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化學部分--------差量法在化學計算中的應用1、差量法是指在化學反應過程中某始態與終態量的差值,是利用差量與反應中各物質間存在的一定比例關系進行解題的方法。21教育網2、差量法的理論依據應用于化學計算題中的差量法的理論依據是數學知識中的“等比定理”。(其中b,d不等于0,下同)注意:只有當差量與始態量或終態量存在比例關系且是同一物理量時,才可以采用差量法求解。3、利用差量法解題的步驟第一步,分析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間的數量關系及產生差量的原因,確定題目中的“理論差值”。第二步,寫出正確地化學方程式,找到題目提供的“實際差值”。第三步,列出正確地比例式。求出答案。知識點1、反應前后固體或液體的質量發生變化1、銅和氧化銅的混合物10g,通入足量的氫氣后,稱得剩余固體質量為8.4g,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銅的質量。21·cn·jy·com知識點2、反應前后氣體體積或質量發生變化2、已知同一狀態下,氣體分子間的分子個數比等于氣體間的體積比。把甲烷和氧氣的混合氣體點燃,冷卻至常溫,測得氣體的體積為,則原中甲烷和氧氣的體積比為多少?【來源:21·世紀·教育·網】知識點3、結合其他計算的綜合計算3、在杠桿的兩端分別掛著質量和體積都相等的鐵球和鋁球,這時杠桿平衡。將兩球分別浸泡在質量相同、溶質質量分數也相同的稀硫酸中直至兩個燒杯中均沒有氣泡產生為止。兩球的外形變化不大且無孔洞出現。下列推測中,正確的是( )【出處:21教育名師】鋁球一定是空心的拿掉燒杯后,杠桿仍然平衡(金屬球上附著的液體忽略不計,下同)拿掉燒杯后,要想使杠桿平衡,支點應向移動拿掉燒杯后,要想使杠桿平衡,支點應向移動1.有一置于水中的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密閉容器,氣體分子可以通過容器壁,液體固體則不能,其質量為1g,體積為0.04L,內裝有32.7g 40%的硫酸溶液,如果向其中加入鋅,要保持容器不下沉,鋅的質量最多不超過( ?。?1·世紀*教育網A.6.3g B.6.5g C.7.5g D.13.0g2.(2020 寧波模擬)含有Fe、Zn、Mg的合金粉10.5g與20%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蒸干后得到晶體29.7g(不含結晶水),則同時最多可得到氫氣( ?。?br/>A.0.2g B.0.3g C.0.4g D.無法確定3.(2020 寧波模擬)Na2CO3、NaHCO3、CaO和NaOH組成的混合物37.2g,溶于足量水并充分反應后,溶液中Ca2+、CO32﹣、HCO3﹣全部轉化為沉淀,將反應容器內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體39.0g,則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是多少?2-1-c-n-j-y4.(2020 余杭區二模)為了測定一瓶未密封保存的NaOH固體中NaOH的質量分數,小金采用沉淀法進行如下操作:①取15克樣品于燒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②在樣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待反應完全后,過濾。有關數據記錄如表反應前 反應后 燒杯和樣品溶液總質量/g 加入的氯化鋇溶液質量/g 過濾后燒杯和溶液總質量/g(濾液的損失忽略不計) 95 65 140.3請回答下列問題:(1)反應共生成沉淀多少克?(2)原樣品中NaOH的質量分數是多少?5.(2021 巨野縣二模)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某黃銅(銅、鋅合金)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取10克樣品放入燒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燒杯中,均充分反應,實驗數據如下:【來源:21cnj*y.co*m】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 10 10 10 10 10 10剩余固體的質量(g) 9.35 8.7 8.05 7.4 6.75 6.75(1)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是 3.25 g;(2)所用稀硫酸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步驟)1.今有氫氣與氧氣的混合氣體共22g,在密閉的容器中點燃充分反應,已知參加反應的氫氣比氧氣少14g,則下列關于混合氣體中氫氣和氧氣質量的分析正確的是( )A.一定是氫氣6g,氧氣14g B.氫氣的質量一定是2gC.氧氣的質量可能是16g D.可能是氫氣4g,氧氣18g2.已知濃硫酸可以和Zn反應生成SO2,反應方程式為Zn+2H2SO4 ZnSO4+SO2↑+2H2O,現將13克Zn放入一定量的濃硫酸中,一定條件下恰好完全反應,生成6.6克的氣體,則濃硫酸中含硫酸溶質的質量為( ?。?·1·c·n·j·yA.19.6克 B.38.2克 C.29.4克 D.不能確定3.將鋅粉、鋁粉、鐵粉、和鎂粉混合物a g 與一定質量濃度為25%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蒸干水分得固體(不含結晶水)b g,反應中產生H2質量為( ?。?br/>A.(b﹣a)g B.g C.g D.g4.把重80.1g的鐵片放入324g硫酸銅溶液中,反應完畢后假設硫酸銅溶液里的銅已全部析出并全附著在鐵片上,把附有銅的鐵片從溶液中取出洗凈、干燥后稱量,質量為81.6g,則原硫酸銅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www.21-cn-jy.comA.9.3% B.12.5% C.15.4% D.16.2%5.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硅不與鹽酸反應.將含鐵鋁硅的合金樣品分為等質量的兩份,分別與足量的稀鹽酸和燒堿溶液充分反應,測得放出氫氣的質量相同.則該合金樣品中鐵鋁硅的質量比不可能是( ?。?br/>A.112:81:28 B.336:27:84 C.324:135:36 D.56:81:566.向一定量的鹽酸中,加入硝酸銀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過濾,所得濾液的質量等于所加硝酸銀溶液的質量,則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畐ww-2-1-cnjy-com7.將3.90g由氫氣,氧氣和一氧化碳組成的混合氣體置于一密閉容器中點火爆炸,冷卻至室溫并干燥后,測得氣體質量為2.82g;再將此氣體通過足量的石灰水,并經干燥后,測得剩余氣體質量為0.18g.經分析知道所剩氣體全部是氧氣,則原混合氣體中,氫氣為 g,氧氣為 g,CO為 g.【版權所有:21教育】8.已知同一狀態下,氣體分子間的分子個數比等于氣體間的體積比.把30mL甲烷和氧氣的混合氣體點燃,冷卻致常溫,測得氣體的體積為16mL,則原30mL中甲烷和氧氣的體積比?9.CO和CO2的混合氣體10g,通過足量灼熱的CuO,充分反應后,產生氣體通入足量石灰水,得沉淀25g.求原混合物中CO的質量.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10.日常使用的金屬材料,大多數屬于合金。黃銅是以鋅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銅合金。(1)赤銅(Cu2O)是我國古代制取黃銅的一種原料。Cu2O中銅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21cnjy.com(2)彈殼的黃銅只含有鋅和銅。將22g彈殼放在盛有100g稀硫酸的燒杯中(硫酸足量),當彈殼不再溶解后,燒杯中混合物的質量是121.8g。計算:①產生氫氣的質量。②反應后所得溶液中ZnSO4的質量 (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下同)。③彈殼中銅的質量分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化學部分--------差量法在化學計算中的應用1、差量法是指在化學反應過程中某始態與終態量的差值,是利用差量與反應中各物質間存在的一定比例關系進行解題的方法。21教育網2、差量法的理論依據應用于化學計算題中的差量法的理論依據是數學知識中的“等比定理”。(其中b,d不等于0,下同)注意:只有當差量與始態量或終態量存在比例關系且是同一物理量時,才可以采用差量法求解。3、利用差量法解題的步驟第一步,分析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間的數量關系及產生差量的原因,確定題目中的“理論差值”。第二步,寫出正確地化學方程式,找到題目提供的“實際差值”。第三步,列出正確地比例式。求出答案。知識點1、反應前后固體或液體的質量發生變化1、銅和氧化銅的混合物10g,通入足量的氫氣后,稱得剩余固體質量為8.4g,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銅的質量。21·cn·jy·com答案:8g解析:設原混合物中氧化銅的質量為xH2+CuO △ H2O+Cu 固體質量減輕80 64 80-64=16(理論)x 10g-8.4g=1.6g(實際)80/16=x/1.6g x=8g答:原混合物中氧化銅的質量為8g。知識點2、反應前后氣體體積或質量發生變化2、已知同一狀態下,氣體分子間的分子個數比等于氣體間的體積比。把甲烷和氧氣的混合氣體點燃,冷卻至常溫,測得氣體的體積為,則原中甲烷和氧氣的體積比為多少?【來源:21·世紀·教育·網】答案:解析:設發生反應的甲烷的體積為,發生反應的氧氣的體積為。列式 解得:,,所以發生反應的甲烷為,發生反應的氧氣為。①若過量,則完全反應,,,。②若過量,則完全反應,,,。知識點3、結合其他計算的綜合計算3、在杠桿的兩端分別掛著質量和體積都相等的鐵球和鋁球,這時杠桿平衡。將兩球分別浸泡在質量相同、溶質質量分數也相同的稀硫酸中直至兩個燒杯中均沒有氣泡產生為止。兩球的外形變化不大且無孔洞出現。下列推測中,正確的是( )【出處:21教育名師】鋁球一定是空心的拿掉燒杯后,杠桿仍然平衡(金屬球上附著的液體忽略不計,下同)拿掉燒杯后,要想使杠桿平衡,支點應向移動拿掉燒杯后,要想使杠桿平衡,支點應向移動答案:解析:由于,當鐵球和鋁球質量和體積都相等時,鐵球必然為空心,而鋁球則無法確定。題中所給的情景是拿掉燒杯之后判斷杠桿是否平衡,所以本題的差量(金屬球減少的質量)就是與硫酸發生反應的金屬的質量。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當與等量硫酸反應時,鐵消耗的質量多,因此鐵球減少的質量多,杠桿將向傾斜,要想使杠桿重新平衡,支點應向移動。1.有一置于水中的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密閉容器,氣體分子可以通過容器壁,液體固體則不能,其質量為1g,體積為0.04L,內裝有32.7g 40%的硫酸溶液,如果向其中加入鋅,要保持容器不下沉,鋅的質量最多不超過( )21·世紀*教育網A.6.3g B.6.5g C.7.5g D.13.0g【解答】解:設加入鋅的質量為X,生成氫氣質量為Y則:Zn+H2SO4═ZnSO4+H2↑65 2X Y根據:解得Y=;反應后剩余物質量為:32.7g+X﹣,容器與容器內物質的總質量為:1g+32.7g+X﹣=33.7g+X﹣,由于體積為0.04L=40mL,所以密度為:,只要≤1就不會下沉,解得X≤6.5g。故選:B。2.(2020 寧波模擬)含有Fe、Zn、Mg的合金粉10.5g與20%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蒸干后得到晶體29.7g(不含結晶水),則同時最多可得到氫氣( )A.0.2g B.0.3g C.0.4g D.無法確定【解答】解:設生成氫氣的質量為x,29.7g晶體中硫酸根的質量為:29.7g﹣10.5g=19.2g,由Fe+H2SO4═FeSO4+H2↑,Zn+H2SO4═ZnSO4+H2↑,Mg+H2SO4═MgSO4+H2↑可知,SO4~H2,SO4~H2,96 219.2g x,x=0.4g,故選:C。3.(2020 寧波模擬)Na2CO3、NaHCO3、CaO和NaOH組成的混合物37.2g,溶于足量水并充分反應后,溶液中Ca2+、CO32﹣、HCO3﹣全部轉化為沉淀,將反應容器內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體39.0g,則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是多少?2-1-c-n-j-y【解答】解:設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為x,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①CaO+H2O═Ca(OH)2;②NaHCO3+Ca(OH)2=2NaOH+CaCO3↓+H2O;③Na2CO3+Ca(OH)2=2NaOH+CaCO3↓;21*cnjy*com①+②得④CaO+NaHCO3=NaOH+CaCO3↓;①+③得⑤CaO+H2O+Na2CO3=2NaOH+CaCO3↓;反應④不會引起固體增加;反應⑤即CaO與Na2CO3反應,因為有水參加了反應,會引起固體質量增加,即固體增加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水的質量,因此根據化學方程式⑤:CaO+H2O+Na2CO3=2NaOH+CaCO3↓18 10639.0g﹣37.2g xx=10.6g答: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是10.6g。4.(2020 余杭區二模)為了測定一瓶未密封保存的NaOH固體中NaOH的質量分數,小金采用沉淀法進行如下操作:①取15克樣品于燒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②在樣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待反應完全后,過濾。有關數據記錄如表反應前 反應后 燒杯和樣品溶液總質量/g 加入的氯化鋇溶液質量/g 過濾后燒杯和溶液總質量/g(濾液的損失忽略不計) 95 65 140.3請回答下列問題:(1)反應共生成沉淀多少克?(2)原樣品中NaOH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碳酸鋇沉淀的質量為95g+65g﹣140.3g=19.7g設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BaCl2+Na2CO3=BaCO3↓+2NaCl106 197x 19.7gx=10.6g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為15g﹣10.6g=4.4g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00%≈29.3%答:(1)反應共生成沉淀 19.7克;(2)原樣品中NaOH的質量分數約為29.3%。5.(2021 巨野縣二模)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某黃銅(銅、鋅合金)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取10克樣品放入燒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燒杯中,均充分反應,實驗數據如下:【來源:21cnj*y.co*m】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 10 10 10 10 10 10剩余固體的質量(g) 9.35 8.7 8.05 7.4 6.75 6.75(1)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是 3.25 g;(2)所用稀硫酸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步驟)【解答】解:(1)最終剩余固體是銅,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是:10g﹣6.75g=3.25g。故填:3.25。(2)設10g稀硫酸中硫酸質量為x,由表中數據可知,10g稀硫酸恰好反應的鋅質量:10g﹣9.35g=0.65g,Zn+H2SO4═ZnSO4+H2↑,65 980.65g x=,x=0.98g,所用稀硫酸的質量分數為:×100%=9.8%,答:所用稀硫酸的質量分數為9.8%。1.今有氫氣與氧氣的混合氣體共22g,在密閉的容器中點燃充分反應,已知參加反應的氫氣比氧氣少14g,則下列關于混合氣體中氫氣和氧氣質量的分析正確的是( ?。?br/>A.一定是氫氣6g,氧氣14g B.氫氣的質量一定是2gC.氧氣的質量可能是16g D.可能是氫氣4g,氧氣18g【解答】解:設參加反應氫氣的質量為x,則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為14g+x。2H2+O22H2O4 32x 14g+xx=2g,參加反應氧氣的質量為2g+14g=16g參加反應氫氣和氧氣的質量=2g+16g=18g所以剩余氣體的質量=22g﹣18g=4g假設氫氣全部反應,則氧氣有剩余,氧氣的質量=16g+4g=20g;假設氧氣全部反應,則氫氣有剩余,氫氣的質量=2g+4g=6g;所以原混合物中氫氣質量為2g,氧氣的質量為20g或原混合物中氫氣質量為6g,氧氣的質量為16g。A、氫氣的質量不一定是6g,氧氣也不是14g,故A錯誤;B、氫氣的質量不一定是2g,可有可能是6g,故B錯誤;C、氧氣的質量可能是16g,故C正確;D、不可能是氫氣4g,氧氣18g,故D錯誤。故選:C。2.已知濃硫酸可以和Zn反應生成SO2,反應方程式為Zn+2H2SO4 ZnSO4+SO2↑+2H2O,現將13克Zn放入一定量的濃硫酸中,一定條件下恰好完全反應,生成6.6克的氣體,則濃硫酸中含硫酸溶質的質量為( ?。?·1·c·n·j·yA.19.6克 B.38.2克 C.29.4克 D.不能確定【解答】解:Zn+H2SO4═ZnSO4+H2↑Zn+2H2SO4ZnSO4+SO2↑+2H2O設生成H2x克,SO2y克x=0.2,y=6.4所以參加反應的硫酸質量為0.2×+6.4×=29.4g故選:C。3.將鋅粉、鋁粉、鐵粉、和鎂粉混合物a g 與一定質量濃度為25%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蒸干水分得固體(不含結晶水)b g,反應中產生H2質量為( ?。?br/>A.(b﹣a)g B.g C.g D.g【解答】解:A、(b﹣a)g是硫酸鹽中硫酸根的質量,不是氫氣的質量,故此項錯誤。B、生成氫氣是質量為,故此項錯誤。C、生成氫氣是質量為,故此項錯誤。D,通過計算,生成氫氣的質量為,此項正確。故選:D。4.把重80.1g的鐵片放入324g硫酸銅溶液中,反應完畢后假設硫酸銅溶液里的銅已全部析出并全附著在鐵片上,把附有銅的鐵片從溶液中取出洗凈、干燥后稱量,質量為81.6g,則原硫酸銅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www.21-cn-jy.comA.9.3% B.12.5% C.15.4% D.16.2%【解答】解:鐵片增加的質量=81.6g﹣80.1g=1.5g設參加反應硫酸銅的質量為x,Fe+CuSO4=FeSO4+Cu 鐵片質量增加160 64﹣56=8x 1.5g解之得 x=30g則原硫酸銅溶液的質量分數==9.3%答:則原硫酸銅溶液的質量分數為9.3%。故選:A。5.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硅不與鹽酸反應.將含鐵鋁硅的合金樣品分為等質量的兩份,分別與足量的稀鹽酸和燒堿溶液充分反應,測得放出氫氣的質量相同.則該合金樣品中鐵鋁硅的質量比不可能是( ?。?br/>A.112:81:28 B.336:27:84 C.324:135:36 D.56:81:56【解答】解:根據題目信息可知,鐵和鋁與稀鹽酸生成氫氣,鋁和硅與氫氧化鈉生成氫氣。鋁和鹽酸的反應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說明相同質量的鋁與鹽酸或者氫氧化鈉生成氫氣的質量相等。綜合分析,鐵和鹽酸生成的氫氣的質量等于硅和氫氧化鈉生成的氫氣的質量。設鐵與鹽酸生成的氫氣的質量為M,則硅的質量為X,鐵的質量為Y。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Si+2NaOH+H2O═Na2SiO3+2H2↑28 4X M═得:X=7MFe+2HCl=FeCl2+H2↑56 2Y M═得:Y=28M∴合金中硅和鐵的質量之比=7M:28M=1:4。A、鐵和硅的質量之比=112:28=4:1,故A合題目條件。B、鐵和硅的質量之比=336:84=4:1,故B符合題目條件。C、鐵和硅的質量之比=324:36=9:1,故C不符合題目條件。D、鐵和硅的質量之比=56:56=1:1,故D不符合題目條件。故選:CD。6.向一定量的鹽酸中,加入硝酸銀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過濾,所得濾液的質量等于所加硝酸銀溶液的質量,則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www-2-1-cnjy-com【解答】解:氯化氫和硝酸銀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鹽酸溶液的質量和硝酸銀溶液的質量之和等于氯化銀沉淀質量和硝酸溶液的質量之和,則濾液的質量等于鹽酸溶液的質量+硝酸銀溶液的質量﹣氯化銀沉淀的質量.又因為濾液的質量等于所加硝酸銀溶液的質量,所以鹽酸的質量=沉淀的質量.設氯化氫的質量是X,氯化銀的質量是Y,則鹽酸的質量等于沉淀的質量.21*cnjy*comAgNO3+HCl═AgCl↓+HNO336.5 143.5X Y═得:Y=∴鹽酸的質量是.∴鹽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00%═25.4%.故答案為:25.4%.7.將3.90g由氫氣,氧氣和一氧化碳組成的混合氣體置于一密閉容器中點火爆炸,冷卻至室溫并干燥后,測得氣體質量為2.82g;再將此氣體通過足量的石灰水,并經干燥后,測得剩余氣體質量為0.18g.經分析知道所剩氣體全部是氧氣,則原混合氣體中,氫氣為 g,氧氣為 g,CO為 g.【版權所有:21教育】【解答】解:反應后的氣體為2.82g,所以生成水的質量是3.9g﹣2.82g=1.08g設反應的氫氣質量是x2H2+O22H2O4 36x 1.08gx=0.12g依據通入足量的石灰水,干燥后測得剩余氣體質量為0.18g,這說明生成的二氧化碳質量是2.82g﹣0.18g=2.64g設一氧化碳的質量是y2CO+O22CO256 88y 2.64gy=1.68g故氧氣的質量是3.9g﹣0.12g﹣1.68g=2.1g答:原混合氣體中氫氣的質量是0.12g,氧氣的質量是2.1g,一氧化碳的質量是1.68g.故答案為:0.12;2.1;1.68.8.已知同一狀態下,氣體分子間的分子個數比等于氣體間的體積比.把30mL甲烷和氧氣的混合氣體點燃,冷卻致常溫,測得氣體的體積為16mL,則原30mL中甲烷和氧氣的體積比?【解答】解:設參加反應的甲烷和氧氣的體積分別X、Y.CH4+2O2CO2+2H2O△V1 2 1 2x y 30mL﹣16mLx=7mLy=14mL由于7mL+14mL=21mL<30mL,剩余氣體為30mL﹣7mL﹣14mL=9mL,假設剩余的氣體為甲烷,則原30mL中甲烷和氧氣的體積比為:(9mL+7mL):14mL=8:7;假設剩余的氣體為氧氣,則原30mL中甲烷和氧氣的體積比為:7mL:(14mL+9mL)=7:23.答:原30mL中甲烷和氧氣的體積比為=8:7或7:23.9.CO和CO2的混合氣體10g,通過足量灼熱的CuO,充分反應后,產生氣體通入足量石灰水,得沉淀25g.求原混合物中CO的質量.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解答】解:CO和CO2的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灼熱的CuO,充分反應后,產生氣體是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石灰水,生成的25g沉淀是碳酸鈣的質量,25g碳酸鈣中含碳元素的質量為:25g×100%=3g,設原混合物中CO的質量為x,則CO2的質量為(10g﹣x),根據反應前后碳元素質量不變,x×100%+(10g﹣x)×100%=3g,解得x=1.75g.答:原混合物中CO的質量為1.75g.10.日常使用的金屬材料,大多數屬于合金。黃銅是以鋅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銅合金。(1)赤銅(Cu2O)是我國古代制取黃銅的一種原料。Cu2O中銅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21cnjy.com(2)彈殼的黃銅只含有鋅和銅。將22g彈殼放在盛有100g稀硫酸的燒杯中(硫酸足量),當彈殼不再溶解后,燒杯中混合物的質量是121.8g。計算:①產生氫氣的質量。②反應后所得溶液中ZnSO4的質量 (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下同)。③彈殼中銅的質量分數。【解答】解:(1)Cu2O中銅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是:(64×2):16=8:1,故填:8:1。(2)設鋅的質量為x,生成硫酸鋅質量為y,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為:22g+100g﹣121.8g=0.2g,Zn+H2SO4═ZnSO4+H2↑,65 161 2x y 0.2g==,x=6.5g,y=16.1g,銅的質量分數為:×100%=70.5%,答:生成了0.2g氫氣和16.1g硫酸鋅,銅的質量分數是70.5%。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6差量法在化學計算中的應用(原卷版).doc 16差量法在化學計算中的應用(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