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第六課 責任與角色同在6.2 做負責任的人自主學習(P69-74)1、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分別是什么?2、面對責任,我們該怎樣正確選擇?3、如何對待生活中不可推卸的責任?4、為什么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5、總結: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人?板塊一 不言代價與回報開學了,班上要進行班委改選,老師提倡大家自愿參加競選,并說:“擔任班委,你會有更多的機會為同學服務、參與班級管理,你的能力會得到鍛煉和提高。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寶貴的人生體驗。”小龍也想試試。探究與分享 70頁聽了老師、同學、媽媽、爸爸的說法,小龍陷入了沉思。讓我們幫小龍對他面臨的幾項選擇進行一下評析。第一種選擇 :聽父母的,讓父母為自己做決定結 果代 價回 報第二種選擇 :聽同伴的意見結 果代 價回報有可能參加或者放棄競選失去自己做決定的機會避免了因難以選擇帶來的困擾可能當選班委以喪失原則為代價來滿足朋友的要求減輕競選的壓力,輕松獲勝第三種選擇 :精心準備,全力一搏結 果代 價回 報第四種選擇 :順其自然結 果代 價回報可能當選或被淘汰承擔競選的壓力在競選中得到鍛煉難以當選失去一次鍛煉自己的機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小龍”選擇的是參加班委競選,對班集體負責,為同學服務。如果承擔這個責任,“小龍”可能會付出什么?如果承擔這個責任,會對“小龍”有什么幫助?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還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責備,甚至受到處罰。會有回報,包括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報,如良好的自我感覺(自尊、自信等)、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贊許、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等。有沒有哪種選擇不需要付出代價?沒有,承擔責任就意味著付出代價。好醫生于逸飛2021年7月20日,鄭州地鐵五號線積水。已經從車廂中撤離出來的實習醫生于逸飛,聽到下面有人喊“有沒有醫生?”毅然返回地鐵站地下2層,穿上白大褂開始救人。從20日18點開始,于逸飛跪地做了6小時心肺復蘇,施救同時還現場示范教學正確心肺復蘇的動作要領,以讓更多人參與救助。7月21日0點左右,膝蓋受傷嚴重、體力耗盡的于逸飛才離開地鐵站。他在事后接受采訪時表示,“當時顧不上害怕,反正下面需要醫生”。22日,鄭州人民醫院決定,于逸飛在此次地鐵站救援中表現突出,免試用期直接錄用。1、承擔責任的代價和回報是什么?(1)代價:承擔責任不僅意味著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而且意味著可能因為做得不好而責備,甚至受到處罰。(2)回報:這種回報,既包括物質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對我們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報,如良好的自我感覺、獲得新知識和新技能 、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贊許等。時間、精力、金錢、責備甚至懲罰等責任=代價+回報 當我們在承擔一項責任的時候,往往會獲得一定的回報,當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物質和精神(良好的自我感覺、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贊許)1、承擔責任付出的代價越大,得到的回報就越多。2、很多回報往往不能用金錢來衡量。3、承擔責任一定會付出代價。4、承擔責任只付出代價沒有回報。請你判斷:《長津湖》指導員梅生說:“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那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長津湖》指導員梅生說:“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那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是啊,那一代的人吃盡了5代人的苦,為新中國爭取了70多年的和平時間,也正是因為此,抗美援朝之戰被稱為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承擔的責任。如何學會合理選擇并承擔責任?(1)憑借自己的經驗和智慧,開動腦筋;(2)對承擔責任的代價和回報進行正確的評估;(3)無論怎樣,我們一旦作出選擇,就應該義無反顧地擔當起應負的責任。如何學會合理選擇并承擔責任?對于自愿選擇的事情,我們應該承擔責任。但有些該做的事情,并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那么,還應該對此負責任嗎?板塊二 我承擔 我無悔“敦煌的女兒”樊錦詩感動中國2019人物頒獎辭:舍半生,給茫茫大漠。從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輩的火,開辟明天的路。半個世紀的風沙,不是誰都經得起吹打。一腔愛,一洞畫,一場文化苦旅,從青春到白發。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的故事告訴我們該如何對待生活中不可推卸的責任?改變態度不抱怨不懈怠我承擔我無悔3、如何對待生活中不可推卸的責任?①雖然有些應該做的事情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但我們仍應自覺承擔責任。②我們可以改變我們對待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的態度。③只要我們把它們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投入,同樣能夠把事情做得很出色。在我們的周圍,有許許多多履行社會責任卻不計代價和回報的人。奇跡校長--張桂梅。她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公辦女子高中,如今共有1804名女孩走出貧困山村,進入大學。才讓生活4、為什么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意義?)①在我們的周圍,有許許多多履行社會責任卻不計代價和回報的人。②正因為有他們勇于承擔責任,敢于擔當,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溫暖,更加充滿陽光和希望。具有責任感是心理健康的標志之一。人得心理疾病,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學會或喪失了負責任地生活的能力。從心理衛生的角度看,強烈的責任感具有心理保健作用,因為它能夠使人把履行各種職責看作自己分內的事,讓人體驗盡職守責后的成就感、幸福感。你有什么感想?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勇于承擔責任,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進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相關鏈接5、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人?(怎樣承擔責任?)①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②對于責任,我們一旦作出選擇,就應該義無反顧地擔當起應負的責任。③有些應該做的事情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但是我們仍然應該自覺承擔相應的責任。④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勇于承擔責任。自己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信守承諾、勇擔過錯等做負責任的人不言代價與回報我承擔 我無悔1.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2.面對責任我們應該如何選擇1.如何面對不可推卸的責任2.承擔責任的意義3.怎樣做一個負責任的人“天地生人,有一人應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勤。” 話劇《立秋》,晉商豐德票號的祖訓。蒼天與大地生養了人,那這個人就有他應該完成的任務;人生存在世界上,活著一天就應該努力、勤勞的過一天。拓展延伸:“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奉獻意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意識“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意識我們應該具有:老師表揚你的黑板報辦得好,其實你知道這次曉杰同學付出最多,自己只是協助而已。在以下情境中,你會怎樣做?我會如實向老師反映情況,說明自己只是做了輔助工作,不冒領別人的功勞。你買早點時,店主多找了錢給你。我會將多找的錢及時退還,不侵占別人的勞動成果。看到有人駕車撞人后逃逸。我會記下車牌號打電話報警,并救助被撞的人,盡到守法公民應盡的義務。1、“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面對鴉片的侵蝕,剛毅的林則徐毅然舉起火把在虎門燃起滾滾硝煙。從林則徐的詩中,我們感受到 ( )A.不是每個人都能肩負振興國家、民族的責任B.做人應信守承諾,說到就一定做到C.對社會、國家和民族高度負責的高貴品質D.凡是成功的人士,一定會肩負起社會責任C2、對于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下面的認識中不正確的 ( )A.面對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是那些最富有責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B.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 C.沒有任何回報的責任我們不應該承擔 D.我承擔,我無悔,我不計較得與失C3、學校舉辦體育節,同學們一致推選體育成績不錯的小強代表年級參加比賽。小強怕影響緊張的初三學習生活,不想參加,我們應該告訴小強( )A.有些事情雖然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但仍要承擔責任B.做好做不好都無所謂C.要根據回報的大小確定自己應采取的態度D.小強的責任主要來自法律的規定A 4、下列做法中,屬于有社會責任感的集中體現的是( )①為保護珍貴的野生動物藏羚羊,索南達杰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②小張同學拿出自己的零用錢捐給希望工程③某個體戶為了讓自己更加富裕,偷稅漏稅④支援西部建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D5、下列選項中,能體現公民社會責任感的詩句有( )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③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A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敦煌女兒”首次出書直面讀者 闡述對文物與旅游的認識樊錦詩:我心歸處是敦煌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北京青年報 她是備受寵愛的江南閨秀,是風華正茂的北大高材生,卻奉獻了大半輩子的光陰守護著荒野大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人們親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兒”,她卻說,我其實也想過離開。然而,在每一個荊天棘地的人生路口,她都選擇了堅守。她是樊錦詩,1963年北京大學畢業,進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歷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名譽院長,為敦煌文化的研究、保護和傳承奮斗了56個春秋,并且還在繼續做著貢獻。2019年,國慶前夕,樊錦詩先生獲頒國家榮譽稱號勛章。 日前,譯林出版社推出了《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這也是她首次直面讀者,親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該書由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顧春芳執筆。2019年10月21日,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舉行,樊錦詩本人出席活動。面對大家的稱贊與崇敬,樊錦詩是謙虛的,對她而言,她一生掛念的,至今仍在為之奔走的——仍是敦煌。 文物保護學者的心靈史 “我的經歷很簡單,出生在北京,上海長大,北大求學,到敦煌工作。我從來沒想過我要寫什么自傳、回憶錄。”在新書發布會現場,樊錦詩做了20分鐘的發言,雖然幾次推說自己年紀大了,可是在發言中每位觀眾都能感受到她干練的性格與深厚的學養,以及她對敦煌毫無保留的愛。 真正讓她動念寫自傳的,除了這些年友人的建議之外,還有一種責任感。她覺得自己有責任把她在敦煌研究院工作幾十年見證的歷史寫下來,把那些和研究院前輩、同仁一起工作的故事記錄下來。她講到在工作中看到常書鴻院長、段文杰院長為敦煌所做的一切,講到在政治不太平的年代堅守敦煌的研究者恪盡職守,講到在條件依舊艱苦的情況下,依然有人深入大漠,默默無聞地把一生奉獻給敦煌:“他們對敦煌的愛真的是發自內心。敦煌能從老照片的廢墟里,走過70年,到如今建成敦煌研究院,真正是這些老先生們帶頭留下來的。他們為之奮斗,白手起家,無怨無悔。我們這些后生呢?好像也要做點事兒。” 于是這本自傳就在她的講述和執筆者顧春芳的記錄中開始了。作為執筆者,顧春芳說,《我心歸處是敦煌》是她研究寫作生涯中格外不同的經歷。撰寫《我心歸處是敦煌》花費了四年時間,“用四年的時間為這樣一位令我發自內心尊敬的人寫一本傳記非常值得。我并不是研究敦煌學和考古學的學者,寫作這樣一本書要重新學習,要做許多的準備。敦煌學的相關文獻,敦煌藝術的相關研究,考古學的相關知識,壁畫保護的理念和方法都是需要我逐一深入了解的領域,無論做多少準備都是不夠的。”顧春芳說,寫作樊錦詩的傳記她必須了解敦煌的學術史,但她并非寫敦煌的學術史,“我要寫的是一個對敦煌學的方方面面有廣泛研究并一生踐行的文物保護學者的心靈史”。 視保護敦煌為一生的使命 首發式結束后,樊錦詩接受了媒體的訪問。樊錦詩與記者談到了文物、旅游與數字敦煌之間的關系。樊錦詩對敦煌的保護,不僅是考古文博專業方向內,更在于她對保護敦煌理性的態度,有時候這態度甚至是激烈的。 1998年,樊錦詩出任敦煌研究院的院長。正值西部大開發、旅游大發展的時期,莫高窟的游客數量呈現急劇增長態勢。1979年只有1萬人,1984年突破10萬人,到1998年達到20萬人。面對敦煌旅游開發的熱潮,樊錦詩非常矛盾,面對當時有人提議“大景區開發模式是大勢所趨”,甚至要將敦煌納入“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大景區建設規劃”并交由企業管理,樊錦詩寢食難安。“毫不夸張地講,那些日子里,我只要一想到讓旅游公司經營管理莫高窟這樣具有特殊價值的人類文化遺產,就會驚出一身冷汗。”樊錦詩在書中講到。 時至今日,她提到當時外界嘈雜的聲音,態度仍然是堅決的,“大景區當然不是大勢所趨。” 對樊錦詩而言,她視保護敦煌為一生的使命,“現在有一種想法,覺得文博研究花了這么多錢修復文物,總是提保護,就會影響旅游行業的收入。好像文物的一切意義就是旅游——也不是不對,但是有一條,文物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現在要簡單一點地說,保護和開發是有矛盾的,而我們的敦煌研究要做什么?就是完整、真實地保護她的歷史信息,把她的價值傳給子孫后代。如果沒有好好挖掘文物的價值就讓企業來開發旅游,那我就是罪人。”樊錦詩說。 而這樣理智冷靜的聲音,在當時被一些斷章取義的媒體曲解了。“后來一些媒體總是說我反對旅游。我從來沒反對過旅游,大家關注莫高窟是多好的事!敦煌研究院為了讓游客游覽好,不知做了多少工作。” 推進“數字敦煌”工程 在新世紀之初,她拒絕了大景區的企業化開發,而具有前瞻性地將敦煌的保護工作放在“敦煌石窟文物數字化”工程上——這個工程采用數字采集、數字處理、數字存儲、數字展示、數字傳播等數字化手段。 “‘數字敦煌’包含兩個方面的設想。 第一,數字化的敦煌壁畫信息庫建設,真實保存壁畫本真信息,同時也可以真實反映壁畫當前的狀態,使數字化的敦煌壁畫圖像日后成為第一手的壁畫信息資料,既可以為敦煌藝術的保存和研究提供基礎性的信息,也可以為制定壁畫保護的措施和研究壁畫變化的原因提供最可靠的依據,作為壁畫保護的重要檔案資料,同時也將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獻、研究成果以及相關資料匯集成電子檔案。第二,找到一種方式將洞窟、壁畫、彩塑及與敦煌相關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級智能數字圖像,利用敦煌數字檔案開發數字電影,使敦煌藝術走出莫高窟,游客可以‘窟外看窟’,減輕洞窟的開放壓力,真正地實現一勞永逸。”在樊錦詩的自傳中寫道。如今游客再前去敦煌在數展中心看到的4K高清寬銀幕主題電影《千年莫高》和8K實景球幕電影《夢幻佛宮》就是數字敦煌面向公眾的最好展示。 文/本報記者 張知依 統籌/滿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2 做負責任的人.pptx “奇跡校長”張桂梅-11年圓千名山村女孩大學夢.mp4 《長津湖》——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wmv 當孩子再問:媽媽,我為什么要讀書?你可以這樣堅定的回答他!.mp4 樊錦詩.mp4 樊錦詩:我心歸處是敦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