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生物技術實踐》知識掃盲+隨堂訓練【知識掃盲】1.薄荷油和玫瑰精油的化學性質相似,因此適合選用水蒸氣蒸餾法來提取。用此方法收集到的液體不是純的薄荷油,原因是薄荷油隨水蒸氣一起蒸餾出來,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在此過程中,影響薄荷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餾時間和蒸餾溫度。2.從胡蘿卜中提取胡蘿卜素常用的方法是萃取法。用這種方法提取胡蘿卜素的主要步驟是:粉碎、干燥、萃取、過濾、濃縮。3.利用瓊脂糖凝膠電泳技術,將得到的蛋白質進行分離,在電泳過程中,影響蛋白質遷移速度的因素包括蛋白質分子的大小、帶電性質以及分子的形狀等。而加入SDS后,使得蛋白質的遷移率只取決于分子的大小。4.提取橘皮精油,常采用壓榨法而不用蒸餾法,原因是水中蒸餾會導致原料焦糊或有效成分部分水解等問題。5.為了提高出油率,首先將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石灰水的作用是破壞細胞結構,分解果膠,防止橘皮壓榨時滑脫。6.剛制作的果酒放置一段時間后,有時會出現酸味,其原因是容器密閉不嚴,醋酸菌進行有氧呼吸,將果酒轉變成果醋。7.在腐乳制作過程中,有多種微生物參與了豆腐的發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8.對培養基和接種環常采用的滅菌方法分別是高壓蒸汽滅菌、灼燒滅菌。9.葡萄除梗應在沖洗后完成,原因是避免除梗時引起葡萄破損,增加被雜菌污染的機會。10.葡萄酒制作過程中,在沒有嚴格滅菌的條件下,通過控制溫度和通入氧氣措施,使酵母菌大量繁殖而成為優勢菌種。由于酵母菌能在缺氧、酸性的發酵液生長繁殖,而其他微生物不能,所以果酒制作過程不需嚴格滅菌。11.在配制鹵湯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含量過高腐乳成熟時間將會延長;酒精含量過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可能導致豆腐腐敗。12.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別利用了酵母菌和醋酸菌;果醋制作時溫度應控制在30~35度。13.由果酒轉變成果醋的制作過程中,需要改變的環境條件是溫度和氧氣。14.實驗室中獲取純凈菌的接種方法有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雖然各種培養基的具體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氮源、無機鹽和碳源。15.榨取的果汁往往比較渾濁,解決的方法是用果膠酶處理。16.花藥培養在育種上有特殊意義。采用花藥培養的方法,可使花藥粒發育成單倍體植株,在經過人工誘導染色體加倍,使其能夠正常生殖。該育種技術的最大優點是縮短了育種周期。17.血紅蛋白粗分離階段,透析的目的是除去小分子雜質,若要盡快達到理想的透析效果,可以增加緩沖液的量或及時更換緩沖液。18.關于DNA和血紅蛋白的提取與分離實驗中,用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反復溶解析出DNA可去除部分雜質,透析法分離蛋白質的依據是利用蛋白質不能通過半透膜的特性,進一步分離與純化血紅蛋白可用凝膠色譜(或電泳)法等。19.關于實驗室提取芳香油的實驗中,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壓榨法、蒸餾法和萃取法,對材料壓榨后可得到糊狀液體,為除去其中的固體物質獲得乳狀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過濾。20.橘子果實含有芳香油,通??捎瞄僮悠ぷ鳛椴牧蟻硖崛》枷阌?,而且提取時往往選用新鮮的材料,理由是芳香油含量較高。得到的乳狀液中加入相當于橘皮質量0.25%的小蘇打和50%的硫酸鈉,放置一段時間后,芳香油將分布于液體的上層,原因是油層的密度比水層小。21.在葡萄酒制作過程中出現葡萄酒變酸現象,其原因可能是發酵液中混有乳酸菌發酵產生乳酸;也可能是發酵容器密閉不嚴,導致醋酸菌生長繁殖,產生醋酸。22.植物激素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是啟動細胞分裂、脫分化和再分化的關鍵性激素。23.通過花藥培養產生花粉植株一般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花粉通過胚狀體階段發育成植株;另一種是花粉在誘導培養基上先形成愈傷組織,再將其誘導分化成植株。兩條途徑主要取決于培養基中激素的種類及其濃度配比。24.通常選擇完全未開放花蕾作為實驗材料,對花藥取樣后用醋酸洋紅對其染色,鏡檢發現大多數的花粉含有兩個核,該時期花藥不適宜進行接種。25.在花藥培養過程中發現:接種花藥的培養基中,花藥邊緣出現雜菌,其余部分正常,未接種的培養基正常。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最可能是花蕾消毒不徹底。26.在果醋的制作過程中酒精濃度較高時,通常不適宜進行醋酸發酵,原因是較高濃度的酒精會抑制醋酸菌的生長和代謝,使產酸量下降。27.在制作腐乳、果醋、泡菜的過程中,需要氧氣的是腐乳、果醋的制作。其中在腐乳制作過程中,要加鹽腌制,其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塊變硬,同時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28.要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腐乳,關鍵在于鹵湯的配制。29.當氧氣、糖原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30.在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與酒精發生反應呈現灰綠色。31.制作泡菜宜選用新鮮的蔬菜,原因是新鮮蔬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低。32.為了保證既無雜菌污染,又能使發酵菌發揮正常作用,應先將鹽水煮沸以殺滅雜菌,然后將鹽水冷卻至室溫時再使用。33.在泡菜腌制過程中,壇口邊緣的水槽中保持水分充足的目的是提供發酵過程中所需的無氧環境。34.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在泡菜腌制過程中定期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目的是把握取食的最佳時間。35.同樣的材料和腌制條件,不同壇中各時期測得的亞硝酸鹽含量不同,最可能的原因是各壇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不同。36.壓榨過程中為了使橘皮油易于與水分離,常加入相當于橘皮質量一定百分比的NaHCO3和Na2SO4,并調節pH至7~8。37.將壓榨液過濾除去固體物和殘渣后,用離心法進一步除去質量較小的殘留固體物,并分離出上層的橘皮油。將分離出的橘皮油在5~10 ℃下靜置5~7天,使雜質沉淀,用吸管吸出上層澄清橘皮油,其余部分再次過濾。【隨堂訓練】1.下列關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固定化酶的主要目的是實現酶的重復利用B.溶解氧交換受阻是固定化酶應用的重要限制因素C.固定化細胞用于生產能分泌到細胞外的產物D.凝膠與被包埋細胞之間不是通過共價鍵結合2.關于“腐乳的制作”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將腐乳坯堆積起來會導致堆內溫度升高,影響毛霉生長B.腐乳坯若被細菌污染,則腐乳坯表面會出現黏性物C.勤向腐乳坯表面噴水,有利于毛霉菌絲的生長D.裝壇階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雜菌污染3.做“微生物的分離與培養”實驗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高壓滅菌加熱結束時,打開放氣閥使壓力表指針回到零后,開啟鍋蓋B.倒平板時,應將打開的皿蓋放到一邊,以免培養基濺到皿蓋上C.為了防止污染,接種環經火焰滅菌后應趁熱快速挑取菌落D.用記號筆標記培養皿中菌落時,應標記在皿底上4.已知微生物A可以產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產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產?;卮鹩嘘P問題:(1)顯微觀察時,微生物A菌體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染色。微生物A產生的油脂不易揮發,可選用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氣蒸餾法”)從菌體中提取。(2)為了從自然界中獲得能產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單菌落,可從含有油料作物種子腐爛物的土壤中取樣,并應選用以_____為碳源的固體培養基進行培養。(3)若要測定培養液中微生物B的菌體數,可在顯微鏡下用________直接計數;若要測定其活菌數量,可選用________法進行計數。(4)為了確定微生物B產生的脂肪酶的最適溫度,某同學測得相同時間內,在35 ℃、40 ℃、45 ℃溫度下降解10 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為4 mg、1 mg、6 mg,則上述三個溫度中,________℃條件下該酶活力最小。為了進一步確定該酶的最適溫度,應圍繞________℃設計后續實驗。5.泡菜是我國的傳統食品之一,但制作過程中產生的亞硝酸鹽對人體健康有潛在危害。某興趣小組準備參加“科技創新大賽”,查閱資料得到下圖。(1)制作泡菜時,泡菜壇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乳酸菌發酵第一階段的產物有________。(2)據上圖,與第3天相比,第8天后的泡菜更適于食用,因為后者________________;pH呈下降趨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該小組得到一株“優選”乳酸菌(亞硝酸鹽還原酶活力比普通乳酸菌高5倍),擬參照資料的實驗方案和食鹽濃度(4%~10%),探究與普通乳酸菌相比用“優選”乳酸菌制作泡菜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的高低,并確定其最適條件。請你設計一個實驗結果記錄表,并推測實驗結論。6.回答與胡蘿卜素有關的問題:(1)胡蘿卜含有的胡蘿卜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填“α 胡蘿卜素”“β 胡蘿卜素”或“γ 胡蘿卜素”),該胡蘿卜素在人體內可以轉變成兩分子________,后者缺乏會引起人在弱光下視物不清的病癥,該疾病稱為________,胡蘿卜素是________(填“揮發性”或“非揮發性”)物質。(2)工業生產上,用養殖的巖藻作為原料提取胡蘿卜素時,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將新鮮的巖藻干燥。(3)現有乙醇和乙酸乙酯兩種溶劑,應選用其中的________作為胡蘿卜素的萃取劑,不選用另外一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生產果汁時,用果膠酶處理果泥可提高果汁的出汁量?;卮鹣铝邢嚓P問題:(1)某同學用三種來源的果膠酶進行三組實驗,各組實驗除酶的來源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測定各組的出汁量,據此計算各組果膠酶活性的平均值并進行比較。這一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現有一種新分離出來的果膠酶,為探究其最適溫度,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取試管16支,分別加入等量的果泥、果膠酶、緩沖液,混勻,平均分為4組,分別置于0 ℃、5 ℃、10 ℃、40 ℃下保溫相同時間,然后,測定各試管中的出汁量并計算各組出汁量平均值。該實驗溫度設置的不足之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學取5組試管(A~E)分別加入等量的同種果泥,在A、B、C、D 4個實驗組的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緩沖液和不同量的同種果膠酶,然后,補充蒸餾水使4組試管內液體體積相同;E組加入蒸餾水使試管中液體體積與實驗組相同。將5組試管置于適宜溫度下保溫一定時間后,測定各組的出汁量。通過A~D組實驗可比較不同實驗組出汁量的差異。本實驗中,若要檢測加入酶的量等于0而其他條件均與實驗組相同時的出汁量,E組設計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達到目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已知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與泡制時間有關。為了測定不同泡制天數泡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某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實驗材料、試劑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濃度的亞硝酸鈉標準溶液、亞硝酸鹽的顯色劑、不同泡制天數的泡菜濾液等。回答相關問題:(1)請完善下列實驗步驟。①標準管的制備:用____________和顯色劑制成顏色深淺不同的系列標準管。②樣品管的制備:用刻度移液管分別吸取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個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顯色劑進行顯色,得到樣品管。③將每個________分別與系列標準管進行比較,找出與樣品管顏色深淺________的標準管,該管中亞硝酸鈉含量即代表樣品管中的亞硝酸鹽含量,記錄各樣品管亞硝酸鹽的含量。(2)右圖表示的是泡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趨勢。(3)泡菜制作過程中產酸的細菌主要是________(填“醋酸桿菌”或“乳酸菌”)。9.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經深加工可生產酒精、玉米胚芽油和果糖等。流程如下:(1)玉米秸稈中的纖維素經充分水解后的產物可被酵母菌利用發酵生產酒精。培養酵母菌時,該水解產物為酵母菌的生長提供________。發酵過程中檢測酵母菌數量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或稀釋涂布平板法計數。(2)玉米胚芽油不易揮發,宜選用________法或________法從玉米胚芽中提取。(3)玉米淀粉經酶解形成的葡萄糖可在葡萄糖異構酶的作用下轉化成果糖。利用________技術可使葡萄糖異構酶重復利用,從而降低生產成本。(4)利用PCR技術擴增葡萄糖異構酶基因時,需用耐高溫的________催化。PCR一般要經歷三十次以上的循環,每次循環包括變性、________和________三步。10.[2014·四川高考]有機農藥苯磺隆是一種除草劑,長期使用會污染環境。研究發現,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離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機制的實驗過程如圖甲、乙所示。(1)微生物生長繁殖所需的主要營養物質有碳源、水、________四類,該實驗所用的選擇培養基只能以苯磺隆作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與微生物培養基相比,植物組織培養的培養基常需添加生長素和________,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單獨配制成________保存備用。(3)純化菌株時,通常使用的劃線工具是________。劃線的某個平板培養后,第一劃線區域的劃線上都不間斷地長滿了菌,第二劃線區域所劃的第一條線上無菌落,其他劃線上有菌落。造成劃線無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機制,將該菌種的培養液過濾離心,取上清液做圖乙所示實驗。該實驗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實驗設計是否合理?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植物秸稈中的纖維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問題:(1)分解秸稈中纖維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纖維素酶,該酶是由3種組分組成的復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將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2)在含纖維素的培養基中加入剛果紅(CR)時,CR可與纖維素形成________色復合物。用含有CR的該種培養基培養纖維素分解菌時,培養基上會出現以該菌的菌落為中心的________。(3)為從富含纖維素的土壤中分離獲得纖維素分解菌的單菌落,某同學設計了甲、乙兩種培養基(成分見下表):酵母膏 無機鹽 淀粉 纖維素粉 瓊脂 CR溶液 水培養基甲 + + + + - + +培養基乙 + + + - + + +[注] “+”表示有,“-”表示無。據表判斷,培養基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離和鑒別纖維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培養基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離和鑒別纖維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回答下列有關泡菜制作的習題:(1)制作泡菜時,所用鹽水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為了縮短制作時間,有人還會在冷卻后的鹽水中加入少量陳泡菜液,加入陳泡菜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泡菜制作過程中,乳酸發酵的過程即為乳酸菌進行________的過程。該過程發生在乳酸菌細胞的________中。(3)泡菜制作過程中影響亞硝酸鹽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4)從開始制作到泡菜品質最佳這段時間內,泡菜液逐漸變酸,這段時間內泡菜壇中乳酸菌和其他雜菌的消長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為了獲得β 胡蘿卜素產品,某小組開展了產β 胡蘿卜素酵母的篩選與色素提取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用的培養皿常用的兩種滅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了減少滅菌后器皿被污染,滅菌前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為了篩選出酵母菌,培養基中添加了青霉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圖是滅菌鍋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圖,圖中甲、乙、丙指示的依次是________。(填序號)①安全閥、放氣閥、壓力表?、诜艢忾y、安全閥、壓力表③安全閥、放氣閥、溫度表 ④放氣閥、安全閥、溫度表(4)為了將分離到的菌株純化,挑取了菌落在3塊相同平板上劃線,結果其中一塊平板的各劃線區均未見菌生長,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為增加β 胡蘿卜素提取量,在研磨酵母細胞時,添加石英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研磨時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添加CaC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胡蘿卜素是一種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別從胡蘿卜或產胡蘿卜素的微生物菌體中提取獲得,流程如下:(1)篩選產胡蘿卜素的酵母菌R時,可選用________________或平板劃線法接種。采用平板劃線法接種時需先灼燒接種環,其目的是________。(2)培養酵母菌R時,培養基中的蔗糖和硝酸鹽可分別為酵母菌R的生長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3)從胡蘿卜中提取胡蘿卜素時,干燥過程應控制好溫度和________以防止胡蘿卜素分解;萃取過程中宜采用________方式加熱以防止溫度過高;萃取液濃縮前需進行過濾,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紙層析法可用于鑒定所提取的胡蘿卜素。鑒定過程中需用胡蘿卜素標準品作為________。15.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將地衣芽孢桿菌的α 淀粉酶基因轉入酵母菌中經篩選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種(過程如圖甲所示)。(1)圖甲中,過程①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達到篩選目的,平板內的固體培養基應以________作為唯一碳源。②、③過程需重復幾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學嘗試過程③的操作,其中一個平板經培養后的菌落分布如圖乙所示。該同學的接種方法是________;推測該同學接種時可能的操作失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淀粉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密閉發酵,接種________菌的發酵罐需要先排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凝膠色譜法分離α 淀粉酶時,在色譜柱中移動速度較慢的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較________。參考答案:1-3BCD4.答案 (1)蘇丹Ⅲ(或蘇丹Ⅳ) 萃取法(2)油脂(3)血細胞計數板 稀釋涂布平板(4)45 405.答案 (1)創造無氧環境 丙酮酸、[H]、ATP(2)亞硝酸鹽含量低 乳酸菌的代謝產物大量積累,使pH下降(3)注: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結論:“優選”乳酸菌的亞硝酸鹽的含量比普通乳酸菌的低。6.答案 (1)β 胡蘿卜素 維生素A 夜盲癥 非揮發性(2)需要(3)乙酸乙酯 萃取胡蘿卜素的有機溶劑應不與水混溶,而乙醇屬于水溶性有機溶劑,影響萃取效果(其他答案合理也可)7.答案 (1)比較不同來源果膠酶的活性(2)溫度范圍設置不合理'溫度梯度設置不合理(3)不能'未加入緩沖液8.答案 (1)①不同濃度亞硝酸鈉標準溶液 ②不同泡制天數的泡菜濾液?、蹣悠饭堋∫恢?br/>(2)亞硝酸鹽含量(3)乳酸菌9.答案 (1)碳源 顯微鏡直接計數(2)壓榨 萃取(注:兩空可顛倒)(3)固定化酶(4)(Taq)DNA聚合酶 (低溫)復性(或退火) (中溫)延伸10.答案 (1)氮源和無機鹽 只有能利用苯磺隆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長和繁殖(2)細胞分裂素 母液(3)接種環?、俳臃N環灼燒后未冷卻;②劃線未從第一區域末端開始(4)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質 不合理,缺少空白對照11.答案 (1)纖維二糖 葡萄糖 (2)紅 透明圈(3)不能 液體培養基不能分離單菌落 不能 乙培養基中沒有纖維素,不會形成CR—纖維素紅色復合物,即使出現單菌落也不能確定其為纖維素分解菌12.答案 (1)消滅雜菌 增加乳酸菌含量(2)無氧呼吸 細胞質(3)溫度 食鹽用量 腌制時間(4)乳酸菌數量增加,雜菌數量較少 乳酸菌比雜菌更為耐酸13.答案 (1)干熱滅菌和濕熱滅菌(高壓蒸汽滅菌)'用牛皮紙(報紙)包扎器皿 (2)抑制細菌(放線菌)生長 (3)①(4)接種環溫度過高,菌被殺死 (5)有助于研磨充分'不需要'β 胡蘿卜素較耐酸14.答案 (1)稀釋涂布平板法 滅菌(防止雜菌污染)(2)碳源 氮源(3)時間 水浴 濾去不溶物(4)(實驗)對照15.答案 (1)限制性核酸內切酶、DNA連接酶 淀粉 進一步篩選純化獲得分解淀粉能力強的酵母菌(2)稀釋涂布平板法 涂布不均勻(3)工程酵母 工程菌分解淀粉產生葡萄糖的能力強,導致酒精發酵產生CO2的速率更快(4)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