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九年級(上)社會·思品期中試題卷卷 Ⅰ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 一位歷史學家在評價20世紀初的歐洲形勢時說:“歐洲已經變成一只‘火藥桶’,只需一粒火星將它引爆。”這里的“火藥桶”和“火星”是指( )A.巴爾干——薩拉熱窩事件 B.意大利——薩拉熱窩事件C.德國——慕尼黑陰謀 D.蘇臺德區——慕尼黑陰謀2.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 )A.保國會 B.興中會 C.同盟會 D.國民黨3.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曾兩次攜手,為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作出了重大貢獻。屬于第一次國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B.建立了第一個紅色革命根據地C.創建了黃埔陸軍軍官學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4.圖1是1927年到1937年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變化圖。下列對圖中A、B兩時期黨員人數變化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① A時期黃埔軍校的創辦為我黨輸送了眾多優秀的軍事人才② B時期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給我黨帶來了重大的人員傷亡③ A時期黨員人數激增主要得益于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④ B時期黨員人數驟減主要是因為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和長征帶來的損耗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在下列文獻中,最早打出“民主、科學”旗號,從而推動中國思想解放與自然科學發展的是( )6.運用數據進行分析是歷史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 )第一次世界大戰情況統計持續時間 參戰國 傷亡人數 經濟損失4年多 30多個國家 3000多萬人 3000多億美元A.一場非正義的掠奪戰爭 B.人類歷史上的空前浩劫C.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D.十月革命爆發的直接原因7.歷史課上,老師要求學生列舉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是一位同學的列舉結果,其中有一項不恰當,請你幫他挑選出來____。 ( )A.李大釗 B.陳獨秀 C.李鴻章 D.胡適8.重要戰役對戰爭進程往往起著推動作用。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并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敵斗志的戰役是A.淞滬會戰 B.平型關大捷 C.臺兒莊保衛戰 D.百團大戰9.“皇帝倒了,辮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這八個字概括某次革命的歷史功績。這次革命的的功績有(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②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③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④徹底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0.1921~1949年,中國共產黨整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奮斗了28年。“日出東方”、“星火燎原”、“力挽狂瀾”、“燈塔指引”、“進京趕考”這五個關鍵詞高度概括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不朽業績。其中與“星火燎原”相對的重大歷史事件是( )A.一大召開 B.遵義會議 C.工農武裝割據 D.七屆二中全會11.某校歷史學習興趣小組準備假期尋訪中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產黨誕生的歷史足跡,他們應該到( )A.北京和南京 B.遵義和南昌 C.武漢和延安 D.上海和嘉興12.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會對歷史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以下搭配正確的有( )①八七會議——提出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重要論斷②北伐戰爭——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③遵義會議——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④南昌起義——中國工人階級從此登上政治舞臺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3.下列戰役及其影響的知識表格中,正確的是( )序號 戰役 影響① 莫斯科保衛戰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② 中途島戰役 日軍喪失了太平洋戰場的戰略主動權③ 柏林戰役 德國法西斯被打敗④ 斯大林格勒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1938年9月,張伯倫回到倫敦,揮舞著文件,宣稱“我們這一代的和平已經得到保證。”簽定這一文件的會議是( ),這也標志著綏靖政策達到了巔峰。A.巴黎和會 B.華盛頓會議 C.慕尼黑會議 D.雅爾塔會議15.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毛澤東做出的突出貢獻有( )①找到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 ②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④領導了人民建立新中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16.“使日本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這是出自下列哪個國際文獻的規定?( )A.《大西洋憲章》B.《聯合國家宣言》C.《開羅宣言》D.《德黑蘭會議決議》17.在軍事行動上,“它”是當今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卻是極大的錯誤,導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這里的“它”是指( )A.諾曼底登陸 B.中途島海戰 C.阿拉曼戰役 D.珍珠港事件18. 下列影視資料中不屬于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的是 ( )A.《渡江偵察記》 B.《挺進大別山》 C.《血戰臺兒莊》 D.《大決戰》19.口號、民謠、詩詞等往往有著明顯的時代氣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號、民謠、詩詞按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②“振興中華”③阿婆苦了幾十年,紅軍來后分了田 ④“路存與存,路亡與亡”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20.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繪制了新中國的藍圖。下列屬于這次會議成果的有( )①通過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②以五星紅旗為國旗 ③確定了國徽④選出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 ⑤以北平為首都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紀年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卷 Ⅱ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50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21.(10分)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孫中山作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后人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作為革命的先行者,他的一生都在為人民而奮斗……【振興中華】1894年11月,興中會成立,孫中山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他大聲疾呼:“今方強鄰環列,虎視鷹瞵,久垂涎于中華五金之富,物產之饒。蠶食鯨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慮于目前。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列舉兩例史實說明當時的中國已被列強“蠶食鯨吞”和“瓜分豆剖”。(2分)近代資產階級為“扶大廈之將傾”做了哪些嘗試?(2分)【鞠躬盡瘁】傾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于國,為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于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于國民。 ——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誓詞孫中山的誓詞與哪一革命組織的什么指導思想相符?(2分)【未竟事業】它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中國不再隸屬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歸屬于全體民眾。革命的勝利不僅實現了兩個半世紀以來民族主義革命傳統的夢想,而且還超越了狹隘的種族訴求。……但是,革命并不徹底,而且產生了許多不幸的后果。 ——改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中國的奮斗》(3)為什么說“它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2分)“它”又產生了哪些“不幸的后果”? (2分)22.(10分) 材料一:從1840年到1 ( http: / / www.21cnjy.com )919年的歷史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幾條并行前進、交錯發展的歷史脈絡:列強發動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戰爭,把中國推向災難的深淵;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奮起,救國救民于苦海;……先賢們不懈斗爭、上下求索,探尋著希望之路……——摘編自《歷史·政治文明歷程》材料二:“109年(18 ( http: / / www.21cnjy.com )40 -1949年)滄桑巨變,換了人間。北京天安門,曾在1900年見證了西方列強的野蠻,在1919年見證了中國人民的覺醒;1949年的秋天,它終于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共和國。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一代代中華兒女前仆后繼,在這崢嶸百年中歷經無數艱難坎坷。他們的業績,將永遠載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史冊。”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復興之路》解說詞(1)在材料一提及的歷史階段中,最后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國推向“深淵”的是什么侵略戰爭 志士仁人一次次地“奮起”,包括了地主階級發動的哪個重要的近代化探索活動 (2分)(2)材料二中“109年滄桑巨變”,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開始和結束的標志事件分別是什么?(2分)寫出2位在這期間位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前赴后繼”而犧牲的民族英雄。(2分)(3)“在這崢嶸百年中歷經無數艱難坎坷”的摸索中,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一條怎樣的革命新道路?(2分)(4)從百年滄桑巨變中,我們能得到哪些認識?(2分)23.(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收益而不覺,失之而難存。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戰爭探源】材料一:巴黎和會剛一結束,德國國內就喊出“打倒《凡爾賽合約》的口號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造成了德國800工人失業,農民和小業主的經濟狀況嚴重惡化;希特勒上臺后,制造了國會縱火案,宣布共產黨等組織為非法。—— 摘編自九上《歷史與社會》教材(1)根據材料一,分析德國成為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原因。(3分)【戰爭進程】材料二:1939年9月1日拂曉,德軍以160萬兵力,2000多架飛機和2800輛坦克,陸空配合從西南、西北和北部入侵....在國內外輿論的壓力下,英法不得不根據以前的條約于9月3日先后對德國宣戰。————《世界史、現代史》材料三:1949年7月,德軍調動主力開始攻打某個城市(該城是蘇聯南部的重要工業城市和南北交通樞紐。)....九月中旬,激烈的巷戰開始了,...(蘇聯)于次年2月全殲敵軍。——《簡明世界通史下》(2)材料二、三分別描述了二戰中的哪兩個戰役?這兩個戰役對二戰進程產生了怎樣的重大影響?(4分)【戰爭之殤】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戰備忘錄戰爭歷時 6年多參戰國家 60多個卷入人口 20多億傷亡人員 9000多萬直接經濟損失 4萬億美元(3)根據材料四,概述二戰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危害,你有什么感想。(3分)24.(10分)近代以來,國共兩黨,分分合合,既有佳話,又有慘劇,度根據以下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探討兩黨關系與歷史發展的關系,回答問題。圖1 圖2材料一:九十四年前,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舉行北伐誓師典禮(圖1),國共合作極大推動了國內革命形勢,但好景不長……材料二:八十二年前,一場震驚中外的事變,成為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而圖2中的兩位將軍是關鍵人物。此事變最終改變了國共關系,進而改變了歷史進程。材料三:七十二年前,國共兩黨關系破裂,解放戰爭爆發。“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陳毅這句名言人人皆知。材料四:估計解放戰爭期間,國共兩軍共有300多萬人傷亡,軍人死亡60多萬人。平民直接死于戰爭的人數估計在50—100萬之間。國民黨 共產黨擁有軍隊 430萬人 130萬人武器裝備 接收100萬日軍的裝備,取得美國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槍擁有人口 3億多 1億多擁有地區 大城市,絕大部分鐵路交通線 小城鎮、鄉村、偏遠地區(1)材料一中圖片中北伐的骨干主要來自于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哪一項重要成果?北伐順利進軍,但最終因何導致國民革命運動失敗、國共關系破裂?(2分)(2)材料二中事變是指何事?此事如何改變了國共關系和歷史進程?(3分)(3)結合材料三,分析中共能以弱勝強,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結合所學知識再寫出除此之外的其他2個原因?(3分)(4)結合四段材料,通過學習國共兩黨關系變化的歷史知識,你有什么感悟?(2分)25. (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萬經風雨,高舉紅旗進北京。”——摘編自“紅色旅游解說詞”材料二: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中華民族陷入苦難的深淵。中國人民在抗爭,仁人志士在求索,不斷迎來民族新生。材料三: 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決議根據黨和紅軍當時所處的戰爭環境,集中解決了最有決定意義的軍事路線問題。鑒于當時黨內大多數同志對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政治上的錯誤尚未清醒認識,決議上寫了“黨中央的政治路線無疑義的是正確的。”(1)結合材料一,指出解說詞中發生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與中國共產黨相關的重要歷史事件。(3分)(2)根據材料二年代尺所示,聯系相關歷史事件,談談你對“新開始”和“新面貌”的理解。(4分)(3)材料三出自中共召開的哪一會議 該會議在我黨發展史上有何重大意義?(3 分)1921新面貌1911新探索1919新開始1949 (年)新紀元PAGE九年級社會·思品期中 — 1部編版九年級(上)期中考試社會 思品答題紙姓 名: 班 級: 座位號: 貼條形碼區缺考考生,由監考員用2B鉛筆填涂右面的缺考標記考生禁填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準考證號、姓名。2.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注 意 事 項填 涂 樣 例正確填涂一、選擇題(本題有20題,每題1.5分,共30分。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1 [A] [B] [C] [D] 6 [A] [B] [C] [D]2 [A] [B] [C] [D] 7 [A] [B] [C] [D]3 [A] [B] [C] [D] 8 [A] [B] [C] [D]4 [A] [B] [C] [D] 9 [A] [B] [C] [D]5 [A] [B] [C] [D] 10 [A] [B] [C] [D]11 [A] [B] [C] [D] 16 [A] [B] [C] [D]12 [A] [B] [C] [D] 17 [A] [B] [C] [D]13 [A] [B] [C] [D] 18 [A] [B] [C] [D]14 [A] [B] [C] [D] 19 [A] [B] [C] [D]15 [A] [B] [C] [D] 20 [A] [B] [C] [D]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21.(10分)(1)(4分)(2)(2分)(3)(4分)(4)(1分)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22.(10分)(1)(2分)(2)(4分)(3)(2分)(4)(2分)23.(10分)(1)(3分)(2)(4分)(3)(3分)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21.(1)24.(10分)(1)(2分)(2)(3分)(3)(3分)(4)(2分)25.(10分)(1)(3分)(2)(4分)(3分)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思品期中試題參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A C C D B B C C B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C D C C C D C B B(10分)(1)簽訂《南京條約》,英國侵占香港島并獲取賠款;1860年,英法簽訂《天津條約》獲取賠款;1860年10月,英法聯軍野蠻地洗劫了北京城等(所列舉的史實必須是1894年11月前)。(2分)資產階級維新派——戊戌變法;資產階級革命派——辛亥革命(2分)中國同盟會 三民主義(2分)(3)①“劃時代意義”是指辛亥革命是一次歷史性巨變,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為中華民族進步探索了道路。(2分)②“不幸的后果”是指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1分)中國社會進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統治時期。(1分)(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洋務運動(2分)(2)鴉片戰爭;新中國的成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2分)林則徐、關天培、鄧世昌等等(2分).(3)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2分)(4)落后就要挨打,國家的強大是平安的保障;中國人民具有愛國主義精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甘于奉獻、勇于探索等,(答出以上要點之一即可給分;其他答案觀點正確,符合題意也可給分)(2分)23.(10分)(1)對凡爾賽和約的不滿;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納粹法西斯統治的建立。(3分)(2)德國突然襲擊波蘭,斯大林格勒戰役。(2分)德國突然襲擊波蘭,標志著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1分)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1分,或是蘇德戰場的根本轉折點。)(3)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戰爭浩劫(或前所未有的災難);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1 分)戰爭使人類文明進程遭遇重大挫折。(1 分)感想:反對戰爭,維護世號和平:先進的科技力量是克敵制勝的重要因素,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應當發揮它的正面:用造福人類;法西斯主義就是戰爭,要防止法西斯主義死灰復燃。(1分,寫出一個角度卻可得分。)24.(1)黃埔軍校;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2分)(2)西安事變。國共團結合作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3分)(3)中共的正確領導;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正確的戰略戰術;人民軍隊的英勇善戰;得民心者得天下等,根本原因是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3分)(4)國共兩黨合則利國,斗則傷國。(2分)25.(1)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開辟);紅軍長征;(3分)(2)1919年五四運動,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4分)(3)遵義會議。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處于生死攸關的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會議是我黨從幼年的黨走上成熟的黨的標志。(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思品期中試題參考答案.doc 部編版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思品期中測試試題卷.doc 部編版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思品期中答題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