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03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1.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及臨時裝片的制作都是比較重要的考查內容,常以選擇題、填空題或簡答題的形式考查。2.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結構及其功能是考查的重點內容,關于動植物細胞結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多以識圖題、填空題或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3.細胞的基本結構的作用,細胞工程和克隆技術每年都會有結合現代科技發展,創設一定的問題背景或材料分析的情景,考查操作過程的描述,多以選擇或綜合題的形式出現。一.顯微鏡的結構及使用:二.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一:顯微鏡的結構二:顯微鏡的使用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步驟1.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2.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距邊緣7厘米左右處,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3.轉動轉換器,使低倍鏡對準通光孔。4.把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視目鏡內,另一只眼睛睜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5.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6.轉動粗準焦螺旋,使物鏡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7.一只眼向目鏡內看,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三:顯微鏡的成像與放大(一)物像的放大倍數與視野中細胞數量的變化1.顯微鏡物像放大倍數的計算物像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2.視野中細胞數目的變化(1)一行細胞數量的變化,可根據放大倍數與視野成反比的規律計算。(2)圓形視野范圍內細胞數量的變化,可根據看到的實物范圍與放大倍數的平方成反比的規律計算。(二)視野成像的特點與玻片的移動1.顯微鏡成像的特點是:成倒立、放大的像。2.將顯微鏡視野中較偏的物象移動到視野中央的方法:物像偏向哪一方,裝片就應向哪一方移動。(三)視野中污點的判斷(污點可能存在于目鏡、物鏡和玻片標本)1.移動目鏡,污點移動的則污點在目鏡上,不動則不在目鏡上。2.移動玻片,污點移動的則污點在玻片上,不動則不在玻片上。3.不在目鏡、玻片上則在物鏡上。四:臨時裝片的制作題序 內 容1 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步驟:擦片→滴液【清水】→撕洋蔥表皮→展開洋蔥表皮→蓋蓋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注:被染料染成深色的結構是細胞核】【其過程可簡化為:擦、滴、撕、展、蓋、染、吸。】2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擦片→滴液【0.9%生理鹽水】→ 刮口腔上皮細胞→涂口腔上皮細胞→蓋蓋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其過程可簡化為:擦、滴、刮、涂、蓋、染、吸。】五: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1)細胞壁:最外面的一層較薄的壁,保護和支持細胞。(2)細胞膜:緊貼細胞壁內側的一層非常薄的膜,光學顯微鏡下不易看清楚。控制物質的進出。(3)細胞核:一個近似球形的結構,內含遺傳物質。有“遺傳信息庫”之稱。(4)細胞質: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部分,具有流動性。(5)液泡:位于細胞質內。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決定各種味道的物質。(6)線粒體: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它能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7)葉綠體:存在于植物綠色部分的細胞中,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能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六:動、植物細胞結構的比較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 相 同 點 動、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在細胞質中都有線粒體。不 同 點 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七:細胞中的物質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為兩大類:無機物和有機物。它們的功能如下表:種 類 功 能無機物 水 細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良好的溶劑,參與機體的各種代謝活動無機鹽 對于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如氯化鈉等氧 參與細胞中物質的氧化分解有機物 糖類 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包括淀粉、葡萄糖等核酸 核酸是載有遺傳信息的大分子,有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兩種脂質 儲存能量的物質,具有支持和保護作用蛋白質 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具有多種功能八: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細胞的邊界——細胞膜(1)細胞膜將細胞內部與外界環境分開,使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內部環境。(2)細胞膜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能夠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將無用的或有害的物質排出細胞。九: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細胞的生活也需要能量,細胞質中含有能量轉換器——葉綠體和線粒體。(1)葉綠體:植物體綠色部分的細胞中含有葉綠體,葉綠體中的色素能夠吸收光能,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并將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糖類等有機物中。(2)線粒體:動植物細胞中都含有線粒體。線粒體可使細胞中的一些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通過復雜的變化,將其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十:細胞核是控制中心1.遺傳信息:由親代傳下來的,指導子代發育的信息。2.小羊多莉的身世(1)培育過程(2)結論:小羊多莉與供核母羊幾乎一模一樣。(3)結論:細胞中的遺傳信息在細胞核中。1.顯微鏡的高倍鏡、低倍鏡與視野的大小、明暗的關系物像大小 看到細胞的數目 視野亮度 物鏡與玻片標本的距離 視野范圍高倍鏡 大 少 暗 近 小低倍鏡 小 多 亮 遠 大示例1:(2021·婁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更好地觀察細胞,七(一)班的學生在課堂上了解和使用了顯微鏡。課后有幾位同學饒有興趣地在討論,你反對的是( )A. 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越明亮B. 顯微鏡看到的物像是倒像C. 顯微鏡觀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D. 顯微鏡放大的倍數是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答案】 A【解析】A.顯微鏡放大倍數越大,觀察的視野范圍就越小,視野越暗,A符合題意。B.顯微鏡看到的物像是放大的倒像,B不符合題意。C.顯微鏡成像是利用光學原理,必須是可見光線穿過被觀察的物體,如果不透光就不能成像,因此顯微鏡的材料必須是薄而透明的,C 不符合題意。D.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就是該顯微鏡的放大倍數,D不符合題意。2.顯微鏡觀察時區分不清視野中的細胞與氣泡一般來說,氣泡在顯微鏡視野中呈現為具有較暗、較寬邊緣的圖像,形狀為圓形或橢圓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鑷子尖輕輕壓一下蓋玻片,氣泡就會變形或移動。而細胞則不具有這些特征。示例2:(2021山東東營)觀察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偶爾會看到非常圓亮的“水球”,中央亮、四周很黑,這種結構最可能是( )A.特殊的細胞 B.氣泡 C.食物的殘渣 D.液泡【答案】B【解析】顯微鏡視野中的細胞和氣泡的主要區別是細胞具有一定的形態,氣泡多為圓形,往往有粗而黑的邊緣,所以題述中看到的這種結構最可能是氣泡。3.葉綠體和線粒體能量轉換器 分布 功能 意義葉綠體 植物體綠色部分的細胞 葉綠體中的色素能夠吸收光能,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 儲存能量線粒體 動植物細胞 分解細胞中的一些有機物,將其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釋放能量示例3:(2020·安徽淮南)下列哪些細胞中只含有一種能量轉換器( )①玉米根細胞 ②蠶豆葉肉細胞 ③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 ④人的神經細胞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答案】D【解析】葉綠體和線粒體是細胞里的能量轉換器。動植物細胞中都有線粒體;葉綠體只存在于植物體綠色部分的細胞中,如②蠶豆葉肉細胞、①玉米根細胞、③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雖然都是植物細胞,但細胞中沒有葉綠體。④人的神經細胞屬于動物細胞,動物細胞中沒有葉綠體。因此只含有一種能量轉換器的細胞室:①玉米根細胞③洋蔥鱗片葉肉表皮細胞和④人的神經細胞。一.選擇題1.(2021·永州).如圖是顯微鏡結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光線亮時可使用⑦的平面鏡對光 B. 使用①轉換不同倍數的物鏡C. 能放大物像的結構是③④ D. 轉動⑥可使物像變清晰2.(2021·江津)在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下列在使用顯微鏡時出現問題,采取的措施不能解決問題的是( )A. 視野中物象偏左方——向右方移動裝片B. 環境光線較暗時——選用凹面鏡C. 看到物象了但很模糊——調細準焦螺旋D. 看到的物象較小——換高倍物鏡或高倍目鏡3.(2021·營口)顯微鏡是我們觀察奇妙微觀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圖一為顯微鏡結構示意圖,圖二為葉肉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轉動⑤,使鏡筒緩慢下降,眼睛應看著②B. 如物像不清晰,應微調⑥C. 結構⑩內的能量轉換器只有一種D. 細胞內物質和能量的變化都和結構⑨密不可分4.(2021·貴州)下列有關顯微鏡操作(前一項)與操作目的(后一項)的敘述,正確的是( )B. 調節粗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C. 調節光圈―調節視野的大小D. 調節反光鏡―調節物像的大小5.(2021·陽泉)下圖是該同學在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兩個需轉動粗準焦螺旋的操作。操作①、②中鏡筒的升降情況分別是( )A. 上升、下降 B. 下降、上升 C. 上升、上升 D. 下降、下降6.(2021·黃石)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則觀察到的物像和視野( )A. 物像越大,視野范圍越大 B. 物像越大,視野范圍越小C. 物像越小,視野范圍越大 D. 物像越小,視野范圍越小7.(2021·樂山)利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視野圖像由圖甲變為圖乙,進行的操作錯誤的是( )A. 轉動轉換器,更換高倍物鏡 B. 轉動粗準焦螺旋,升降鏡筒 C. 轉動遮光器,使用大的光圈 D. 轉動反光鏡,使用凹面反光8.(2021·南海)紅心火龍果富含花青素,生活中可將紅心火龍果榨汁用于面食染色。花青素最可能存在于細胞的( )A. 葉綠體 B. 液泡 C. 細胞膜 D. 細胞核9.(2021·婁底)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關于下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圖一是動物細胞圖,由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組成B. 圖二是植物細胞圖,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和線粒體C. 圖三是單細胞生物草履蟲,氧的攝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過表膜D. 圖四是大腸桿菌,屬于原核生物,沒有成形的細胞核10.(2021·吉林)圖為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結構模式圖,具有控制物質進出作用的結構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1.(2021·黃石)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過涂抹制成的玻片標本叫做( )A. 切片 B. 涂片 C. 裝片 D. 臨時裝片12.(2021·黃石)下列關于生物圖的畫法及注意事項敘述錯誤的是( )A. 圖中比較暗的地方用鉛筆涂陰影B. 圖的大小要適當,在紙上的位置要適中C. 先輕輕畫出輪廓,經過修改再畫好D. 圖形的名稱應寫在圖的下方13.(2021·海南)放在清水中的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不會漲破,原因是植物細胞具有支持和保護作用的( )A. 液泡 B. 細胞膜 C. 細胞壁 D. 葉綠體14.(2021·咸寧)某同學在學完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之后,準備用清水、食用瓊脂、話梅、塑料保鮮袋、線等物品制作動物細胞模型,請推測塑料保鮮袋模擬的細胞結構是( )A. 細胞壁 B. 細胞膜 C. 細胞質 D. 細胞核15.(2021·青海)大熊貓和冷箭竹體細胞中都有的能量轉換器是( )A. 細胞核 B. 線粒體 C. 細胞質 D. 葉綠體16.(2021·北京)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的細胞結構是( )A. 細胞壁 B. 細胞膜 C. 細胞質 D. 細胞核17.(2021·黃石)細胞中的下列物質,不屬于有機物的是( )A. 糖類 B. 脂質 C. 核酸 D. 氧18.(2021·淄博)袁隆平院士帶領團隊研發的海水稻,是專門生長在鹽堿地的品種,耐鹽度可達到6%~7%。海水稻根部細胞中控制無機鹽進出的結構是( )A. 細胞核 B. 細胞質 C. 細胞膜 D. 細胞壁19.(2021·樂山)克隆羊的實例說明了( )A. 細胞核控制生物的發育和遺傳 B. 細胞膜控制著物質進出細胞 C. 線粒體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D.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20.(2021·晉中)褐馬雞是山西省的省鳥,其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A. 細胞 B. 組織 C. 器官 D. 系統二.填空題21.(2021·天水)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5×、物鏡為40×時,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為________倍。22.(2021·龍東)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細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三.綜合題23.(2021·常州)生物學實驗課制作和觀察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用于一般調節的是粗準焦螺________(填字母),當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簡下降時,眼睛應該注結構________(填字母),免壓碎玻片。觀察標本時,應先選用________(選 填“高倍”或“低倍”)物鏡進行觀察。(2)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先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_。蓋蓋玻片時,應讓蓋玻片的一側接觸________,然后再緩慢蓋上。口腔上皮細胞顏色較淺,不易觀察,為提高實驗效果,可以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________,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2~3次后再觀察。(3)如果口腔上皮細胞偏在視野的左下方,此時應該將載玻片往________方移動,直至將細胞移至視野中央。如果視野較暗,則可以通過________使得視野變亮。24.(2021·黃石)下圖1是植物細胞模式圖,圖2表示的是葉綠體在進行某種生命活動時,吸收氣體①,放出氣體②,線粒體在進行另一種生命活動時,吸收氣體③,放出氣體④。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1)在圖1中,細胞里的遺傳物質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中,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__,對植物細胞起保護和支持作用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__(括號內填寫編號,橫線上填寫名稱)。(2)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細胞質里沒有圖1中所示的葉綠體和[________]________(括號內填寫編號,橫線上填寫名稱)。(3)在圖2中表示二氧化碳的編號是________,葉綠體在進行該生命活動時還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主要在線粒體內進行的生命活動是________,該生命活動的實質是________。25.(2021·本溪)下圖是克隆羊“多莉”形成過程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多莉”的誕生與三只母羊有關,它的性狀與母羊________最相似;母羊C的作用是________。(2)從生殖的方式看,“克隆羊多莉”的生殖方式屬于哪種生殖方式(______)A.有性生殖B.無性生殖C.組織培養D.變態發育26.(2021·長沙)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下圖為人體細胞的概念圖,請寫出標號所代表的內容: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 C【解析】A.顯微鏡視野亮度的調節:光線強時,用小光圈、平面鏡調節;光線弱時,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因此光線亮時可使用⑦的平面鏡對光,A不符合題意。B.轉換器在鏡筒的下端,圓形可以安裝物鏡,使用①轉換器轉換不同倍數的物鏡,B不符合題意。C.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放大倍數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所以能放大物像的結構是②物鏡和④目鏡,C符合題意。D.⑥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較小幅度的升降鏡筒外,還能調出更加清晰的物像,D不符合題意。2.【答案】 A【解析】A.由于顯微鏡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相當于將物體水平旋轉180后的圖像),所以物像移動的方向與玻片標本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可以理解為:若將物像移至視野中央,則物像位于哪一方,玻片標本就移向哪一方。所以,視野中物象偏左方,應該向左方移動裝片才能使物象回到視野中央,A符合題意。B.大光圈通過的光線多視野亮,凹面鏡使光線匯聚,視野亮度增強,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會使視野變亮。所以,環境光線較暗時,選用凹面鏡,B不符合題意。C.物像不清晰,再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看到物象了但很模糊,可調細準焦螺旋,C不符合題意。D.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 觀察同一視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鏡下看到的細胞小,數量多、視野亮;高倍鏡下看到的細胞大,數量少、視野暗。所以,看到的物象較小,換高倍物鏡或高倍目鏡可提高顯微鏡的放大倍數,D不符合題意。3.【答案】C【解析】A.調焦步驟: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從而壓壞玻片標本或損壞物鏡,直到物鏡接近載玻片。故轉動⑤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下降,眼睛應看著②物鏡,A不符合題意。B.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向轉動粗準焦,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故如物像不清晰,應微調⑥細準焦螺旋,B不符合題意。C.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有線粒體和葉綠體。線粒體是廣泛存在于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中的細胞器,是細胞呼吸產生能量的主要場所,被稱為能量轉換器和細胞內能量供應的“動力工廠”,是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葉綠體是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利用無機物合成有機物,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是綠色植物細胞特有的一種能量轉換器。故某些植物細胞的結構⑩細胞質內的能量轉換器有兩種,C符合題意。D.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故細胞內物質和能量的變化都和結構⑨細胞核密不可分,D不符合題意。4.【答案】 A【解析】A.轉換器:鏡筒下端的一個能轉動的圓盤叫做轉換器。其上可以安裝幾個接物鏡,觀察時便于調換不同倍數的物鏡鏡頭,A符合題意。B.準焦螺旋用于升降鏡筒,其中粗準焦螺旋升降鏡筒的范圍較大;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較小幅度的升降鏡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準確,調出更加清晰的物像,B不符合題意。C.顯微鏡的結構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線進入,故當外界光線較強時用小光圈,當外界光線較弱時用大光圈,C不符合題意。D.反光鏡有兩個面,平面鏡和凹面鏡,凹面鏡能夠聚光,可以使視野變亮,故當外界光線較強時用平面鏡,當外界光線較弱時用凹面鏡,D不符合題意。5.【答案】 B【解析】顯微鏡使用包括取鏡、安放、對光、觀察和整理幾個步驟。觀察時,先將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標本要正對通光孔,讓壓片夾壓住。然后眼睛看著物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至最低,這樣避免物鏡碰上玻片使兩者都受到損傷,最后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提升鏡筒,直到看到物像為止。圖①眼看物鏡,鏡筒是下降;圖②眼看目鏡,鏡筒上升。6.【答案】 B【解析】顯微鏡放大倍數越大,觀察到的物像越大,觀察的范圍越小。放大倍數越小,觀察到的物像就越小,觀察的范圍越大,B正確。7.【答案】 B【解析】根據圖示可知,由甲到乙過程中,細胞體積增大,視野中的細胞數量變少,這是由低倍鏡換成了高倍鏡,即需要轉動轉換器,更換高倍物鏡,由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后,放大倍數增大,視野變暗,需要轉動遮光器,使用較大的光圈,轉動反光鏡,使用凹面鏡。但是不需要轉動粗準焦螺旋,來升降鏡筒,所以選項中,A、C、D說法正確,B說法錯誤。8.【答案】 B【解析】液泡是植物細胞中的泡狀結構,成熟的植物細胞中的液泡很大,可占整個細胞體積的90%,液泡的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內有細胞液,其中含有糖類、無機鹽、色素和蛋白質等物質,B符合題意。9.【答案】 B【解析】A.圖一是動物細胞,基本結構是①細胞膜,②細胞核,③細胞質組成的,A不符合題意。B.圖二是植物細胞圖,基本結構是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葉綠體,④細胞核, ⑤液泡,⑥細胞質,但是葉綠體只有植物的綠色部分才有,B符合題意。C.圖三是單細胞生物草履蟲。草履蟲是一種身體很小、圓筒形的原生動物。草履蟲全身由一個細胞組成,身體表面包著表膜 ,可以攝入水里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C不符合題意。D.大腸桿菌屬于細菌。細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D不符合題意。10.【答案】 D【解析】由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結構示意圖可知:①細胞核,②細胞質,③線粒體,④細胞膜。A.①是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是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A不符合題意。B.②是細胞質,具有流動性,能加速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B不符合題意。C.③是線粒體,是呼吸的場所,能夠分解有機物,并釋放能量,為生命活動提供物質和能量,C不符合題意。D.④是細胞膜,能控制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讓細胞內有用的物質不能外出,有害的物質不能進入,D符合題意。11.【答案】 B【解析】A.從生物體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玻片標本叫切片,A不符合題意。B.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過涂抹制成的玻片標本稱為涂片,B符合題意。C.從生物體上撕下或挑取少量材料制成的玻片標本叫做臨時裝片,C不符合題意。D.玻片根據保存時間的長短分為永久性的和臨時性的玻片,D不符合題意。12.【答案】 A【解析】A.圖中比較暗的地方用鉛筆點細點來表示。不能涂陰影表示暗處,A符合題意。B.圖的大小要適當,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側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寫圖名稱的地方,B不符合題意。C.畫圖時,先輕輕畫出輪廓,經修改,正式畫好,務必使圖形整齊、整潔 ,C不符合題意。D.在圖的下方寫上所畫圖形的名稱,D不符合題意。13.【答案】 C【解析】A.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不符合題意。B.細胞膜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不符合題意。C.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有保護和支持作用,因此盡管洋蔥表皮細胞完全浸潤在清水中也不會因過度吸水而脹破。動物細胞無此結果,動物細胞要在0.9%的生理鹽水滴中才能保持正常形態,符合題意。D.葉綠體是能量轉換器,是光合作用的場所,不符合題意。14.【答案】 B【解析】塑料袋在最外面,包裹著內容物,起保護作用,故相當于細胞膜。話梅在中間,圓形,相當于細胞核,話梅周圍的膠狀物質瓊脂則是相當于細胞質。動物細胞無細胞壁。15.【答案】 B【解析】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有葉綠體和線粒體。線粒體是廣泛存在于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中的細胞器,是細胞呼吸產生能量的主要場所。葉綠體是綠色植物細胞中廣泛存在的一種含有葉綠素等色素的質體,是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大熊貓是動物,冷箭竹是植物,所以體細胞中都有的能量轉換器是線粒體。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是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細胞質能流動,加速物質的交換。16.【答案】 D【解析】A.植物細胞的不同結構功能不同。細胞壁位于細胞的最外面,起到保護和支持作用,A不符合題意。B.細胞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出,既不讓有害的物質進來,也不讓有用的物質輕易出去,具有選擇透過性,也有保護作用,B不符合題意。C.活細胞的細胞質具有流動性,有利于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C不符合題意。D.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對生物的遺傳具有重要的意義,D符合題意。17.【答案】 D【解析】A、糖類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不符合題意。B、脂質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不符合題意。C、核酸含碳,屬于有機小分子物質,不符合題意。D、氧不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無機物,符合題意。18.【答案】 C【解析】A.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A不符合題意。B.細胞質能不斷的流動,它的流動加速了細胞與外界之間的物質交換,與控制物質進出無關, B不符合題意。C.細胞膜是緊貼細胞壁內側的一層膜非常薄,在光學顯微鏡下不易看清楚;具有保護、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因此,海水稻根部細胞中控制無機鹽進出的結構是細胞膜,C符合題意。D.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與控制物質進出無關,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與控制物質進出無關, D不符合題意。19.【答案】 A【解析】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能傳遞遺傳信息,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活動和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在克隆羊多莉的實驗中,多莉羊的特征與供核母羊相似,這個實例說明控制生物的發育和遺傳的結構是細胞核,可見A說法正確。20.【答案】 A【解析】除病毒等少數種類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所以,褐馬雞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A符合題意。21.【答案】 600【解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目鏡的放大倍數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所以顯微鏡的目鏡為15×、物鏡為40×時,顯微鏡放大倍數為15x40=600倍。22.【答案】 細胞核【解析】因為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葉綠體能夠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并將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能夠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為細胞的生活提供動力.細胞中的能量變化非常復雜,需要統一的指揮和控制.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細胞核中有染色體,染色體中的DNA上有遺傳信息.這些信息其實就是指導和控制細胞中物質和能量變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體建造生命大廈的藍圖.所以細胞是物質、能量、信息的統一體,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23.【答案】 (1)B;D;低倍(2)生理鹽水;水滴;碘液(3)左下;調整反光鏡/選用凹面鏡/選用大光圈【解析】(1)圖甲中,B是粗準焦螺旋旋,C是細準焦螺旋,D是物鏡,轉動粗準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鏡筒,在旋轉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時,眼睛一定要看著D物鏡,以免鏡頭壓壞玻片標本,損傷了鏡頭。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應先選用低倍物鏡。(2)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先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滴加生理鹽水可以保持細胞原有的形態,便于觀察;在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蓋玻片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水滴的邊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產生氣泡;染色時,先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再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慢慢吸引,直到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便于觀察,提高實驗效果。(3)用顯微鏡物象時,觀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在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圖乙中,視野內的物象在左下方,如果要把位于視野內的物像移至視野的中央,應該將裝片向左下方向移動。如果視野比較暗,應該選用大光圈,凹面鏡。24.【答案】 (1)③;細胞核;②;細胞膜;①;細胞壁(2)④;液泡(3)①、④;水;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解析】(1)細胞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③細胞核中,但線粒體和葉綠體也有少量DNA。控制物質進出的結構是②細胞膜。植物細胞起保護和支持作用的結構是①細胞壁。(2)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即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相比,沒有細胞壁、葉綠體和④液泡。但在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細胞質里沒有圖1中所示的葉綠體和④液泡。(3)圖二中表示二氧化碳的是①和④,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除二氧化碳外,還需要水。主要在線粒體中進行的生命活動是呼吸作用,利用氧氣,把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能量,其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25.【答案】 (1)B;代孕(2)B【解析】(1)由圖可知,三只羊與多利的關系:母羊A為多莉提供了去核卵細胞,也就是早期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母羊B為多莉提供了細胞核,也就是遺傳物質;母羊C為多莉提供了胚胎發育的場所—子宮,也就是植入子宮內膜后,為多利提供了營養物質。綜上分析可知,“多莉”的誕生與三只母羊有關,它的性狀與母羊B最相似;母羊C的作用是代孕。(2)克隆技術本身的含義是無性繁殖,即由同一個祖先的細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純細胞系,該細胞系中每個細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因此,從生殖的方式看,“克隆羊多莉”的生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26.【答案】 細胞分裂;無機物;細胞膜;呼吸作用;控制中心(遺傳信息庫)【解析】①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細胞生長使細胞體積增大,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生物的生長與細胞分裂、生長、分化有關。②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分子比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無機鹽、氧、二氧化碳等,這類物質是無機物;一類是分子比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類、脂類、蛋白質和核酸,這類物質是有機物。③植物細胞和動物的細胞在結構上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不同點:是植物細胞內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而動物細胞內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細胞膜可以控制物質進出細胞。④線粒體能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是呼吸作用的場所,能將化學能轉化為多種形式的能量,是細胞內的能量轉化器。⑤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能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控制生物體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征,是細胞的控制中心。考綱解讀知識網絡圖知識清單易錯分析達標檢測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