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勝哥課程七地形和地形圖(1)峻挺拔”和“一望無際”分別形容的地形是地盆平原C.平原丘陵D.丘陵盆大地形類型中,海拔低、相對高度盆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重疊處為緩坡峭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較大,坡度較陡,峰巒高聳,溝谷幽深的地形D盆地地海拔為8848米,乙地海拔為兩地的相對高度為8米米左右兩側是邊后邊是1此人位于-(鞍部盆地底部高線從低處往高處勺地方是-(肖壁C.山脊谷兩對高圖所示是某地等高線示意圖,請你判內分別表陡坡、緩坡、峭壁緩坡、陡坡、峭壁C.陡坡、緩坡、鞍部坡、陡坡、鞍部圖為某地等高線示意圖,數值關系是>C>敘述正確的是能發育形成河流d在丙地不可能看到丁四線地形示意圖,能體現“深山藏古寺”意境的古寺樹林-400等高線m)ABC關于地形的敘述平原與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面起伏大地與丘陵的共同特點盆地四周多被山地和高原環繞,中部一定是平對高度大,且海拔較高的定是高原13.讀某地地形圖四條坡面線N④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類形Clis戊地為原為平原為丘陵為盆地為16如果需要修筑一座水庫大壩處選址的話,你會選擇處最(頊網莊圖并回答問題1)丙村所在的地區的地形類400500村所在的地區的地形類型是地最高的海拔米)甲村和乙村之間修一條公路經過A處處施工容易100“勝哥課程答案DB1314.C17.(1)盆地山谷(2)600至700容易,因為從兩條平行等高線之間穿過,坡度緩,施工容(共29張PPT)第一課時 地形、等高線地形圖一、地球構造理論假說:大陸漂移學說;海底擴張學說;板塊構造學說。二、板塊構造學說1.地球的巖石圈被海嶺、海溝和巨大的山脈分割而成。2.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非亞美太印南)3.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相互不斷地發生碰撞和張裂。碰撞張裂形成山脈形成裂谷和海洋在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多火山地震帶。復習:板塊張裂形成海洋或裂谷板塊碰撞形成山脈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43米!海拔(絕對高度)地面上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甲海平面海拔1000米乙海拔400米相對高度600米地球的陸地表面有的雄偉高大、錯落有致;有的廣闊平坦、起伏和緩;還有的四周群山環抱、中間低平,形態各異。平原:平坦山:相對高度大盆地:中間低、四周高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地形就會有不同的風貌。就讓勝哥帶上你一起旅行吧!泰山山地相對高度大,坡陡頂尖,連綿起伏,海拔在500米以上。云貴高原高原:海拔高,一般在500米以上,頂面積較大,起伏小。高原云和梯田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地表起伏小,坡度平緩。丘陵杭嘉湖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寬廣,起伏較小的地區,一般相對高度小于50米。衢州盆地四周為山脈、高原環繞的中部相對低陷地區。海拔四周高,中間低。一、地形的類型陸地地形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五種。山地 高原 丘陵 平原 盆地海拔相對高度特征高500米以上高500米以上較低200米或以上很低200米以下大小小小坡度較陡,峰巒高聳,溝谷幽深。海拔較高,頂面較大、起伏小,平坦。地面起伏較小,坡度較緩地面廣闊平坦,起伏很小周圍山脈圍繞,四周高,中間低。____——你知道我們的家鄉是屬于哪一種地形呢?這樣的地形對當地的經濟有何影響?思考:“勝哥”所在的金華屬于金衢盆地。杭嘉湖平原地圖是以各種不同的圖式符號,將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縮小后表現在平面上的圖形。思考:那么如何把不同的地形用圖示的方法表達出來?但是是地圖是平面的。活動:1. 用橡皮泥、馬鈴薯或其他材料做一個山峰。放在白紙上2. 在山峰不同的高度處按一定的高度差(如1 厘米)依次畫上等高線。3. 俯視山峰,上面的等高線呈什么形狀?4. 想辦法把山峰上的等高線按原來的位置繪到白紙上。5. 觀察山峰的等高線在白紙上呈什么形狀。這就是等高線地圖二、等高線地形圖1.等高線在地圖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點連成的線。將不同高度的等高線投影到同一個平面上來表示起伏的地形。2.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的疏密狀況表示什么含義?(1)等高線疏的地方是緩坡,等高線密集的地方是陡坡思考:疏密(2)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線的形態也不一樣。在等高線地圖上如何表示圖3-67所示的山頂、鞍部、峭壁、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ABCD501001502002672830E山頂等高線呈封閉狀,內高外低鞍部兩條等高線凸面相對應部位山谷等高線向海拔較高處凸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凸出峭壁等高線重疊處(3)地形與等高線特點地形部位 等高線分布特點山頂鞍部峭壁山脊山谷等高線呈封閉狀態,由外向內海拔增高兩條等高線的凸出部分相對應部位等高線重疊處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凸出等高線向海拔較高處凸出同學們想登雞冠山走哪一條路好呢?陡坡緩坡小結:1.地形的類型: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 高 原 平 原 山 地 丘 陵 盆 地相對高度 小 小 大,超過200米 較大,在100以下 /海拔 500米以上 200米以下 500米以上 200~500米 /地形特征與相對高度有關 頂面平坦寬廣 地面廣闊平坦,起伏很小 坡陡頂尖,地面起伏較大 地面起伏和坡度較緩,坡緩頂圓。 四周高中間低2.等高線地形圖:是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圖。等高線較密處為陡坡,等高線較疏處為緩坡。地形部位 等高線分布特點山頂(山峰) 等高線呈封閉狀態,由外向內,海拔(數字)增高鞍部 兩個山頂之間的平坦區域,即兩條等高線凸出部位相對應的地方峭壁(陡崖) 等高線重疊處山脊(爬山首選之徑) 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凸出山谷(易形成溪流) 等高線向海拔較高處凸出的地方盆地 等高線呈封閉狀態,由外向內,海拔(數字)降低陡坡 等高線較密處緩坡 等高線較疏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微課七上3.7地形和地形圖(1).pdf 微課七上3.7地形和地形圖(1).pptx 等高線地形圖.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