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6愛護植被,綠化祖國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描述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說出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2.闡明愛護植被、綠化祖國的重要意義。【過程與方法】1.運用調查的方法了解當地或我國某地的植被狀況。2.設計綠化校園的方案。【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愛綠、護綠的意識,積極參加綠化祖國的活動。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懂得愛護植被,綠化祖國的意義,并能積極地參與美化祖國的活動。【教學難點】喚起學生的危機感,激發起學生愛綠、護綠的保護意識。課前準備課件等。教學過程情境導入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生長著種類繁多、千姿百態的綠色植物。不同種類的植物,對氣候、土壤等條件的要求不同,因此,在炎熱多雨的南方和冰天雪地的北方,在高山和平原,植物的種類差別很大。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護我國的植被資源,作為一名青少年,我們應該如何去做,需要對我國植物的分布情況及我國植被現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講授新課一、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教師先提出問題:“我國有哪些植被類型呢?”使學生明確探究內容。教師先利用課件出示我國草原、荒漠、熱帶雨林的圖片,開始時學生會不知從哪些方面進行觀察,所以要適當引導觀察的方法,如“從植被種類、生長高度、疏密或分布地區比較這三大植被的主要特點”,這樣學生就能有目的地進行探究活動了。全班交流的時候,由于觀察的角度不同會有不同的觀點<有的對植被高度進行比較(草原植被矮小,熱帶雨林植物繁茂,高大),有的可能對植被的生長特點或種類進行比較(草原植被生長密集,以草本植物為主;荒漠植被稀疏,種類少,植物耐旱),有的對植物的生長環境進行比較(荒漠植被生長環境惡劣;熱帶雨林植物所在地區高溫多雨)>。教師應對這些觀點予以肯定性評價。接下來以同樣方式出示我國常綠闊葉林、夏綠闊葉林、針葉林的圖片,學生探究結果是:常綠闊葉林植被分布在氣候比較炎熱、濕潤地區;夏綠闊葉林有四季變化,夏天為綠色 ,秋季樹葉變黃,冬季落葉;針葉林生長在寒冷地區,以松樹和杉樹為主。二、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我國的植被資源很豐富,但又面臨著許多問題。怎樣使學生深刻意識到這一點呢?引導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比較,動腦思考,去發現我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情感得到升華。教師出示五國森林分布數據圖標,比較分析下表:國家 國土面積(萬平方公里) 森林面積(萬平方公里) 人口 (萬) 森林覆蓋率(%) 人均森林面積 (平方公頃/人)中國 960 15888 129533日本 37.7 2388.9[ 12350加拿大 992.2 26410 2650瑞典 41.2 2440 830芬蘭 33.7 1988.5 500我國森林分布狀況如何呢?四人小組合作分工計算出各國森林覆蓋率和人均森林占有面積,進行討論。討論題:(1)從五國的森林覆蓋率和人均占有森林面積來分析,發現了什么問題?(2)在進行五國比較之后,有什么想法?(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為進一步對資源問題有深刻的認識,課前布置課題,學生四人小組合作選定課題進行調查,整理后,課堂上交流。課題內容為:(1)我國森林面臨的問題及帶來的影響;(2)98特大洪水發生原因調查。(學生小組派代表臺前匯報和交流)課題(1)我國森林面臨的問題及帶來的影響學生找來了有關環境的VCD,教師播放(內容為由于人類的亂砍濫伐造成森林毀壞,面積日益加少,許多野生動物無家可歸。)學生談體會和感受。課題(2):98洪水及原因調查學生出示“98洪水”VCD片斷(內容為98洪水給國家、人民生命和財產造成的巨大損失),交流這些震撼人心的畫面是98洪水真實的記錄。造成洪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類大量砍伐樹木,造成水土流失。通過學生親身參與調查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使學生在親身的感受中受到震撼,達到了本節課的情感目標。對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應給予表揚,以肯定學生的成果,提高積極性。三、升華學生情感(愛護植被,綠化祖國)教師以提問方式“哪一天為植樹節”引導學生從行為上轉變。然后,從實際出發,引導學生關心時事,關心未來社會發展。聯系實際,你覺得你為綠化祖國做過什么?此時,學生情緒高漲,氣氛熱烈,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巡視。在交流中有的學生說出“和家人一起參加植樹活動”;有的學生提出“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有的提出“外出旅游時,保護環境,不破壞樹木”。課堂總結教師出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這節課,我們了解了我國植被的類型及特點,植物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所以保護植被,合理的開發利用資源是非常重要的?!碧岢鱿M?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參與保護植被,美化家園的活動中來?!?br/>板書設計第六章 愛護植被,綠化祖國一、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草原、荒漠、熱帶雨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針葉林等。二、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人均森林面積少、亂砍濫伐、過度放牧、草場退化、土地沙化等。三、從我做起,保護植被愛護花草樹木、植樹造林等。隨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