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社會學科期中試卷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1.下圖為聯合國徽章示意圖。聯合國徽章圖案( )A. 是從南極上空俯視的世界 B. 經緯線由8條直線和五個同心圓組成C. 所示區域為北半球 D. 緯度范圍為60°S~60°N2.下列四幅海峽圖中,屬于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的是( )A. B. C. D. 3.關于“比例尺①:1∶500”和“比例尺②: ”的比較,描述正確的是( )A. 比例尺②適合繪制學校平面圖 B. 圖幅相同的地圖,比例尺①表示的內容更詳細C. 比例尺①屬于小比例尺 D. 圖幅相同的地圖,比例尺②可繪制的范圍小4.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A. ① B. ② C. ③ D. ④5.四幅國旗所代表的國家的領土面積從大到小排列,依次為(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6.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在亞洲沒有分布的是( )A. 熱帶雨林氣候 B. 溫帶海洋性氣候 C. 溫帶大陸性氣候 D. 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7.赤道橫貫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沿岸,東抵紅海岸邊,長長的駱駝隊行進在金色的大地上,這展示了什么地區奇特的自然景觀( )A. 撒哈拉大沙漠 B. 阿拉伯沙漠 C. 塔克拉瑪干沙漠 D. 納米比亞的納米比亞沙漠8.某學生去參觀一處原始居民遺址博物館,他看到了如下展覽品。據此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這一原始居民會制作陶器,飼養家畜 ②這一原始居民已經不再進行狩獵和采集③原始建筑業和原始手工業已經產生 ④從事農業,過定居生活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9.史學家張蔭麟先生在《中國史綱(上古篇)》中寫道“武王肇創、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國’,維持了約七百年。”與這里的“封建帝國”直接相關的政治制度是( )A. 王位世襲制 B. 禪讓制 C. 分封制 D. 郡縣制10.人類在不同階段所用的工具推動著社會發展。下列工具按出現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①④③②二、非選擇題11.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1)圖中AD和BF是小溪流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3分)。(2)A處地形部位表示________,C處地形部位表示________,E處地形部位表示________。圖中等高距為 ,兩山峰的相對高度范圍為________。(5分)(3)沿AD爬到海拔420米的山頂比沿HD爬到山頂較________(吃力或省力),理由是________。(3分)(4)若DG間的圖上距離是3.5厘米,則DG間的實際距離是________米。相同圖幅下,該圖比例尺比浙江省政區圖的比例尺________(大或小)。(2分)12.結合所學知識,填寫下圖中字母所指的地理事物名稱。(7分)(1)(1)山脈:A ________ B________ (2)高原:C ________ D________ (3)平原:E________ F ________ G ________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夏朝的最后一個王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終日飲酒作樂。商部族的首領起兵打敗他。夏朝滅亡,商朝建立。材料二:商朝的最后一個王修筑豪華宮殿,對百姓收取繁重的賦稅,還施用酷刑殘害人民。公元前1046年的一次戰役中,他被周武王打敗,商朝滅亡,周朝建立。材料三:他橫征暴斂,與民爭利,弄得民不聊生。公元前841年。國都的民眾起來反抗他的暴政。他帶著親信踏上了逃亡之路。(1)材料一中的“夏朝的最后一個王”指的是誰?(1分)(2)材料二中的“商朝的最后一個王”指的是誰?(1分)材料中的“一次戰役”指的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誰?(1分)材料涉及的是哪一重大歷史事件?(2分)(4)三則材料給今天帶來哪些啟示? (3分)2021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社會學科期中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 2 3 4 5 6 7 8 9 10B B B B B B A C C D二、填空題11.(13分)(1)BF;(1分)BF位于山谷,易發育成河流。(2分)(2)山脊,陡崖;鞍部;50米;70-120米(5分)(3)省力;(1分)AD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較為省力(2分)(4)1750;大 (2分)12.(每空1分,共7分)(1)喜馬拉雅山脈;安第斯山脈(2)南非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3)亞馬遜平原;美國中部大平原;東歐平原13.(10分)(1)桀(1分)(2)商紂王(1分)牧野之戰(2分)(3)周厲王(1分)國人暴動(2分)(4)統治者要愛護百姓,施行仁政,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3分)(…………○…………外…………○…………裝…………○…………訂…………○…………線…………○…………) (※※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 (…………○…………內…………○…………裝…………○…………訂…………○…………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