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經濟生活:第十課 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學案最新考綱審析1、高考考點(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小康社會,經濟建設的要求(2)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科學發展觀,經濟持續協調發展2、考查重點(1)科學發展觀的內涵(2)如何實現經濟持續協調發展3、關注熱點關注民生、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自主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節能減排是我國現階段的重大問題,結合科學發展觀的知識考查相關問題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學習目標:1、識記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含義;識記總體小康的建設成就在宏觀和微觀上的表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目標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會建設進程是不平衡的發展過程;理解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要性;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容3、運用所學知識,初步分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意義;能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及要求的理解能力;能根據實際情況運用科學發展觀對社會經濟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的能力學習重點:1、正確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2、全面準確地理解科學發展觀、經濟協調發展的原因措施、新型工業化,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學習難點:1、正確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2、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經濟協調發展【課前預習學案】(要求:利用課前25分鐘,完成下列學案內容,并熟記、理解課本重點知識,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便于課堂上針對性強化學習。)教材疏理:【讀教材、明任務】1、總體小康成就表現及特點2、 全面小康社會的美好前景:五個“成為”3、全面小康社會經濟建設的新要求4、科學發展觀基本內涵5、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的措施(1)科學發展觀的主旨(2)走新型工業化道路(3)優化產業結構(4)統籌城鄉發展(5)統籌區域發展【課內探究學案】(探究交流要求:1、小組內討論交流預習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問題答案,并標出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準備展示。2、思考、討論、展示以下活動。例題剖析:【自主探究、展示與點評】自主探究一:憶往昔 百家講壇 看成就哪位同學能來描繪一下你家鄉的新變化?宏觀方面有什么成就呢,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自主探究二:看今朝 實話實說 道不足結合圖片,說一說你的周圍,人們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環境還有 哪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學生回答)這些說明了我們目前的總體小康是怎樣的?結合圖片,說一說你的周圍,是不是每個地方、每個家庭都達到了小康水平?這些說明了我國目前的總體小康是怎樣的?自主探究三:展明天 暢想未來 表憧憬請同學們來比較一下這兩個小康有什么區別。二者有什么聯系?為了實現這么美好的目標,從根本上必須要干什么?請同學們暢所欲言,說說為實現經濟建設方面的四個目標,我們國家作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就?通過這節課的探討,同學們對于小康還有什么疑惑?習題演練:【合作探究、展示與點評】合作探究:1、請同學們閱讀教材87材料,思考所提問題。2、請同學們看教材88頁“張家港發展材料”,想一想所提的兩個問題。3、請同學們閱讀教材89頁“相關鏈接”,想一想可持續發展有什么重要性?4、請同學們想一想,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經濟發展是什么樣的發展?5、什么是新型工業化道路?6、閱讀教材89頁內容,聯系上節課學習內容,想一想為什么要統籌城鄉發展?如何統籌城鄉發展?7、請同學們思考,為什么要統籌區域發展?如何統籌區域發展?小結與反思:1.知識歸納(要求:獨立完成本課知識框架)2.我的感悟當堂檢測:(要求:限時10分鐘,獨立完成后小組內互批,找出問題,并商量解決)1、全面小康的標志之一是恩格爾系數低于40%。2005年,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6.7%,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5.5%.2000年全國恩格爾系數為46%,預計到2010年下降到40%,2020年前后下降到35%左右.上述材料說明 A、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有下降趨勢B、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趨于合理化C、城鄉居民的消費以享受性消費為主D、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已達到富裕階段2、下列對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進程認識錯誤的是A.是一種不平衡的發展過程B.必須保持各地平衡發展,不允許出現貧富差距C.支持部分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D.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3、 我國現階段要建立的全面小康社會A.只是一個經濟發展目標,主要是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是一種遠大理想,還需要幾代人的長期努力C.是“三步走”戰略目標實現后提出的新的奮斗目標D.是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方面的全面發展4、“十一五”期間,廣東社會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據統計,2010年人均GDP達到2 882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 77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 690元,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0%。材料說明廣東A.已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B.達到的是高水平的、全面的、發展平衡的小康C.已建成寬裕型的小康社會D.正向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闊步邁進5、至20世紀末,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對此評價正確的是( )①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跡 ②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③實現了由貧困到溫飽的歷史性跨越 ④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大大增強 ⑤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6、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對這一新的科學發展觀,理解正確的是( )①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②科學發展觀的主旨在于更好地發展③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④樹立并落實科學發展觀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的順利實現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7、2011年5月7日《經濟日報》載文指出,實施名牌戰略必須從實際出發,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 )A、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B、以工業化帶動信息化C、以市場化促進工業化 D、以工業化拉動市場化8、“非典”疫情過后,國家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增加對公共事業和公益事業的投入,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這表明國家正在致力于( )A、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B、統籌區域發展C、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D、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9、連續多年保持GDP兩位數高速增長的深圳今后將不再單以GDP的增長來考核政績,而鈄更多地重視經濟發展中資源消耗、社會公平及人的發展等問題,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此,研究和制定新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工作已被列為市委、市政府今年工作的重點之一。不單以GDP的增長來考核政績,這意味著( )A、GDP已不再是衡量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B、發展經濟已退居次要位置C、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在經濟發展基礎上實現社會全面進步D、物質財富的增長始終是發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內容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黨中央根據我國工業發展的實際狀況,總結西方國家工業化道路的經驗和教訓,提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思路。回答5-6題。10、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 ( )A、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 B 、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C、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D、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課后拓展時政熱點鏈接1、背景材料:推動科技創新,增強綜合國力(1)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因素。①目前中國科技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總體上還處于較低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所以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2) 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約11時左右轉入自主控制飛行,14時左右與天宮一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這是中國實施的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神舟九號飛船的發射意義在于體現了我國高尖端科學技術的領先型,體現了我國的科學研發和科學創新能力,是我國綜合國力的根本體現。(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年~2020年)。2010年6月6日,《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由新華社受權全文播發。②這是我國第一個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人才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它的制定和實施,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4)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于2011年1月份召開。③科學技術創新不僅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強大武器,也是經濟持久繁榮的不竭動力。我們要以獲獎的科技工作者為榜樣,學習他們愛國奉獻、頑強拼搏、勇于探索、團結協作的崇高精神,奮力開拓創新,勇攀科技高峰,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2、考點對接①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特別是讓企業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②當今世界的競爭是科技和人才的競爭。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都離不開科技工作者和各類人才的辛勤勞動。《綱要》的實施正是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③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較量,科技進步和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愈來愈突出。培養人才、鼓勵創新,在全社會形成開拓創新,勇攀科技高峰的良好風氣,必將為我國經濟持久繁榮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