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3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強化學案: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新人教必修4)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3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強化學案: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新人教必修4)

資源簡介

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最新考綱 1.唯物辯證法: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2.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聯系的普遍性;聯系的客觀性;聯系的多樣性。3.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系統優化的方法。
本課概覽
一、唯物辯證法
1.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唯物辯證法是關于世界普遍聯系的科學,也是關于世界永恒發展的科學,______的觀點和______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
2.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1)__________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2)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____________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二、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1.聯系的普遍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
提醒 聯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是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相互的聯系。聯系是有條件的。
2.聯系的客觀性
(1)聯系是事物本身所______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聯系的客觀性要求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____________。
提示 聯系是客觀的,并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系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聯系。
3.聯系的多樣性
事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______、______、______為轉移。
三、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1.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1)整體是由______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______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______作用。
(2)部分是______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3)整體和部分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應當樹立________,立足整體,統籌全局。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____________推動整體的發展。
2.系統優化的方法
(1)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2)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要著眼于事物的__________;要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__________;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____________;要求我們用________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高頻考點一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核心突破
1.聯系的含義
所謂聯系,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2.聯系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 客觀性 多樣性
含義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 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
表現 ①每一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②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自在事物的聯系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 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等
方法論 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 要求我們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提示 聯系的普遍性所強調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聯系的客觀性強調的是聯系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聯系的多樣性強調的是聯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3.事物聯系的客觀性與建立新的具體聯系是不矛盾的
(1)聯系是客觀的,并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系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2)對聯系問題我們既要堅持唯物主義,又要堅持辯證法。人們改變事物聯系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必須以堅持事物的客觀性為前提。
(3)所謂人們可以改變事物聯系的狀態,只是改變了事物聯系的具體形式,并不是從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觀聯系。如果否認了事物聯系的客觀性,任何新的具體聯系都不可能建立。
所以,聯系具有客觀性,并不意味著人們不能改變聯系。
4.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1)聯系的觀點是說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每個事物都與它周圍的事物處于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之中,這些對它影響和制約的事物就是它存在和變化的條件。條件不同,事物的性質、狀態和功能就會不同,所以,要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2)只有堅持“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才能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主觀和客觀的統一。
(3)堅持“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要反對孤立靜止地看問題的形而上學的觀點。
命題探究
動態發布 命題特點
2011廣東文綜·332011新課標全國卷·192009廣東單科·40(1) 此考點主要采用主客觀題的形式,結合具體材料分析說明唯物辯證法聯系的特征,側重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適中。
命題點1 聯系的客觀性
訓練1 (2011·廣東文綜)某研究機構發表報告說,他們將14種酶、1種輔酶、纖維素原料和加熱到32攝氏度左右的水“一鍋燴”,制造出純度足以驅動燃料電池的氫氣。據此,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
A.科技創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B.研究過程表明沒有世界觀指導的科研活動是可能的
C.該實驗是一種無意識活動到有意識活動的辯證發展過程
D.實驗材料之間的聯系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命題點2 聯系的特征
訓練2 (2009·廣東單科)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21世紀地球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峻。人類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破壞性地利用自然;亂砍亂伐導致森林破壞,水土流失;過度耕種放牧導致土地沙化,沙塵肆虐;過度消費加劇空氣污染,物種退化。
結合材料運用聯系的觀點分析生態問題。
誤區警示
易錯點 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有聯系
提醒 聯系的普遍性表明,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系之中,至于到底和什么事物相聯系、存在什么樣的聯系,則要從其存在和發展的具體條件出發去具體分析。并非任意兩個事物都是有聯系的。不能將“任何事物都處于聯系之中”與“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這兩個根本不同的觀點混為一談。
訓練3 我國每年約有20萬人死于藥品不良反應。在醫學上,他們被稱之為“藥源性致死”。也就是說,他們不是病死的,而是吃藥吃死的。這當中,40%死于抗生素濫用。抗生素可以挽救人的生命,而不合理的濫用卻助長細菌產生耐藥性。這說明 (  )
A.事物之間聯系的條件不同,事物的狀態也不相同
B.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人們無法改變
C.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有聯系
D.規律具有客觀性,人們在客觀規律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高頻考點二 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核心突破
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
整體 部分
區別 內涵 事物的全局和發展的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 事物的局部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
地位和功能  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
方法論要求  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 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聯系 ①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②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③整體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原來作為整體的事物,相對于更高層次的系統來說,它又成了部分;原來作為部分的東西,相對于更低的系統來說,它又成為整體
2.系統和要素的辯證關系
(1)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
(2)系統和要素是相互區別的
①二者各有不同特點:系統具有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要素具有個別性、局部性、多樣性、差別性、不可分割性、不確定性。
②地位和功能不同:系統有著要素在孤立狀態下所沒有的新性質和新功能。
(3)系統和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
①系統和要素是自然界、社會和思維運動中普遍存在的,任何一個事物都存在著系統和要素兩個方面。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系統中的各個要素不能離開作為整體的系統而孤立地存在。
②當一個組成部分或要素,尤其是關鍵性要素發生變化時,就可能引起系統整體功能狀況的改變。
(4)方法論意義
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要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注意 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系統和要素的關系。系統屬于整體的一種情況,系統除了強調整體性外,還有層次性和有序性。要素只是部分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組成一個系統的相互作用著的部分。
3.全面把握聯系的觀點
(1)聯系具有普遍性,我們要承認聯系的普遍性,既要看到事物內部的聯系,也要看到事物之間的聯系;既要看到一事物與周圍事物的橫向聯系,也要看到事物前后相繼的歷史聯系。
(2)聯系具有客觀性,我們既要承認聯系的客觀性,不能把主觀聯系強加給事物,又要看到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聯系。
(3)聯系具有條件性、多樣性,我們要具體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系,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4)整體和部分相互聯系、密不可分,我們既要樹立全局觀念,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又要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命題探究
動態發布 命題特點
2011浙江文綜·282011重慶文綜·302011安徽文綜·37(2) 結合具體材料考查對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及其方法論的理解。主要考查學生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難度中等。命題形式既有客觀題,也有主觀題。
命題點1 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訓練4 (2011·浙江文綜)考古學好比望遠鏡,可以讓我們遠望人類的起點和整個歷史,考古遺物則如同顯微鏡,可以讓我們透視具體的歷史事件。這意味著 (  )
①沒有對個體的透視整體就難以把握 ②沒有對整體的理解個體就無法認識 ③沒有實踐認識就沒有來源 ④沒有認識的指導實踐就不能深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訓練5 (2011·安徽文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1年初,隨著“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國家的熱播,“中國形象”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
話題 品牌是國家形象的名片
在現實生活中,提到奔馳轎車,人們會聯想到德國制造業的高品質;提到海爾電器,人們會聯想到中國商品的高性價比……知名品牌不僅能使企業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國家形象。這表明企業知名品牌在提升國家形象中具有獨特作用。
運用整體與部分關系的知識說明打造企業知名品牌對提升國家形象的作用。
命題點2 系統和要素的關系
訓練6 (2011·重慶文綜)畫家通過對水、墨等物質材料的加工、組合,創作美術作品,表現個人內心世界。這表明,美術作品的創作是 (  )
①創造物質材料新的必然聯系來表現人的內心世界 ②建立系統和要素之間的有機聯系,賦予作品以精神內涵 ③建立物質材料之間的具體聯系,以表現內心世界的主觀聯系 ④依據物質材料的固有聯系,建立作品與內心世界的具體聯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誤區警示
易錯點 整體的功能總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提醒 只有當各部分以有序、合理、優化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才會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訓練7 《管子·兵法》中說:“和合故能諧。”就是說,有了和睦、團結,行動就能協調,進而就能達到步調一致。從哲學角度看,“和合故能諧”體現了 (  )
A.整體的功能總是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B.當各部分以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就具有全新的功能
C.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
D.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減排溫室氣體 應對氣候變化
由于人類對大自然毫無節制地開發和利用,已經極大地改變了自然界的收支平衡,從而導致大自然自我調節能力降低。而全球氣候變暖即是全球生態環境惡化的結果。全球變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的大氣和海洋溫度上升的現象,主要是指人為因素造成的溫度上升。進入20世紀八十年代后,全球氣溫明顯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礦物能源(如石油、煤炭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種溫室氣體;具體原因是人們焚燒化石礦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將其焚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了地球的大氣層。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是世界上第一個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以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給人類經濟和社會帶來不利影響的國際公約,也是國際社會在對付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國際合作的一個基本框架。2011年 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在南非德班召開,《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存續問題,是德班大會期待解決的首個關鍵問題。該議題歷經艱難達成一致。
1.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要求我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
2.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堅持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妥善應對氣候變化,事關各國人民的長遠發展。
3.規律是客觀的,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違背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和客觀聯系必然受到懲罰。
4.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在認識和利用自然時,必須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1.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全球氣候變化是人類活動帶來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增多所引起。這表明 (  )
A.物質運動的絕對性和多樣性
B.任何事物的聯系具有條件性
C.任何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
D.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
2.有資料顯示,有86%的公眾認為環境污染對現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響,39%的公眾認為環境污染給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響或較大影響。上述材料反映了(  )
A.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
B.事物之間的聯系都是必然的
C.一事物與周圍的其他事物之間存在著聯系
D.聯系具有客觀性、不變性
3.中國制定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積極推進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實施鼓勵節能、提高能效等政策措施,通過不斷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科技研發投入,努力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森林碳匯,提高適應能力等措施,使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這體現的認識論道理是 (  )
A.聯系具有普遍性
B.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聯系在一起的
C.正確的認識對人們的實踐能起指導作用
D.正確的認識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
4.2011年11月28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南非德班召開,各國對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分歧嚴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菲格雷斯說,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報告表明,溫室氣體已達到創紀錄的濃度,提醒人們采取行動的緊迫性。某校高三(2)班同學商定以“氣候變化引關注,低碳生活成時尚”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
解讀生活
同學們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了解到,氣候變化問題是全人類面臨的挑戰,中國政府宣布了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十二五”及其以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近年來在節能減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1)請你運用辯證唯物論的有關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要發展低碳經濟。
勇于實踐
同學們普遍認為,針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注意節能環保,低碳生活。
(2)請你至少列舉三個以上的節能環保、低碳生活的基本要求或具體措施,并說明其哲學依據。
對于近來小微企業(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的統稱)發展面臨的稅費負擔偏重、融資難等問題,2011年10月1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針對當前小微企業經營困難、融資難和稅費負擔偏重等問題,研究確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的九項金融、財稅政策措施。國家之所以要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從聯系觀來看 (  )
①聯系具有普遍性 ②主、次矛盾是辯證統一的 ③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 ④非公經濟是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電影《2012》描述了世界末日來臨的場面,而日本大地震的爆發、富士山因附近地質活動頻繁出現可能噴發的跡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離接近而出現的“超級月亮”等等這樣那樣的自然現象,讓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2》,以至有人懷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勸慰這些人,你可以對他們說 (  )
A.物質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觀精神并非是唯一實在
B.現實世界僅是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而已,它是不會滅亡的
C.矛盾具有普遍性,這些現象只是事物發展不同階段上的不同矛盾的表現
D.聯系具有客觀性,不能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處,主觀臆造不存在的聯系
3.iPhone手機一上市,就掀起了人們的搶購熱潮,除了打電話外,人們還可以利用它寬帶上網、視頻通話、玩網絡游戲、收發郵件、傳輸音像、收看網絡電視等。這說明 (  )
A.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創造新的事物
B.必須創造規律促使現有事物的變化發展
C.人們都有喜新厭舊的心理
D.人們可以創造一定條件建立多樣性聯系
4.要使園林顯得生機勃勃,情趣幽逸,設計時必須堅持“山借樹而為衣,樹借山而為骨。樹不可繁,要見山之秀麗;山不可亂,須顯樹之光輝”的理念。這一設計理念給我們的啟示是 (  )
①認識事物應運用綜合的思維方式 ②系統優化要注意遵循內部結構的有序性 ③在共性和個性的統一中認識事物 ④價值選擇要建立在一定的價值判斷基礎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是國際競爭的主要領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山東加快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強化全省的海洋意識,按照陸海統籌原則,優化海洋產業布局,促進海洋三次產業、海洋經濟與陸地經濟發展、海洋資源開發與保護、海洋國內開發與國際合作相協調,建成海洋經濟發達、產業結構優化、人與自然和諧的藍色經濟區。
(1)山東加快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思路是如何體現聯系的觀點的?
材料二 2011年以來,山東省認真落實《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加快開展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總結經驗并推廣。實施海陸統籌發展,推進海洋綜合管理,促進海洋經濟布局優化和海洋產業結構調整。重點圍繞培育海洋優勢產業和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海洋強省。
(2)上述材料反映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哪些哲理?
課時規范訓練
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72分)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多樣的。據此回答1~4題。
1.2011年3月11日,發生在日本的里氏9.0級大地震引發了特大海嘯,特大海嘯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泄漏。日本的核泄漏又使得世界各國更加重視核安全問題,反思本國的核電發展戰略。這表明 (  )
①聯系具有普遍性,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客觀的聯系 ②聯系具有客觀性,自在事物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 ③聯系具有多樣性,事物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 ④聯系具有條件性,要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
A.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006年以來全球有數十億蜂群死亡,嚴重威脅到農作物的收成。研究發現,導致蜂群大量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為增產而濫用殺蟲劑是主要原因。從聯系的觀點看,上述事例表明 (  )
①事物的聯系隨條件的改變而改變 ②人的實踐活動不能改變事物原有的聯系 ③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④建立人為事物的聯系,要以尊重自在事物的聯系為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漫畫《同途異歸》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
A.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B.聯系是普遍的,存在于任何事物之間
C.實踐是獲得認識的唯一途徑
D.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4.2011年1月18日,長春市上空出現三個太陽。專家稱,該現象為“幻日”,屬于大氣的一種光學折射現象,由于冬季云層比較高而且云層由冰晶組成,經過偶然的排列形成一種特殊形狀的反射體,當陽光照射在這種反射體上產生折射,最終就會形成這種自然現象。這說明,“幻日”現象 (  )
①否定了客觀事物運動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 ②是人們對客觀存在的事物產生的一種錯覺 ③體現了聯系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④其本質和規律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維去把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整體與部分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立足于整體,統籌全局。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據此回答5~9題。
5.蘇軾在《琴詩》中寫道:“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詩中琴、指頭、琴聲三者之間的聯系表明 (  )
A.事物與事物之間是有區別的
B.整體和部分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C.整體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D.整體功能總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6.一片臨河的草叢突然起火,火焰形成一個火圈,向一個丘陵包圍過來,丘陵上無數螞蟻眼看就要葬身火海。這時,螞蟻們迅速聚集,抱成一團,滾成一個黑色的“螞蟻球”,盡管被燒得噼啪作響,“螞蟻球”卻越滾越快,終于穿過火海,大多數螞蟻得以絕處逢生。材料體現的哲理是 (  )
①辦事情要樹立全局觀念、整體觀念 ②部分居于主導地位,部分統率著整體 ③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 ④從整體著眼,才能尋求最優目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下面漫畫中所述地區在資源開發中的做法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來看 (  )
A.沒有樹立全局觀念,缺乏整體意識
B.沒有充分發揮局部的功能
C.違背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
D.違背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客觀要求
8.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可現在的動車組不一樣了,它在靠車頭帶的同時,普遍采用動力分散技術,每節車廂都有動力裝置,因此跑得又快又穩。材料體現的哲理是 (  )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②必須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③整體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現代家居設計中,最能體現設計感的往往是部分而非整體,一個“點睛之筆”的創意設計往往能讓人眼前一亮,并能迅速提升整個居室的層級。這表明 (  )
A.整體和部分相互區別,整體統率著部分,部分服從整體
B.整體與部分相互制約,關鍵部分的功能會影響整體的功能
C.整體和部分相互轉化,關鍵部分會發揮整體的功能與效果
D.整體與部分相互聯系,部分的作用往往大于整體的作用
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要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據此回答10~12題。
10.唐代韓愈讀書用的是“提要鉤玄”法。他說:“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
玄。”讀一部書,要著重于把握各部分的內在邏輯,從而提出綱要,鉤出精義。這體現了 (  )
①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著眼于事物的每一個要素 ②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 ③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④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分析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④
11.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在構圖上注重近、中、遠景的處理,留有大片空白,形成生動又不乏嚴謹的結構,使山水布局疏密有致、層次分明、簡約利落。這告訴我們 (  )
A.成功的藝術創作必須完整如實地反映客觀對象
B.實現創作主體的意圖,需要擺脫藝術創作規律的束縛
C.在實踐基礎上的辯證否定是實現藝術創新的關鍵因素
D.恰當把握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聯系才能實現藝術的整體優化
12.美國的金門大橋是“4+4”八車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車流在不同時段出現兩個半邊分布不均的現象,橋上經常發生堵車問題。一個年輕人建議把原來“4+4”車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車流不同,改為“6+2”或“2+6”模式。整個橋面的車道仍是八車道,但堵車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這個金點子為當地政府節約了再造一座大橋的上億資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  )
①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②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現有資源比開發資源更重要 ③整體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④整體與部分密不可分,部分功能時常大于整體功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題組分類及練后反思
題組 題號 錯題 錯因
聯系的含義和特征 1、2、3、4
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 5、6、7、8、9 
系統優化的方法 10、11、12 
二、非選擇題(共28分)
13.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水利是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是生態環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但時至今日,洪澇災害頻繁仍是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稱之為“最大硬傷”、“明顯短板”。加快水利改革發展,不僅事關農業農村發展,而且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僅關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而且關系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擺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加快農田水利建設,推動水利實現可持續發展。
結合材料,用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分析說明我國加快水利發展的重要性。(12分)
14.材料一 美國曾經考慮在一條河流上建大壩。建壩會影響一種小魚的洄游,為了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最終放棄了大壩的修建。這就是著名的“小魚勝大壩”的來歷。
材料二 怒江是目前我國僅存的兩條尚未開發的河流之一。怒江的魚類資源中土著魚種數量之高在全國少有,可以說,怒江是一個特殊的魚類基因庫。怒江峽谷曾經被譽為世界第二大峽谷,其自然景觀頗為壯觀。圍繞著要不要在怒江上建壩,有關部門一直持謹慎態度,多次邀請生態、農業、林業、地質、地理、遺產保護、水利電力、環境科學、野生動植物保護及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專家進行研討。
(1)請分析“小魚勝大壩”的故事所蘊含的辯證唯物論智慧。(6分)
(2)請運用聯系的觀點分析有關部門在怒江開發問題上持謹慎態度的原因。(10分)
答案
復習講義
知識整合·有序識記
一、1.聯系 發展
2.(1)對立統一 (2)矛盾分析法
二、2.(1)固有 (2)主觀隨意性
3.時間 地點 條件
三、1.(1)部分 整體 決定 (2)整體 (3)全局觀念 局部的發展
2.(1)整體性 有序性 (2)整體性 有序性 優化趨向 綜合
考點突破·深度剖析
訓練1 D 
訓練2 (1)從聯系的普遍性看,人類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破壞性地利用自然,導致生態環境惡化,與人類沒有重視事物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關系。
(2)從聯系的客觀性看,地球生態系統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聯系。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就必須從事物客觀聯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奪、破壞自然。
(3)從聯系的多樣性看,生態環境問題的表現千差萬別,人們往往從短期利益出發,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聯系,忽視間接的、本質的和長遠的聯系,這加劇了地球生態環境的危機。
訓練3 A 訓練4 C 
訓練5 整體與部分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整體由部分構成,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企業知名品牌是國家經濟實力和文化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造企業知名品牌是提升國家形象的重要方式。
訓練6 D 訓練7 B 
熱點聚焦·視野拓寬
命題視角
1.D 2.C 3.C
4.(1)①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發展低碳經濟是緩解我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的需要。②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發展低碳經濟,培養企業經營者與廣大消費者的節能環保意識,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③事物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要求人們必須遵循規律,而不能違背規律。發展低碳經濟是尊重自然規律、順應經濟發展規律之舉。
(2)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重視培養節能環保意識,加強環保宣傳:意識具有能動作用;重視使用節能環保的燈具:規律客觀性和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
效果檢測·學以致用
1.D 2.D 3.D 4.B
5.(1)①堅持陸海統籌原則,優化海洋產業布局,體現了整體與部分的統一、運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②促進海洋三次產業等“四個”相協調,體現了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
③實現海洋經濟發達、產業結構優化、人與自然和諧的目標,體現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2)①認真落實《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體現了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堅持正確意識的指導。
②開展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總結經驗并推廣,體現了堅持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
③實施海陸統籌發展,推進海洋綜合管理,體現了堅持聯系的觀點、系統優化的方法。
④重點培育海洋優勢產業和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現了注重抓主要矛盾的道理。
課時規范訓練
1.C 2.C 3.D 4.B 5.C 6.D 7.A 8.C 9.B 10.B 11.D 12.A
13.(1)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水利事業的發展,不僅事關農業農村發展,而且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僅關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而且關系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
(2)整體和部分相互聯系,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局部的發展有利推動整體的發展。水利發展滯后,是我國農業和社會發展的“硬傷”和“短板”,加強薄弱環節建設,才能促進農業及整個社會的整體發展。
14.(1)①為保護生物多樣性,人們放棄修建大壩,做到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②在正確自然觀的指導下,人們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重視意識能動作用的表現。
③為維護生態平衡,人們放棄修建大壩,是遵循自然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的表現。
(2)①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要堅持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大壩的修建與周圍的生態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所以要態度謹慎。②聯系具有多樣性,這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討論,是基于對聯系多樣性的慎重考慮。③整體與部分是辯證統一的,要求我們既樹立全局觀念,尋求最優目標,又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是否修建大壩,要通盤考慮,多方論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日县| 阳泉市| 汉中市| 日喀则市| 勐海县| 十堰市| 奎屯市| 兰坪| 青阳县| 繁昌县| 玉环县| 丹巴县| 文昌市| 香格里拉县| 香格里拉县| 共和县| 松潘县| 五台县| 湄潭县| 庄河市| 道孚县| 凌海市| 陆川县| 西宁市| 日照市| 梓潼县| 台东市| 甘德县| 巴彦县| 三门峡市| 沙田区| 乌鲁木齐县| 苍山县| 荣昌县| 双桥区| 安义县| 华亭县| 洪泽县| 当阳市| 三原县| 司法|