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歷社八下第八單元第三課第一目 維新變法運動 同步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歷社八下第八單元第三課第一目 維新變法運動 同步試卷

資源簡介

(
…………○…………外…………○…………裝…………○…………訂…………○…………線…………○…………
) (
※※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
) (
…………○…………內…………○…………裝…………○…………訂…………○…………線…………○…………
)
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歷社八下第八單元第三課第一目 維新變法運動 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打破了清政府長期以來規定的知識分子不得過問朝政的禁令,使資產階級維新思潮轉變為愛國救亡政治運動的標志的事件是( )
A. 洋務運動 B. 商鞅變法 C. 辛亥革命 D. 公車上書
【答案】 D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A.洋務運動,不符合題意;
B.商鞅變法,不符合史實;
C.辛亥革命,不符合題意;
D.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在北京參加會試的康有為梁啟超等,聯合各省參加會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帝,請求拒和、遷都、變法,這就是“公車上書”,這打破了清政府長期以來規定的知識分子不得過問朝政的禁令,使資產階級維新思潮轉變為愛國救亡政治運動,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理解識記回答;也可以拿備選項與題干信息對照,細心辨別比對,找到最恰當的選項。
2.胡適評價19世紀末的梁啟超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國之思想界”。這主要是因為梁啟超宣傳了( )
A. 民主科學 B. 民主共和 C. 托古改制 D. 變法圖存
【答案】 D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 A:民主科學 ,是新文化運動宣傳的思想,不合題意;
B:民主共和 ,是辛亥革命主張建立的政治體制,不合題意;
C:托古改制 ,是康有為在戊戌變法前,為了實現他的改良主張而提出的一個辦法,不合題意;
D: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末,面對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康有為、梁啟超等仁人志士掀起了一場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維新變法運動。戊戌變法最后雖然失敗了,但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有利于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因此,選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戊戌變法的有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戊戌變法的領導人、內容、性質以及作用是解答相關問題的關鍵。
3.盡管維新運動主張君主立憲制,但它批判封建專制和君權神授的理論,提倡民權,使人們在資產階級民主政治觀念的熏陶下,突破君主立憲制的限制而繼續前進,走上推翻專制統治的革命道路。材料反映了戊戌變法( )
A. 推動了近代化探索的進一步發展 B. 推翻了我國的封建專制統治
C. 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 D. 改變了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
【答案】 A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救亡圖存,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了戊戌變法,其主張是變法圖強。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為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推動了近代化探索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選項A符合題意。
B:推翻了我國的封建專制統治指的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而非戊戌變法,排除B項。
C: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指的是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排除C項。
D:戊戌變法沒有改變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戊戌變法的有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對題干信息的解讀能力。試題較為簡單,結合所學,運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確答案。
4.1896年,梁啟超等人在上海創辦《時務報》,深受具有維新思想的士大夫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歡迎。它曾經刊登過的文章是( )
A. 《變法通議》 B. 《文學改良芻議》
C. 《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D. 《中國土地法大綱》
【答案】 A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A.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6年,梁啟超等人宣揚維新變法思想,那么他創辦的報刊應該宣傳維新變法思想,故選項A符合題意;
B.《文學改良芻議》,不符合題意;
C.《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不符合題意;
D.《中國土地法大綱》,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判斷出這是維新變法運動時期,這一時期要宣傳維新派思想,拿它來分析備選項回答。
5.下列維新變法的措施中,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條款是( )
A. 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 B. 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
C. 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D. 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
【答案】 C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A. 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 ,不符合題意;
B. 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 ,不符合題意;
C.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1898年6月到9月,光緒帝按照維新派意圖,發布了一系列變法令,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軍隊等。這些內容中最能夠有利于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是以經濟上采取的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故選項C符合題意;
D. 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備選項,細心分析比對進行理解回答,這樣的知識點,要注意理解,不能死記硬背。
6.拉開了維新變法序幕的事件是( )
A. 戊戌政變 B. “明定國是”詔書的頒布 C. “公車上書” D. 設立翻譯館
【答案】 C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A.戊戌政變,不符合史實;
B. “明定國是”詔書的頒布 ,不符合史實;
C.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馬關條約》簽約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梁啟超等資產階級維新派聯合各地在北京應試的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請求拒簽條約,變法圖強,史稱“公車上書”,這一事件拉開了維新變法序幕,故選項C符合題意;
D. 設立翻譯館,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對課本上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這是課本上的明顯的知識點,只要準確記憶,就可以順利回答。
7.在戊戌變法政令中,直接觸犯頑固派利益的是( )
A. 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 B. 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C. 開辦新式學堂,翻譯西方書籍,創辦報刊 D. 訓練新式軍隊
【答案】 A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對應的史實是戊戌變法政治方面的措施,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正確,選項A符合題意;
選項B是經濟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題意;
選項C是科教文化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題意;
選項D是軍事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A。
【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識記并理解戊戌變法的措施和影響。
8.某同學將教材內容整理如下,其中“光緒帝”適合填寫于哪一橫線處( )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不做亡國之君,下詔變法的是光緒帝;發動政變的是頑固派;慷慨就義的是譚嗣同;再次上書的是康有為。
故答案為: B。
【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戊戌變法的過程。
9.在中國近代史上請求變法圖強的維新派代表人物是( )
A. 李鴻章、張之洞 B. 李大釗、胡適 C. 康有為、李鴻章 D. 梁啟超、譚嗣同
【答案】 D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維新派代表人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康有為、梁啟超聯合應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帝,反對議和,請求變法圖強,而掀起維新變法運動,選項D符合題意;
李鴻章、張之洞屬于洋務派,領導洋務運動,AC排除;
李大釗、胡適 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B排除。
故答案為: D。
【點評】本題考查了戊戌變法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學生要掌握戊戌變法的代表人物。
10.下列對戊戌變法的評說,不正確的是( )
A. 是在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的情況下產生的
B. 以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為目的
C. 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啟蒙運動
D. 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
【答案】 B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A. 是在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的情況下產生的 ,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
B.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戊戌變法,是要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發展資本主義,因此 以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為目的不符合史實,故選項B符合題意;
C. 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啟蒙運動 ,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
D. 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 ,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對課本上戊戌變法相關知識的準確理解和識記來回答,注意題干中的“不正確”字樣。
二、材料分析題
11.(2020八下·嘉興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888年,康有為在給光緒皇帝的第一次上書中說:“日本崎嶇小島,近者君臣變法興治,十余年間,百廢俱舉。”后來康有為受光緒皇帝召見時又稱:“泰西講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強,吾中國國土之大,人民之眾,變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則蒸蒸日上,富強可駕萬國。”
材料二:胡造在《留學日記》中說:“使戊成政變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國于富強矣。”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指出:“作為一場思想文化運動,新學家們帶來的解放作用遠不是西太后發動的政變所能剿洗干凈的。從這時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義的知識分子已經出現……成為最自覺的承擔時代使命的社會力量。”
(1)材料一中“近者君臣變法興治”是指日本的哪一歷史大事? 之后日本確立了怎樣的政治體制?
(2)材料一表明康有為對日本“變法興治”持什么態度?結合相關歷史知識推斷康有為持這一態度的原因。(要求史論結合,邏輯嚴密)
(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評析戊戍變法的歷史功績。
【答案】 (1)明治維新。君主立憲。
(2)示例:康有為主張學習西方,實行維新變法,實現國家富強;而日本的明治維新正是學習西方、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從而實現富國強兵的成功范例,因而獲得康有為的贊賞。
(3)戊戌變法是 維新派發動的一場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戊戍變法采取的準許百姓向朝廷上書、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等變法措施,是中國擺脫悲慘命運、實現強國富民的有益嘗試和努力。戊戌變法推動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和進步,在思想則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1888年,康有為在給光緒皇帝的第一次上書中說:‘日本崎嶇小島,近者君臣變法興治,十余年間,百廢俱舉。’......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強”可知“近者君臣變法興治”指的是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1889年日本頒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規定日本的政體形式是君主立憲制。
(2)材料一表明康有為對日本“變法興治” 持肯定態度,主張學習西方,變法圖強。康有為之所以持這一態度,是因為日本明治維新學習歐美國家,最終成功,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成為近代亞洲唯一的強國。
(3)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奮起救亡圖存,提倡學習西方,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這些主張是愛國的進步的。戊戍變法促進了民主意識的覺醒和愛國運動的發展;有利于中國經濟、政治的近代化;在當時的中國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形成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故答案為:(1)明治維新。君主立憲。
(2)示例:康有為主張學習西方,實行維新變法,實現國家富強;而日本的明治維新正是學習西方、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從而實現富國強兵的成功范例,因而獲得康有為的贊賞。
(3)戊戌變法是維新派發動的一場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戊戍變法采取的準許百姓向朝廷上書、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等變法措施,是中國擺脫悲慘命運、實現強國富民的有益嘗試和努力。戊戌變法推動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和進步,在思想則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治維新和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具備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2.(2020八下·臺州開學考)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中華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國侵略,一面反復思考“中國向何處去”,從經濟、政治到思想文化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中國的近代化開始艱難起步。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李鴻章說:“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
【材料二】康有為認為,日本能夠強大起來,因為它實行了君主立憲。中國想要擺脫悲慘的命運,不能只在軍事、經濟和教育方面學習西方,必須像日本那樣,在政治上也學習西方,實施君主立憲。
(1).材料一的主張反映了哪一政治派別的觀點?他們為“覓制器之器”開展了一場什么運動?
(2).為實現材料二的救國主張,維新派發起了一場什么運動?拉開這場運動序幕的是什么事件?這場運動的開展標志著中國哪一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3).兩則材料都主張向西方學習,比較材料二的主張與材料一的主張有何顯著不同?
【答案】 (1)派別:洋務派。運動:洋務運動。
(2)運動:戊戌變法(或:維新變法)。事件:公車上書。階級:資產階級。
(3)不僅要在軍事、經濟方面學習西方,還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制。
【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結合材料及所學的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內外交困,統治集團內一些開明的官員主張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這些開明的官員被稱為洋務派,從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他們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
(2)為實現材料二的救國主張,康有為、梁啟超等領導了戊戌變法。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康有為和梁啟超,邀請各省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圖強。史稱“公車上書”。這次上書,對清政府觸動不大,卻轟動了全國,從此,變法維新運動揭開了序幕。維新變法運動的開展標志著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3)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而維新派主張不僅要學習 西方的技術,還要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
故答案為:(1)派別:洋務派。運動:洋務運動。
(2)運動:戊戌變法(或:維新變法)。事件:公車上書。階級:資產階級。
(3)不僅要在軍事、經濟方面學習西方,還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相關史實。
13.近代化是世界歷史發展的重要階段,中國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點。
材料一:1898年6月16日光緒皇帝與康有為對話節選
材料二: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譚嗣同(1898年9月)
(1).材料一提到變法指的是哪一項變法?該變法主張是什么?與洋務運動相比,該主張是如何進一步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的?
(2).你認為譚嗣同的血有沒有白流?請說明理由。
(3).通過對譚嗣同的了解,請你提煉他的精神。
【答案】 (1)戊戌變法;向西方學習政治,實行君主立憲制;從技術層面上升到政治制度。
(2)答案一:沒有白流,因為變法雖然失敗,但它讓當時國人認識到,要救中國,必須進行革命,推翻清朝統治,仿效西方國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答案二:白流,因為變法最終失敗,并沒有實現維新派的政治主張,沒有使中國強大起來。
(3)自強、愛國。
【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戊戌變法的有關知識。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宣布開始變法,1898年是中國舊歷戊戌年,所以這次變法又被成為“戊戌變法”,所以材料中的這次變法就是指戊戌變法或者百日維新。維新派主張向西方學習政治,實行君主立憲制;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戊戌變法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從技術層面上升到政治制度。
(2)本題考查的是對譚嗣同行為的評價,為開放性試題,合理即可,如:沒有白流,因為變法雖然失敗,但它讓當時國人認識到,要救中國,必須進行革命,推翻清朝統治,仿效西方國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或白流,因為變法最終失敗,并沒有實現維新派的政治主張,沒有使中國強大起來。
(3)本題考查的是譚嗣同的有關知識。譚嗣同為救亡圖存不惜犧牲,我們要學習他的自強、愛國精神。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戊戌變法和洋務運動的理解能力。
1 / 1(
…………○…………外…………○…………裝…………○…………訂…………○…………線…………○…………
) (
※※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
) (
…………○…………內…………○…………裝…………○…………訂…………○…………線…………○…………
)
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歷社八下第八單元第三課第一目 維新變法運動 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打破了清政府長期以來規定的知識分子不得過問朝政的禁令,使資產階級維新思潮轉變為愛國救亡政治運動的標志的事件是( )
A. 洋務運動 B. 商鞅變法 C. 辛亥革命 D. 公車上書
2.胡適評價19世紀末的梁啟超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國之思想界”。這主要是因為梁啟超宣傳了( )
A. 民主科學 B. 民主共和 C. 托古改制 D. 變法圖存
3.盡管維新運動主張君主立憲制,但它批判封建專制和君權神授的理論,提倡民權,使人們在資產階級民主政治觀念的熏陶下,突破君主立憲制的限制而繼續前進,走上推翻專制統治的革命道路。材料反映了戊戌變法( )
A. 推動了近代化探索的進一步發展 B. 推翻了我國的封建專制統治
C. 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 D. 改變了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
4.1896年,梁啟超等人在上海創辦《時務報》,深受具有維新思想的士大夫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歡迎。它曾經刊登過的文章是( )
A. 《變法通議》 B. 《文學改良芻議》
C. 《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D. 《中國土地法大綱》
5.下列維新變法的措施中,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條款是( )
A. 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 B. 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
C. 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D. 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
6.拉開了維新變法序幕的事件是( )
A. 戊戌政變 B. “明定國是”詔書的頒布 C. “公車上書” D. 設立翻譯館
7.在戊戌變法政令中,直接觸犯頑固派利益的是( )
A. 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 B. 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C. 開辦新式學堂,翻譯西方書籍,創辦報刊 D. 訓練新式軍隊
8.某同學將教材內容整理如下,其中“光緒帝”適合填寫于哪一橫線處( )
A. A B. B C. C D. D
9.在中國近代史上請求變法圖強的維新派代表人物是( )
A. 李鴻章、張之洞 B. 李大釗、胡適 C. 康有為、李鴻章 D. 梁啟超、譚嗣同
10.下列對戊戌變法的評說,不正確的是( )
A. 是在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的情況下產生的
B. 以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為目的
C. 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啟蒙運動
D. 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
二、材料分析題
11.(2020八下·嘉興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888年,康有為在給光緒皇帝的第一次上書中說:“日本崎嶇小島,近者君臣變法興治,十余年間,百廢俱舉。”后來康有為受光緒皇帝召見時又稱:“泰西講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強,吾中國國土之大,人民之眾,變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則蒸蒸日上,富強可駕萬國。”
材料二:胡造在《留學日記》中說:“使戊成政變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國于富強矣。”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指出:“作為一場思想文化運動,新學家們帶來的解放作用遠不是西太后發動的政變所能剿洗干凈的。從這時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義的知識分子已經出現……成為最自覺的承擔時代使命的社會力量。”
(1)材料一中“近者君臣變法興治”是指日本的哪一歷史大事? 之后日本確立了怎樣的政治體制?
(2)材料一表明康有為對日本“變法興治”持什么態度?結合相關歷史知識推斷康有為持這一態度的原因。(要求史論結合,邏輯嚴密)
(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評析戊戍變法的歷史功績。
12.(2020八下·臺州開學考)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中華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國侵略,一面反復思考“中國向何處去”,從經濟、政治到思想文化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中國的近代化開始艱難起步。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李鴻章說:“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
【材料二】康有為認為,日本能夠強大起來,因為它實行了君主立憲。中國想要擺脫悲慘的命運,不能只在軍事、經濟和教育方面學習西方,必須像日本那樣,在政治上也學習西方,實施君主立憲。
(1).材料一的主張反映了哪一政治派別的觀點?他們為“覓制器之器”開展了一場什么運動?
(2).為實現材料二的救國主張,維新派發起了一場什么運動?拉開這場運動序幕的是什么事件?這場運動的開展標志著中國哪一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3).兩則材料都主張向西方學習,比較材料二的主張與材料一的主張有何顯著不同?
13.近代化是世界歷史發展的重要階段,中國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點。
材料一:1898年6月16日光緒皇帝與康有為對話節選
材料二: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譚嗣同(1898年9月)
(1).材料一提到變法指的是哪一項變法?該變法主張是什么?與洋務運動相比,該主張是如何進一步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的?
(2).你認為譚嗣同的血有沒有白流?請說明理由。
(3).通過對譚嗣同的了解,請你提煉他的精神。
答案解析部分
一、單選題
1.【答案】 D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A.洋務運動,不符合題意;
B.商鞅變法,不符合史實;
C.辛亥革命,不符合題意;
D.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在北京參加會試的康有為梁啟超等,聯合各省參加會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帝,請求拒和、遷都、變法,這就是“公車上書”,這打破了清政府長期以來規定的知識分子不得過問朝政的禁令,使資產階級維新思潮轉變為愛國救亡政治運動,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理解識記回答;也可以拿備選項與題干信息對照,細心辨別比對,找到最恰當的選項。
2.【答案】 D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 A:民主科學 ,是新文化運動宣傳的思想,不合題意;
B:民主共和 ,是辛亥革命主張建立的政治體制,不合題意;
C:托古改制 ,是康有為在戊戌變法前,為了實現他的改良主張而提出的一個辦法,不合題意;
D: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末,面對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康有為、梁啟超等仁人志士掀起了一場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維新變法運動。戊戌變法最后雖然失敗了,但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有利于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因此,選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戊戌變法的有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戊戌變法的領導人、內容、性質以及作用是解答相關問題的關鍵。
3.【答案】 A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救亡圖存,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了戊戌變法,其主張是變法圖強。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為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推動了近代化探索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選項A符合題意。
B:推翻了我國的封建專制統治指的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而非戊戌變法,排除B項。
C: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指的是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排除C項。
D:戊戌變法沒有改變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戊戌變法的有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對題干信息的解讀能力。試題較為簡單,結合所學,運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確答案。
4.【答案】 A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A.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6年,梁啟超等人宣揚維新變法思想,那么他創辦的報刊應該宣傳維新變法思想,故選項A符合題意;
B.《文學改良芻議》,不符合題意;
C.《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不符合題意;
D.《中國土地法大綱》,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判斷出這是維新變法運動時期,這一時期要宣傳維新派思想,拿它來分析備選項回答。
5.【答案】 C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A. 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 ,不符合題意;
B. 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 ,不符合題意;
C.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1898年6月到9月,光緒帝按照維新派意圖,發布了一系列變法令,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軍隊等。這些內容中最能夠有利于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是以經濟上采取的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故選項C符合題意;
D. 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備選項,細心分析比對進行理解回答,這樣的知識點,要注意理解,不能死記硬背。
6.【答案】 C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A.戊戌政變,不符合史實;
B. “明定國是”詔書的頒布 ,不符合史實;
C.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馬關條約》簽約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梁啟超等資產階級維新派聯合各地在北京應試的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請求拒簽條約,變法圖強,史稱“公車上書”,這一事件拉開了維新變法序幕,故選項C符合題意;
D. 設立翻譯館,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對課本上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這是課本上的明顯的知識點,只要準確記憶,就可以順利回答。
7.【答案】 A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對應的史實是戊戌變法政治方面的措施,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正確,選項A符合題意;
選項B是經濟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題意;
選項C是科教文化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題意;
選項D是軍事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A。
【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識記并理解戊戌變法的措施和影響。
8.【答案】 B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不做亡國之君,下詔變法的是光緒帝;發動政變的是頑固派;慷慨就義的是譚嗣同;再次上書的是康有為。
故答案為: B。
【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戊戌變法的過程。
9.【答案】 D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維新派代表人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康有為、梁啟超聯合應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帝,反對議和,請求變法圖強,而掀起維新變法運動,選項D符合題意;
李鴻章、張之洞屬于洋務派,領導洋務運動,AC排除;
李大釗、胡適 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B排除。
故答案為: D。
【點評】本題考查了戊戌變法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學生要掌握戊戌變法的代表人物。
10.【答案】 B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A. 是在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的情況下產生的 ,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
B.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戊戌變法,是要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發展資本主義,因此 以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為目的不符合史實,故選項B符合題意;
C. 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啟蒙運動 ,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
D. 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 ,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對課本上戊戌變法相關知識的準確理解和識記來回答,注意題干中的“不正確”字樣。
二、材料分析題
11.【答案】 (1)明治維新。君主立憲。
(2)示例:康有為主張學習西方,實行維新變法,實現國家富強;而日本的明治維新正是學習西方、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從而實現富國強兵的成功范例,因而獲得康有為的贊賞。
(3)戊戌變法是 維新派發動的一場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戊戍變法采取的準許百姓向朝廷上書、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等變法措施,是中國擺脫悲慘命運、實現強國富民的有益嘗試和努力。戊戌變法推動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和進步,在思想則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1888年,康有為在給光緒皇帝的第一次上書中說:‘日本崎嶇小島,近者君臣變法興治,十余年間,百廢俱舉。’......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強”可知“近者君臣變法興治”指的是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1889年日本頒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規定日本的政體形式是君主立憲制。
(2)材料一表明康有為對日本“變法興治” 持肯定態度,主張學習西方,變法圖強。康有為之所以持這一態度,是因為日本明治維新學習歐美國家,最終成功,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成為近代亞洲唯一的強國。
(3)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奮起救亡圖存,提倡學習西方,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這些主張是愛國的進步的。戊戍變法促進了民主意識的覺醒和愛國運動的發展;有利于中國經濟、政治的近代化;在當時的中國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形成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故答案為:(1)明治維新。君主立憲。
(2)示例:康有為主張學習西方,實行維新變法,實現國家富強;而日本的明治維新正是學習西方、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從而實現富國強兵的成功范例,因而獲得康有為的贊賞。
(3)戊戌變法是維新派發動的一場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戊戍變法采取的準許百姓向朝廷上書、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等變法措施,是中國擺脫悲慘命運、實現強國富民的有益嘗試和努力。戊戌變法推動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和進步,在思想則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治維新和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具備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2.【答案】 (1)派別:洋務派。運動:洋務運動。
(2)運動:戊戌變法(或:維新變法)。事件:公車上書。階級:資產階級。
(3)不僅要在軍事、經濟方面學習西方,還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制。
【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結合材料及所學的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內外交困,統治集團內一些開明的官員主張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這些開明的官員被稱為洋務派,從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他們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
(2)為實現材料二的救國主張,康有為、梁啟超等領導了戊戌變法。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康有為和梁啟超,邀請各省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圖強。史稱“公車上書”。這次上書,對清政府觸動不大,卻轟動了全國,從此,變法維新運動揭開了序幕。維新變法運動的開展標志著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3)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而維新派主張不僅要學習 西方的技術,還要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
故答案為:(1)派別:洋務派。運動:洋務運動。
(2)運動:戊戌變法(或:維新變法)。事件:公車上書。階級:資產階級。
(3)不僅要在軍事、經濟方面學習西方,還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相關史實。
13.【答案】 (1)戊戌變法;向西方學習政治,實行君主立憲制;從技術層面上升到政治制度。
(2)答案一:沒有白流,因為變法雖然失敗,但它讓當時國人認識到,要救中國,必須進行革命,推翻清朝統治,仿效西方國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答案二:白流,因為變法最終失敗,并沒有實現維新派的政治主張,沒有使中國強大起來。
(3)自強、愛國。
【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戊戌變法的有關知識。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宣布開始變法,1898年是中國舊歷戊戌年,所以這次變法又被成為“戊戌變法”,所以材料中的這次變法就是指戊戌變法或者百日維新。維新派主張向西方學習政治,實行君主立憲制;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戊戌變法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從技術層面上升到政治制度。
(2)本題考查的是對譚嗣同行為的評價,為開放性試題,合理即可,如:沒有白流,因為變法雖然失敗,但它讓當時國人認識到,要救中國,必須進行革命,推翻清朝統治,仿效西方國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或白流,因為變法最終失敗,并沒有實現維新派的政治主張,沒有使中國強大起來。
(3)本題考查的是譚嗣同的有關知識。譚嗣同為救亡圖存不惜犧牲,我們要學習他的自強、愛國精神。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戊戌變法和洋務運動的理解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读书| 峨边| 汉寿县| 会同县| 定襄县| 莆田市| 综艺| 资溪县| 汶上县| 南和县| 波密县| 宜昌市| 鄂托克前旗| 邛崃市| 广安市| 托克托县| 贞丰县| 秀山| 望江县| 县级市| 潜山县| 吉安市| 淮北市| 兴安县| 灵川县| 宁波市| 施秉县| 永修县| 浮山县| 广河县| 泸西县| 肃宁县| 宜宾县| 尚义县| 济南市| 东方市| 南宁市| 富平县| 台中市| 会宁县| 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