入到近代史階段;要和“近代化”進行區分,近代化的開始是洋務運動。2.中國近代史上,使我國遭到主權破壞的第一個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答案】A【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A.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42年,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使我國的領土、關稅、貿易等主權遭到破壞,中國由此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選項A符合題意;B.《北京條約》,不符合題意;C.《馬關條約》,不符合題意;D.《辛丑條約》,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對課本上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即可,基礎知識,比較簡單,牢記即可。3.19世紀三四十年代,大機器工業逐漸取代工場手工業英國工業產量急劇上升,“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尋找新的資源與產品生存空間。基于這種需求,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在戰后簽訂的條約中最能體現這一需求的是( )A.勒索大量賠款 B.開放通商口岸C.協定關稅 D.割占香港島【答案】C【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大量的工業產品流向世界,要實現利潤最大化,就要降低關稅。因而在《南京條約》中,英國明確提出進出口貨物的稅率需雙方協定。因此:C符合題意;ABD與題意無關;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難度不大,理解材料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4.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旨在( )A.強占中國廣東香港島 B.促使鴉片貿易合法化C.打開中國的商品市場 D.破壞中國的自然經濟【答案】C【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19世紀上半期,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發動了鴉片戰爭。 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進資本主義的漩渦。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性質發生改變,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選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的有關知識。理解和識記鴉片戰爭爆發的背景、時間、大致過程、結果、影響等基礎知識是解答相關問題的關鍵。5.下圖是1845年倫敦出版的《復仇神號親歷記》。該圖( )A.反映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軍侵略行徑B.揭露了鴉片戰爭中英軍對普通民眾的掠奪C.說明英國人民已認清鴉片戰爭的侵略本質D.體現了清政府對民眾的財產安全漠不關心【答案】B【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A項反映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軍侵略行徑錯誤,從時間1845年可以看出不是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不符合題意;B項揭露了鴉片戰爭中英軍對普通民眾的掠奪正確,從圖中可以看出英軍對廣州百姓的劫掠,符合題意;CD兩項錯誤,從圖中無法說明英國人民已認清鴉片戰爭的侵略本質,也不能說明清政府對民眾的財產漠不關心,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圖畫為背景,考查學生對圖畫的分析能力和對知識的分析能力。要求學生結合鴉片戰爭結果和影響來分析。6.下列內容中,來自近代中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的是( )A.割香港島給英國B.賠償軍費白銀二億兩C.允許在中國開設工廠D.東交民巷為使館界,中國人不得居住【答案】A【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A.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2年,戰敗的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其中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等內容,故選項A符合題意;B. 賠償軍費白銀二億兩 ,不符合題意;C. 允許在中國開設工廠 ,不符合題意;D. 東交民巷為使館界,中國人不得居住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判斷出這是《南京條約》,再結合對《南京條約》內容的準確記憶回答。7.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階級與人民大眾的矛盾B.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C.地主階級與農民的矛盾D.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答案】B【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A. 地主階級與人民大眾的矛盾,不符合題意;B.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后, 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矛盾中的主要矛盾,而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依然存在,但是成為了次要矛盾,故選項B符合題意;C. 地主階級與農民的矛盾,不符合題意;D. 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不符合史實;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對課本上基礎知識的準確理解和識記回答,這樣的題目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8.《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中說:“鴉片戰爭是中西關系質變的臨界點,整個中外關系至此逆轉,舊格局隨條約締結而俱逝,中國被不情愿的拉入國際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中。”以上內容屬于( )A.歷史事實的敘述 B.歷史過程的描述C.歷史原因的分析 D.歷史結論的闡釋【答案】D【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根據材料“鴉片戰爭是中西關系質變的臨界點,整個中外關系至此逆轉,舊格局隨條約締結而俱逝,中國被不情愿的拉入國際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中”可知,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結果是中國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國際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中,D項符合題意;歷史事實的敘述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不帶任何功能性定位,排除A項;歷史過程的描述是指對歷史發展的過程性描述,排除B項;歷史原因的分析是指對歷史事件發展的原因分析,排除C項;故答案為: D。【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的有關知識。角度問題要搞清楚鴉片戰爭的結果和影響,還要搞清楚歷史敘述和歷史結論以及歷史解釋的特征。9.鴉片戰爭激起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高潮。下列事件能證明此論斷的是( )A.戚繼光抗倭 B.雅克薩反擊戰C.三元里抗英 D.太平天國運動【答案】C【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戚繼光抗倭和雅克薩反擊戰是中國古代史的部分;三元里抗英是鴉片戰爭期間,中國人民抗擊英國侵略者的典型代表;太平天國運動屬于農民起義。因此:C符合題意;ABD與題意無關;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難度不大,抓住關鍵詞“中國近代、反抗外來侵略”,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10.以下《南京條約》的條款中最能體現英國發動戰爭目的的是( )①割地 ②賠款 ③五口通商 ④協定關稅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D【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目的是打開中國市場,而簽訂的《南京條約》中規定,開放五個通商口岸,協定關稅,可以讓英國的商品更好更多的進入中國市場,最能體現英國發動戰爭目的,故選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時,依據所學知識,理解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原因,再結合對題肢的理解分析回答。二、材料分析題11.(2020八下·奉化期末)閱讀漫畫,回答問題。法國漫畫:聯軍要讓中國巨人四分五裂 中國漫畫《洋人的玩偶》(1)這兩幅漫畫均與哪次侵華戰爭有關?中國在這次戰爭中失敗的原因有哪些?(2)法國漫畫中分裂中國巨人的陰謀是否得逞?請聯系所學知識予以說明。(3)請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你對中國漫畫《洋人的玩偶》的理解。【答案】(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原因:從清政府政治腐敗;中國封建經濟落后; 軍事技術和裝備落后;軍事指揮失當(2)沒有義和團運動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陰謀,使帝國主義不得不改變瓜分中國的政策。(3)漫畫說明了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因為《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1)通過第一幅漫畫,列強侵華可知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原因:從清政府政治腐敗;中國封建經濟落后;軍事技術和裝備落后;軍事指揮失當等。(2)第二幅漫畫說明了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3)《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 ,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故答案為:(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原因:從清政府政治腐敗;中國封建經濟落后; 軍事技術和裝備落后;軍事指揮失當。(2)沒有義和團運動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陰謀,使帝國主義不得不改變瓜分中國的政策。(3)漫畫說明了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因為《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相關史實,并要求學生理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的歷史原因。本題側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對歷史資料的分析說明能力。既要直接說明,也要通過思考遷移,得出結論。讓學生學會通過對歷史事件的主干體系的梳理,強化思維。體現能力考核要求。掌握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相關史實,理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的歷史原因。12.(2020八下·上虞期末)在歷史長河中,船承載著一段歷史,更見證著一個民族的興衰榮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列舉一則史實,佐證“這些中國船在當時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的。(2)“1840年英國兵船擊碎了天朝上國的美夢,中國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蹣跚走入近代。”請運用所學知識加以說明。(3)上述材料對于我們揚帆復興之船有何啟示?【答案】(1)船只數量多,載重量大,隨航人員多,船上配備航海圖、羅盤針,滿載精美的瓷器、絲綢和茶葉等;首航時間比哥倫布遠航早半個多世紀。(2)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42年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3)堅持和平交往,反對侵略;落后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堅持改革開放,建設海洋強國等。【知識點】鴉片戰爭;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1)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率船隊7次下“西洋”,規模之浩大,在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海船;鄭和的船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船只和航海技術,船上配備航海圖和羅盤針;鄭和所率的船隊,滿載著中國的優質絲綢、精美瓷器、上等茶葉和漆器等各類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銀貨幣鄭和的船隊;比歐洲航海家遠航美洲和印度早半個多世紀,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2)根據所學知識,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1842年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嚴重危害中國主權,中國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并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3)本題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堅持和平交往,反對侵略;落后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堅持改革開放,建設海洋強國等。故答案為:(1)船只數量多,載重量大,隨航人員多,船上配備航海圖、羅盤針,滿載精美的瓷器、絲綢和茶葉等;首航時間比哥倫布遠航早半個多世紀。(2)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42年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3)堅持和平交往,反對侵略;落后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堅持改革開放,建設海洋強國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和下西洋、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鄭和下西洋、鴉片戰爭的史實。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社八下8.1.1 鴉片戰爭 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歷社八下8.1.1 鴉片戰爭 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