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科學入門知識要點1、 科學要研究各種自然現(xiàn)象,尋找他們產(chǎn)生、發(fā)展的原因和規(guī)律的學科。學習科學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解釋和預測各種事物、現(xiàn)象及其變化。2、科學技術(shù)改變了世界。人類在利用科學技術(shù)改變我們生活的同時,必須盡可能地減少濫用科學發(fā)明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在學習科學時應(yīng)該多觀察、多實驗、多思考。3、科學技術(shù)在推進人類文明進步的同時,也會給人類帶來負面影響,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必須保護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 科學觀察不僅要認真、仔細,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觀、有效 規(guī)范 的記錄。在實驗中,我們必須仔細觀察各種實驗現(xiàn)象,正確記錄實驗現(xiàn)象和所測數(shù)據(jù)。在任何一個觀察活動中,都要及時記錄與整理觀察到的現(xiàn)象與數(shù)據(jù),這是科學研究中的十分重要的基礎(chǔ)材料。觀察記錄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記錄和圖形記錄等方法。4、 觀察和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5、膠頭滴管的主要用途:(1)用于吸取少量液體。(2)用于滴加少量液體6.1、膠頭滴管使用方法:(1)吸取液體的方法: 第一步:在試劑瓶外擠出膠滴管中的空氣;第二步:伸入試劑瓶中吸取液體。(外擠內(nèi)吸)6.2、膠頭滴管使用注意事項:膠頭滴管不能交叉吸取液體。即吸取一種試劑后,需洗凈才能吸取另一種試劑。6.3、(2)滴加液體的方法:①將膠頭滴管豎直懸于, 試管口的正上方。②不能將試管傾斜滴加。③不能伸入試管內(nèi)。 ④不能接觸容器內(nèi)壁。 ⑤在使用過程中不能平放或倒放。6.4、常識:20滴水的體積約為1ml。6.5、試劑瓶上的滴管不需要洗滌, 要專管專用,不能張冠李戴。7.1、酒精燈的結(jié)構(gòu):酒精燈是一種以酒精為燃料用于加熱的儀器。主要由燈體、燈芯、燈帽三部分組成。7.2、酒精燈的火焰:酒精燈的火焰由外向內(nèi)分為外焰、內(nèi)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溫度最高,內(nèi)焰次之,焰心溫度最低7.3、酒精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1、酒精量不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不少于酒精燈容積的1/4 。2、添加酒精時,用漏斗添加酒精。3、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nèi)添加酒精。4、應(yīng)用火柴點燃酒精燈。5、給物質(zhì)加熱時應(yīng)用酒精燈的外焰6、絕對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點燃另一酒精燈7、熄滅酒精燈必須用燈帽蓋滅,切不可用嘴吹滅 8、加熱時玻璃儀器不要與酒精燈的燈芯接觸。9、給玻璃儀器加熱時,應(yīng)先擦干儀器外壁的水珠。10、如果碰倒酒精燈并導致燃燒,應(yīng)立即用濕抹布或沙土撲滅8、使用放大鏡的正確方法: 方法一:讓放大鏡靠近觀察的物體,觀察對象不動,人眼和觀察對象之間的距離不變,然后移動手持放大鏡在物體和人眼之間來回移動,直至圖像大而清楚。方法二:放大鏡盡量靠近眼睛。放大鏡不動,移動物體,直至圖像大而清楚。9、學校實驗室的儀器中,用來加熱的是酒精燈,取用少量固體粉末藥品的是鑰匙,滴加少量液體的是滴管,用作少量物體反應(yīng)的容器的是試管,常用來攪拌的是玻璃棒。玻璃棒的用途:攪拌、引流、轉(zhuǎn)移固體藥品、蘸取。用于較多量試劑的反應(yīng)和配制溶液是燒杯。10、借助各種儀器和工具可以擴大觀察范圍和內(nèi)容。11.1、測量是一個將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測量內(nèi)容 儀器 國際單位 常用單位長度 刻度尺 米(m) 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 9納米體積 刻度尺量筒 立方米(m3) 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溫度 溫度計 開爾文( K ) 攝氏度(℃)11.2、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度線、最小刻度(準確程度)和量程。使用中:1)放正確:刻度尺不能斜放;物體的一端一般要與零刻度線對齊(零刻度線磨損、尺面較厚?)2)看正確:視線與刻度尺面垂直。3)讀正確:讀數(shù)=準確值+估計值+單位。4)記正確:被測物體的長度=準確值+估計值+單位。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如果已知一個數(shù),求測得這個數(shù)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則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由倒數(shù)第二位決定的。11.3、一些特殊的測量儀器有聲納、雷達、激光等,注意計算結(jié)果一定要除以2。11.4、特殊長度的測量1)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質(zhì)軟、易彎曲、沒彈性的細棉線在地圖上按彎曲和走向?qū)⒓毦€覆蓋在線路上,然后將細線拉直,量出長度,根據(jù)比例尺算出鐵路實際長度。2)組合法(卡尺法):用兩塊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線。3)測多算少法(累積法):適用于紙張的厚度、金屬細的直徑等的測量。4)以輪代展—--替代以法。如:1.用刻度尺測出自行車車輪的周長L。2.推著自行車從學校到家里,數(shù)出車輪轉(zhuǎn)過的圈數(shù)n。3.算出學校到家的距離: S=nL12、怎樣用普通的刻度尺測量一張紙的厚度?先測出一百張紙的厚度為L,然后除以一百,(注意兩頁為一張紙)如何用刻度尺測量一根長而細的金屬直徑?把細金屬緊緊的在鋼筆上繞20圈,用刻度尺量出長度L,除以20。13、測形狀不規(guī)則物體的面積測量——方格法(割補法),四舍五入體積是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14、教學大樓的一間教室的體積大約是200立方米。15、物體體積的測量測量方法 使用的工具 單位固體體積 規(guī)則 體積=底面積*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 刻度尺 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等不規(guī)則 間接測量法(如排水法,也可用沙代替水) 量筒或量杯(細棉線、金屬環(huán))液體體積 量筒或量杯進行測量 量筒或量杯 升(L)、毫升(m L)16.1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使用中:1)放正確:放在水平面上。2)看正確:視線要與凹形液面最低處相切。)3)讀正確:不能用手拿起來讀數(shù)4)記正確:勿漏寫單位。16.2、使用量筒讀數(shù)時:仰視使讀數(shù)比實際值偏小;俯視使讀數(shù)比實際值偏大。16.3、量筒與量杯的比較:1)量筒:粗細均勻、刻度分布均勻2)量杯:上粗下細、刻度上密下疏。16.4、排水法測不規(guī)則的小物體的體積(小石塊的體積):1)測出一定的水的體積為V1。2)把待測物放出水中,然后測出物體和水的總體積為V2。3)把兩者相減的差即為待測物體積V=V2-V1。注意:溶于水或要吸水的物體不能用“排水法”測量體。16.5、如何測量形狀不規(guī)則而又放不進量筒的物體(譬如皇冠)的體積呢?(溢水法)16.6、如何測量不規(guī)則而易溶于水的物體(譬如冰糖)的體積呢?(小石塊體積中水換成沙或糖)17、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熱的物體溫度高,冷的物體溫度低,測量工具是溫度計。17.1、溫度計的結(jié)構(gòu):兩端封閉、內(nèi)有液體、下端玻璃泡、上有刻度的玻璃管17.2、溫度計的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有酒精溫度計、水銀溫度計、煤油溫度計,17.3、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符號是℃。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攝氏度,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100攝氏度,在0攝氏度和100攝氏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等分為1℃,如人的體溫(口腔溫)是“37℃”讀作“37攝氏度” 北京一月份平均氣溫“-4.7 ℃”讀作“零下4.7攝氏度”或“負4.7攝氏度”18、0℃的水與0℃的冰冷熱程度相同(溫度相同)19、溫度計正確使用方法:正確使用:1)估計被測液體的溫度; 2)選取合適的溫度計。3)觀察溫度計的量程。4)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5)把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6)待溫度計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并記錄測量結(jié)果——數(shù)據(jù)與單位。7)取出溫度計。估(1),選(2、3、4),放(5),讀(6),取(7)。注意事項:A 被測物體的溫度不能超過溫度計的量程;B 測量時手要握溫度計的上端C 測量液體溫度時,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但不要接觸容器的器壁;D 測量時要等到溫度計里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再讀數(shù); E 一般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數(shù);F 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nèi)液面平視。20、體溫計測溫范圍35℃~42℃,最小刻度為每小格為0.1℃,可離開人體讀數(shù),因為有一段很細的彎管,所以使用前應(yīng)握緊體溫計玻管段用力下甩。 體溫計——與常用溫度計比較:常用溫度計 體溫計最小刻度(分度值) 一般為1°C 0.1°C刻度范圍 一般為0 ~ 100°C 35 ~ 42°C結(jié)構(gòu) 玻璃泡容積相對比較小,玻璃管內(nèi)徑粗細均勻 (1)玻璃泡容積大而內(nèi)徑很細;(2)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彎口讀數(shù)時 不能離開被測物體 可以離開被測物體;用之前需要甩21、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提出問題、提出猜測和假設(shè)、設(shè)計驗證方案、收集事實與證據(jù)、檢驗假設(shè)、報告與交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